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 第423节
“啊,是的,这也是个能够蒙受天主注视的机会,我当然不会错过。”
“您真是太虔诚了!”博蒙马上画著十字道,“愿天主赐福于您。”
约瑟夫在椅子上坐下,直接开始说正事:“博蒙大主教,我有个非常好的商机,希望能和教会合作。”
博蒙立刻表现出感兴趣的样子,将身体向前探过来:“殿下总是这么惦记著教会,您拥有这世上最虔诚的灵魂……哦,您说的商机是指?”
上次王太子指点教会出售“改良版赎罪券”,现在已经成了法国教会的核心收入之一,他满心盼著能再来一个类似的“好生意”。
约瑟夫微笑点头:“大主教,您应该对甜菜很熟悉吧?”
这次推广甜菜种植的事情,教会也参与其中,博蒙自然是要了解甜菜才行的。
“是的,殿下,我还亲手种过阿乍得先生的甜菜。”
约瑟夫也向前凑了凑:“那么您是否听说了加勒比海的局势?”
“您是指,那些黑人的暴乱?”
“没错。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圣多明戈就很难为我们提供足够的糖了。”约瑟夫道,“而甜菜将是未来最重要的糖类来源。我希望,教会能协助我扩大甜菜种植面积。”
博蒙用力点头:“殿下,教会确实一直在努力劝说农民改种甜菜。”
约瑟夫看著他道:“不,我的意思是,用教会的耕地种甜菜。”
博蒙愣了一下,立刻露出憨厚的笑容:“殿下,您知道,近来为了您的军校、机械和化工大学,以及税务大学,教会的支出变得非常大,如果土地收入再降低些,恐怕……”
“不,您恐怕误会了,种甜菜的收益将会非常高。”
博蒙暗自摇头,就甜菜的那点儿收成,需要政府给种甜菜的农民大量补贴,才能勉强让他们的收入和种小麦时持平。
他刚要摆出为难之色,约瑟夫便立刻道:“目前,甜菜确实无法盈利,但圣多明戈的甘蔗减产之后,糖类价格立刻就会大涨,您要看得长远些。”
博蒙道:“殿下,到时候牙买加、西印度群岛的糖会涌进来,价格方面恐怕……”
他吸了口气,再次露出笑容:“您看这样行吗,教会拿出100顷改种甜菜?”
约瑟夫心说,牙买加和西印度群岛的甘蔗园很快就没黑奴可用了,哪儿还来的甘蔗涌入法国?
但这事牵扯太大,他却不能跟博蒙说。
“我希望教会能拿出3万顷耕地,来种植甜菜。”
博蒙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您是说……3万顷?!这,这怎么成……”
虽说在有补贴的情况下,种甜菜的收入也算是能接受,但他可不愿把宝都压在补贴上。就法国政府的财政情况,难保哪天补贴就发不出来了。
到时候再改种小麦,来回的农具、种子、销售渠道等又要折腾一遍,那可都是钱。
约瑟夫又劝说了一阵,但博蒙只将种植面积增加到800顷,就再也不肯松口了。
约瑟夫无奈摇头,真是给你赚钱的机会都不会把握啊。
他只得道:“大主教,这样吧,我可以跟教会签署‘承包协议’。”
“啊,那是什么?”
“教会将4万顷土地交给农业大臣管理,而政府将按照佃农的租税,再提高5%,每年支付给教会。当然,教会必须协助政府要求年贡农种植指定的作物。”
目前,法国虽然已经进行了土地改革,但并没有涉及到教会。所以教会的土地基本上还是年贡农模式,并且教会对自己土地上的佃农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大的。
博蒙依旧是极不情愿的样子。对付佃农总归是比跟法国政府打交道要容易得多,毕竟政府要拖欠承包费用的话,教会讨要起来肯定非常费劲。
“殿下,您看能否少一些,比如5千顷……”
约瑟夫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说实话,现在王室的权力早已不是当初自己向教会借存粮那时可比的。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宣传都捏在自己手里,如果不是考虑到需要教会维系法国社会的稳定,自己就算强制没收教会的土地,这些教士们也只能乖乖听命。
“博蒙大主教,我今天来还有另一件事。”约瑟夫突然一改刚才平和的语气,高声道,“圣多明戈远征军刚刚遭遇失败,总参谋部决定加派8千远征军前往加勒比海。而这就需要一笔可观的军费。
“教会对法兰西的未来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国王陛下需要教会为远征军提供800万法郎的经费。”
博蒙顿时急了:“殿下,教会哪儿有这么多钱啊?而且军费也从来不是教会所负责的……”
约瑟夫佯作起身要走:“我相信教会的财力,此事请您通知其他大主教。我希望在远征军出发之前,这笔钱就能到帐。”
博蒙已经变成了苦瓜脸,忙拦住约瑟夫道:“殿下,或许我们可以再商量一下‘承包协议’的事儿……”
第626章 请体验“未来”!
一小时后,约瑟夫神色轻松地走出了会客厅。
刚才,博蒙已经同意签定“承包协议”,将4万顷教会土地交给农业大臣管理,费用在目前佃农租税的基础上提高6%,不过具体的土地要由农业大臣挑选。
虽说博蒙也不能指挥其他地区的大主教,但只要他认为可行,那么其他大主教基本上也会接受。
约瑟夫上了马车,迅速赶往凡尔赛宫。
法国的春小麦和春大麦一般在3月份播种,他必须尽快和韦尼奥敲定“承包”教会土地的事,赶在农民播种前让他们改种甜菜。
实际上,约瑟夫还想借此次“承包”的事情,撬动教会土地的一角。
如果能够继续以承包的形式控制教会的土地,就可以慢慢取消这些地的佃农制度。等实行个十来年之后,也就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教会想改也改不回来了。
再之后找借口削减承包费用,最终达到收回教会土地的目的。
不过,法国教会的手里足有200多万顷土地,想要全部承包下来也必然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教会的土地,甚至股份、债券等资产,是必须要逐渐收回的。绝不能让教会成为法国工业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能和平解决是最好,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宗教改革也不是不能接受。
只是这一切等要等法国社会各层面再稳定一些才能开始动手。
……
巴伐利亚。
慕尼黑。
“老伯兰特铁器工坊”里没有传出以往叮叮当当的声响,工坊主瓦尔特·伯兰特站在大门前,脸色阴郁地望著街对面拥挤的人群。
那里正奏响欢快的乐曲,不时地便有彩带从人们头顶飘过,显得非常热闹。
伯兰特知道,那里正在举行慕尼黑首座“法兰西百货商场”的开业庆典活动。
“该死的法国人!呸!”
他恨恨地咒骂著,用力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自从一年前起,街对面便已成为法国商队的集中销售地。几乎每半个月就会有法国商队带著大量法国货,在那里摆摊售卖。
每到那时,慕尼黑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会蜂拥而至,像是不要钱一般将那些商品一扫而空。
伯兰特承认,那些法国货无论是铁器、酒类、机械制品、家具、化妆品还是纸张等等,尽皆质量上乘,价格便宜,就连卖货的商贩的吆喝都别具一格,非常能刺激人们掏钱的欲望。
然而,自从那些法国商队开始定期出现之后,他的工坊的生意就开始每况愈下。
他这里制造的农具、厨具、刀剪、货架之类的物品,法国商队几乎都有销售,而且法国货所使用的铁的质量要比自己从巴伐利亚炼铁厂买来的要好很多,价格也要便宜一些。
这就导致除了个别急需使用的物件,人们都会选择等法国商队来了再买。
实际上,就连伯兰特自己家里,也已经充满了各种法国货——摆著法国合成板家具,用著法国香皂,喝著法国葡萄酒……
但他的工坊却已经快要经营不下去了。他上周刚遣散了两名学徒,勉强能达到收支平衡。然而,很快又出现了更加严重的情况——街对面的法兰西百货商场建成了。
他之前去维也纳时见过那里的法兰西百货商场,里面是一个个整齐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两名漂亮的女售货员和一名男性开票员。
柜台的玻璃后面则摆放著各类法国商品,并标明价格。
售货员会用好听的声音向顾客介绍商品。在顾客选定要买的东西之后,还会用精致的纸盒,将其包装起来。
旁边的开票员在收钱之后,会提供售卖凭证。商品在保质期内出了问题,商场还会免费维修。
伯兰特听说就连那些漂亮的包装纸盒,都成了维也纳市民的收藏品。
每到星期日,那座百货商场外面都会排起长队,要很久才能进去。就算那里的商品略贵一些,人们也更愿意在那儿购买。
伯兰特知道,这样的商场已经出现在了自己的街对面。
以后他的工坊将更加无人光顾,他恐怕要面临破产了……
百货商场自然是约瑟夫按照后世的模式照搬过来的。他原本是打算搞超市的,但考虑到这个时代人们的道德水平,最后还是选择了商场模式。反正工人的工钱低,尤其是女售货员,只需男性一半的工钱就能招到人,所以成本倒也没增加多少。
而这种新颖的商业模式原本是在工业革命成熟期,也就是184x年前后才出现的。约瑟夫令其提前了半个世纪出现在人们面前。
比起这个时代常见的单一经营的店铺,以及不起眼的杂货铺,法兰西百货商场首先就是装修漂亮,内部宽敞,就算不买东西,进来闲逛一圈也是非常不错的——这个时代的城市里,除了公园、酒馆、咖啡馆之外,平时还真没什么可以去的地方。
同时,百货商场里的商品也非常齐全,大多是质量上乘的法国货,也有部分其他国家的商品,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一应俱全。而且得益于《莱茵-塞纳河条约》限定的低关税,这些商品的价格非常平易近人。
加上售货员亲切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售后保障,法兰西百货商场无论在哪儿出现,都能迅速占领当地的零售市场。
此外,这些百货商场里竟然还有美食区和儿童游乐区,简直令人流连忘返。
近一年半以来,南德意志地区的主要大城市基本上都建起了百货商场。由商队进行补货,源源不断地将法国商品,销往德意志各地。
街对面的奏松下停住,在一阵急促的鼓声过后,围观的人群开始疯狂地涌入百货商场——那里正式开业了。
伯兰特正透过商场的玻璃窗,冷冰冰地盯著那里抢购的场景,忽有一辆马车停在了他的身旁。
车上的方脸男子从车窗探出头来,对他挥手示意:
“瓦尔特,快去维斯根街集合。1小时后开始行动。哦,记得带上稻草人和标语。”
伯兰特用力点头,转身招呼自己的两个儿子,拿起早已备好的东西,一言不发地朝维斯根街赶去。
上一篇: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下一篇: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