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人在东汉,开局公孙度 第212节

  很快,众人随着杜期的脚步来到一处冶铁炉前,此刻,正有许多精壮的汉子脸色紧绷严阵以待,看似头领的匠人却是呆立一旁,那双浑浊眼睛死死盯住一侧的水漏计时器。

  “滴答”

  伴随着最后一滴水珠滴落,匠人看着期待的刻度到达指定位置,心中大松一口气,转身朝着做好准备的汉子大喊:“时间到了,开炉!”

  前方,梨型冶炼炉正在高压空气的注入下不断冒着火星,公孙度望着那犹如烟花炸裂般的冶炼炉口,顿时握紧手掌,都有些为上前的匠人担心起来。

  “噗噗”

  橐囊不停鼓胀的动静在周围响起,公孙度看到这些犹如后世空压机般的装置在匠人扳动机括后,犹如时间静止般卡住。

  有汉子见状上前,不顾炉口还在冒着的火星,用带着厚厚手套的双手将陶管从冶炼炉上麻利的拆下。

  “哗啦啦”

  众人闻声抬头,就见头顶的天车开始运转,并排的铁质沟槽立起,呈现一定的倾斜坡度。

  看顾水漏的匠人见到汉子们动作迅速,回头确认过时间后,见时间符合要求,朝着汉子们满意颔首,接着高声大喊道:“出铁!”

  “嗡”

  随着梨形容器在齿轮作用下倾倒,橙红色的铁水喷出时,公孙度耳边都似乎听到了一阵嗡鸣,那是身体经受热浪涌来时的错觉。

  戴着涂有墨水黑色眼镜的匠人小心的操作机关,将冶炼炉口对准模具,随着这些冶炼好的铁水倾泻,在模具的约束下,长条形的铁片在众人的注视下快速成型。

  一锅铁水出炉,铺满众人视野的模具皆被灌满,残留余温的铁器无时无刻不再散发热量,整个场区内的温度一时间急速上升,让在场之人皆满头大汗。

  公孙度强忍着扑面而来的热辐射,凑到合适距离观察那些出炉的铁料。

  让他颇为惊讶的是,这些出炉成型的铁料外表看着并无杂质,而且,这种灌注的角度、速度,似乎都被匠人有所控制,眼前成型的铁料形状大小厚薄,都有种工业美感,一点不似公孙度印象中的手工之作。

  就在公孙度等人观察之时,有汉子双双入场,他们各自手中牵着与铁料长度相等的黑色布条。

  “这是?”

  公孙度掐着下巴,皱眉自语道。

  不待他询问杜期,就见汉子们手中的黑色布条被整齐的覆盖在铁料之上。

  任凭那布条被涂抹了什么,铁料所散发的上千度的热量都让布条不可抑制的开始燃烧。

  腾腾的火焰燃起,给场区带来更为猛烈的热量。

  “这是要渗碳?”

  公孙度转头问杜期道,对于自己传授冶铁原理的他来说,这条工序的意义不言自明。

  “正是渗碳!按照理论,最佳的钢料制作,应当是于炉中配比。但对我等来说,太过艰难。故而只能选择渗碳处理。”

  杜期眉头皱起,越深入到冶炼领域,前方的困难就越多,而且很多的困难在他的看来,根本没有解决之法。

  接着他看向正在冒火的模具铁料,脸上转为笑容,指着火焰道:

  “那都是些廉价麻布,上边抹的都是细碳粉。这是场区的一名匠人想到的,既然铁匠能够在铁匠炉前洒碳粉、锻打渗碳。我们在场区内,也可以用洒碳粉加热的方式。”

  公孙度额头满是汗水,感受着身上衣衫湿透,逐渐贴合身体,转头慢慢向着场区外挪步,此时闻言眉头微皱,心道这样也行?连声问身侧的杜期道:“有效果?”

  杜期转身,望着不断升腾热量的场区,那里已经不适宜人类活动了。

  听到公孙度的询问,他苦笑摇头:“有,不过不多。这样的方式很难制造出钢来,毕竟是炉外,温度不够。”

  说着,他的神色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像是发现了真理般手舞足蹈道:

  “但是,据我等实验,这样的渗碳操作下,铁料表面会形成一层渗碳面,这样的渗碳面上,铁料的硬度、强度都有所改善。”

  望着杜期小孩般的欢喜表情,公孙度也被触动,这是源自工科生内心的欢喜,同时他心中一动,望着场区的形状,他抬起手指着内里的铁料,对着杜期道:

  “你看,像不像个巨型火炉?”

  “火炉?的确太热了些,让主公受累了。但这也是无法,铁料若想要渗碳,必须要对铁料或捶打、或加热。”

  杜期不解,还以为公孙度是在比喻刚才的酷热环境,顿时出言为这样的工艺开脱起来。

  公孙度连忙摆手,继续指着场区道:“不,我的意思是,尔等何不造个巨型火炉?来完成大型铁料的加热、渗碳?”

  他想到今后要加工的铁料少不了大型构件,这样的大型火炉,正好用于各种热处理操作。

  而且,这些匠人已经接触过热处理,并且对退、正火、淬、回火的热处理工艺有了概念,有了这样的巨型冶炼炉,也更好匠人们积累经验、数据。

  杜期拍着自己的额头恍然大悟,接着深吸一口气。“嘶!这得多大?没有高炉大。怎么砌?找工匠营的窑匠。燃料?用焦炭,类似平炉....”

  杜期脑中不时冒出问题,又紧接着被他自我解决,最后还是摇头,语气带着可惜道:“不行,花费实在太多了!”

  “不用小家子气,郡府给予的钱粮、人手,何时少过?放手去办!”

  公孙度笑呵呵的,拍着杜期肩膀宽慰道。

  却不料杜期摇头,双目闪过亮色,摆手道:“这样的火炉可以建,但不宜用在铁轨之上。”

  “为何?”公孙度闻言来了兴趣,挑眉问道。要知道有他刚才的言语,冶铁所便可以用生产铁轨的名义享受郡府拨付的大量资源,这可是多少部门梦寐以求的事情。

  杜期抱拳,正色回答:

  “正如主公之前所言,真正的钢是含碳量适宜的铁,当前辽东最适宜造钢的工艺我等已经摸索出来,那便是灌钢法,我等对于大型火炉的需求并不急切。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铁轨生产关系到主公霸业,就如主公要求,铁轨生产需要的是效率,还有廉价。”

  看了眼不停颔首且对他口中的廉价二字颇为赞赏的公孙度,杜期继续道:

  “今日主公所见的铁轨制造,的确并非最佳的铁轨制造工艺。

  盖因辽东需要的是铁轨,而不是钢轨!

  此种工艺,是我等研究过工匠营递交的铁轨载荷参数,经过多次实验调整,最终形成的一套方案。

  它所生产的铁轨,配合制式木轨,能够经受住辽东的千斤大车来往碾压而不变形,达到了工匠营的最低技术要求。

  最为重要的是,这套方案里,经过计算核对,不需要匠人再对铁料进行加工,出炉型态即最终型态。铁料渗碳之后,立即安装木料,生产效率是钢轨制造的十数倍乃至数十倍。”

  杜期极有条理的一番话讲完,在场之人面面相觑,皆小心关注公孙度的表态,这些人对杜期这样当面违逆太守的举动感到颇为骇然,此刻即便心中赞同也不敢言语。

  啪啪!

  忽地,公孙度鼓起掌来,大声赞道:“善!杜老此言,深得实事求是之真意也!”

  啪啪啪!

  周围的人见公孙度鼓掌,虽然疑惑这是何等做法,但从公孙度言语中也知是赞同表态,当即随着公孙度动作鼓起掌来。

  公孙度又不是要大跨步迈入工业时代,既不科学,也不现实,杜期的做法是真正符合他的利益所在——尽快在控制区域内铺开铁道,而不是因刻意追求技术含量而使得进度落后。

  这番插曲过后,公孙度一行继续参观。

  在另一处车间内,整齐摆放着经过降温后的铁料。

  “此乃装配车间!”杜期指点着内里的匠人举动,向着左右介绍道。

  不用杜期解释,众人只是一瞥,便也知道何谓装配,只见这里的匠人手里拎着大钳子,他们一人用推车将木料转运到模具下方,一人用钳子夹住铁料一端。

  随着另一名匠人发力,铁料在模具内发出刺耳摩擦声,接着便被从模具中取出,随后在众人合力下落在了长条木料梯形面的顶端。

  砰砰

  铁料并非平直,因为模具的形状,各部位都有预定的凸起,此刻匠人举起铁锤,瞄准凸起狠狠砸下,直到铁片与木料完美贴合。

  亦有匠人手拿铁钉,在固定的位置钉下铁钉,将铁片牢牢固定在木料上。

  见到匠人们流畅的动作,公孙度点头,这还真的是将减少工序做到了极致啊!

  若非模具的形制受到限制,公孙度都能想象杜期他们连铁钉都不想用。

  骨碌碌

  一块块装上铁片的木轨被抬上大车,犍牛挪动脚步,牵引着满载铁轨零件的大车,沿着场区内四通八达的铁轨远去。

  公孙度见状望向北方,自襄平到高句丽城的铁轨正在建设之中。

  他能够想象,犍牛拉拽的大车行到铁轨的尽头,到时会有劳工搬运材料下车,随后将铁轨铺设在道路两侧,铺好之后,车夫挥鞭,犍牛哞叫,车轮滚动,碾过刚铺的铁轨继续前行,直到尽头。

  “不错!”

  许久,公孙度终于回过神来,对杜期点头赞道,接着他对四周同样赞不绝口的各地匠人道:“诸位需要在襄平进修时日,待对工艺精熟,便会有工部从事跟随诸位返回地方,在地方建设铁厂,为铁轨铺设出力。”

  “谨遵太守之命!”

  众匠人闻言,整齐拱手听命。

  公孙度微微点头,这些人前来襄平的原因,不仅因他们所在位于铁路节点,还因为当地有着现成的冶铁设施,只需要从襄平搬迁部分器械,即可生产这种适宜铁轨。

  至于技术扩散?眼前这些匠人都是上了秦奉的名录,行踪皆受到当地的官府、驻军、情报部门的关注,而且襄平的冶铁工艺,涉及最多的还是各种器械辅助,光是绑架匠人,所得也只是皮毛。

  就在公孙度在铁城为辽东的铁路建设谋划时,有亲兵自外策马而入,恭敬递上一封书信。

  公孙度拆开信封,眼睛一扫,顿时挑眉:“尉仇台已死,简位居即位,向玄菟郡请求朝廷玉匣,以及扶余王的册封文书。唔?鲜卑发动大规模入侵?不似寇掠,更像是要占土?”

  玉匣,即金缕玉衣,算是此时诸侯王的最高丧葬待遇了,边地部族小王所需的玉匣,一般都是用朝廷发放。玄菟郡作为东北外交州郡,储备的玉匣颇多。

  册封文书更是简单,公孙度作为而今脚踢高句丽,拳打辽东乌桓的东北霸主,大手一挥盖上印信,就能给简位居正名。

  只是鲜卑人的大规模入侵,却是出乎公孙度的预料了。折好书信,公孙度口中喃喃:“占土?鲜卑人要农田作甚?难不成改性子,要种地了?”

第256章 踏顿的觉悟

  手里掐着那封来自扶余国的书信,公孙度沉吟一番后,对身边的亲兵道:“传令给商部,简位居求购的那批铁甲,今次优先提供,至于彼辈的货款,可以用扶余国的粮食支付。”

  扶余国境内有大片平原,加上其国农业技术颇佳,以及奴隶这种农业主要劳动力消耗量极少,可算是辽地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了。

  通过此前张辽在北方的经营,沿着小辽水上溯,算是开辟了一条两国的水上商道。

首节 上一节 212/3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