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第224节

  他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喜忧之色,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苏哲见状,心中也是没底。

  他知道孙逸尘虽被誉为三品医者,但医术再高也非无所不能。

  若林如海所患之症已入膏肓,即便是神医也难以回天。

  “诸位先生,请随我来。”林卫见孙逸尘诊断完毕,便引领着众人前往旁边的书房。

  书房内布置简洁而雅致,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医书典籍。

  林卫请众人落座后,便开始商讨药方与配药事宜。

  此时黛玉早已闻讯赶来,焦急地在书房屏风后等待。

  林卫见黛玉到来,先向苏哲介绍了在座的三位老太医。

  他们分别是扬州、金陵两地久负盛名的名医,人称“赛华佗”、“小医圣”与“回春手”。

  这三位名医医术高超,声名远播,素来不习惯与他人会诊。

  若非林如海地位显赫且家境殷实,也绝难请得他们常驻家中诊病。

  “三位先生,我家老爷的病情究竟如何?还请诸位不吝赐教。”林卫忧心忡忡地问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焦虑。

  那三位名医不阴不阳地说道:“不妨先听听这位小友的高论,我等再各抒己见,共同参详斟酌。”

  孙逸尘闻言,拱了拱手,态度不卑不亢地道:“三位老先生抬爱,晚生就抛砖引玉了。

  适才我诊视林老爷,见其面色淡黄中透着薄白,仿佛秋日里即将凋零的树叶,头晕目眩,仿佛天旋地转,间有郁冒之感,爪甲无荣,黯淡无光,四肢懈怠,多作麻木且浮肿。

  如同冬日里被冰雪覆盖的枝条,胃纳甚少,不时呕逆,口干欲饮水却难解其渴,胸闷痞塞,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心头。

  小便不利,滴滴答答,语音低沉,闭目懒言,咽中紧感,仿佛有一物梗咽,舌苔中里白腻,脉象沉而无力,宛如细丝般难以捉摸。

  此系久病卧床,气血俱虚,湿阻脾土,膀胱气化不行,清阳不升,浊闭清窍,故眩晕间冒。

  湿浊下注,气化失蒸,如沼泽之水无法流通,故小便不利。

  湿郁经络,气血失养,如枯木之枝难以逢春,故四肢多作麻木。

  土不健运,胃失和降,仿佛磨盘失去了动力,因而不时呕逆也。

  证属虚损为病,病势显得颇为沉重,如同千钧之石压在心头。”

  三大名医听后,纷纷摇头嗤笑。

  赛华佗摆手道:“此言差矣,林老爷头昏眼花,下肢浮肿,行走无力,仿佛踩在了棉花上,纳呆食少,腹胀如鼓,舌淡苔白,脉缓如丝。

  此乃阳不化湿,水湿停滞,如同阴雨连绵之日,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滞,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应温阳化湿,利水消肿为是,如同阳光普照,驱散阴霾。当治之以五苓散加减,以助阳气化湿,利水消肿。”

  小医圣也补充道:“且林老爷小便带血,血色多见鲜红,如同烈焰燃烧,常伴有口苦口渴,小腹胀痛或腰痛不适等症。

  这分明是表邪化热,随经入里,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湿热下注膀胱,如同火山爆发,热浪滚滚。

  治宜清利湿热为主,兼解表疏肝,如同清风拂面,驱散暑热。

  孙小友的诊断,似乎忽略了这些关键症状,犹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回春手则慢悠悠地说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但林老爷的病情复杂多变,非单一治法所能奏效。

  我观其脉象,虽沉而无力,但亦有弦紧之象,仿佛琴弦紧绷,随时可能断裂,似为肝郁脾虚之证。

  且其面色淡黄,爪甲无荣,亦为血虚之征,如同枯井之水,难以滋养万物。

  因此,治疗时既要温阳化湿,利水消肿,以驱散体内之阴霾;又要疏肝解郁,养血和营,以滋养体内之枯井。

  如此,方能全面照顾到林老爷的病情,使其重获新生。”

  孙逸尘听后,微微点头道:“三位老先生所言极是,晚生受教了。

  林老爷的病情确实复杂多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我之前的诊断或许有所偏颇,但晚生认为,虚损为病之本,湿阻为病之标,治疗时既要顾及本虚,又要祛除标实。或许我们可以将各位老先生的意见综合起来,制定一个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

  如同厨师烹饪美食,需要各种食材和调料的搭配,才能烹制出美味佳肴。”

  苏哲见四位医者各抒己见,讨论得热火朝天,心中暗自庆幸。

  于是,他静静地坐在一旁,聆听着他们的讨论,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的治疗方案。

  “当投以柴胡、黄芩、山栀子、赤芍、生地、白茅根、鱼腥草等药治之为是,这些药物能够清解肝胆湿热,凉血止血,同时兼以利尿消肿,帮助林老爷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与毒素。”

  回春手生怕自己的见解被同行掩盖,从而失去展现自己医术的机会,忙不迭地接口道:“再者,林老爷面色无华、乏力、头晕耳鸣、低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目视昏花、腰背酸痛,这些症状无一不显示出他脾胃虚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

  这多因外邪侵袭,深入经络,伤及气血,导致气血被大量消耗。

  因此,治疗时应当滋补肝肾、益精补血为上策,投以大菟丝子饮,并加入龟板、鳖甲以滋阴潜阳,青蒿、草决明以清热明目,沙苑蒺藜以固肾涩精,如此方能逐步恢复林老爷的身体健康。”

  孙逸尘听罢,叹了口气,摇头道:“三位老先生所言虽各有道理,但却都只关注了病情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整体。

  林老爷的病情复杂,非单一脏腑之疾所能概括,而是全身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综合体现。

  治疗时,我们既要针对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又要顾及整体状况,调整脏腑功能,恢复气血平衡。

  事关林老爷的性命,晚生实在不敢轻易遵从各位的教诲,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苏哲在一旁听得头昏脑胀,但听到孙逸尘说还有救,心中不禁一喜,连忙问道:“先生之意是,这病还有治愈的希望?”

  孙逸尘微微点头,沉声道:“若由学生来施治,当有七分把握。但此病缠绵难愈,需要慢慢调养,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且,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药方,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狂妄!”三大名医闻言,不禁微微冷笑。

  他们自己治了几个月都没治好的重病,竟然被一个无名之辈如此轻视,还口出狂言说有七分把握。

  赛华佗傲然道:“倒要请教先生,您打算如何施治?”

  孙逸尘翻出医案中最近的几张方子,逐一指给三位名医看,道:“三位老先生,这方子可是你们共同斟酌的?”

  三人点头道:“那是自然,这方子集合了我们三人的智慧,一则化湿消肿,二则清湿泄热,三则滋补肝肾,有何不妥?”

  孙逸尘指着方子上密密麻麻的十七八味重药,苦笑道:“如今林老爷病体衰弱已极,脾胃功能已大不如前。

  你们再投以如此重剂,不啻于以刀斧伐其本元,这不是缘木求鱼么?

  治疗时,我们应当以温和为主,缓缓调养,逐步恢复林老爷的身体健康。

  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快速见效,使用重剂猛药,这样只会进一步损伤林老爷的身体。”

  “荒谬!”三人斥道。

  “沉痾自当用猛药,以迅速扭转病情。

  若是瞻前顾后,岂不等若坐观大人病势蔓延?我等行医多年,岂会不知此理?你一个小辈,又怎敢如此妄言?”

  苏哲在一旁听得不耐烦了,他心中已经明白了这三个庸医的医术水平。

  他们各执己见,各治各的,互不相让。

  最后妥协的结果,往往就是来个大包围,把所有可能的药都用上,却忽略了病人的实际情况。

  三人满满当当写了个方子,洋洋洒洒,似乎以为这样便能包治百病,治好了大家都有功,治不好便推说病情复杂,与自己无关,这种态度在孙逸尘看来,简直是荒谬且不负责任的。

  “先生,你不必与他们多费口舌,你只说如何治便是,我相信你的医术。”苏哲坚定地站在孙逸尘这一边,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信任。

  孙逸尘微微拱手,向三人解释道:“林老爷此病之根本虽在肾,却又与肺、脾两脏紧密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脾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

第217章 治疗

  此病实则是以肾为本,肺为标,脾为制水之脏,三脏功能失调,相互牵连,导致了林老爷现在的症状。

  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需滋养肾阴以固本;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需宣肺理气以治标。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需健脾利湿以制水。

  如今,林老爷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被水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加之之前猛药攻伐,元气大伤,已成坏病。

  若再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恐怕病情会进一步恶化。”

  “你的意思是我们三人把林老爷治坏了?”小医圣闻言,脸色一沉冷笑道。

  赛华佗也哂笑道:“若你能治好林老爷,老夫此生再不言医,从此金盆洗手,退出杏林。”

  三人异口同声道:“你若真有手段,不妨使出来。

  若治好了林老爷,我等回家自去砸了招牌,从此不再行医。

  若治不好,你便永生不得踏入扬州,更别提给人把脉看病。”

  孙逸尘默然片刻,他深知事实如此,自己为人从不作伪,让他说违心之言,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但想到苏哲的话,以及自己毕生追求的医术和天下百姓的福祉,他被三人如此相逼,心中也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

  “既如此,学生便献丑了,我虽不敢保证一剂即愈,但若不能一剂知,让学生看到病情有所好转的迹象,我甘愿让贤,从此不再涉足医道。”孙逸尘淡淡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和自信。

  “什么?一剂知?”三人闻言,皆是一愣,显然对孙逸尘的话感到意外。

  “太狂了!”小医圣摇头道。

首节 上一节 224/3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