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朕是假的,如履薄冰 第86节
翌日,早朝。
先是内阁首辅王直询问河南巡抚张鼎参布政使刘定之的折子,什么时候有批复。朱祁镇说在等刘定之的折子,之后再定。
商辂听了,心想陛下你这是要和稀泥啊。于是,他站了出来,禀奏:
“陛下,刘定之在河南,为了推行新政,竟然鞭笞进士,这让读书人颜面何存?‘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只是试行,说明不一定正确。可这个刘定之为了逢迎陛下,他糟践河南读书人啊。千百年来,士绅不当差不纳粮,已经是成例啊。陛下,请废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弊政,罢了刘定之这样的酷吏,还天下太平。”
朱祁镇听了,心中愤怒,可他只能竭力隐忍,缓缓言道:
“商辂卿家,此言差矣。朕推行‘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怎成了弊政?实为江山社稷计。自古以来,国家兴衰,皆系于民力之盛衰。昔日士绅不纳粮,差役皆由百姓承担,长此以往,国库空虚。为什么?士绅所占之田,超过天下之半,却不纳税。小民百姓能耕之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这就是为什么国库空虚的根本原因!新政旨在公平税负,使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至于刘定之在河南之举,诚然方法或有不当,但其心可悯,意在速行新政,以解国家燃眉之急。鞭笞进士,非朕所愿,亦非新政之本意。然,法行之初,难免有波折,岂能因噎废食?”
“卿家所言‘士绅不当差不纳粮,已成成例’,此言非是。成例亦需与时俱进,方能适应国情之变。若固守旧制,不顾时局,国将不国。朕意已决,新政当继续推行,但对于执行中之过激行为,朕亦会严加惩治,确保公正施行。”
“至于刘定之,朕会令其反思,改进施政方式,但若因此而全盘否定其功,罢黜其人,则失之偏颇。国家需才,当奖惩分明,不可因一事之失,而废其全局之功。”
“卿家身为重臣,当与朕共谋国是,助朕推行善政,以安天下,而非拘泥于旧习,阻改革之路。望卿家深思。”
他这是各大五十大板,希望这些大臣退却。哪知道,阁臣陈循站出来,拜道:“陛下,请遵祖制,废弊政,勿要留千秋骂名啊。”
这话,就很重了。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朱祁镇缓缓站起,目光冷冷的扫过:“千秋骂名?很好,朕不惧!你们这些折子全部带回去,朕一个字都不看!”
他大手一甩,把弹劾刘定之的折子全部甩飞,大步而去。
……
回到乾清宫,朱祁镇心中那涌动的怒气还难消。
世人都以为皇帝至高无上,什么都能做,其实不然,他这个皇帝面对群臣,就得忍。什么都不忍的皇帝,那是杨广,最后什么下场?
“臣等参见陛下。”徐有贞,杨贵芳两人进来一拜。
朱祁镇抬了抬手,哼道:“都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朕看大臣们不会善罢甘休。”
徐有贞眼中杀机闪过,一拜:“陛下,臣看这事有人在后面推波助澜,商辂怕是被人利用了。这事要办,也好办,把他们打成朋党。”
朱祁镇心中暗赞。
历代朋党之争,带来的危害,众臣都清楚。尽管朝野上下,还是一个个的小团体,可这些大臣不会承认自己有朋党。
朋党,是历代皇帝的忌讳。
如果把这帮人打成朋党,那就好处理了,什么大帽子都能扣下去。
“陛下,下朝之后,臣专门打听了下,他们接下来会联名上奏,一起参刘定之。”杨贵芳皱眉,“这是故意把事情闹大。”
朱祁镇面色如冰:“一顿炮指的是刘定之,打的是朕,打的是新政。”
杨贵芳沉思片刻道:“陛下,你这回要顶住了。马上是秋收后的收税,希望刘定之那边能干出政绩,堵住百官的嘴。”
朱祁镇缓缓点,他也在等这个时刻。
亲政之后,徐有贞跟他禀报了一件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在太后摄政期间,主张宽仁,可底下官员趁机贪得无厌。
国库为什么空虚?因为多年以来,各省竟然还欠著国库的钱。他们上报各种原因,拖延向国库交税。
到现在,各省都欠著国库的钱。
朱祁镇需要河南站出来,不仅填补亏空,还要能收上来更多的税。怎么做到?就是新政,彻底落实新政。
……
黄昏。
朱祁镇一脸疲惫的来到坤宁宫。太后这回没有在煮粥,而是在浇花,一袭紫色的长裙,勾勒出丰满玲珑的曲线,犹如成熟的水蜜桃一般。
“累死朕了,这皇帝真不是人当的。”朱祁镇瘫倒在椅子上。
太后成熟冷魅的双眸撇了他一眼,淡淡道:“你不是学太祖么?太祖皇帝说过,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
朱祁镇扶额叹气:“不是谁都能像他那样做劳模啊,皇帝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呀。”
太后看了眼身旁的宫女双喜,道:“给陛下先盛一碗莲子汤。”
双喜端了一碗莲子汤,放到朱祁镇面前。朱祁镇还真是饿了,边吃边朝双喜道:“双喜,饭还没好么?今天晚上吃什么?”
“都是陛下你爱吃的呢,很快就好了。”双喜眉开眼笑。
“那还不快点端上来?你家陛下,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朱祁镇惨兮兮道。
双喜被他逗的咯咯笑,太后走过来,带著一阵香风在朱祁镇对面坐下,美目一瞪:“其他本宫就不说了,怎么就吃的比猪差了?”
朱祁镇没有正面回答,看著双喜,像是告状似的,小声道:“你是没吃过太后娘娘熬的粥吧?朕在灾区喝的粥,都比她熬的好。”
双喜噗嗤一声,极力憋著笑。太后刮了她一眼,她连忙去厨房端菜了。没一会儿,饭菜上齐,朱祁镇和太后对坐开吃。
朱祁镇一如既往的狼吞虎咽,太后一如既往的优雅。她实在看不下去了,冷道:“你是皇帝,能不能别像饿死鬼一样?吃有个吃相。”
“母后,你要是跟灾民一起吃,你连汤都喝不到。”朱祁镇白眼,“人饿极了的时候,一拥而上,那场面,朕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朕保持这个吃相,是要记得什么是饥饿感。孟子云: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太后美目晶莹,带著些许柔意,嘴上却是哼一声:“歪理!孟子要是知道他这话被这么曲解,会被气得爬出棺材。”
“朕的歪理,也是正向的,不像那些大臣,歪理是真的多。”朱祁镇擦擦嘴,“气得朕想杀人。”
太后放下手中筷子,优雅的擦了擦红唇,道:“本宫听说了,百官一起上奏参河南布政使刘定之。你这就怕了?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读了几句书,就妄谈圣人之言。”朱祁镇摊手,“朕等著他们!朕也学学诸葛亮,舌战群儒。”
太后似笑非笑:“有魄力!本宫猜的不错,你是想把他们打成朋党,然后各种大帽子扣下去,是吧?”
朱祁镇面色微变,这你也能猜到?
……
太后不等他回答,轻笑一声:“宋时欧阳修有篇文章,叫《朋党论》。里面有句话叫‘君子有党小人无党’,本宫问你,大臣们用这句反驳,你如何辩?”
朱祁镇被问住了。
他就没看过那什么《朋党论》,但也明白‘君子有党小人无党’的意思。大臣们都说自己是君子,是为了大明朝,还真不好去反驳。
忽地,他灵光一闪,脑海中想起一篇文章,是雍正的《御制朋党论》,前世看剧,剧里面雍正推行新政,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专门提了《御制朋党论》。
“你呀,先回去好好看看《朋党论》。”太后淡淡道,“免得在朝堂上丢脸。”
朱祁镇收回心神,问:“母后,朕若是实在压不住了,你能帮朕吗?”
太后眼眸垂落,面色复杂,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抬起美眸轻声道:“为了大明,本宫会帮你。但是本宫也只能帮你镇一镇百官。”
“多谢母后。”朱祁镇一拜,“母后,我吃好了,要去文华殿了。”
他起身而去,步履匆匆。
太后低著头,用筷子拨动碗里的菜,继而幽幽一叹。
若是这个假皇帝把大明朝治理好了,等真皇帝回来,就享受现成的果实吧。
“太后,现在陛下可真勤快呢。”双喜边收拾碗筷边道。
“是越来越像一个皇帝了。”太后道。
双喜心中疑惑,陛下不就是大明的皇帝?
……
第二日,早朝。
果然,一大批官员联名上奏,参河南布政使刘定之。
朱祁镇看著眼前的折子,冷冷道:“朕昨天已经说过了,叫你们不要阻碍新政,你们为何变本加厉结党乱政?”
“回陛下,上疏言事,是臣等的职责,不是闹事也不是乱政。”陈循拜道。
“那就承认是结党咯。”朱祁镇冷问。
“陛下说是结党,就是结党吧。”陈循低头。
一旁跪著的商辂拜道:“陛下,君子有党,小人无党。”
朱祁镇等到了这句话,他缓缓站起来,冷哼一声:
“宋欧阳修朋党论创为邪说。且如修之论、将使终其党者。今日而为此论。朕必诛之以正其惑世之罪!这是朕的《朋党论》,你们都拿回去好好看看,再来与朕说。”
“朕一再说过,要以朋党为戒,为什么呀?因为一旦结成朋党,不管近在咫尺还是远在万里,朋比胶固,牢不可破,祸端丛生。是其党者,不管贤与不贤,就百般庇护,不是一党,不管好与不好,就百般攻击。视朋党荣枯为性命,置国家大局于不顾。”
他训斥完后,太监曹吉祥带领一群太监走向群臣,太监们手上捧著的是皇帝亲手写的《朋党论》。内阁首辅王直,打开一看,面色剧变。
“朕惟天尊地卑。而君臣之分定。为人臣者、义当惟知有君。惟知有君则其情固结不可解。而能与君同好恶夫是之谓一德一心而上下交。乃有心怀二三、不能与君同好恶。以至于上下之情暌。而尊卑之分逆。则皆朋党之习为之害也……”
朱祁镇这篇《朋党论》,雍正才是原作。他前世看史书,把它记下来了。
群臣看了,无不惊叹,陛下对朋党理解的如此透彻。朱祁镇之所以颁布这篇《朋党论》,是要告诉世人,破除一切利益团体,所有人要支持皇帝,全身心投入到整治颓风、刷新吏治、强国富民的新政之中。
……
郕王府。
成国公,会昌侯,内阁陈循,刑部尚书俞士悦等聚在这里,成国公叹息一声:“可惜了,本来百官弹劾刘定之的势态已成,哪知道,被陛下一篇《朋党论》给打散了。”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雄文。”陈循轻叹,“陛下是越来越成熟老练了。”
俞士悦哼一声:“接下来怎么办?就这么算了?”
郕王朱祁钰笑著向大家招手,十分平和道:“不急不急,河南那边保不准还会出事呢。都说皇权不下县,这新政推行,哪那么容易?你们要是县乡的士绅,会乖乖接受?”
众人都摇头,怎么可能接受?
上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