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385节
同时依赖海洋贸易为生的英国培养出了大量精锐水手,就算法国拥有和英国同样的战舰,赢得海战的概率也非常小。
法国海军的出路只有利用新技术弯道超车这一条,而新技术又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并耗费不短的时间。
在海军拥有新型战舰之前,法国必须联合西班牙舰队,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所需的时间。
不过提到新型军舰,约瑟夫忽然想到了默多克正在研发的新型高压蒸汽机。
这东西的功率虽然还远不够用在重型战列舰上,但在地中海作战,轻快的桨帆船却永远是不可忽视的战斗力——地中海常年风平浪静,导致重型帆船的航速严重下降,而桨帆船则能利用大量的人力划桨弥补动力,从而在这片海域拥有非常高的机动性。
默多克的高压蒸汽机虽仅有50马力的输出功率,但这也不是几十名桨手所能比的。
如果安装两台,也就是100马力,所能达到的速度肯定稳超人力划桨。
并且,蒸汽机的持续输出能力更是碾压人力。
你再牛逼的桨手,连续划两个小时肯定得累得脱力。就算带上大量储备桨手,至多也就能高速行驶五六个小时。而蒸汽机却可以一直运转好几天不停歇。
也就是说,如果能顺利将蒸汽机搬上桨帆船,再合理利用“放风筝”战术,将使法国海军在地中海拥有跟英国人周旋的能力。
同时,这一过程还能促进舰用蒸汽机的技术叠代,为以后用更大功率的蒸汽机驱动三级以上的重型战列舰铺平道路。
约瑟夫原本是打算等法国的经济情况更好一些之后,再开始新型战舰的研发,但眼下看来,已是时不我待了。
如果无法维护地中海航线,那么广阔的北非行省就无法向法国本土提供支持,甚至会成为累赘。
进入埃及,开展苏伊士运河战略也无从谈起。很可能就会沿著拿皇当年失败的北非路线重新走一遍。
约瑟夫随即记下让默多克带著技师尽快前往布列塔尼的安排——那里是法国的造船业基地,也是水手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然,因为涉及全新的造船理念,他自己恐怕也得去一趟才行。
约瑟夫将思路从战舰重新拉回到外交上。
在西班牙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俄国。
他并没有把握能和俄国达成同盟,毕竟俄国的贸易同英国绑定太深。英国真要下狠手制裁,俄国的贸易缺口仅凭法国的根本补不上的。
这也是为何当年拿皇的大陆封锁政策在欧陆到处都能执行下去,唯独俄国那边出现了缺口的原因。
而拿皇后来孤注一掷进攻俄国,也并非什么“野心爆棚”想要一统欧洲,核心还是在于要堵住贸易围栏上的漏洞。
但俄国要严格执行大陆封锁政策,自己的财政就先得崩溃。所以俄法之战注定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约瑟夫的底线,就是要确保俄国不会加入英国阵营。
这一方面要尽快提高法俄之间的贸易量,令俄国无法抛下法国。另一方面就是增加对顿巴斯方面的开发力度,加深两国间的利益纠缠。
当然,必要的时候俄国和奥地利在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也是可以利用一下的,但那要看之后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策略。
接下来就是奥地利了。
目前来说,法奥的关系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且就约瑟夫的记忆,利奥波德二世这人是比较有原则的,也有不错的大局观,应该不愿搅入英法冲突的大漩涡中。
然而,约瑟夫也知道,利奥波德二世是个短命的皇帝,好像明年年初就会撒手人寰。
继位的弗朗茨二世却是个保守、喜欢脑子一热,又能力平庸的皇帝。
他是否会被英国蛊惑,这就谁也无法保证了。
如果奥地利届时真要站在法国的对立面,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算是坏事。
首先就是法国可以无所顾虑地拿下奥地利在意大利的利益了。
要知道,目前富饶的意大利北部基本都是奥地利的势力范围。还有半岛中南部的托斯卡纳,大公直接就是哈布斯堡家的人。
目前碍于法奥的联姻关系,法国实在不好对意大利下手。
而一旦双方交恶,仅凭奥地利陆军的能力,根本挡不住法国深入意大利。
极限情况下,约瑟夫甚至可以照抄历史进程,跟撒丁做交易,用帮助他们统一意大利为条件,舍弃意大利中、南部,和撒丁一起将奥地利彻底赶出亚平宁半岛。
之后不论是法国从意大利方向进攻奥地利,还是支持撒丁骚扰奥地利后方,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普鲁士和荷兰,基本都是英国内定的盟国,约瑟夫也不考虑在他们身上下功夫。
当然,历史上拿破仑直接攻灭荷兰的模式也绝不可取。
你都深入到德意志西北部了,必然会激起德意志诸国的恐惧,从而坚定地接受普鲁士的号令反法。
如果荷兰真的太跳的话,倒是可以用少量精锐部队快速突袭阿姆斯特丹,在荷兰投降之后就立刻撤离。
而荷兰的那几艘战舰必须毁掉,或者作为战利品带回法国。
【注1】这里统计的英国总军费支出里,包含大量对盟国的军事援助,但海军军费则全部是英国自己花掉的,后期甚至达到了一年5亿法郎。
第564章 至高路易奖
对于北欧的两个国家——瑞典和丹麦,如今都是半死不活的架势,而且距离欧陆核心较远,基本上不用太过在意。
倒是德意志的那些小邦国,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护他们的独立性。
这些小国虽然基本上都会跟著奥地利或普鲁士走,但各自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只要有合适的利益引诱,他们也都有投入法国怀抱的可能——至少是暗戳戳地投法。
历史上拿皇将这些小邦国一概扫灭的做法绝对是巨大的错误。更加“迷之操作”的是,拿皇还耗费精力将德意志地区的小国凑在一起,搞了个莱茵邦联!
这简直是送了德意志诸国一张“统一德意志帝国限时体验卡”……
原先大量的地方封建领主被归入这个体系,教会势力趋于统一,甚至还要执行相同的法律。
后来德国统一的时候,很多行政、司法体系都不用自己费心去搞,直接照抄莱茵联邦就行。
而对于德意志地区的民众来说,只会认为拿皇是侵略者,自己失去了自由、平等。于是开始凝聚起来反抗法国,并在此过程中催生了德意志民族主义。
约瑟夫拿过地图看了看,剩下最重要的国家应该就是奥斯曼了。
说实话,法国和奥斯曼的贸易量还是非常可观的,不过交好奥斯曼必然就会同时得罪俄国和奥地利——后两者可都在盯著奥斯曼广饶的领土。
而且因为北非的事情,奥斯曼如今对法国也没好脸色,但也不敢太过强硬。尤其是如今北非港口都被法国所控制,奥斯曼想要维持地中海贸易,就离不开法国。
所以对奥斯曼还是可以加强贸易联系的。
一旦战争开始,外海被英国所封锁的局面下,地中海贸易就是法国的经济生命线。奥斯曼虽然弱,但依旧是个很有钱的国家,市场潜力巨大,开发好的话能为法国提供大量贸易收入。
至于如何在政治和经济之间找平衡,这就要好好规划一下了……
约瑟夫正思索间,就听到埃芒轻敲房门道:“殿下,按照日程安排,您下午两点要参加‘大学者宫’的启用仪式。”
约瑟夫抬眼看向时钟,还有40分钟,于是只得放下笔,起身示意埃芒将自己的外套取来。
“大学者宫”是他的人才引进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是的,法兰西人才引进计划在筹划了一年之后,终于正式上线了。而“大学者宫”的启用就是标志。
除了大学者宫之外,人才引进计划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
法兰西科学院的改组;“至高路易奖”正式颁奖;《自然科学杂志》创刊。
眼下欧陆虽然已开始阴云密布,但约瑟夫也很清楚,不论任何时候,人才都是最珍贵的资源。
即使是战争时期,很可能某个天才的灵光一闪,就会带来足以扭转战局的新发明。
所以他即使再忙,关于人才引进的事情也一定要抽时间关注。
待约瑟夫出了门,就见首席大臣布里安、贸易大臣巴伊、法兰西科学院院长让·巴蒂斯特·勒罗伊等人已等在大厅里,准备随他一同前往大学者宫。
很快,几辆马车便离开了杜伊勒里宫,朝圣日耳曼区驶去。
马车上,勒罗伊这位平时难得见到王太子殿下的院长显得有些紧张,在裤腿上擦一擦手心的汗,取出一份文件双手递给约瑟夫:“殿下,这是委员会最终评定的‘至高路易奖’获得者名单……”
所谓的“至高路易奖”就是约瑟夫对标后世的诺贝尔奖所设立的奖项。
为了扩大奖项的影响力,至高路易奖委员会仅在欧洲各国宣传,就花费了近40万法郎。之前足有半年时间,各国的报纸上都是关于奖项的消息。
至于这个委员会,一共有5名常委,25名评委。这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委员来自于国外,以彰显公平与公正性。
当然,评委们的薪水是法国科学院发的,办公地点就在巴黎,约瑟夫真要想搞点儿暗箱操作其实也并不困难,但至少目前来说是没这个需求的。
约瑟夫将名单展开,就见上面写著:
物理学奖:亨利·卡文迪许(英国)。获奖成就——测定出万有引力常量。
化学奖: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法国)。获奖成就——阐明了燃烧的本质。
数学奖:约瑟夫·路易斯·拉格朗日(法国)。获奖成就——创建一阶偏微分方程理论。
生物医学奖:约翰·亨特(英国)。获奖成就——为完善病理解剖学做出的巨大贡献。
文学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黑森)。获奖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
约瑟夫微微点头,评选结果非常公平,没什么可说的。只不过他将历史上诺贝尔奖的遗憾——没有数学奖——进行了弥补,对应地取消了和平奖。
在18世纪末,你跟人谈世界和平?别逗了,根本没人在意这个。
对和平的渴望那都是拿皇和欧洲诸国厮杀几十年,焦土遍地之后才开始出现的,直到一战结束,世界和平才为所有人所认可。
勒罗伊院长看著王太子,小心道:“殿下,实际上,委员会始终认为您才是应该获得化学奖和生物医学奖的人……您提出的‘新型化学反应方程序’对化学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您所研究出来的‘王太子的祝福’,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法国贵族到俄国农奴,都为您所救治过,”
他摊了一下手:“但您却坚持要放弃奖项。”
约瑟夫略有些尴尬地点头:“我作为王室成员,又比较年轻,如果在首届就获得奖项,很容易令国外学者质疑至高路易奖的公平性。”
实际上,他一直觉得自己搞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抄后世那些大牛的,用于发展国家无可厚非,但用来刷奖就显得有点儿不地道了。
而且也确实如他所说,第一届至高路易奖,让外国人多拿几项,能让人民感觉委员会是公平的。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