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第198节
预计明后日水势就会逐渐消退,京师城应能度过此次危机。”内阁次辅方继权出列奏道,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在给隆泰帝吃下一颗定心丸。
不过隆泰帝心中的怒火并未因此平息。
他明白即便水位消退,京师城也必将元气大伤。
他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这场危机,否则他的皇位、他的江山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隆泰帝的面色在方继权的解释后稍稍缓和,他对于这个次辅的能力和忠诚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方继权那略显软弱的性格,总让隆泰帝在满意之余又感到一丝隐忧。
他知道,当前的朝政并不稳固,自己还无法像父皇那样随心所欲地驾驭整个朝廷。
因此寻找一个更为强势的首辅来辅佐自己,成为了隆泰帝心中的头等大事。
谢子儒已经离去,但谁来接替他的位置,却是一个让隆泰帝头疼不已的问题。
“嗯,疏浚河道,清理沟渠,这个方略七日前便已经送到了诸公案头。”隆泰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丝阴冷和不满。
“可是朕却看到,这几日里竟然无人问津,一直到前日才开始有所行动。
巡捕营、五城兵马司,还有京营数万人,各等官员数百人,竟然不及龙禁卫的效率。
朕真不知道,在座诸公,你们是否感到脸红害臊?
我的私兵就那么点人,苏哲求到我头上调走一大部分!!!”
隆泰帝的话语中透露出明显的怒意,整个大殿里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已经御极四年的新皇一旦真正生气,后果将不堪设想。
先前那种讥讽只是先兆,现在则进入了真正的风暴阶段,下一步,也许就真的要有人因此丢掉乌纱帽了。
就在这时,一个勇敢的声音打破了大殿的寂静:“陛下,臣有奏。”
隆泰帝阴冷的目光立刻注视向这个站出来的人,他强压住内心的火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一些:“齐卿请讲。”
齐永泰,这位刚被隆泰帝提拔复起的臣子,此刻却毫不畏惧地站了出来。
他的声音在大殿里回荡,清晰而坚定:“京师城出现近日来的窘状,固然和朝廷地方官府管理失职有一定关系,但是却非主因。
臣以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朝廷的决策和执行力度不够,导致地方官府无法有效应对。
第196章 首辅人选
此外,京师城的排水系统也存在严重问题,需要尽快进行改造和升级。”
齐永泰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里的气氛都为之一凛。
所有人都在心中暗想,这位齐永泰莫不是真的以为自己风骨硬,要来当一回诤臣?
要知道,在隆泰帝面前提出这样的看法,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的。
隆泰帝眯缝起眼睛,注视着齐永泰,半晌没有说话。
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个齐永泰,究竟是不是他所需要的那种强势的首辅人选呢?
他敢于直言不讳,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在当前朝政不稳的情况下,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不过他是否能够胜任首辅这一重任,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考验。
隆泰帝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了:“齐卿所言,不无道理。
朕会考虑你的建议,并着手解决京师城的排水问题。
至于首辅的人选,朕心中已有计较,待时机成熟,自会公布于众。”
说完,隆泰帝便起身离开了大殿,留下了一群面面相觑的群臣。
他们知道,今天的朝会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风暴,也许才刚刚开始。
隆泰帝内心明白朝廷中能有如齐永泰这样的诤臣,实乃国家之福,也是皇帝清明统治的一种象征。
不过他私下里却并不怎么喜欢这样的臣子。
他心想,难道你齐永泰就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以更委宛的方式提出你的见解吗?
难道朕就真的那么听不进人言,非得要你用这种直愣愣的姿态来表明你的态度?
怒意在他心中涌起,但又被他强行压了下去。
他知道,作为皇帝,他需要展示出宽怀的胸襟和气度。
于是,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和,甚至带着一丝笑意,尽管那笑意并未到达眼底:“齐卿这个说法,朕也很有兴趣。说吧,朕和诸公都洗耳恭听。”
齐永泰自然明白这位皇帝并非真正的心胸宽大之人,只是坐在了这个位置上,不得不向臣工们展示他的这一面。
但他并不在意,他只知道自己有责任将真相告知皇帝,无论皇帝是否喜欢听。
“陛下,京师城从前明永乐迁都以来,只是短暂经历了本朝应天府定都那十多年光景,便重新成为帝都。
至今加起来,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
这两百年间,京师城的规模和人口增长何止十倍?即便是本朝定都之后,这人口也当增长了三倍之多。
不过本朝对京师城的管理体制却一直延续前明,基本没有太大的改变……”
齐永泰的话语在大殿里回荡,清晰而有力。
隆泰帝的脸色慢慢缓和下来,他不得不承认齐永泰所言有理。
本朝在奠基之时,也是沿袭了前明由南至北的统一过程。应天府曾短暂成为王朝首都,但很快太祖就意识到了应天府作为首都的不利之处。
北方鞑靼人势力崛起,如果不能稳定北方局面,极有可能就会演变成前宋那种尴尬情形。
所以,太祖才会在一登基之后便悍然迁都顺天府,也就是现在的京师城。
当时顺天府由于有十多年只是作为北都,人口从前明极盛时的近百万人口迅速下滑到了只有三十万人左右。
但在太祖迁都之后,京师城人口在这七十多年间里一下子又暴涨起来。
尤其是太祖和随后继位的景和帝都从南方迁移了大量工匠、商贾和军户,而这些人口在留居京师之后后代繁衍,使得京师城的人口规模更加庞大。
想到这里,隆泰帝不禁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齐永泰所言非虚,京师城的管理体制确实需要改革了。
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沈文法的位置,这个人选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有魄力去推动这些改革。
而齐永泰,或许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加之京师城一直未经大的战乱洗礼,使得其内外人口早在景和三十年就突破了百万大关,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都市之一。
随着岁月的流逝,京师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张,如同一个不断膨胀的巨人,从最初的内城不过九坊,到如今内外城相加已达三十六坊,其人口数量更是估计在一百一十万人上下,堪称人烟稠密,繁华至极。
不过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管理上的巨大挑战。
“臣以为,沿袭前明的一些对京师城管制方略已经不太适合现在的京师城的规模和人口了。”齐永泰在朝堂之上,毫不客气地指出了当前的问题所在。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现状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改革的迫切期待。
“前明的管理方略本身就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齐永泰继续说道。
“巡捕营和五城兵马司之间的权责从未厘清过,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顺天府和宛平、大兴二县虽然理论上拥有广泛的管辖权,但实际上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难以有效行使。
巡城御史虽然权责重大,但受限于自身的人力和物力,往往难以应对如此庞大的管理任务。
而兵部和工部则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涉及的事务则能推则推,甚至连龙禁尉这样的机构都能来插一脚。
这样的管理状况,如何能让京师城保持安泰?”
齐永泰的话语几乎将所有人都涉及到了,尤其是兵部、工部和都察院的几位大佬,他们的脸色都不好看。
他们知道,齐永泰所言非虚,京师城的管理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不过他们也更清楚,要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
“更为严重的是,顺天府和宛平、大兴二县对于整个内外城的人口户数、本籍附籍以及暂时寓居京师城的人口数量都从未真正厘清过。”齐永泰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现状的深深无奈。
“这样如何能真正管制起来?每当荒年灾年,便有大量流民涌入京师城,而这些流民往往成为隐匿户口,他们要么变成乞丐、盗贼,在京师城中流窜;要么就附身大户豪门甚至军中,改名换姓成为隐奴。
这些隐匿人口的存在,不仅给京师城的社会治安带来了巨大威胁,也严重影响了朝廷的税收和户籍管理。”
齐永泰的话语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
所有人都知道,京师城的管理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按照齐永泰与苏哲连日来的深入探讨和细致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几十年来,由于战乱、灾荒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京师城内外隐匿的人口数量恐怕已经不下十万之众。
这些人或藏于大户人家,或混迹于市井之中,或依附于军队之内,成为了社会的一个巨大隐患。
当齐永泰将这个数字呈报给隆泰帝时,隆泰帝的脸色终于从之前的阴沉变得晴朗起来。
他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而齐永泰对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准确判断也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齐卿,以卿之见,当下该如何应对这一严峻局势?”隆泰帝语气凝重地问道,目光中透露出对齐永泰的信任和期待。
齐永泰沉思片刻,冷冷地回答道:“陛下,当下臣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灾情严重,民不聊生,当务之急仍然是安民稳心为上。
工部和户部应当立即制定出一个全面的赈济灾民和防止灾后大疫的方略,并尽快落实人员分派下去。
一旦洪水消退,便要立即展开救援工作,确保灾民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安置。”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