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联军辱我,反投董卓娶董白 第404节
这三人和逢纪一样,都没有赶往前线,而是留在了这后方的大本营里作为驻守。
可现如今。
逢纪已死,剩下三人却全都失去了踪迹。
很难保证这三人是不是幕后凶手。
不过。
与其纠结逢纪之死,现在最当务之急的事情,莫过于损失惨重的士兵,以及被焚烧殆尽的粮草物资。
“公与,想个办法,我们应当如何撤回冀州?”
袁绍穷思苦想,也没想出能够安全撤离的办法。
索性,他把担子交给了沮授。
虽然距离黄河水冲刷而来,只过去了不到半日。
但很难保证,顾逸什么时候会带着军队对残存的联军展开追杀。
面对生死存亡的威胁。
袁绍和沮授二人,现在也只能舍弃先前的不愉快,为了逃生而同仇敌忾。
“主公,此事交给属下去办即可。”
“还请主公,稍等一二。”
沮授眼中闪过一抹凶光。
他之所以能成为冀州世家的代言人,纵然拥有莫大的天龙人身份和背景。
但自身,也同样是个狠角色。
当断即断。
沮授现在所要做的,是要让这残存的五万士兵迅速稳定下来,并且统一归于他的管制。
是的,这五万名士兵并非全部都是出自袁营。
在这其中,大约有两万人左右,是来自踏顿和张燕帐下的残部。
至于张燕和踏顿二人,已经失去了踪迹,是死是活暂时并不知晓。
很快。
沮授把所有什长(十夫长)以上职位的人,聚集到了一起。
只见他取出悬挂在腰间的佩剑,当着众人的面,斩断一缕头发,厉声说道:
“诸位,我们现在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今日,我斩断这缕头发,是想向诸位保证。”
“只要你们愿意听从与我,我必然带着你们平安无事的回到邺城!”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沉默不语。
包括听不懂汉语的那部分乌桓人,见到沮授斩断头发的行为,也同样感受到了震撼。
头发,在汉代时期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摒弃的东西。
在汉末三国时期,更是有着两个有关斩断头发的著名事件。
第一个是曹操踩踏农田。
由于兖州连续多年遭遇大旱,曹操规定任何人不可毁坏农田。
否则,需要处于砍头之刑。
但没想到的是。
有一天曹操的坐骑绝影突然不听使唤。
发情之下,冲入了农田中。
这导致,曹操本人当着众人的面,违反了自己制定下的规矩。
按照法规,曹操这个时候需要把头颅砍下来作为惩罚。
但俗话说得好。
所谓规矩,往往是是上层专门给下层制定的。
以曹操的身份和地位,总不能真的把自己的头给砍下来吧?
于是,这个时候郭嘉站了出来,建议曹操用斩断一缕头发,代替枭首。
此事,赢得了一众士兵的喝彩。
emmm,虽然这其中有艺术加工的成份。
但从这件事里,也可以看出头发对于汉代人的重要性。
另外一个事件,就是有关东吴那边的了。
众所周知。
在孙十万的领导下,东吴那边为了嬴得战争的胜利,各种手段往往是层出不穷。
偷袭,骗,这都是常用的套路。
尤其是孙十万成为“大魏吴王”之后,更是在这条道路上一去不复还。
孙十万的“大爹”张八百去世之后,曹魏政权下的新任东线统帅变成了曹休。
曹休也是个有能力的人。
孙十万曾想趁着张辽去世的空隙,带兵偷袭巢湖。
但没想到,曹休竟然主动带兵冲入江东腹地,还抢了孙十万千余艘战船。
这可把孙十万给气坏了!
他本就是个心胸狭窄,只能勉强塞下一颗鸡蛋的人。
对于曹休抢船的这件事情,自然是怀恨在心。
于是,经过长达“两年半时间的练习”和谋划。
孙十万派遣鄱阳太守周鲂,向曹休献上一份诈降书。
但曹休又不是傻子。
难保这周鲂不是假装投降。
然而,为了使得曹休相信自己,周鲂竟然把自己的头发斩断,派人送给曹休。
曹休虽然能力不错。
但他哪能想到,孙十万这边的阴谋诡计竟然这么多!
(PS:在有关周鲂的相关记载中,明确记录了断发这个事情发生之前,孙权曾给周鲂写过两封亲笔书信。)
(由此可见,断发诈降这个计策,有可能就是出自孙十万本人而并非周鲂。)
(当然,也有可能是周鲂自己想出来的。)
断头发之前,曹休不相信周鲂是真降。
断头发之后,曹休马不停蹄,立刻带着大军匆匆南下,说要迎接周鲂北归。
从中可以看出,头发对于古人来说,也可以看成是一种信誉的象征。
但……周鲂骗了曹休,最终导致曹休石亭之战的败北。
借着石亭之战胜利的东风。
孙十万顺利登基称帝,成为东吴大帝,摆脱了大魏吴王这个光荣的称号。
但……比起东吴大帝。
或许还是大魏吴王听起来更加琅琅上口?(狗头滑稽)
……
现如今。
沮授当着残存的这些什长、营长、校尉、将军的面,断发明志,给予众人的震撼还是不小的。
再加上这群军官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原先就是隶属于冀州世家。
冀州世家代言人沮授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
于是。
这群军官很快便选择一切听从沮授的安排。
紧接着,沮授开始从容不迫的安排撤退事宜。
……
大军撤退了有四十里之后。
众人实在是感到精疲力竭。
粮草物资全部被毁坏,众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