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第330节
公孙策笑了笑,询问扶苏道:“还想要用剑吗?”
“自然是想的。”因为您也用剑。
这是扶苏没有说出口的话语,在他心里可效仿者有二,一为公孙策,二为嬴政。
一者恩师,一者亲父。
“小阴嫚,给你看个好玩的。”公孙策饶有兴致的说道。
嬴阴嫚听到公孙策的话语却是眼前一亮,她鼓掌道:“好啊,好啊……”
公孙策抬手之间,只见脚下的地面上瞬间形成了一个五芒星炼金阵。
以地火水风为四角,象征四大元素相生相克。以精神元素为顶角,象征精神元素统御一切。
这是这一次的炼金阵之中似乎多了一些其他东西,代表火元素的一角之上多了一个小巧的“炼”字。
而在五芒星炼金阵之中,还有更多的文字在跳动,只是有些模糊不清。
这是公孙策自身能力的体现,代表炼金阵开始与公孙策的个人能力结合。
算是公孙策这段时间的收获之一,有些像是将能力录入,然后自动化生成。
比如这个“炼”字,其实指的是炼丹。
公孙策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德”剑高高抛起。
只见“德”剑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然后准确无误地落入了五芒星炼金阵的中心。
随着“德”剑的落下,整个炼金阵的光芒瞬间变得耀眼起来。
公孙策开始调动自己的元神之力,控制精神元素调动四大元素。
他的元神之力如同滚滚长江之水,汹涌澎湃地涌入炼金阵中。
与此同时,公孙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儒”字。
这个“儒”字凝聚了他对武道的理感悟,是他的武道之意之一。
随着公孙策的催动,“儒”字逐渐从他的头顶中飘出,悬浮在“德”剑的上方。
只见“儒”字开始缓缓分化,化作五个大字——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大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以五方、五行、五德之力为“德”剑加持。
五个大字在空中盘旋片刻后,纷纷融入“德”剑之中。
随着五个大字的融入,“德”剑开始散发出强烈的光芒。
剑身之上的铭文“德”字缓缓来到剑身中央,随后代表“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的符文围绕“德”字蔓延整个剑身。
公孙策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继续催动元神之力,同时打出两道神符——“利”字神符和“化”字神符。
“利”字符加持德剑的剑锋,“化”字符则是赋予”德剑变化的属性。
神符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纷纷落入“德”剑的剑刃之中。
随着神符的融入,“德”剑开始发生更为剧烈的变化。
只见剑身之上的符文开始流动起来,仿佛有无数条小蛇在游动。
同时,剑身也开始散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五芒星炼金阵在此时也达到了最大的旋转速度。
整个炼金阵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将周围的天地元力都吸入了其中。
这些天地元力在炼金阵中经过提炼和压缩后,全部注入了“德”剑之中。
随着天地元力的注入,“德”剑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德”剑也逐渐开始缩小变形,最终化作了一枚只有拇指大小的剑丸。
这枚剑丸虽然小巧玲珑,却蕴含着极强的剑气。
嬴阴嫚没有武道修为,在看到剑丸时没有任何不适感。
但是扶苏却不一样,他拥有堪比宗师中期的体魄,换句话说,他就是宗师中期境界。
因此,剑丸之上蔓延的剑气刺痛了扶苏的双眼,让他的双眼一阵酸涩。
公孙策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轻轻一挥手,将剑丸从炼金阵中取出。
然后走到一旁的扶苏面前,将剑丸直接丢进扶苏的嘴里并说道:“扶苏,这枚剑丸就是曾经的德剑。
你只需将此物存入丹田,以浩然剑气缓缓蕴养便可。早晚有一天它会和你心意相通成为你的本命飞剑。”
扶苏服下剑丸后,脸色倏然一变,剑丸之上剑气森然,非是一般人可以承受。
不过对于扶苏来说,之前的浩然剑气的碎脉、切肤、斩骨之痛已然超过了被剑丸剑气搅碎自己血肉的痛苦。
他立即将意识沉入体内,将剑丸努力送到丹田之中,调动身上的浩然剑气开始温养这枚剑丸。
在他的丹田之中只见剑丸开始散发出莹莹的光辉与扶苏的浩然剑气相互交融。
浩然剑气在破碎扶苏躯体的同时,也在阻止剑丸的剑气外泄,对扶苏以及他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
扶苏体内的浩然剑气越来越强而剑丸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
剑丸在扶苏的丹田之中旋转,在经过浩然剑气的温养之后,扶苏隐隐感觉到自己与剑丸之间建立了特殊的联系。
这是一种如臂指使之感,仿佛剑丸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好好好。”公孙策一连说了三个好,“武道就是要狠,对敌手狠,对自己狠!”
秦时武道偏向于练气士的修行之法,即使抛去武道之意的影响,秦时的武者依旧是注重练气,其次注重招式。
但是江湖之上的武者却基本是依靠招式呈凶。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一个传承,没有上好的练气之法。
真正顶尖的练气法门在诸子百家手中,稍逊色一些上等的练气法门在七国王室手中。
中等与末流的练气之法在江湖之中横行,且被他人抢破头。
扶苏站立调息片刻,随后走到桌案旁,拿出蜂蜜倒入水壶之中,以温水化开。
公孙策抱着嬴阴嫚走到桌案旁坐下,扶苏提前水壶为公孙策与嬴阴嫚倒了一杯蜜水。
“扶苏还记得我喜欢喝蜜水?”公孙策忽然觉得扶苏这学生没白收。
扶苏对着公孙策行了一礼道:“学生自然记得。不过学生也知道,先生更喜果汁,不过条件简陋,还望先生赎罪。”
“没事,挺好了。”公孙策喝了一口蜜水,发现甜度正好,“不错,甜度正好,偷偷练习好久了吧?”
看到扶苏略微有些不好意思,公孙策没有继续谈论蜜水,而是询问扶苏道:“若是有人在饥荒年间私自动用军粮救民,应当如何?”
“救民无错,但是不应该动用军粮。”扶苏迟疑片刻,“按照秦律,死罪。但是,他有心救民,应该……”
扶苏的话语戛然而止,显然在他心里救民无罪,不应该死刑,但是秦律如山。
“注意审题。”公孙策敲了敲扶苏的脑门,“饥荒年间,怎么会不拨赈灾粮?”
“学生明白了,赈灾粮没有及时到达。有三种情况,其一是,有人贪墨,赈灾粮完全没有到达当地。
这种情况应该诛杀贪墨之人,同时命挪用军粮之人补足军粮之后降级留用。
其二,是有人玩忽职守导致赈灾粮没有及时到达。
玩忽职守之辈当诛,命人重新押运粮食。
挪用军粮之人,补足军粮之后,降级留用。
其三,挪用军粮之人是为了中饱私囊,假借赈灾粮补足,私贩军粮,此人当诛。”
“想的很快,但是秦律如山。”公孙策说到这里顿了顿,“而且,你的想法有些理想化。
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过想法不错,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听好了!
统一六国之后,阿政想要以郡县制治国,此时有人提议恢复周礼实施分封制,应当如何?”
扶苏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人当诛,周礼之弊端历历在目,恢复分封无异于重蹈覆辙。”
“那你的兄弟姐妹应该怎么办?”公孙策似笑非笑的看着扶苏,“你嬴氏宗亲应当如何?”
“这?”扶苏想到他的兄弟姐妹,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选项一,杀光他们。
选项二,享封地、食邑,无兵权、实权。
选项三,囚禁于咸阳,让他们衣食无忧,却没有自由。
扶苏,选吧。”
“选项二。”扶苏思考片刻觉得只有第二条比较合理,但是他还有问题,“请问先生,食邑与封地是否需要代代缩减?”
“嗯?”公孙策看着忽然开窍的扶苏,摸了摸下巴,“想的不错。大秦爵位分二十等,因此可以将封地与食邑与爵位挂钩。
你的兄弟姐妹封出去还是相当于彻侯,他们的下一代就是列侯,逐渐降低封号、封地与食邑,直到化作平民。”
扶苏惊叹一声:“原来可以这样。”
封号、封地与食邑挂钩,汉代的万户侯代表食邑有万户,食邑指的就是这些人的税收由持有人指定,不需要再提交一份给朝廷。
上一篇: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下一篇: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