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第396节
郭图、辛评二人兴高采烈的拱手说道。
殊不知,他俩脸上的笑容其实是在嘲笑袁绍刚愎自用。
过河拆桥,把袁营豫州世家当成随时可以摒弃的工具。
遇到这种事儿,只要不是傻子,郭图、辛评等人自然会对袁绍心存芥蒂。
再者。
以前是因为没得选。
所以袁营豫州世家紧紧的跟随在袁绍身旁。
但现在不一样了。
顾逸这条更粗更硬的大腿,成为了袁营豫州世家眼中最好的选择!
这就好比后世的彩礼陋习。
如果摆在眼前的。
有不要彩礼的高配低价。
以及索要天价彩礼的低配高价。
恐怕是个正常人,都会选择高配低价吧?
难不成,开不惯好车,就喜欢脾气大的老式三轮车?
这个问题,只要不是傻子,就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断。
……
很快。
在郭图和辛评二人离开不久后。
袁绍大营之中,沮授掀开帘幕,气呼呼的闯了进来。
“主公,这事儿做的不地道吧?”
“郭公则和辛仲治二人,只不过是狼狈为奸的小人之徒罢了!”
“你却不经商量,让他俩去负责掌管粮草。”
“这岂不是在给前线将士添乱吗?”
并非沮授没有情商,而是以他的天龙人身份和背景,完全没有必要对包括袁绍在内的大部分人客气。
更何况现如今。
袁绍最大的仰仗就是以沮授为首的袁营冀州世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
沮授又何必顾及袁绍的面子呢?
然而。
对于沮授的来势汹汹,袁绍却是早有对策。
只见他冷哼一声,呵斥道:
“沮公与,要不本大将军这个位置,让给你来坐?”
“究竟你是主公,还是本大将军是主公?”
“辛评和郭图二人,都是本大将军帐下的臣子。任命他俩去看管粮草,有什么问题吗?”
“难不成,就连这点小事儿,本大将军还要单独和你汇报一番?”
“再者,前线的一切事务,本大将军都已交给你去处理。”
“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尽管因为顾逸的蝴蝶效应,袁绍这些年来的发展路线显得极其憋屈。
但作为曾经历史上的河北四州之主,袁绍的魄力和威势自然也远非常人所能与之相比。
在他的震慑下,沮授渐渐的从愤怒转为平静。
最终。
沮授默默的走出营帐,代表冀州世家这个整体派系,吃下了这次哑巴亏。
望着沮授离去的背影。
袁绍眼中闪过一抹嘲讽。
实际上,袁绍和沮授之间的私人交情,可以概括为“相当恶劣”。
在原先的历史上,比之现在甚至更加恶劣。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两人的性格,严重不合。
袁绍确实是出自汝南袁家,但他无法否认的一件事情是,他起初的身份只是袁家小妾所生的“庶子”!
直到后来,袁绍才被父亲袁逢过继给大伯袁成当儿子,名分上由庶子变成了嫡子。
这就导致,在汉末乱世开启之前。
在真正的“天龙人阶层”里面,根本就没有袁绍的一席之地。
但沮授不一样。
冀州沮家,是当之无愧的河北第一世家。
二十岁的沮授,成为了省级二把手。
三十岁的袁绍,却在兖州的一个县里担任二把手。
在沮授的眼中,袁绍和乡下来的土包子根本没啥区别。
是的,虽然这件事情听起来很荒缪。
但在史书上所记载的沮授和袁绍的履历中,确实就是这样!
或许我们耳熟能详听到的事迹是,袁绍是名门之后,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
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
袁绍真正的发迹,是在三十一岁那年过继给大伯袁成!
自那之后,袁绍的仕途才算真正的进入火箭式爆发状态。
先是进入了大将军府,没过几年又当上了西园八校尉。
同时,又利用袁家嫡子的名望和身份,广结天下各路世家人才。
注意,是袁家嫡子身份,而不是袁绍原先的袁家庶子身份。
袁家的嫡子和庶子,待遇类似于隔壁火影世界的日向宗家和分家。
日向宗家,是所有日向族人共同守护的掌上明珠。
日向分家,是随时可以牺牲,并且需要烙印“笼中鸟”印记的卑微炮灰。
袁绍是幸运的。
倘若他没有过继给大伯袁成。
那他这辈子的主线任务。
恐怕就只是辅佐其他袁家嫡子,而并非自己创业。
而在董卓进京那年,袁绍已经三十八岁。
无论是放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已经是年近中年。
因此。
在二十岁就能当上省级二把手的沮授眼里,袁绍只是个运气好的暴发户而已,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世家上层人物”。
身份和背景以及性格上的三重差距,注定了袁绍和沮授尿不到一个壶里。
二人只可能是合作关系,而难以成为至交好友。
但像隔壁可就不是这样子了。
曹操和荀彧,刘备和诸葛亮,孙策和周瑜。
这三对除了君臣关系以及合伙人关系以外,自身的私交也是相当不错的。
倘若原先历史上,真的是由袁绍统一天下。
恐怕……事情的走向将会变得极其微妙。
乃至于,冀州世家甚至可能会强行拥立袁绍的三子袁尚,去架空袁绍这个老主公。
……
沮授的变向妥协,并没有在袁营之中掀起轩然大波。
政治斗争,往往是上层人士去考虑的事情。
对于普通的小兵以及中下层将领来说,最值得他们考虑的事情,是会不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