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56节

  许彬在信中说正统皇帝已经习惯了漠北的生活,也得到了漠北人尊重,尤其是也先的弟弟伯颜,对正统皇帝十分尊敬。

  至少现在,正统皇帝无性命之忧。

  但是,也先对接回正统皇帝,依旧开天价,张口就要五百万两。许彬在信中建议,不能急于一时。如今漠北内部已经开战,也先或许会有有求于大明的一天。

  “传会昌侯。”太后冷声命令。

  宫女急急去传令,没多久,会昌侯孙继忠上殿来,恭敬的参拜。太后直接把手中的信递给了他,他匆匆扫过,长松口气:“陛下安好,实在是太好了。”

  “吃一堑长一智。希望他这次能吸取教训。”太后秀眉紧蹙,“待他回来,才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会昌侯走近几步,压低声音问:“太后,你的意思是去凑钱,赎回陛下?”

  太后挥挥手:“陛下肯定是要接回来的,但也不急于一时,需要从长计议。我们把陛下悄无声息的接回来,再悄悄杀了这个假陛下,用真陛下来取代他。那一切,就完美了。”

  这话听起来绕口,但会昌侯完全明白太后的意思。

  难怪,太后现在有时候还支持陛下,比如这次任用官员,其中就有不少陛下的人。原来,太后所思深远啊。

  到时候,真陛下取代假陛下,那假陛下的所有功绩,都是真陛下的。

  “想办法,支持许彬,给他们送去些吃的用的。”太后低声道,“不过,要秘密进行,不能被发现了。”

  “是,太后放心。”会昌侯自信道,“臣有渠道直通漠北。”

  ……

  翌日,早朝。

  最近朝堂气氛都很凝重,因为锦衣卫不断在抓人。大臣们都知道这是陛下指使干的,太后去阻止过,但陛下还是坚持。

  太后与陛下的争吵,都已经传遍了朝野。陛下那句‘一家哭总好过一路哭,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都传遍京城大街小巷了。

  百官对这句话,当然是怕。百姓对这句话,那就是大大的赞了。

  当初太后之所以与皇帝争吵,为的是让百官知道,她已经尽力了。可太后没想到的是,这争吵的话传到了民间,反而让皇帝得了民心。

  至于怎么传到民间的,那当然是锦衣卫‘水军’干的。朱祁镇当时就看穿了太后的意图,故意那么说的。

  “陛下,臣有禀启奏。”都察院御史杨善站了出来。

  “那就快说,要下朝了,你才出来?”朱祁镇瞪一眼。

  杨善一拜后,道:“臣要参吏部尚书王文,他们王家霸占百姓田产,王文更是暗中支持。”

  原本有些犯困的朱祁镇顿时来了精神。

  王文?锦衣卫最近在查他,准备把他从吏部尚书的位置上拉下来,证据还没整齐。没想到,已经有御史先参了。

  “胡说八道。”王文站了出来,“我们王家有些田产,那可都是祖上载下来的。”

  “祖传?”杨善讥讽大笑,“王大人,那你祖宗很多啊?”

  群臣听了,哄堂大笑,王文气得跳脚:“杨善,你找死!”

  杨善朝著皇帝一拜,气愤道:“陛下,王大人这是当著你的面威胁臣呢。由此可见,他们王家有多放肆!臣查过了,他们王家,占民田为私产,役百姓如使奴仆。百姓稍有不满者,轻则鞭笞加身,重则毁家杀人。有百姓上京告状,王家竟然派人拦路截杀,横死路途者,不知凡几。”

  王文听了,面色铁青。

  ……

  朱祁镇目光落在杨善身上,之前没发现,这个御史还特么挺犀利,是个人才。他沉声问:“杨善,你所言,可有证据?诬告当朝尚书,可是大罪。”

  “臣有!”杨善取出一个布轴,双眼含泪,“这是被他们王家害死的百姓家人血书啊。臣请求陛下严惩王家,还百姓一个公道。”

  朱祁镇朝金英使个眼色,金英连忙命令两个小太监把布卷打开。

  果然是血书!

  朱祁镇目光冷冷的看向王文问:“王大人,你有何话说?”

  王文十分冷静,一拜:“陛下,臣对此一无所知,臣的家族是大了些,或许会出现几个败类。臣请陛下严查,臣竭力配合,也还臣一个清白。”

  朱祁镇心中冷笑。

  你特么当老子三岁小孩呢?没有你这个当朝吏部尚书在背后支持,你们王家敢这么大胆?

  “嗯,的确没有证据证明跟你有关。但是,你是王家人,是吏部尚书,怎么约束家人的?”朱祁镇哼一声,“先革职,待案子查清后,再行处置。”

  王文心中一凉,抬头看向帘子后面。

  朱祁镇嘴角闪过冷笑,也看向帘子后面,道:“母后,王文是你选定的,还是你来处置吧。”

  过了一会儿,太后冷冷的声音传来:“陛下处理的很好,王爱卿你就先回府呆著,待案子查清楚。”

  群臣面色各异,都看出来了,陛下是想拿下吏部尚书了。

  ……

  坤宁宫。

  太后面色阴沉的回来,会昌侯跟在她身后。

  “哼,本宫没出手,他反而先出手了。”太后冷哼,“一个户部不够,他这是要拿走吏部?”

  会昌侯皱眉一拜:“太后,这可能是个巧合。那个杨善不显山不露水的,没听说他效忠陛下了啊。”

  “还不去查?”太后怒道,“最近你们办事毫无章法。”

  会昌侯只能赔罪,心中暗道,太后你最近更是阴晴不定,难道女人到了岁数,需要滋养?太后寡了十来年,想必难熬啊。

  “太后,臣……臣要不去找……找人伺候你?”会昌侯鼓起勇气问。

  “伺候?本宫……”太后一下子反应过来,一双凤眸失神了一下,旋即俏丽泛白了,“无耻,滚出去!”

  会昌侯吓得一个激灵,连忙退了出去。

第75章 天降于谦,上天对大明不薄了

  转眼已经是盛夏,皇宫虽然也有凉屋,也有宫女摇扇,可朱祁镇还是热的受不了。他一边擦汗一边哀嚎:“不过了,这鬼地方连个空调都没有!”

  正好,于谦来奏事,关于闽浙平叛的事,宁阳侯陈懋打了几个大胜仗,用不了多久,就能彻底平定叛军。

  “乌合之众,本就翻不起风浪。”朱祁镇起身,“老于啊,城外走走去,吹吹凉风。”

  随即,他换上便服,带著于谦直接出了城。沿著一条河策马,凉风吹来,顿时神清气爽。两人把马停在河边,沿著田埂慢走。

  “看这禾苗长的不错。”朱祁镇伸手触摸禾苗,“看来,今年会有个好收成。”

  跟在后面的于谦于谦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还要看老天开不开眼。若是不干旱不下暴雨,又没有蝗灾,百姓还能打出点粮食。但也得缴纳田赋,若是运气不好,往年碰到个蝗灾,还得把欠官府和大户人家的粮食还上。剩下来的,都不一定能扛到明年立夏。”

  穿越而来的朱祁镇,极有感触,轻叹:“这还是好年景。哎,稼穑之难,民间疾苦,就这八个字,朕坐在文华殿看折子,是看不出来的。京城是一片繁花似锦,这才出城几里?百姓的屋顶上,便一片瓦也见不著了。”

  “陛下,你走的还不够远。”于谦轻哼,“这毕竟还在京师周围。”

  “老于啊,别小看朕。”朱祁镇自嘲一笑,“朕走了一遭土木堡,还不远?一路归来,也算是见过真正的大明了。朕明白,京师是大明朝的面子,那些才是大明的里子啊。”

  两人走到一个毛草凉亭下坐下,徐徐凉风吹来,朱祁镇环视四周。烈日下,有老农在劳作,面朝黄土背朝天。

  ……

  朱祁镇微微皱眉,轻叹:“太祖曾说过,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折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可这都快百年了,百姓还是这么个光景。”

  “除了仁宗时期,哪个皇帝没打仗?”于谦哼道。

  “老于啊,你怨气不小。”朱祁镇一笑。

  于谦发现自己在陛下面前,不自觉的没了礼仪,像面对个朋友。他微微躬身:“太宗五征漠北,宣宗也亲征漠北。臣知道,他们想一战打出百年和平。可苦的,还是百姓啊。哪来的安养生息?这些年百姓日子更苦了,因为土地被兼并了。”

  “安养生息,重在一个安字。”朱祁镇道,“京城周边百姓的地,都会被侵占,其他地方还不知道是个什么鬼样子。老于啊,朕力主推进夺回百姓土地,可现在想来,朕之前想的简单了。”

  于谦一惊,抬眼问:“陛下,你是要打退堂鼓了?”

  朱祁镇苦笑一声,摊手:“各地豪绅士族,联合各地官员,变著花样阻碍。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利益士一体的。”

  于谦当然知道这些事,面色变得凝重:“陛下,可……可不能放弃啊,不然大明江山危矣!”

  朱祁镇摇头一笑:“朕不会放弃!朕想过了,要从根本上改变,就需要新政。”

  “新政?”于谦大惊。

  朱祁镇沉吟了下,把他前世看过的张居正变法,还有雍正新政的主要内容,给于谦详细讲解了一遍。

  考成法,一条鞭法,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

  于谦听完,眼放精光:“好啊,陛下,这些新政若能实施,太好了。提高朝廷办事效率,减轻百姓负担。”

  “可朕现在说了不算啊。”朱祁镇耸耸肩。

  “陛下,臣全力支持你。”于谦一拜。

  朱祁镇嘴角含笑,他的目的就是得到于谦的支持,不过,新政还不是时候,特么,起码得自己真正亲政吧?

  “老于啊,还需要时间。”朱祁镇道,“朕能做主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

  于谦明白皇帝的意思,欲言又止。

  朱祁镇也不继续这个话题,起身继续走在田间,于谦连忙跟上。

  ……

  “对了,有个事你帮朕办一下。”朱祁镇开口,“苏州是赋税重地,王文他们王家也在苏州吧?朕想了解苏州实情。这样,你把苏州的富户,大户,小户,还有佃户,选一些,请到京城来。朕要在奉天殿,召见他们。”

  “臣遵旨!”于谦疑惑,“陛下,怎么不让锦衣卫去办?”

首节 上一节 56/4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