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第682节

  听到这话,寸云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把心中的无奈和压力都随着这口气一并吸进去似的。随后,他缓缓地解释道:“史迪威将军,一个月恐怕无法完成,如果您只是需要一些炮灰的话,那很容易,我可以轻易召集二三十万,但战斗力不敢保证。”

  寸云生心里很清楚,要是单纯凑人数,从各地召集一些未经训练或者训练不足的人,二三十万也不是凑不出来,可那样的队伍拉到战场上又能有什么用呢?无非就是去当炮灰,白白送死罢了。

  “该死,我要这些炮灰干什么,我需要一支精锐的部队。”史迪威一听寸云生的话,顿时就气急败坏地吼道。

  他满心以为寸云生能理解他的需求,能在短时间内整出一支像样的、有战斗力的部队来,可没想到寸云生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这让他怎能不恼火呢?

  在他看来,那些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根本就解决不了欧洲战场上的燃眉之急,他需要的是能真正和德军对抗、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精锐之师。

  闻言,寸云生算是明白了,这是需要高级炮灰啊,那些普通的土著还入不了史迪威的眼呢。

  说实话,他自己也看不上那些乌合之众。把这些人送到战场上,那就是去填线的,可关键是,正常的填线好歹还能消耗敌人的部分兵力,而像这些毫无组织纪律、毫无战斗素养的乌合之众,怕是一个师就能轻松地把他们给击败了,根本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史迪威将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更办不到,我们现在只有几万训练有素的士兵,距离您的要求,还差一大截。”寸云生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他深知自己手头现有的兵力情况,就这么几万经过正规训练的士兵,要在短短一个月内扩充成一支能满足史迪威要求的精锐部队,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该死,寸,我这不是跟你商量,是要求你必须完成。”史迪威在电话那头顿时火冒三丈,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好几个分贝,那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强硬,仿佛只要他下了这个命令,事情就必须得按照他的意愿达成似的。

  听到这话,寸云生倒是显得颇为淡定,他不紧不慢地对着电话那头的史迪威说道:“史迪威将军,我们需要弄清楚,您要求的是训练有素的士兵,这个非常难完成,除非山城能够支援我们一些部队,否则一个月绝对无法完成。”

  寸云生心里很明白,组建一支符合史迪威要求的精锐部队可不是随口说说就能办到的事儿,这得有足够数量且经过严格训练、具备实战经验的士兵才行,就凭他现有的这点兵力,那是远远不够的。

  唯有指望山城那边能伸出援手,拨来一些部队,或许才有那么一丝完成任务的可能,不然的话,一个月的时间期限内,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闻言,史迪威一下子陷入了沉默之中。他其实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山城那边要是能支援些部队过来,那对于完成远征军的组建确实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关键是,这段时间他跟山城的关系并不怎么好,双方之间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分歧,彼此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都变得有些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时候去寻求对方的帮助,人家恐怕不见得会答应,说不定还会吃个闭门羹呢。

  这也正是他刚刚恼羞成怒的原因所在,他心里着急完成任务,可又清楚地知道在这方面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所以情绪才会一下子就失控了呢。

  “而且就算组建完毕,武器装备,后勤补给,运输船等等,这些该如何解决?还有选择登陆的地点?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现在苏伊士运河可是在德军的手里,我们该如何抵达欧洲?”寸云生的话语如连珠炮一般,一句接一句地抛出这些灵魂的质问。

  他心里很清楚,组建一支远征军可不仅仅是凑够人那么简单,后续一系列的配套问题才是真正的难题所在。

  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士兵们拿什么去打仗?

  后勤补给要是跟不上,那在战场上还不得饿肚子、没弹药?

  运输船不够的话,又怎么把部队和物资运过去呢?

  而且这登陆地点的选择更是至关重要,毕竟苏伊士运河都被德军把控着,这可就截断了通往欧洲的一条重要水路通道,要怎么才能顺利抵达欧洲呢?

  这些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寸云生的心头。

  “登陆地点选择在埃及。”史迪威在电话那头倒是语气淡淡的说道,仿佛这些问题在他看来都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大事儿似的。

  闻言,寸云生顿时就愣了一下。

  他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哪是什么远征欧洲,这分明就是让他们去进攻北非军团啊。

  虽说他也知道现在北非军团的主力都在中东那边忙着呢,可人家留下来驻守的部队也有不少啊。

  这要是贸然在埃及登陆去进攻,那可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搞不好就会陷入一场恶战之中,到时候面对的可是德军在北非的精锐部队。

第436章 又惦记德国了!

  “史迪威将军,埃及是德军的地盘。”寸云生加重了语气,再次提醒道。

  他深知德军在北非的势力不容小觑,那可不是随便就能去招惹的。

  在他看来,就凭自己手头这点兵力和资源,实在是没什么把握能打赢德军在埃及的驻军。

  更重要的是,到现在为止,史迪威都没有详细说明,他自己能够为这次欧洲远征军的行动提供些什么。

  这才是让寸云生最为担忧的地方。

  毕竟打仗可不是光靠喊喊口号、派派人就行的,得有实实在在的支持,比如充足的武器弹药、可靠的后勤保障等等,要是这些都没个准信儿,这仗可怎么打呢?

  按照寸云生的想法,这所谓的欧洲远征军在整体的反攻德国行动中,说到底也只是一个配角罢了。

  他心里很清楚,这场大战的主力肯定还是苏军以及其他盟军部队,这是必然的趋势。

  自己所能做的,无非就是牵制一部分德军的兵力,给主力部队创造更有利的作战条件。但他也预计到了,能牵制的兵力应该不会很多。

  毕竟德军的战斗力那可是相当强悍的,这一点必须得充分考虑进去。

  哪怕是他寸云生,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打得过德军,能牵制住部份兵力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了,寸云生也是有自己的野心和理想的。他主要就是想着,等到德国崩溃的最后时刻,一定要把握住那个绝佳的机会,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德国本土,这样就能在战后的利益分配中占据一席之地,巩固到手的利益。

  所以在前期执行欧洲远征军任务的阶段,寸云生心里很明白,确实不用太过纠结于每一场战斗具体的输赢情况。

  只要能够成功地牵制住德军的一部分兵力,让美军那边看到自己是在踏踏实实地做事儿,而不是在敷衍、划水,这就足够了。

  如此一来,既能完成当下被赋予的牵制任务,又能巧妙地为自己后续的一系列打算预留出足够的周旋空间,这无疑是他目前心里反复琢磨后认定的最佳策略。

  不过呢,到了后期可就不一样了。

  那时候肯定得全力爆发自身的战斗力,要以一种马不停蹄、争分夺秒的速度朝着德国本土进发。

  要赶在盟军和苏军之前,或者最起码得和他们争抢时间,尽快抵达德国本土。

  这一回,他觉得应该能把法军从这场对德国本土资源的争夺中给踢出局了。

  毕竟法军如今的实力和影响力相较于以往已经有所下滑,在这场抢夺德国各类资源的竞争中,估计很难再占据优势地位。

  而对于寸云生来说,他心里最为看重的,就是能够在德国本土捞取到各种各样宝贵的军事技术资料。

  虽说在此之前,他已经提前通过一些渠道拿到了部分德国的技术,但那还远远不够呢。

  不仅如此,像是德国正在研发的那些喷气式技术,那更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想方设法拿到手才行。

  要是实在没办法拿到手,那也得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给毁掉。

  总之,绝对不能让苏军和盟军拿到这些关键的技术。

  因为在寸云生看来,这些先进的军事技术一旦被苏军或者盟军掌握,那对他来说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既然自己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在技术上超越他们,那就干脆想办法将双方都拉到同一个起跑线上。

  哪怕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也不能让双方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因为这些德国的先进技术而变得越来越大。

  这样他才能在未来的军事竞争中,不至于处于太过被动的地位呢。

  除了惦记着德国的那些先进军事技术资料,像是喷气式技术啥的,寸云生心里还打着另外的算盘呢。

  德国的那些工程师之类的专业人才,他也是势在必得,肯定要想法子把他们给打包带走。

  毕竟那些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太起眼的基础资料,对于寸云生来说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呢。

  主要还是因为他自身这边在相关领域的基础还不够牢固,要是能把这些德国的工程师招揽过来,再加上那些基础资料,那对于提升自身的实力可有着莫大的帮助呢。

  “我知道,但是北非的德军已经并不多了,只有几万人,相信你们能够击败对方。”史迪威在电话那头依旧是语气淡淡的说道。

  在他看来,虽说德军向来以战斗力强悍著称,但如今北非的德军兵力有限,他觉得寸云生带领的部队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史迪威将军,那可是德军,战斗力很强。”寸云生赶忙再次提醒对方。他心里清楚得很,德军可不像日军,和日军作战的时候,或许花费点代价还能赢得胜利。

  但德军那可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术素养也极高,绝不是能轻易对付的对手。

  “我知道,所以才让你多组建一些军队,至于物资装备这一块,我会替你解决,接下来运来的物资,绝大部分都优先供应给你。”史迪威也明白,只让马儿跑,不给草吃,那肯定是不行的。

  要是不给寸云生提供足够的物资装备支持,这欧洲远征军的组建和作战任务根本就没法完成。

  闻言,寸云生不由眼前一亮。

  史迪威这诚意倒是不错,要是真能有充足的物资装备供应,那组建军队的事儿虽说还是有难度,但起码在硬件条件上能有了保障,这可让他心里稍微踏实了一些呢。

  不过呢,他心里还是对能否战胜北非的德军存着不小的疑虑,毕竟德军的战斗力摆在那儿,可不能光看人家兵力少就掉以轻心。

  “至于你担心的船只问题,都会给你解决,英国人会派船。”史迪威的这句话,无疑像是给寸云生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他心里着实放心了许多。

  要知道,运输船可是关乎着远征军能否顺利出征以及后续物资补给能否跟上的关键因素,之前他还一直为此发愁呢,现在听到这个消息,总算能松口气了。

  随即,两人又闲聊了一番,聊的主要内容还是围绕着进攻范围这块儿。

  按照寸云生的提议,在拿下北非之后,他打算率领部队接着进攻巴尔干半岛。

  巴尔干半岛地理位置重要,战略意义非凡,而且在那里或许能寻找到更多的机会和优势呢。

  他计划先在巴尔干半岛站稳脚跟,然后就在这儿等待合适的时机。

  一旦盟军开始大举登陆,准备对德国本土发起总攻的时候,他就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行动起来,朝着德国本土进攻而去。

  到时候,他可不仅仅是为了去和德军作战,更重要的是要趁机扫到一切可以利用的工业设备呢。

  毕竟德国的工业实力雄厚,那些工业设备里可藏着不少宝贵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要是能把这些都弄到手,对于提升自身的实力那可有着极大的帮助。

  当然了,这后面真实的盘算,寸云生自然是不会明说出来的啦,只是找了个借口,说是要替盟军牵制德军一部分兵力。

  在他看来,这个借口既能让自己的行动看起来合理合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呢。

  对此,史迪威倒是也没有产生什么怀疑,反而觉得寸云生的这个提议挺不错的。

  在他眼里,寸云生能有这样较为周全的作战规划,既能配合盟军的行动,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德军形成牵制,确实是个不错的方案呢。

  所以他对寸云生的这个提议表示了认可,还觉得这或许能为整个反攻德国的行动增添一份助力呢。

  等挂完电话之后,孟烦了一脸好奇地凑上前去,忍不住开口问道:“这英美是真的急了啊。”

  他的眼神里透着疑惑与惊讶,显然对刚才电话里那英美方面急切的态度印象深刻。

  “是的。”寸云生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首节 上一节 682/7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知否:从截胡华兰开始

下一篇: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