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第101节

  但是有部分人坚持要面见大人您,表达他们的心意或诉求。”说到这里,薛三贵轻轻抬手,指向了人群中的一部分,那里聚集的,正是那些执意要见苏哲的人。

  苏哲早已暗中留意到这一细节,他注意到宫女与太监们不经意间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拨。

  一拨以宫女为主,多达十几人,而太监则无一人在列;另一拨则截然相反,仅有两名宫女夹杂其中,其余皆是太监。

  薛三贵所指引的,正是那群几乎全由小太监组成的群体,他们显然就是执意要见苏哲的人。

  苏哲迈步向前,目光温和而坚定,他望着这些小太监,语气诚恳地说:“我已知晓你们的意愿,现在我就站在这里,愿意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心声。

  我既然已经向陛下承诺,会妥善安置你们,就绝不会食言。”

  几位身材相对高大的小太监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位鼓起勇气,踏前一步,声音中既有敬畏也有感激:“大人,我们这些人,身为宦官,无根无依,即便有幸回归故里,也难以被家族接纳。

  当初,家人忍痛将我们送入宫中,实则是将我们视为已逝之人。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宦官而言,一旦离开皇宫,就如同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甚至可能在乡邻的冷眼与指点中,郁郁而终。”

  苏哲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他沉默了片刻。

  在这个时代,宦官的身份确实如同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他们与世俗社会隔绝开来。

  这些小太监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许多。

  他深知,一旦他们真的踏上回乡之路,等待他们的很可能不是温暖的怀抱,而是冷漠与排斥。

  面对这残酷而真实的现实,那名小太监鼓起勇气,双膝跪地,发出沉重的声响,随后连续叩首。

  声音中带着坚定与决绝:“大人慈悲为怀,我等愿倾尽所有,只求大人能收留我们。

  无论是做牛做马,还是赴汤蹈火,我们都将无怨无悔。”

  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对苏哲深深的信任、依赖与感激之情。

  在这些人朴素而真挚的价值观里,苏哲不仅是他们的救命恩人,更是他们愿意用生命去效忠的主人。

  其余的小太监和两名小宫女见状,也纷纷效仿,一同跪倒在地,不停地叩首,泣声哀求,场面令人动容。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对苏哲的无限期盼,只求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港湾。

  苏哲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脸上满是惊讶与犹豫。

  他原本只是出于不忍,想要挽救这些无辜的生命,却未曾料到,这一善举竟会引来如此多的后续麻烦。

  他明白一旦收留了这些人,就意味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与义务,而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苏哲的心中确实如同翻江倒海,这突如其来的请求让他措手不及,他深知自己必须迅速做出决定,但如何安置这些人却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王迅的提议虽出于好意,但在苏哲看来,那无疑是将这些本就命运多舛的人推向更深的深渊。

  “胡闹!”苏哲的目光严厉地扫过王迅,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你怎能如此轻率地决定他们的命运?送他们回家,无异于将他们置于死地。”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也透露出对王迅提议的不满。

  沉吟片刻后,苏哲终于做出了决定:“罢了,既然他们如此信任我,我便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将他们留下来吧。”他的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小太监和宫女们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喜悦的光芒,他们齐齐地向苏哲叩拜,表达着最诚挚的感激之情。

  然而,王迅的忧虑并未因此消散,他低声提醒道:“可是大人,这么多人,我们该如何安置呢?

  而且,按照规矩,非皇室或皇室宗亲是不允许蓄养太监的,这……”

  又有两个容貌尚佳的宫女走了过来,福了一礼。

  “大人,我二人愿意为奴为婢,留在您身边,亲人都不在了!”

  “好,那就留下来吧。”他轻声回应,同时目光转向那两名宫女,她们低垂着头,眼中闪烁着感激与不安。

  “你们二人,既然到了我这里,就暂且安下心来。

  我虽非皇室,但定不会让你们受委屈。”苏哲的话语温和而有力,仿佛一股暖流,温暖了她们的心田。

  宫女们闻言,纷纷抬头,眼中闪烁着泪光,却又带着一丝坚定。

  “多谢大人,我们愿意尽心尽力服侍大人。”

  王迅见状,笑着点了点头,对苏哲的安排表示满意。

  “大人英明,这样既能解决他们的安置问题,又能让大人身边多些人手照应。”

  “香菱,你带着她们两个!”

  香菱闻言,目光在两名宫女身上流转片刻,随即温婉一笑,上前几步,轻声道:“是,公子。

  我会好好安顿她们的,您放心。”说完,她转身对那两名宫女微微一笑,示意她们随自己前去安排住处。

  两名宫女低垂着头,轻声细语地应了声“是”,便随着香菱离开了大堂。

  她们心中既感激又忐忑,感激的是苏哲的收留,忐忑的是自己初来乍到,不知能否适应新的环境。

  苏哲目送她们离去后,轻轻叹了口气,随即步入书房。

  书房内静谧而庄重,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深思的面容。

  他并未立即坐下,而是站在窗前,凝视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关于那十八名小太监的安置问题,他心中已有几分计较。

  他清楚这些半大小子大多是无辜卷入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所,更是重新开始的勇气和机会。

  “或许,可以让他们学习一些技艺,比如读书写字、琴棋书画,甚至是武艺,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将来能够自立于世。”苏哲心中暗想,这样的想法逐渐在他脑海中成形。

  想到这里,他转身回到书桌旁,提笔开始书写。

  他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包括如何教导他们、如何分配资源、以及如何确保他们的安全等等。

  时间悄然流逝,书房内只有苏哲的笔触声和偶尔翻动纸张的声音。

  直到夜深人静,他才放下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满意地看着桌上那一叠厚厚的计划书。

  “希望这一切能够顺利进行。”苏哲轻声自语,随后吹灭了烛火,步入了卧室。

  这十八名小太监,年龄跨度从青涩的十三四岁至刚步入成年的二十岁不等,他们的未来若无人关怀,极有可能在社会的边缘挣扎求生,最终不幸消逝于无形。

  尽管他们已被宫廷的围墙所遗弃,但那份与生俱来的皇家印记,如同无形的枷锁,难以轻易抹去。

  这份特殊的身份,不仅未能成为他们寻得庇护的钥匙,反而成了阻碍他们融入世俗的巨石,使得许多显赫家族望而却步,不敢轻易伸出援手。

  对于这些小太监而言,失去了宫中的庇护,他们甚至难以找到立足之地,更遑论是谋生的技能与途径。

  其未来的命运,不禁让人心生怜悯,预见到的是无尽的艰难与困苦。

  然而,正如刘公公所警示的那样,若是一时心软,决定收留这些无辜的孩子,虽出于善意,却也需承担不可预知的风险。

  在这复杂的世道中,好心未必能得好报。

  一旦有人以此为由,追究起来,可能会陷入违禁的漩涡,面临法律的严惩。

  心中思绪万千,片刻之后,苏哲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笑意,显然是他已找到了妥善安置那些小太监的良策。

  他清楚在这看似繁华的盛世之下,实则暗流涌动,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寒意。

  京都之中,乞丐们虽能以残羹剩饭果腹,偶尔还能从善心人手中获得几枚铜钱,但这份温饱背后,是无尽的辛酸与无奈。

  苏哲明白每当冬夜降临,大雪纷飞之时,便是这些底层生命最为艰难的时刻。

  他曾亲眼目睹,那些无家可归的灵魂,在破庙的角落、冰冷的桥洞下,悄无声息地消逝于严寒之中。

  翌日清晨,他们的身躯被默默抬出城外,如同未曾存在过一般。

  这一幕幕悲剧,让苏哲心中充满了无力与哀伤,尽管他渴望改变,却发现自己的力量在如此庞大的社会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自己哪怕成就上三品又如何,这世间苦难总是欺负苦命人,自己只能为他们一时做主,后面还是需要自强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京师之城,繁华背后隐藏着百万人口的生计重压,城内城外,乞丐之众,数以千计,每一坊间,乞丐成群,数百之众,若遇前一年周边省份的大饥荒,其数量更是倍增。

  这些乞丐之中,百态横生。

  有的半乞讨半行窃,以欺诈为生。

  有的半乞讨半流浪,偶尔为人帮闲。

  更有那专业乞丐,以乞讨为业,生活形态各异,但无一不在生死边缘徘徊。

  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会在某个清晨因暴病而逝,或许会在寒风中悄无声息地冻僵于路边,更有甚者,若得遇好心人家,且身份清白,或许会选择自卖为奴,以求一口温饱。

  这样的故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不断上演。

  而当北直隶、山西、山东等地遭遇水旱灾害时,京师城内的乞丐数量更是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灾民们流离失所,涌入京城,加剧了这座城市的生存压力。

  一时间,乞丐的身影遍布街头巷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名句在此刻的京师得到了最为残酷的验证。

  苏哲,这位穿越而来的旅者,初时面对此情此景,心中满是深沉的悲哀与不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情感却逐渐转化为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也有对自己无力改变的麻木,甚至最终达到了一种“安之若素”的境地。

  他非常清楚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个人的力量是何等的渺小。

  前夜的小雪,似乎又加重了这座城市的沉重。

  苏哲身边的侍从,手插在袖笼里,跺着脚,吐着白气,带着几分寒意与惊恐,向苏哲诉说着昨夜的见闻:

  “前晚下雪了纷飞,昨晚砖塔胡同东边万松老人塔附近,又抬走了两三个冻僵的乞丐。

  西头寒山寺门口也拉走了一个,都是年岁稍大,熬不过这个寒冬的……”

首节 上一节 101/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