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143节
杨贵芳微微含笑:“郭将军,要说咱大明朝现在的将帅,最有儒帅之风的,就是你了。你的诗,在京城国子监都流传开了。有个叫李东阳的年轻人,还说你是大明武将能诗之冠。”
“过奖了啊。”郭登眼中闪过得意。
杨贵芳初来乍到,还真不是拍郭登马屁。郭登与其他粗鄙的将军不一样,有儒将之风,能写诗,好几首被传颂。
满地花飞春已阑,溪风山雨更生寒。
浮云蔽日终难散,腐柱擎天恐未安。
西北兵戈犹扰攘,东南民庶半凋残。
先朝遗老惭无补,独对西风把泪弹。
“郭将军,也就你敢这么写了。”杨贵芳笑著摊手,“我们以后就要在这边疆搭伙过日子了,你得多带带我。”
“你小子是名门之后,又是陛下心腹大臣,还需要我?”郭登道,“我呀,没有升官的想法了,就待在这关外。”
他那双眼睛陡然犀利。
这么多年,多少袍泽死在了这关外,他想陪著他们,还想为他们报仇。
“陛下说了,再给他点时间。”杨贵芳面色激昂,“总有一天,我们会横扫漠北,封狼居胥。”
“好,希望本将也能等到那天。”郭登大笑。
这时,一个亲卫上来,手中拿著一封信,禀报:“将军,这是从西北来的信。”
郭登一惊:“西北?”
他接过信,并没有打开,朝著杨贵芳招呼了一声,下了城楼。
杨贵芳眉头皱起。
西北?难道是关西七卫?不会是那假皇帝给郭登信吧?那就需要防范了。
……
西北,敦煌城。
正统皇帝坐在温暖的书房内,手中翻阅著古籍,偶尔抬头望向窗外,只见寒风如刀,肆意切割著空旷的街巷,卷起阵阵黄沙,让这座古城更显苍凉。枯枝在风中颤抖,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许彬推开门走了进来,面色略显凝重道:“陛下,那些进京的部落首领回来了,伪帝果然增加了十五个卫所,这关西内部要乱!”
“意料之中。”正统皇帝倒是淡定,“就看牙罕沙,卜列他们能不能镇得住。”
许彬摇头:“牙罕沙已经传令那些首领来聚,但是,部分没有来,看来是不可能全部镇住的。陛下,我们还是得多做打算。”
正统皇帝苦笑一声:“在这里,已经比漠北好多了。我们现在能如何打算?目前只能等,等也先南下,那样我们才有可趁之机。”
“说起漠北,陛下你给郭登,杨洪的信,他们应该收到了吧。”许彬皱眉。
“不要有太多的期待。”正统皇帝一笑,“不过,至少能在他们心中留下怀疑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会发芽,壮大,总有用到的那天。”
许彬一拜:“陛下,现在的你沉稳坚韧,臣都不如了。”
“许先生,朕有今天,多亏了你和袁先生。”正统皇帝面色认真,“我们三个患难与共,朕相信会有回京的那天。”
许彬重重的点头。
……
京城。
天空泛著淡淡的青灰,仿佛被一层薄霜轻轻覆盖。街道两旁,住屋檐下挂著长长的冰凌,偶尔滴落的水珠声在这寂静的清晨中显得格外清脆,却也带著几分寒意。
锦衣卫镇抚使丁秀坐在街边的小摊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蒸腾起袅袅白雾。他吃面的速度极快,几口之间便已碗底朝天。
吃完面,他抬头望向对面的陆府,那是刑部主事陆巡的府邸。此刻,陆府的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狮子上也复上了一层薄雪,显得格外庄重而沉默。寒风再次呼啸而过,带著刺骨的冷意,路边的大树在风中摇曳,仅存的几片枯叶终于无法抵挡这冬日的侵袭,依依不舍地从枝头飘落,旋转著落入尘埃。
丁秀起身,大步流星地朝著陆府的方向走去。从周边摊位上,跟上来几十个锦衣卫。他们到了陆府大门前。
咣当!
大门被撞开,几十个锦衣卫冲了进去,接著,府邸里传来尖叫声,哭声。没多久,锦衣卫就押著陆家十几口出来了。
街边小贩看著,轻叹一声:“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还是做个小老百姓好呀,踏实。”
“嘿,你还感慨起来了?”有食客大笑,“朝廷的事,水深的很。听说啊,最近锦衣卫又抓了四五个大官了。”
“指不定又要出大事咯。”小贩感慨。
“反正跟我们没关系,我们照样吃我的面。”食客大喊,“小哥,再给爷来一碗汤。”
……
京城的小老百姓还在悠哉悠哉吃早点,金銮殿已经下早朝了。
成国公紧紧跟在郕王的后面,面色凝重:“殿下,我的人被抓了五个,陛下摆明冲着我来的。你可得帮我啊。”
“怎么帮?”郕王皱眉,“你不觉得奇怪吗?锦衣卫抓人,搜证都无比的精准。你的那几个人,能在京城这么久,算是很谨慎了,怎么就被一下子端了呢?”
成国公猛地一停:“有人出卖我?”
郕王又摇了摇头:“能知道这么细的,就没几个人,不应该啊。”
“是啊,不应该啊。”成国公疑惑,“难道我们漏了谁?”
郕王冷哼一声:“那你还不去查?”
成国公匆匆而去,火急火燎的,谁看,都知道他出事了。郕王眼中冷芒浮动,咬咬牙:“怎么就选了这么个盟友,迟早被他连累。”
他也感觉胸口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有些喘不过气。因为陛下对付了成国公之后,肯定就会对付他这个亲王了。
“幸好本王没有直接涉过什么案子,有的是办法拖延。”他低声自言自语,“像钨先生说的,就是拖,拖到伪帝和太后决裂。”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没一会儿,迎面碰到太子少保于谦。他热情的招呼:“于少保,这么早从大营赶来的?”
“参见王爷。”于谦抱拳一拜,“是,最近各地都指挥使调换,我去给陛下名单。”
郕王嘴角含笑:“于少保真是实心用事啊。”
于谦面色淡然,道:“得陛下信任,不敢不卖力。”
“希望于少保还记得先帝之恩。”郕王摆摆手,大步而去。
……
乾清宫。
于谦参拜之后,递上了一个折子,道:“陛下,这是各地都指挥使调任的名单。”
曹吉祥接过折子,送到朱祁镇面前。朱祁镇一边打开折子一边挥手:“来人,给于少保赐座,上茶。”
他目光扫过那些名单,其实大部分人,他都不认识。所谓各地都指挥使调任,实际上就是把各省的都指挥使换个地方,毕竟,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太久,容易拉帮结派。尤其是军中,那些兵只会知将,而不知朝廷。
“名单你定的,朕直接批了就是。”朱祁镇大笔一挥,一个‘准’字。
“那臣就去安排了。”于谦拜道。
朱祁镇放下笔问:“漠北,西北,有什么最新消息吗?”
于谦颔首道:“有谍报过来,不过,各方没什么大动静。关西七卫内部有些摩擦,因为陛下你多册封了十五个卫所。”
“怪朕咯?”朱祁镇摊手。
“臣不敢!”于谦继续道,“不过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卫所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向东察合台扩张了些。现在察合台也是内乱,倒是个机会。”
朱祁镇一愣,这是他没想到的,笑道:“西北就由著他们闹去。你精力还是放在漠北,也先才是心腹大患。石亨和杨贵芳都到边疆了,你的新兵练好后,就给他们送去。”
“遵旨。”于谦道,“谍报上说,杨贵芳那小子和大同守将郭登,亲自深入草原探敌情,陛下,你可得下旨训斥他们。臣已经去信,严惩他们。”
朱祁镇笑著点头。
杨贵芳的情况,他都清楚,因为杨贵芳来了秘奏。
朱祁镇本想与于谦多聊几句,可于谦公务繁忙,急著走了。朱祁镇撇嘴吐槽:“搞得好像你比朕这个皇帝还忙。”
他也只好坐下继续批折子,过了大概半个时辰,曹吉祥来报,说礼部尚书杨善求见。胡濙归养前,推荐的杨善,朱祁镇还是采用了他的推荐。
“臣参见陛下。”杨善进来拜。
“杨善啊,从都察院到礼部,可还习惯?”朱祁镇笑问。
杨善一本正经的点头:“习惯,礼部嘛,也就三年忙一回,其余时间,闲出鸟来。”
朱祁镇扶额。
礼部三年忙一回,说的是科举,平时的确没有其他部忙。朱祁镇摊手:“那你今天来朕这儿,找活干来了?”
“臣有正事。”杨善道,“陛下,下月就是你的万寿了啊。前两年,你都说天下不安定,不办。今年,臣问了下大臣们的意思,得办了!科举都搞了两回了,没理由不给陛下你办万寿了啊。”
朱祁镇拧了拧眉。
特么,那又不是老子的生辰,是那个正统皇帝的。这万寿,真办起来,朕都觉得别扭。
“不办!”朱祁镇道,“斋居素食,不受朝贺。”
“不行啊。”杨善道,“陛下你再不办,天下百姓还以为大臣们亏待你了呢,以为后宫妃子们不懂事。普通百姓生辰,都会庆祝一下。陛下,又不是大办,不铺张浪费,小小的办。你给百官一个表忠心的机会啊。”
你特么真会说话,不愧是都察院的喷子。
朱祁镇扶额:“那行吧,朕受朝贺、宴群臣,但不受献,不赋诗,不赐酺,不斋醮。”
“陛下圣明!”杨善大喜。
……
英国公府。
上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