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第131节
不过公孙策忽然联想到了公孙言,这种愧疚感荡然无存。
他只是激发了扶苏心中撸铁的快乐罢了,扶苏此刻的理想已经是做一个别人说不过,也打不过的谦谦君子。
公孙策为扶苏总结的做君子的内在要求,大概有十条。
第一、内心坦荡:表里如一,说杀对方全家,就杀对方全家,猪狗牛羊都不能放过。
第二、重道德,轻利益:拿着道剑和德剑,所向披靡,想要什么得不到?
第三、胸怀天下:天下一切都是我的,都要平等放在心上。
第四、不苛责:我的规矩才是规矩,别人的规矩就是放屁!
第五、群而不争:当一群人争夺一样东西的时候,我只需要站出来,这一群人就会把东西乖乖交给我!
第六、君子不器:君子做不到器大活好,那怎么行?
第七、讷于言,敏于行:用拳头说话,少说废话。
第八、谋道不谋食:寻求可以衣食无忧的道路,而不是追求一餐饱饭。
第九、和而不同:所有人的思想不能和我完全相同,但是我说话的时候,所有人必须附和我。
第十、自省反思:想想自身是不是太过于仁慈。
扶苏看完公孙策的总结之后,只想说一句话:“先生说得对啊!”
扶苏见到公孙策与嬴政到来,解开腰上的绳索,快步走到两人面前,公孙策注意到,扶苏的肌肉已经可以伴随步伐而抖动。
“先生!父王!”
迎着扶苏满怀希冀的目光,嬴政微微颔首,不吝啬夸奖,“很好,这才是我大秦的虎豹儿郎!”
不知不觉中,嬴政对于扶苏的夸奖越来越多,这让扶苏坚定的认为公孙策的话语都是正确的,无可动摇的!
扶苏随后看向公孙策,希望公孙策也可以夸夸他。
公孙策上前将扶苏的肌肉拍的“邦邦”作响,“不错,很有精神,但是还不够!体魄强健之余,学识也不能落下,走,穿上衣服进屋,我要考考你的学识。”
听到公孙策的话语,扶苏以最快速度擦干身上的汗水,换上衣袍,跟随公孙策与嬴政进入书房。
公孙策拿起他写的《抡语》注解递给嬴政,示意嬴政作为考官,“阿政,不如你来考,毕竟是父子局。”
嬴政想到公孙策写的《抡语》注解,他都已经看完,顿时有些索然无味。
扶苏是个好学的人,因此扶苏是认认真真的思考公孙策设置的题目,而嬴政则是直接看标准答案。
所以公孙策在给扶苏布置功课之后,嬴政往往很快就看完了标准答案。
而扶苏的学习进度却跟不上嬴政追更的速度。
嬴政面对老章节兴致缺缺也能理解,所以公孙策干脆抛开老章节开启新问题。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何解?”
扶苏思索片刻,立即回复,“这件事的主谋,已经被我打的绝后了。”
公孙策鼓掌,“啪啪啪,好,忒好了!下一句,暴虎冯河者,吾不与也。”
扶苏立即回答,“仅仅是能徒手打虎,只身过河的人,还不配与我交手!”
公孙策继续鼓掌,“嘶!恐怖如斯!此子断然为我衣钵传人!”
扶苏的脸肉眼可见的红了,配合他那衣袍遮掩不住的肌肉,显得极为晃眼。
“多谢先生夸赞!”
《抡语》教完,公孙策也该开始教些正经的。
比如公孙策的《性无论》,“扶苏,《性无论》看完了吗?”
扶苏重重的点了点头,“先生撰写的书籍,学生自然要看完。”
公孙策觉得扶苏真是一个好学生,于是公孙策继续提问扶苏关于《性无论》的看法。
“扶苏,你以为《性无论》的说法对吗?又对在哪里?”
第148章 花园之花,何等可存
扶苏思索片刻,“学生曾经听闻过,‘橘生淮南,枳生淮北’与‘孟母三迁’的典故。
无论是人或者植物,都是会根据所处之地而发生改变。
因此,人容易被后天改变。
而学生亦听说过,秉性难移。正如无论橘与枳,不会因为环境改变,而改变嗜水的本性。
如果是人之初,性本善,为何会如此……”
公孙策看着侃侃而谈的扶苏,他的话语虽然漏洞很多,多到随便一个儒生都足以让扶苏哑口无言。
但是,忽略那一身肌肉,扶苏现在毕竟才九岁,有这种理解已经很不错。
公孙策看向一旁的嬴政,发现嬴政眼中满是欣慰。
“阿政,扶苏的学识已经不错,接下来我要考验他的武学,还要看吗?”
嬴政下意识点了点头,“我大秦儿郎,理应文武兼备。请先生不吝赐教。”
公孙策起身的时候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先考武学,扶苏这一身衣服穿脱起来很麻烦。
不过扶苏显然已经习惯了穿脱这一身衣袍。
扶苏跟着公孙策走出书房,来到书房外的空地之上。
扶苏修炼的是秦国祖传的硬气功,七国王室之间都有内功心法与硬气功流传。
魏国大宗师魏懿学的就是魏国王室流传的硬气功。
当然,这些硬气功不一定是气功,也有有些奇妙的副作用,当然是良性的。
可惜,韩国底蕴不足,加上韩王几乎不修炼硬气功,这导致韩王安早早没了相关能力。
书房外,扶苏紧握双拳,双脚微曲,蓄势待发。
他的肌肉在阳光下微微颤动,仿佛隐藏着无穷的力量。
“喝!”
一声低喝,扶苏猛然冲向公孙策,拳脚如风,带着疾风骤雨之势。
公孙策上下打量扶苏之后,他可以确定扶苏此刻已经到达二流层次。
这个年纪能够将硬气功修炼到这个程度,扶苏未来必定踏入大宗师层次。
面对扶苏的猛烈攻势,公孙策的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他身形一动,轻松躲过了扶苏的攻击,仿佛一片落叶般飘然。
扶苏的攻击虽猛,却没有章法,何况扶苏境界过低,即使公孙策不进行闪躲,扶苏依旧无法伤到公孙策。
不过,公孙策的目的在于指导扶苏的武艺。
所以,公孙策的步伐越发轻盈,时而侧身闪避,时而后退避开,每一次都恰到好处地避开了扶苏的攻击。
扶苏的拳头仿佛只要前进几厘米就可以命中公孙策。
但就是这几厘米的距离,却如同天堑。
扶苏见攻击被轻松化解,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无力感。
扶苏深知公孙策的实力深不可测,但是他没有想过会连公孙策的衣角都碰不到。
说到底,深宫限制了扶苏的眼界,所以公孙策已经有了带扶苏出去长长见识的想法。
灭赵之战,赵国的大宗师是一定会出手的,正好让扶苏长长见识。
大宗师之间的战斗,正好让扶苏了解大宗师境界的恐怖之处。
扶苏的拳脚愈发迅猛,每一击都蕴含着他全身的力量。
然而,公孙策依旧游刃有余地躲闪着,仿佛在与扶苏玩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但是扶苏却知道,公孙策对于他不是戏弄,而是以精妙的手法引导他的攻击。
公孙策的身影在阳光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让扶苏的攻击总是差之毫厘。
扶苏频频感到全力一击击打在空处的无力感,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他感受到了公孙策对于他的指点,也感受到了自己武艺的进步。
这场指点没有持续太久,因为扶苏的真气有限,很快,扶苏气喘吁吁地停下了进攻的节奏。
他疲惫的望着公孙策,眼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激。
“多谢公孙先生指点!”
公孙策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道:“你的硬气功在这个年龄段来说,已经不错,但还需继续磨练。”
说完公孙策拍了拍扶苏的脑袋,离开了咸阳宫。
嬴政目送公孙策离开后,他走到气喘吁吁的扶苏身边。
公孙策对于扶苏的考核已经结束,可是嬴政对于扶苏的考核还没有开始。
上一篇: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下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