我在红楼肝属性 第165节
听到这个消息,贾宝玉心里大感不妙。
对于贾琮能到赏赐,他并不介意。
他介意的是,他还能不能搬进大观园里,和姊妹们一处玩耍了。
贾宝玉忙派人去问着贾母。
不久之后,贾宝玉果然得到一个令他如丧考妣的消息。
娘娘来了信,信里说她前番有欠考虑,让宝玉就在府里住着,好生读书。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贾宝玉如遭雷击,不由万念俱灰起来。
完了!完了!
他竟是不能搬入大观园里住着了!
他不能继续愉快地和姊妹们一起玩耍了!
这样的话,还不如死了的好!
都是贾琮这个狗贼害的!
贾宝玉越想越气,越想越委屈,不由失声痛哭起来。
而此时,贾母和王夫人看了元春的信,同样恨的咬牙切齿。
因为在信里,元春在信里劝她们不要再继续闹下去,这样对大家都不好。
甚至还要她们拉拢贾琮,缓和两府的关系。
贾母气的一口银牙都险些咬碎,王夫人更是被气了个倒昂。
这件事情,哪里是她们得罪了贾琮?
分明是贾琮得罪狠了她们。
如今竟然反要她们去拉拢那个小畜生?缓和两府的关系?
这口气,她们如何能咽得下?
不过,对她们来说,天大地大,宫里娘娘的事情最大。
只有元春在宫里坐的安稳,他们贾家才能越发兴旺。
因此,娘娘的话,她们必须要遵从才是。
想到此处,贾母咬牙切齿地命人去库房寻找到两匹上好的软烟罗给东府送了过去。
王夫人这边,也是送了一些补品到东府去。
贾母和王夫人的举动,险些晃断了东西两府各主子奴才的腰。
他们断没有想到,琮三爷如此不遵从娘娘命令,当众顶撞老祖宗,并且还让宝玉在祠堂跪了足足一个时辰。
事情到了最后,竟然娘娘给了赏赐不说。
就连贾母和王夫人,都还主动送去了礼物。
娘娘也就罢了。
贾母和王夫人这么做,分明就是服软的表现。
不知琮三爷又做了什么?竟然让老祖宗和二太太,都要服软?
第183章 试探林妹妹
贾琮收到了元春的赏赐,并贾母和王夫人送来的东西,不由会心一笑。
果不其然,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对于贾母还有王夫人送礼物主动示好的行为,贾琮直接无视。
对贾琮来说,只要她们不来找茬就好。
接下来,贾琮的生活,重归平静。
贾琮继续开始安心肝起经验来。
在寇相的教导之下,他的学识也在迅速增长着。
不过此时,梅姨娘却是已经坐不住了。
如今已经过了年,贾琮已经十七岁了。
若是放在寻常百姓家,十七岁的男子,怕是孩子能会走路了。
而琮哥儿至今还没有定亲。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因此,梅姨娘决定一定要为琮哥儿张罗起来了。
这一日,梅姨娘将贾琮叫了过来,并且让服侍的丫头子都退了出去。
见状,贾琮不由暗自纳罕不已。
他实在想不透,梅姨娘到底有什么要紧事给自己说,竟是搞的如此神神秘秘的。
贾琮忍不住问道:“娘,不知你有什么事情吩咐孩儿去做?”
梅姨娘不由说道:“琮哥儿,如今过了年,你也十七岁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也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
“娘准备着,今年便将亲事为你定下来,因此提前知会你一声。”
这一二年光景,梅姨娘也并非全无进展。
她托人,找媒婆,倒也张罗到一些姑娘家的消息。
只不过,这些人,大都是门第不佳。
或是姑娘本条件差了些,梅姨娘皆没看上眼。
而如今,贾琮已经十七岁了,梅姨娘已经准备放低条件。
今年无论如何,至少也要给琮哥儿定下一门亲事才好。
听到梅姨娘的话,贾琮不由一阵头大。
如今自己才十七岁啊,还是个孩子啊,竟然便要遭遇逼婚了吗?
如今梅姨娘已经摆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看样子是不好糊弄了啊。
见贾琮半晌无语,梅姨娘不由再次说道:“琮哥儿,你觉得薛家的宝丫头如何?”
“若你没有看上的姑娘的话,我便遣媒婆去薛家提亲了。”
“依薛家的态度,娘觉得这一提亲,是必成的。”
“若是时间来得及,今年就能将宝丫头娶进门来。”
“等明年再给家里添一个大胖小子,娘也就了了心愿了。”
好家伙!
贾琮直呼好家伙!
这速度也未免忒快了些吧?
今年娶回家来,明年就要添一个大胖小子?
其实贾琮对薛宝钗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但是无疑,他更喜欢林黛玉一些。
尤其是,林黛玉先后帮助了他多次。
尤其是第一次借给他银子那次,真的是解了他燃眉之急。
美人恩重,何以为报?唯有娶回家来了。
想到此处,贾琮不由说道:“娘,其实,我,我喜欢的是林妹妹。”
饶贾琮两世为人,如今在梅姨娘面前,亲口说出这话来,贾琮也觉得有些难为情的。
而梅姨娘听了,则是笑道:“噢,原来你喜欢林丫头啊!”
“林丫头也是极好的,娘也极喜欢她的,只是她家门第到底高了些。”
“并且你姑丈他如今还在扬州为官,到她家提亲,未免艰难了些,并且也未必能成功。”
贾琮不由说道:“娘,林姑丈有极大可能,今年便会被调往京城来的。”
他已经给师傅寇相提起过此事,虽然此后一直没什么动静。
但是贾琮相信,寇相一定不会忘记此事的。
说不定此时永隆帝就已经准备着将林如海调回京城的事情了。
听到这里,梅姨娘不由大喜道:“好,如此甚好,等你姑丈一到了京城,娘便遣媒婆上门提亲!”
上一篇:三国:开局娶张宁,老子必称帝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