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红楼肝属性

我在红楼肝属性 第241节

  特意让水积在院子里,然后把些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玩耍。

  林黛玉和薛宝琴看了,也觉得十分有趣。

  薛宝琴甚至还挽起裤脚,亲自动起手来。

  贾琮看着,也觉得有趣。

  不料,这雨才刚刚停了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竟是又下大了起来。

  这一下,便整整下了半天功夫,晚上又整整下了一夜。

  第二天,这雨虽然小了一些,但仍然淅淅沥沥下了一天。

  第三天又下了一天大的,直到第四天,才渐渐放晴。

  一连下了三天的雨,这样的大雨还是十分罕见的,十余年间也难得碰到一次。

  不说外面街上如何泥泞,河里发了多大的水,哪里村庄被淹没。

  就连大观园中的水位,都上涨了许多。

  迎春住的紫菱洲,本就是建在水上的。

  如今三天大雨过后,水位暴涨,迎春出入都极为不便。

  贾琮干脆让她先搬了出来。

  大观园其他地方,但凡凹地,全都被水所覆盖。

  而外面,则是流传出一则消息。

  却是南面两省之地,都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引发了水灾。

  不知冲垮了多少百姓的房舍,不知多少百姓被大水卷走葬身汪洋。

  而这一场大水,更是造成了几十万的灾民。

  这些灾民,为了活命,不得不集结成群,向四下寻找求生之所。

  据说有大量灾民,正向京城而来。

  怕用不十天半月功夫,就能来到京城之外。(本章完)

第261章 针锋相对,图穷匕见

  此时,朝堂之上,正在进行大朝会。

  这一次朝会的主要议题,便是商议如何赈灾。

  实际上,这一次百年不遇的大雨,带来的灾害,比外面流传的,还要更严重一些。

  几十万的灾民,变成流民。

  他们的房屋、粮食、财富,全部都被洪水卷走。

  他们要想活命,就只能背井离乡,去到其他能够接纳他们的城池去。

  而若朝廷不能及时赈灾,没有地方接纳这些灾民。

  那么最终,这些灾民要么饿死,要么就会引发暴动,甚至若被有心人引导,极有可能会扯起反旗,成为反贼。

  因此,必须要及时赈灾,并且不能让这些灾民四处流窜。

  要及时将他们安顿下来。

  灾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无论到哪里,都会对那里的治安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要想做到这一切,就需要朝廷掏银赈灾。

  只是无奈的是,如今朝廷没钱!

  边境、三番、天灾人祸,光是这些,就掏空了国库的银子。

  哪里架得住这一场百年洪灾!

  洪灾带来的损失,几乎是所有灾害之中最大的一个。

  因为若是瘟疫或者旱灾又或者其他灾难的话,最起码,百姓的房舍是在的。

  只要有粮食,有药物,安置灾民并不是问题。

  而洪灾之后,一场大水,几乎摧毁了所有灾民的家园。

  要想将他们安置下来,就必须要为灾民重建家园。

  并且还要将这些灾民,从现在,一直养到明年秋收。

  等收获了粮食之后,灾民才能自己养活自己。

  朝廷要足足养这些灾民一年多的时间。

  几十万灾民,要养一年多时间,最起码也要百余万两银子。

  而现在,朝廷怕是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

  因此,对于这次赈灾,最终归根结底,还是银子的问题。

  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赈灾,这些灾民,势必会引发动乱。

  而灾民一旦动乱,就要派出大军镇压反叛,同样要花银子。

  而一旦这边闹大,那么一直对大夏蠢蠢欲动的满清,势必不会放过这大好时机。

  万一三番那边,也生起野心的话。

  整个大夏面临的,几乎是天倾之局。

  因此,及时赈灾,及时安顿下灾民,是重中之重。

  永隆帝疲倦地向林如海问道:“林爱卿,如今户部库房,还有多少银两?”

  林如海进入户部,成为户部侍郎。

  林如海乃是永隆帝心腹,被永隆帝安排进户部,就是想让林如海尽可能的能够掌管户部。

  然后等下一次京察,让户部尚书升迁入阁,就能够让林如海接任户部尚书一职,从而掌管整个户部。

  听到永隆帝询问之后,林如海不由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户部库房之中,只结余八十三万两银子。”

  “并且这八十三万两银子,都已分派好了用途。”

  “其中三十六万两银子,需要支付边军军饷以及供给。”

  “还有二十七万两银子,要支付驿卒饷银,以及驿站开支。”

  “另外还有二十五万两银子,要用于疏通航道。”

  “这样算起来的话,库房中的银子,还有所不足。”

  听到这些数字,君臣不由都沉默下来。

  第一个边军的军饷以及供给,是绝对不能克扣的。

  边军负责抵抗满清、蒙古等外族,若是边军军饷被克扣,一旦引发边军骚乱,后果将不堪设想。

  而疏通航道,同样也不能拖延。

  这航道,关乎秋税运送。

  这时候,秦相不由说道:“陛下,老臣以为,可以暂扣驿卒的饷银。”

  “甚至可以裁减掉驿站,兵部调军征用驿车发送文书,有的发出,有的没有如期发出。”

  “官员私坐驿车,一张文书多次借用、多次涂改。驿站当差的威势如虎,百姓性命像丝。”

  “驿站每年需要支出六七十万两银子,但是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而朝廷还要白白养着十几万的驿卒,因此倒不如裁撤了的好,只需要留少部分一些,只用作传递军情便好。”

  寇相听了之后,不由说道:“陛下,驿站,万万不可裁减。”

  “全国上下,有两千余驿所,有十几万的驿卒。”

  “这些驿卒,就指着这些微薄的饷银养家糊口。”

  “一旦裁撤了驿站,这十几万驿卒,就失去了经济来源。”

  “一个搞不好,就会引发各地动乱!”

  沉默半晌之后,永隆帝也是说道:“驿站不可裁撤,驿卒的饷银,也不可挪用。”

  “况且即便挪用了,也只有二十七万两银子,并不够赈灾所用。”

  “众爱卿不妨再想想其他法子。”

  明末的时候,就是因为朝廷裁撤了驿站,才导致闯王李自成走上造反这条道路的。

  而太祖李岩,便是跟随闯王起义。

  后来等闯王中流矢而亡,太祖李岩这才成为义军领袖,最终一步步推翻大明,建立大夏朝。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永隆帝自然是不想裁撤驿站的。

  秦相说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朝廷拿不出赈灾银两。”

首节 上一节 241/5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开局娶张宁,老子必称帝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