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03节
“参见大王。”
李元吉看着岑文本,随即将兑换的东西拿了出来。
“景仁,这是最新的锻造法,用于锻造钢铁,你下去之后,让铁匠立即着手开始,你同时再规划出一片地出来,用于钢铁的锻造建厂。”
李元吉这次兑换出来的,就是锻造法,如今钢铁的生产不仅慢,在他看来,工艺也不行,但他对这些也不懂,他只能兑换,而兑换出来的工艺,是明清时期的。
更高的锻造工艺系统里面也是有,但是那个基础难度太大,这里根本就没有工业基础,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贡献点他看了一眼就完全没有那个想法了,哪怕是下一个任务的贡献点立刻给他,他都兑换不了。
也只能兑换明清时期的锻造冶炼法了,说是明清时期,其实差不多也是明朝时期,因为清朝时期根本就没有能够在明朝时期的锻造冶炼上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基本都是在吃明朝的老底。
在唐朝中后期,一直到宋朝,冶炼技术都是在突破的,那时就已经能够掌握高炉冶炼技术,元朝虽然也有进步,但一直到明朝,才实现了真正的突破。
因为在明朝,掌握了原料,也就是矿石冶炼技术,也就是生铁,如今的锻造,都是用的熟铁,这中间的区别,很大,因为生铁与熟铁的含碳量不同,制作出来的钢,性能也不一样。
李元吉对这些专业的,他其实并不懂,他本身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今他将这些全部兑换了出来,足足一沓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图纸与讲解,反正他看得是脑门疼。
有了这个锻造冶炼技术,钢铁的生产规模能够更大,质量更好,而且最为重要的是,钢铁的基础工业,今后总算可以慢慢铺开了。
这也是他要兑换这个原因,等这个技术逐渐被吃透,被应用,若是没有取得突破进展,到时他再兑换更新的锻造冶炼技术,只要那时候能有贡献点。
不过那时候的事情还远得很,李元吉也不去考虑那么多,就目前这些只要吃透了,都可以领先几个世纪了,到时候大唐的工艺都比不上他这里了。
李元吉不由得想着,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的,恐怕大唐的正统,是在岭南的,而不是在长安。
岑文本看着李元吉拿出来一大摞纸,都有些呆住了,随即拿起一看,好家伙,看了一会,岑文本发现自己也看不懂,这些精密的图纸,文字上的工艺尽显专业。
岑文本耐心看了一会,虽然详细的他也不知道,但是这些图纸以及讲解给他的冲击依旧不小,因为这些图实在太过精密,尤其是李元吉说的,这是新的冶炼技术,岑文本也是一阵激动。
这里最缺的,就是这个了,若是冶炼技术提升,产出的钢铁增多,不仅是军事这块,民生上所需要的,都能够解决很多了。
岑文本一脸激动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当真是神鬼莫测,如此冶炼技术,竟然能被大王创造而出,如此之多,想必大王辛苦许久才得以做出,臣代天下人,谢过大王。
不过也请大王一定要注意身体才是,岭南,甚至是天下,不能失去大王啊,臣这便下去安排好此事,请大王务必要好生休息。”
岑文本满是感动,这么些精密的图纸,这么厚一大摞纸,李元吉的工作量他都可以想象得到,必然是辛苦了无数个夜晚,才能做出,岑文本这一刻,是真的万般钦佩李元吉,这才是他们的大王啊,这才是能够带领他们将岭南发展起来的大王啊。
至于新的冶炼技术的真实性,岑文本没有任何怀疑,李元吉说是,那肯定就是,这一定就是新的钢铁冶炼技术,想想李元吉之前创造出来的奇迹,现在哪怕李元吉跟他们说人会飞,他们都信。
李元吉看着一脸担心他的岑文本,嘴角一抽,这事他知道闹乌龙了,关键是他还没解释,这玩意他能说是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
那些话更没法说,系统的事,他任何人都是不会说的,至于这些人误会,那就误会吧,这些,就是他李元吉弄出来的,他大大方方的认了。
反正从系统里面兑换出来的都是全面的,也不怕有人有疑问,因为只要认真看了,就不会有疑问,上面讲解得非常全面又清楚,不然为什么这么贵?
工艺详情和图纸都贵,没有工艺详情,无法下手,没有图纸,也不能上手,还得先摸索,两者相辅相成。
李元吉随即缓缓开口。
“景仁啊,我累点苦点都没事,但是岭南的发展,我非常的关心啊,你现在要不断的增加这里的人丁才行,然后加大力度开垦荒地,如今这里的人,还是太少了。
后面争取两三个月内,将这里的人增加到五十万人,有没有把握?”
岑文本满脸敬佩,李元吉的这种思想,岑文本发现自己真得好好学学,至于人口,岑文本沉思一会,才坚定的看向李元吉。
“大王,臣后面加强人口的迁移,三个月内,应是可以达到,不过大王,人口如今增加太多,耕地的增长恐怕跟不上了,现在必须要从其他地方储备粮食才行。
接下来的耕种,粮食恐怕一时间都只能勉强满足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无法储备更多的粮食了。”
李元吉这会也是皱眉沉思起来。
“伱先这样去做,先将这里的人口达到五十万,到时可以从徐闻、湛江、椹川这些地方抽调粮食过来,至于另外的粮食,我也会想办法解决,但人口的增长不能停下,开荒也不能停下。
这两项都是发展的必要根本,接下来到达的人口,你要将他们都分配好,千万不能引起骚乱,你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原先的人负责维持秩序。
如今发展期间,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们必须要克服,只要度过了眼下的艰难,就会好起来了。”
李元吉一番鸡汤,岑文本听后也是信心满满,如今李元吉的话语,才最是鼓舞人心的,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李元吉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李元吉在其他地方不敢说,但在雷州,在海康,他就是这里的神,人人敬仰的那种。
第170章 成功忽悠一个人
两人交谈一会,岑文本就下去了,如今他手中的事情是一点也不少,几乎都是争分夺秒。
在岑文本下去之后,韦挺却是冲忙走了进来,李元吉一时间有些意外了。
“见过齐王。”
李元吉满是严肃的韦挺,一时间有些疑惑。
“正平快起,这是怎么了?可是学院出了什么事?”
韦挺闻言,随即拿出两册书籍放在桌上,李元吉拿起一看,就是普通的书籍,但都看过之后,李元吉顿时明了,这时韦挺的声音也是传了过来。
“敢问齐王,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两册书籍完全一模一样,字迹工整,行距、间距都完全一致,不止是这两册书籍,学院之中发给学院学子的书籍,完全都是一样的。
在下所知道的,即便是同一个人抄录的书籍,也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字都是完全一样,如此工整的,不知齐王是如何做到的?”
韦挺是真的有被惊讶了,前些时候都在教学院的学生认字,还没有发放书籍,后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今日才将书籍发放到学生手中,但韦挺一一观看后,就被震住了。
正因为他知道人为的抄录做不到这样,他才疑惑,想到李元吉在这里创造的种种神迹,韦挺心中顿时就有了猜测。
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让他来找李元吉,那就是他完全不知道李元吉什么时候让人有过抄录,如今学院的学子众多,要抄录出如此众多的书籍,必然不会是小动静,需要足够的人手才能做到。
但是他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也没有感受到,加上每册书籍都完全一样,他才越发笃定。
李元吉看着认真的韦挺,也是笑了,随即起身。
“正平心中应该很是疑惑吧,走,随我来。”
李元吉率先起身离开,韦挺跟在李元吉身后,此刻他心中一时间有些震惊,他很清楚李元吉应该是带他去看这个机密,但正因为这非常的颠覆时代,非常机密,他才震惊,李元吉就真的放心让他看见吗?
韦挺一时间反而有些忐忑了,现在他算是知道,有时候知道得太多,是真的不是一件好事了,他有种预感,只要去看了,他想要离开岭南,恐怕就会困难重重了。
韦挺的直觉也确实没错,李元吉带他去看,就是不准备让韦挺走了,他这里如今确认,韦挺这么一个人才,他可不想错过了,至于是李建成的人,他又不怕,韦挺要传信就传信呗,只要不是其他机密。
这个印刷术哪怕是给他李建成,李元吉估计他都不敢用,李建成身边的人可都是各个世家,他敢把这玩意拿出来,那些世家恐怕要和他翻脸。
而且将来一旦李建成失败,韦挺彻底没了念想,直接原地成为他齐王府的人了。
若是李建成胜了,大不了把韦挺还回去就是了,影响不大,反正对他而言,这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李元吉带着韦挺来到印刷的地方,当韦挺看见之后,心中既是震撼,又是苦笑。
震撼的是这个印刷,竟然如此简单,效率如此之高,且如此神奇,而苦笑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印刷有些简单了,但偏偏这么一个简单的物件,却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出来,而李元吉就想出来了。
确实如同韦挺所想,他在这里看到的那些,都是非常简单,但偏偏这么简单的,愣是没有一个人想到,这就很气人,气人的同时,还不得不佩服李元吉的大智慧。
直到从印刷的地方走出来,韦挺依旧还觉得震撼,这个印刷术代表着什么,他本身也是聪明人,很快就能想到其中的含义,用得好,对世家是助力,若是极端一些,世家也不至于消失,但是绝对不能像现在将知识把控在手中。
世家的影响,也必然会降低,但即便是降低,起码也需要数十年,上百年的时间可以做到,因为即便有印刷术来培养人才,中间的周期,人才的成长到逐渐成型,数量的增多,都是需要时间的。
而世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皇帝能培养,他们就不能培养与拉拢吗?而质量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是世家的嚣张气焰会有所降低,世家取代是不可能的。
出来之后,韦挺满是犹豫,他在犹豫要不要问李元吉,而李元吉的声音也是率先传来。
“正平,如今你也看见了,就是这么做到的,负责印刷的人也给你讲了这么久,这个印刷术的原理,你应该也知道了吧。
这事伱可以传信给大哥,这个没什么不能说的,毕竟有了印刷术,对朝廷而言,是一件好事,对朝廷有利的,这会是对世家的反制利器。
我知你也是世家中人,但你又不同,对于家族没有那么多羁绊,而且我也不是仇视世家,但是你要告诉大哥,世家虽要用,但也要有防备,有些别有用心的世家太过庞大,只会扰乱朝廷的决策。
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些世家,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
李元吉这番话,就是说给韦挺听的,至于韦挺做不做,那就是韦挺的事了,反正将来出了什么事,与他李元吉无关,而这印刷术虽然是他创造的,但将来一旦泄露出去,就不一定是他李元吉了。
因为知道这个印刷术的,可不是他一个人,还有一个李建成呢。
韦挺听后,也确实挺复杂的,他很清楚李元吉跟他说这番话的含义,他更是没有想到,李元吉竟然有着这么清晰的认知,世家的好坏,已经展示过了,团结一起,拥有改朝换代的能力。
而李元吉说的那些世家,韦挺更是清楚是哪些,和那些顶尖世家比起来,如今的韦氏,还差一大截。
扰乱朝廷决策,韦氏还达不到那个地步。
韦挺朝着李元吉大礼参拜。
“齐王之言,使在下醍醐灌耳,在下自回到长安,听闻齐王的改变,如今了解更是又深一步,齐王当真拥有大智慧在身,之前是我等着相了。
此事在下必然在书信中告知太子,齐王之言,必一字不漏传达至太子耳中,在下谢过齐王。”
第171章 弹棉花,宫斗的尽头原来是寂寞?
看着韦挺一脸感动又钦佩的样子,李元吉心中都有些佩服自己了,别人感觉像是得了好处,得到了信任,还觉得他这个人还怪好的,心胸开阔,但他心中的小九九,谁又能够知道?
就如同现在的韦挺,只会感激他,哪怕是李建成收到了韦挺的信,都得承他这份情,虽然不知道李建成有没有机会能够还得上,但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毕竟人情还是其次,这背锅人,如今不就有了?
李元吉满是真诚的将韦挺扶起,这真挚的感情,仿佛都快要将韦挺融化了一般。
“正平,这是做什么,如今我在机缘巧合之下创造出此印刷术,我也是在为天下人做贡献罢了,大哥作为太子,理应知晓,至于如何做,到时全凭大哥之意。
至于世家的问题,人人都能明白,并非我一人看出而已,我也是希望,大唐能够更好,能够超越古今,大唐千秋万代罢了。”
李元吉纯真的话语,让韦挺很是感叹,两人一边走一边聊,说了一会,韦挺便是下去了。
在韦挺走后,李元吉整个人都不再像刚才那般,笑着回到王宫。
而韦挺在回去之后,也是开始写信送回长安,实在是印刷术这样的事太过重要,韦挺是丝毫没有耽搁,直到写完送出后,才松了一口气,再次回想起李元吉当时的样子,说的那些话,韦挺满是感叹。
“齐王当真是大义啊,之前都是我们想得太多了,齐王的心,依旧是向着太子的,我这等凡夫俗子,如何能够猜到齐王那如同神明般的心思。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