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肝属性 第488节
只要他们胆敢跳出来,到时候必然会给他们雷霆一击。
而另外一件要紧的事情,便是在整个华夏范围内,推广蒸汽机的应用,推动工业革命。
不过目前来看,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并没有达到预期。
对此,贾琮也是有些无奈。
原因还是因为目前华夏的人工太过低廉。
而蒸汽机的造价有些高昂。
除了在纺织业等行业中,有所推广,其他行业,目前推广速度极为缓慢。
碰到这种情况,贾琮也只能徒呼奈何。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不足的原因所导致。
贾琮感觉,大约还要几年功夫,等几种新型农作物全部推广开来,华夏解决温饱问题之后,这个问题,大约也就解决了。
几度芳草绿,又见枫叶红。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便是到了秋日。
御花园中种植的几种农作物也已经成熟了。
贾苍小小人儿,让他除草浇水还可以,让他收获庄稼,着实有些为难他了。
不过,太后却是来了兴致,然后和皇后还有嫔妃等一起,亲自去收获庄稼。
贾琮自然也少不得来做苦力。
上一世的时候,贾琮家是农村的,其实是干过农活的。
不过两世为人,却是早已生疏了。
贾琮的体力自然是极佳的,内力也日渐深厚。
像是八段锦、内功心法等,虽然都已经肝到完美满经验。
但是贾琮竟然每日都会勤修不辍。
因此他身体自然是极好的。
不过架不住这活脏,尤其是收割玉米的时候,还刺挠人。
这个内功深厚也无济于事的。
贾琮让小家伙种田,此时他自己倒是也亲自体验了一番。
不过在收获之后,太后便命御膳房煮了一锅花生、地瓜和玉米。
众人吃起来,只觉得格外香甜。
并且收获之后,贾苍还给他的几个老师,也都送去了一些。
……
而此时,贾琮和三位大学士,却都是紧张起来。
因为秋收以后,各地方就要开始征税了。
华夏新政,使用的是一条鞭法,并且火耗归公。
也就是说,庄稼丰收之后,各种税赋,统统都合并在一处。
并且除了江南等少数产量地之外,其他地方,并不需要缴纳粮食。
而只需要折算成银子,上交银两便可以了。
这样一来,就杜绝了征税的差役,踢尖淋斛等盘剥百姓的手段。
而火耗归公,也是杜绝地方官吏上下其手,贪墨税银。
以往的时候,地方官员收税的时候,必定会产生消耗。
比方说储存问题,运输路上,人吃马嚼,这些都是损耗。
因此,地方收上十成税来,自己倒要留下一成当做火耗。
而这里面,可以做许多文章,便于他们从中贪墨。
而贾琮则是直接将火耗归公。
也就是说,地方上收上多少水银,就要上缴朝廷多少税银。
不再截流火耗。
而实际上,必然是会有火耗的。
就算是运送银子,路上也要有吃喝损耗不是?
而这个损耗,朝廷会拨付银子给地方。
这样,就杜绝了地方官员上下其手贪墨的途径。
当然了,有其利就必有其弊。
地方官吏,其实还是有手段可用的。
比方说,百姓不是只需要缴纳银子便可以了吗?
而百姓的银子从哪里来?还不是丰收了之后,卖掉粮食才换来的银子?
而这时候,地方官员,完全可以来一个官商勾结。
在百姓丰收之后,将粮食的价格压的极低。
但是百姓又要银子来缴税,就不得不卖掉手里的粮食。
而那些商人,就可以低买高卖,从中赚取利润。
而这种事情,几乎是必然的。
贾琮和三位大学士,自然也有对策。
那就是在各地设置粮仓。
若市场粮食价格过低的话,朝廷的粮仓,就必须平价收购粮食,不得压价。
各地都必须要有储备粮。
这样的话,一旦碰到受灾等特殊情况,就可以用这些粮食来救济。
不至于引发动乱。
因此用这种方式,就能够杜绝官商勾结,压低粮价的问题。
当然,这要看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度如何了。
再好的制度,也是需要人去执行的。
因此,即便他们制定好了种种策略,未必就不会出事。
……
关陇李家,如今仍旧是关陇豪门。
关陇李家源远流长,在唐朝时乃是五姓七望之一,是顶级豪门。
虽然在唐末,皇朝起义的时候,大肆屠戮世家豪门,关陇李氏也遭受到惨重打击。
不过世家,都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关陇李家,还有隐宗存在。
等局面平定之后,隐宗现身,李氏,依然是关陇豪门。
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要不然怎么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呢?
自唐宋以来,已经历经好几个朝代,然而关陇李氏,依然鼎盛长青。
而今,关陇李氏,正召开族会,共同商议大事。
而他们商议的事情,则是马上就要缴税了,他们家要不要交税的问题。
关陇李氏,在关陇一代,就是土皇帝。
先前清查土地的时候,关陇的地方官,就畏惧李家权势,帮李家隐瞒田亩。
只是,李家的土地实在是太多了,整个关陇,几乎有三成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
这许多土地,如何不露出破绽来?
于是,他们又收买了巡查院分院的官员,准备继续隐瞒下去。
只是最后终究被查了出来,地方官连同巡查院分院的官员,悉数被拿下。
巡查院分院的官员,更是被砍掉脑袋,举家被流放。
而经过这一遭之后,李氏的田亩,再难遮掩下去。
最终朝廷另派官员,丈量完毕之后,将他们实际亩数登记在册。
如今到了秋后,已经到了该交税的时候。
李家召开族会,就是在商议,要不要交税的问题。
上一篇:三国:开局娶张宁,老子必称帝
下一篇: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