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本王的封地大了亿点怎么了 第123节
李世民缓缓起身,双目注视着李渊,浑然不惧。
“陛下,太子李建成谋反,意图除掉儿臣,直接登位,所幸东宫率更丞王眰悄然告知儿臣,若不然,儿臣此刻,已然被太子所杀!
太子谋反,儿臣身为天策上将军,理应有铲除叛贼之责,今太子已伏诛!”
李渊神情瞬间呆滞,睁大眼睛看着李世民,指向李世民的手指,甚至都在颤抖着,眼中满是不敢相信。
李世民没有畏惧,坦然和李渊面对着,有的事一旦做了,那就必须要对面,这个时候容不得他有半分退缩,如今他已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过了片刻,李渊通红的双眼骤然掉下泪水。
“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得很啊!秦王,你好狠的心啊,那可是你大哥,你就这般容不得,一定要杀了你大哥吗!他是你亲大哥!
朕是真的没有想到啊,你竟然这般铁石心肠,朕悔啊,朕当初就应该杀了你,不该留着你!
之前你动手杀三胡,朕都没有追究,没想到你今日竟然如此丧心病狂,怎么,杀了大郎,现如今你是要准备杀朕了吗?
哈哈,当真是好得很啊,怎么,你动手啊,秦王!
朕倒是要看看,一个弑兄杀父的人,如何能够统御天下!
还好啊,还好三胡在岭南,秦王,有三胡在岭南,你不会得手的,终有一日,三胡定然会带着大军,将你这个弑兄杀父的孽子除掉!朕,等着你!”
李渊此刻俨然已经疯了一般,李建成的死亡,让李渊一颗本就憔悴的心,直接无法承受,此刻李渊的心痛与愤怒,没有人能够体会。
李世民静静的看着李渊,并没有丝毫的激动,无比的平淡。
“父皇,儿臣怎么会杀父,永远都不会,只是父皇已经老了,该退一退了,还请父皇下诏,立儿臣为太子,由儿臣监国。”
李渊看着李世民淡然的样子,心中彻底的死心。
“想让朕下诏,你休想!今日,你大可以杀了朕,朕绝不会下诏!朕告诉你,三胡还在,朕即便是立三胡,都绝不会立你这个孽子!”
李渊愤怒又不甘的话音落下,杜如晦从后面站了出来。
“陛下,大势已去,又何必呢,陛下立秦王为太子,秦王必然不会再杀齐王,不过还请陛下再下一封诏书,诏齐王回宫,到时有齐王在宫中陪伴陛下,也能让陛下享受天伦之乐,又何乐而不为呢?
若是陛下依旧这般,到时秦王与齐王大战,天下再次满目疮痍。
且最为重要的是,一旦有有心人在中间起歹心,将来若是便宜别人,这刚建立的大唐,可就没有了。
陛下建立大唐,难道就愿意眼睁睁的看着大唐又如此之快消失吗?
到时秦王与齐王俱亡,难道这就是陛下愿意看见的吗?
亦或者陛下以为,齐王凭借岭南之地,能够与大唐相抗衡吗?”
杜如晦话音落下,李渊沉默了,他现在的倚仗就剩下在岭南的李元吉,他现在又有些后悔,当初就应该更加的支持李元吉,只要李元吉的实力能够与李世民相抗衡,这个天平就依旧不会破。
至于让李元吉回宫,他更是完全没有想过,李元吉一旦入长安,那就真的没有一点机会了。
就在这时,程咬金直接站了出来。
“陛下,再迟疑,就莫怪我手中的槊认不得陛下了!且即便陛下不写诏书,自然会有其他人写,这个诏书,必须要下!否则别怪臣大开杀戒了!”
李渊看了一眼程咬金,再看向李世民,李世民此刻也是开口。
“父皇,只要您肯下诏,并且让齐王回长安,儿臣可以保证,绝不杀齐王,让齐王在宫中陪您。
若是父皇不愿,那儿臣只有集结大军,将这个天下再平一次了。
还望父皇不要让儿臣为难,只要父皇下诏,大唐依旧是我李氏的大唐,儿臣有信心,能够治理天下。
父皇,下诏吧。”
李渊深深的看着李世民,过了一会,惨然一笑。
“所有人都小觑你了啊,朕也小看你了,朕告诉你,今日你兵变夺权,弑兄囚父,将来,这些一一都会在你的身上应验!
你的儿子,你的孙子,你的子子辈辈,都将会通过兵变夺权,你开了这个头,永远也不要想安宁!”
李世民双手紧握,李渊的这番话,不可谓不毒,纵然是李世民,也有些承受不住。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从太极宫而出,随后一道诏书传遍长安,太子李建成谋反,已被秦王伏诛,随后又立秦王李世民为太子,国之要事,尽皆由太子李世民做主。
一道诏书,彻底让大唐换了一个天。
李世民此刻召集着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几人却是皱眉商议着。
“父皇就是不愿意下诏让齐王返回长安,你们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没有办法,李元吉必须要回长安他才能够放心,不然他一颗心都不踏实,尤其是李元吉在岭南,李建成在外的那些心腹,可都有投奔到李元吉那里的风险。
他虽然不惧李元吉,但到时费一番功夫才能平定李元吉,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天下,又要重燃战火,这不是他想看见的。
李世民话音落下,杜如晦阴沉着脸出声。
“太子,陛下虽然不写诏书,但可以找人写便是,以诏书传给齐王,若是齐王不回,那便是逆贼,以兵伐之!
到时太子占据大义,齐王在岭南,翻不了天!若是齐王愿意回,届时便让他与陛下作伴,又有何妨!”
这个时候,长孙无忌也不敢说直接讨伐李元吉,因为如今他们最为重要的,是要稳定朝堂,解决李建成的余党,李元吉都只能算小疾,毕竟远在岭南,朝堂的稳定以及李建成余孽,才是最为紧要的。
李建成在外的势力,在他们眼中依旧要比李元吉大得多,李建成的优先级依旧在李元吉之上。
李世民沉思片刻,当即同意了下来。
“好,便按克明说的办,现在最为重要的是,稳定局势,不可让局势升级,同时传诏天下,务必要注意前太子余孽的动作!
尤其是幽州,以及径州的李艺,这两处手握大军,又在北地,务必要注意!”
几人应下,如今北地的事情是最多的,不仅有李建成大将控制的大军,还有突厥侵犯,最是让人头疼。
这时长孙无忌的声音传来。
“太子,应当派人前往岭南,打探岭南情报,待长安局势稳定下来,接下来最为重要的便是那位齐王了。”
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这事辅机你来负责,弄清楚齐王的实力如何,待局势稳定之后,再处理此事!”
随后几人相继走出,如今事情很多,容不得他们有丝毫耽搁。
而这时尉迟恭走了进来。
“太子,敬君弘被冯立斩了,而那冯立也已逃走,不知去往何处。
末将以为这冯立必然会逃亡岭南,可否派出大军追击?”
李世民闻言摇头。
“不必了,他若是逃亡岭南,你知道他会从哪里去岭南吗?如今最为重要的是稳定局势,只要局势稳定下来,冯立即便去了岭南也无用。
一岭南之地,如何能够与大唐相抗衡,不能分不清主次。”
李世民话虽这样说,但心头的沉重,只有他一人知晓,别看只是一个冯立,但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冯立,这才是他最为无奈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办法。
现在他的重心,就是稳定局势,然后收服李建成的势力,争取世家大族的支持,其他的,都得往后靠。
而李建成被杀,李世民成为太子之事,如同飓风一般,迅速开始向外扩散,凡是听闻之人,尽皆震动,秦王府一脉的人,无不欢喜,东宫一脉的人,尽皆绝望。
除此之外,世家中人同样受到不小冲击,押注李世民的世家欢喜,而跟随李建成的世家尽皆惶恐,所有家族都开始调整方向。
而从长安之中,一支白鸽脚上帮着一张书信,从长安飞出,往岭南而去。
第193章 突破十万的贡献点,心痛到想摆烂的李元吉
长安的李世民忙着稳定朝局,四处拉拢世家大族,稳固以及确立自己的地位,而在海康的李元吉,这个时候还在忙着秋收的事情。
“景仁,今年的收成应该也非常好啊,你看这些水稻,长势都非常不错,好啊。”
李元吉看着田里的水稻,心情非常的好,现在收水稻,水稻收成结束,接着又要收玉米,还有高粱等作物,粮食是越来越多了。
可惜就是杂交水稻兑换出来的时间晚了点,没有赶上种植,不然今年的收成会更加的好。
岑文本在一旁也是满脸笑意。
“大王,总体来说还是可观的,哪怕是柳州府,今年的水稻种植都已经大面积扩展开来,只可惜冈州、恩州等一些地方,不仅有大风,遇上大雨,虽然处理及时没有什么百姓伤亡,但粮食的收成受到了一部分冲击。
除了那些个别的地方,臣看了各府的奏表,收成都是不错的,今年的粮食收成,预计会比去年至少多出十倍左右。”
李元吉听后也没有回应,岑文本说的这个十倍,在他看来还是太保守了些,一年的开荒,耕地比起去年不知多出多少,而且今年还有玉米、高粱这些还没有计算在内呢。
至于高兴,李元吉确实高兴,但也只是这样了,粮食产量虽然增多,但是有一个很显眼的问题,那就人口同样在增多啊,而且粮食的增产还不一定能够跑赢人口的增长。
这种情况,起码要杂交水稻种植下去,加上吕州府与宋州府被开发出来,他这里的粮食才是真正的不仅能够满足岭南所有吃的,还能有不少的余粮。
随即李元吉缓缓道:“那就全力收割吧,这次可不能像去年那样了,准备都不充分,在收成结束之后,开荒的事情同样不能停下。
这个事我也已经不想再说了,无论何时,开荒都不能停,等水稻收成结束,就开始收成玉米,那个玉米的产量,可是一点也不差呢。”
听着李元吉说的玉米,岑文本是真的来了兴趣,主要是这个玉米,他之前是从未知晓过,他还特意去见过,反正他是看不出什么,对于玉米,他更是没有概念。
不仅岑文本,见过玉米的人,对比起水稻的收成,所有人对玉米明显更加期待,包括高粱也是那般,往往未知的,才最是让人无比的好奇。
经过十来日的时间,水稻的收割总算是完成,除了水稻的收割完成,李元吉看着自己的任务,也总算是完成,五万贡献点直接到账,如今手中的贡献点也是已经来到五万一千零五点。
看着这些贡献点,李元吉顿时激动了起来,如今他的贡献点是已经越来越多了,每次的任务,都已经是达到了数万的贡献点,这就是一个好兆头啊。
随即看向新任务:人口是发展的基础,使海康人口达到三百万,完成可获得五万贡献点,现海康人口有一百八十万。
李元吉看着这个任务,顿时头大了,这个任务给的贡献点确实可以,但是所要用的时间,必然是不会少了,发展到如今的人口,都用了差不多两年,而且这还是前面人口增长最快的原因。
因为只要撩人入籍,那就算作是新增的人口,但现在呢?
虽然依旧有撩人,但比起之前,少得太多了,人口的新增只能从外面迁移人口进来,而迁移人口进入,需要的时间极多,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困难,另一个就是人来了,能不能够进行安置,这更是一个问题。
按照如今城池的扩建,以及人口迁移的速度,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时间少说也得按年计算。
上一篇: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下一篇:听劝后,我造反成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