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第209节

  那种只会一味蛮干的人,不仅难以成事,反而可能因为触怒上级而遭受重重苦难。”

  但也有一些百姓,对这种曲折迂回的做法表示不屑。

  “我就讨厌文人这种拐弯抹角的心思!

  有什么话不能直说,非要借题发挥、陷害他人?

  这种做法实在不够光明磊落!”

  “世间万事,无非是权衡利弊。

  寇凖的做法或许在某些人看来不够磊落,

  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却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

  咱们在此不做评价。

  还是继续观看接下来的视频内容吧,

  “后来,寇凖在枢密院与知院张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由于张逊的诬陷,寇凖被贬至青州。

  但如今的宋太宗,对寇凖的依赖已深。

  在寇凖离开之后,

  太宗便常常闷闷不乐,并频繁询问寇凖在青州的情况。

  于是仅在一年之后,

  太宗便急切地将寇凖召回京师,并任命他为参知政事。

  到了至道公元(995年),

  太宗又进一步加封寇凖为给事中,显示出对寇凖的极高信任和重视。”

  “当时宋太宗在位日久,

  但一直未确定皇位继承人,这也成为了他心头的一大难题。

  太祖赵匡胤死后,

  其子德昭未能继位,

  而是由太宗赵光义以皇弟身份继位。

  而太祖之死还伴随着‘烛影斧声’的谜团,使宋太宗的继位充满了争议。

  因此,在皇位的传承问题上,

  宋太宗面临着两个选择:

  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储君?

  还是立太祖的儿子,以延续太祖血脉?”

  “这确实是个难题啊。”有人忍不住感叹道。

  “要我说,皇位理应归还给太祖哥哥的后代!否则以后这皇位传承,恐怕会伴随诸多血雨腥风。”

  “这皇位原本就不属于太宗一脉。宋太宗若是强行传位给自己的子孙,只怕难以服众,更可能引发朝野动荡。”

  “话虽如此……可太宗在位多年,也算是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他的后代当皇帝,也不算坏事吧?”

  其它朝代的观众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

  但身处旋涡之中的太宗臣子们,却对此讳莫如深。

第171章 宋朝积弱的开端

  “立储一事,向来都是朝廷中的禁忌话题。

  大臣们普遍对此避而不谈,生怕触及龙颜,让自己倒霉。

  曾经有个大臣名叫冯拯,

  他就不信邪的上疏请立皇储。

  结果他很快就被太宗贬谪至岭南,此事也使得朝野上下更加噤若寒蝉,无人再敢轻易提及此事。”

  “寇凖从青州被召唤还朝。

  他入宫拜见太宗,

  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行动不便,但仍坚持让寇凖查看自己的伤情。

  但紧接着,太宗便迫不及待地向他问起了立皇太子之事。

  寇凖其实早已猜到太宗召见他的目的,

  而对于立储一事,他其实也早已成竹在胸。

  不过寇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太宗的问题,而是先向太宗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他告诉太宗:‘择天下之主,非后妃、宦官所得与议,亦非近习之臣所可谋及。当求万民之望,以定储嗣之选。’

  太宗对寇凖的回答非常满意,

  不久后,

  他便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尹,

  改封为寿王,

  并正式立为皇太子。”

  “太宗与太子拜谒祖庙后返回京城,

  沿途百姓欢天喜地,纷纷涌上街头,争相一睹皇太子之风采。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了一声‘少年天子’。

  太宗听后,顿时心生不悦。

  他转头向寇凖问道:‘人心归向太子,我这皇帝又将置身何地?’

  寇凖闻言,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连连向太宗拜贺道:‘陛下所选之皇储,深得民心,此乃国家之福,社稷之幸也。’

  太宗恍然大悟,赏寇凖对饮,大醉而罢。”

  赵匡胤看到到这儿后,不由得点头赞叹道:“寇凖此人,行事之周密,真乃滴水不漏也!”

  “寇公为官刚正不阿,为人处世又能灵活应对。如此官员,谁人不爱?”

  “若我大宋能多几位如寇公般的人物,何愁国家不兴,百姓不安?”

  “唉,只可惜如寇公这般的人物,太过难得。”

  “但愿朝廷能广开才路,让更多有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助我大宋繁荣昌盛!”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解说道,

  “寇凖不仅文治出色,武功方面也有所建树。

  自从宋朝建立以后,

  为了稳固皇权,

  宋朝历代帝王,均将主要精力与力量,都放在了对内镇压之上。

  北宋的开创者太祖赵匡胤及其继任者太宗赵光义,

  均视外族入侵为次要之患,称之为‘盱腋之患’。

  而把人民起义与军事政变,视为对统治构成直接威胁的‘心腹之患’。

  正因如此,

  赵宋王朝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度与策略,大多都是为了应对和防范内部动荡。

  为了防止武将叛变,朝廷不遗余力地镇压武将势力,甚至不惜削弱整体军队的战斗力。

  这种内重外轻的政策导向,

  这样一来,宋朝士兵哪还有什么战斗力?

  宋朝政权在对内控制上耗费了大量资源,

  在面对外部强敌契丹时,便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表现出明显的软弱态势。

  这种内外失衡的战略布局,无疑为宋朝的长期稳定埋下了隐患。”

  汉武帝刘彻见状,不由得轻笑出声:“呵呵……或许,这才是大宋被称为‘大怂’的根由所在吧?!”

  雍正帝看到这儿,不禁叹了口气,感慨道:“寇凖也是少有对外立下战功的宋臣了,可最终却落得个悲惨结局……”

  “不只是寇凖。”明太祖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宋朝那些对外建功立业的英雄,多数都未得善终。”

  明成祖朱棣说道:“宋人向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只是可惜了岳飞这等忠良贤能之士。”

  “在整个宋朝时期,

  其主要的外敌依次为辽国、金国和蒙元帝国。

首节 上一节 209/4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融合圣主,祖龙竟让我监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