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修仙求道的朱家老六 第147节
朱高炽可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见不得朱棣老爷大手大脚的花钱。
朱棣看着他的胖儿子,满脸就一句话。
我是永乐,快点打钱!
朱高炽吞了一口口水,回道:“父皇啊,朝廷现在真的没有那么多钱啊!”
朱高煦大声喊道:“老大,这从何说起啊?前些日子朝廷不是收了一大笔卖盐的费用吗?”
赵王也拱火道:“就是啊,听说上亿两白银呢!”
“没有,没有那么多!”朱高炽连忙否认道。
“那是到底有多少啊?”汉王好奇的看着老大。
朱棣对自己的傻儿子还是非常了解的,这朱高炽的表情,看起来不像是伪装的样子。
他急忙追问道:“怎么回事?难道那一大笔银子都花销了?”
朱高炽苦着脸,解释道:“倒是不至于都花掉了,只不过,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确实拿不出来!”
朱高炽拿出自己的胖手指头来,开始逐渐清点每一笔花销。
“北征大胜归来,父皇龙颜大悦,再加上朝廷从运盐上挣了很多钱,便犒赏三军!”
“出征与守边的人员全都财大气粗的一顿打赏,牺牲将士的抚恤金也极为高昂。”
“这一次,便支出了将近三百万两银子,出征消耗的粮食,折价约一百多万两。”
“这不才四百来万吗?”朱高煦道。
朱高炽白了没有文化的弟弟一眼。
第156章 嚣张倭奴
“老二,你可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朱高炽抱怨道。
“这银子本身就是为了保证盐运顺利,才收取上来,必然要预留几百万两银子,保证整个大明的人吃上精制盐巴。”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
既然能造福大明,自然不可以在这方面进行吝啬之举。
“开封府、河南府的灾情,鲁地的旱灾、河流建立堤坝...这些原本没有钱,朝廷没法做的陈年旧事,必须要去做吧?哪一件事情不是需要几十万两甚至近百万两银子?”朱高炽反问道。
朱棣自然还是连连点头。
事关民生大事,该做还是要做。
“采购经商司麾下,轮船厂的众多新式铁船,这一笔消耗.....”
“你先等会?”朱棣连忙打断朱高炽说下去的话。
满脸难以置信的问道:“从造船厂买船,朝廷还要花钱?”
“啊?”朱高炽也是一脸见鬼的问道:“父皇,这天下哪里有买东西不给钱的道理?总不能让那些造船的工匠,不吃不喝吧?这样做,谁还愿意造船呢?”
“这...”朱棣有些迷糊了。
造船厂不是属于他们老朱家麾下的商铺吗?
怎么他朱棣使用船只,还要往里面搭钱呢?
难道造船厂不赚钱吗?
“这造船厂不赚钱?”朱棣追问道。
朱高炽思索片刻,道:“根据瞻基呈交上来的财政情况来看,造船厂确实不赚钱。”
朱高炽好似想起来什么似的,解释道:“瞻堪曾经说过这个东西,有些商铺必须由朝廷来掌管运营,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单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保证大明老百姓过得更加好。”
朱棣点了点头,看来这一笔钱也不能动弹了。
朱高炽摆了摆手:“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需要去处理。”
大明朝廷,自从开国以来,洪武皇帝便定下来了朝廷每年的用度。
朱元璋想着要制造一套传承百世的制度。
其中税收便严格规定了农税的数字是2700万石粮食!
这些数字并不是朱元璋臆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每年大概的钱财数量,才得出这个数字。
而且这个数字,还不会对老百姓们产生足够多的压迫。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这个世界的各种事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而是非常有可能时刻出现意外!
比方说南边造反了,东边遭灾害了,西边打仗了,北边修筑城墙了....
各种意外情况,导致朝廷的现实花销可能远远超过当初制定的政策。
而这一点,在洪武朝并不明显。
之所不明显,是因为卫所制度保证士兵并不会过多消耗朝廷的财政。
官员的钱财又被限制的死死的。
虽然官员们还是前腐后继,可是至少没有那么明目张胆。
再加上朱元璋还时常抄家灭族,官员被抄家,家中的财产就充公了。
作为皇帝心腹的锦衣卫,自然没有胆子搞什么贪污。
最重要的一点,朱元璋本人也不是什么喜欢折腾的人。
手下北征的人才也很充足,并没有像朱棣这个时候,北征花销如此众多的钱财。
而且人口数量没有恢复到巅峰。
种种原因,导致洪武朝的财政问题其实并不严重。
某些地方有水患,简单啊!躲开就好了,反正地多人少,勋贵也少,朝廷收税也还好。
很多原本就存在的隐患,一直没有暴雷。
可是到了永乐十二年,那可就不是一回事了!
人口数量,基本已经达到土地数量承载的峰值了。
人口并不是可以随便迁移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水灾、旱灾的问题就显得很严重了。
其实这些问题早就应该解决,只不过朝廷之前没钱,很多问题只能饮鸩止渴,甚至视而不见。
“报!礼部尚书求见!”门外太监道。
“嗯?这个时候,礼部尚书有什么事情急着求见?”朱棣道。
礼部尚书吕振匆匆忙忙的从外面赶了进来。
“见过陛下!东海急报!倭奴率先对我大明的舰队发动攻击!经过奋战,已经将倭奴击退!”礼部尚书将手中的信封递交给朱棣。
朱棣冷哼一声。
“大胆倭奴!”
其实朱高炽与汉王、赵王也感觉很费解。
这倭奴怎么会如此大胆?
“吕尚书?这倭奴为何如此大胆?居然敢对我大明主动出击?”
汉王与赵王也将好奇的目光投向吕振。
吕振看了朱棣一眼,朱棣点了点头,示意吕振解释一番。
因为...朱棣其实也不知道具体的实情。
只知道好像是倭奴打败过大元。
朱棣与朱高炽虽然学过一点历史,可事关前朝的细致历史,他们学习的还真不多。
礼部作为管理与邦国建交的部门,自然了解其中的猫腻,有关各个国家的大事其实都有所记载。
“回陛下,倭奴之所以嚣张猖獗,最大的原因便是前朝。”
“元世祖忽必烈,在入主中原之后,曾经两次发兵远征倭奴。”
“第一次征倭,四万大元将士接连占领倭奴的两座岛屿,本身占据上风,但是后来运送补给的船只,却被一场诡异的大风给吹毁,后来主帅还受伤。”
“第一次征倭便无疾而终。”
“第二次征倭,则有两路兵马,共计十四万大元将士,但登陆倭奴岛国之后,又是一场奇异的大风,将军队的军需、人手折损过半。”
“第二次征倭再次失败。”
“由此,倭奴开始轻视中原大地。”
“直到太祖皇帝继位之后,横扫八荒,一统六合!倭奴才派遣使者前来臣服。”
“如今看来,恐怕是倭奴心中又兴起来造反的意思!”
礼部尚书简单的讲述了一番倭奴这么普通,又这么自信的原因。
上一篇:召唤无敌:老婆为我打江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