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百户开始的横炼强者 第246节
这种深厚的家族纽带,使得他们在朝堂之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名为四家,实则如同一体,紧密相连,因此始终稳居护官符的前列。”
苏哲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追问道:“那甄家呢?他们在护官符上的口号又是什么?”
韩志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甄家啊,那是近三四十年间迅速崛起的新贵。
他们虽然根基尚浅,但在官场的势力却不容小觑。
甄家的口号是‘金陵城,有真人,直达天听谁与闻’,这句话透露出他们与众不同的尊贵与神秘。
与其他四大家族以富贵自诩不同,甄家更强调的是其超凡脱俗的尊贵地位。”
苏哲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确实,甄家的口号别具一格,透露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接着,他又问:“那除了官场之外,甄家在其他方面的情况如何?”
韩志远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愤慨与无奈:“说到这个,我就不得不提两淮盐场了。
那里的年产量我已经初步核算过,竟然高达五百万引以上!
一引大约两百斤,算下来就是整整十亿斤的盐啊!然而,朝廷所收的盐课却少得可怜,不足七十万引。
这些盐商们利用手中的权势和财富,大肆囤积私盐,赚取暴利。他们怎能不富得流油?
不,他们流的哪里是油,简直是金山银海,是无数百姓的血汗和泪水啊!”
苏哲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他正欲开口发表自己的看法,忽然门外传来一阵粗鲁沙哑的嗓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老韩,你这家伙,躲哪儿逍遥去了?”
话音未落,一个身穿油腻腻紫色官服的高大官员便推门而入。
他身材魁梧,却满脸横肉,胸前的孔雀补子被各种污渍覆盖得几乎看不出本来面目。
他的举止粗鲁无礼,全然不顾官风官仪,仿佛一个市井无赖一般。
苏哲见状,心中不禁微微一愣。
这位官员身为三品大员,却如此失态,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若在京城,这样的行为恐怕早已被御史言官们弹劾得体无完肤了。
然而,在这里,他却仿佛如鱼得水,肆无忌惮地展示着自己的粗鲁。
韩志远面带笑意,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与介绍的热情,对苏哲说道:“少爷,这位可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的都转运使,张海忠张大人。
老张啊,想当年你也是庶吉士出身,满腹的圣人学问,文章写得那叫一个锦绣,如今怎么倒像是从市井里走出来的粗汉一般?
来来来,快来见过我们苏少爷,他可是咱们这次盐务改革的大智囊。”
张海忠一听,脸上的横肉挤成了一团,却硬是挤出了一个笑容,拱手行礼道:“哎呀,原来是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苏少爷?
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今日得见真颜,真是三生有幸。
这次盐务改革,还得请少爷您多多指教,多多关照啊。”
苏哲连忙摆手,谦逊地回应道:“张大人过誉了,我不过是个闲散之人,哪有什么智囊之说?此次改革,还得靠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韩志远见状,笑了笑,说道:“老张啊,你来得正好。我和少爷正聊着盐场的事情,你不如就把你们衙门最近遇到的难题和情况,跟少爷说说吧。”
张海忠一听,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起最近的遭遇:“格老子,一说起这个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这些盐民、盐商、盐枭,一听说官府要统一收盐、储盐、发盐,就跟被刨了祖坟似的,一个个跟疯了似的跳起来。特别是那些盐枭,更是不服管教,还煽动盐民聚集起来,跟我们的盐丁械斗。
这些日子,我手下巡检司的弟兄们,已经有好几个因为这事儿送了命。
妈卖屄的,我看这些人是想造反了!他们也不想想,这盐场是朝廷的,他们这样闹,不是跟朝廷作对吗?”
韩志远听着张海忠的诉说,眉头紧锁。
他看向苏哲,心中明白这统一盐务的法子虽然是苏哲所想,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若不能有效控制盐场,其他一切手段都不过是镜花水月,徒劳无功。
苏哲则是一脸沉思,他早已预料到会遇到这样的困难。
他知道,这盐务改革就像是啃一块硬骨头,既然已经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他断然道:“张大人,此番变革,受损最大的确实是盐商和盐枭。
他们凭借着手中的权势和财富,大肆囤积私盐,赚取暴利。
而盐民们不过是愚蠢无知,被人煽动利用而已。
只要我们能够管住盐民,切断他们与盐商、盐枭的联系,让盐商和盐枭无计可施,那么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我想问问,现在盐民们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为何会如此反对官府的统一收购?”
张海忠闻言,点头道:“少爷说得在理。
这些盐民啊,他们就是怕官府统一收购会让他们吃亏。
他们也不想想,他们那点油水,官府怎么可能看得上?
不过是一群愚民刁民罢了!
但是呢,话又说回来,盐商给他们的收购价也确实不低,一引盐一两银子呢。”
苏哲闻言,心中一动,算了算说道:“也就是说,一斤盐还不到十文钱?
这价格确实不高。
但是,如果官府能够以更高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盐,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他们自然会愿意支持官府的改革。
所以,我们得想办法提高他们的收购价格,让他们看到实惠,才能赢得他们的支持。”
苏哲听罢张海忠的诉苦,眉头紧锁,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
他深知,盐务之事关乎国计民生,更牵涉到无数盐民的生计与命运。
对于那些贪婪无度的盐商,他心中充满了愤慨,但同时也对那些被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私盐之路的盐民感到同情。
“盐竟然如此便宜?”苏哲再次感叹道。
“盐商在巅峰时期,竟然能将价格抬至数百文一斤,还掺杂着沙子以次充好,真是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啊!”
张海忠和徐某两人闻言,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
他们深知,这其中的利益纠葛错综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但苏哲的提议却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那么,一个盐民一年到底能煮多少盐呢?”苏哲追问道。
张海忠沉吟片刻,答道:“大约能煮十引左右吧。这还得看天气、看盐田的状况,有时候甚至一年都煮不出这么多。”
苏哲算了算,心中更加沉重。一个盐民一年辛苦下来,也只能赚个几十两银子,这还不够他们一家老小吃喝用度的。
难怪他们会心动,想要私自煮盐、贩盐,以谋取更多的利益。
“我们不能一味地责怪盐民。”苏哲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们也是被生活所迫,才走上了这条路。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们一个更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苏哲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继续说道:“我提议,我们可以明示盐民,官府念在他们煮盐辛苦的份上,已经给出了比盐商更高的收购价格。
第235章 甜言蜜语
同时,我们还要严惩那些私自煮盐、贩盐的人,以儆效尤。
此外,我们还可以出布告,让盐民们互相监督。
凡举报私自售盐于外者,赏千金!
这样一来,恩威并施,我相信再傻的人也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他人的摇钱树了。”
张海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神色。
他抚掌大笑:“哈哈,苏少爷此计大妙!这样一来,既让盐民们看到了实惠,又让他们有所顾忌,恩威并施之下,必然能够让他们乖乖听话。”
苏哲又接着道:“而且,要控制盐场、盐民,缉拿盐枭,全靠巡检司的兄弟们出力。
他们日夜奔波,冒着生命危险在执行任务,我们岂能让他们寒心?
因此,他们的伤亡抚恤金不妨多提高些。
平日里的饷银也给足了,这样大家伙才有力气办差啊。”张海忠闻言,面露难色。
他叹了口气说道:“苏少爷说的在理。下官也早有此心。可是……衙门里实在拿不出银子啊。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之炊。
唉……这盐运司虽然看似肥缺,但实则开销也大啊。”
苏哲心中暗骂:这盐运司可是个油水丰厚的差事,怎么会连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他深知其中必有猫腻,但又不便直接点破。
于是,他看向韩志远,希望他能给出一些建议。
韩志远见状,笑了笑说道:“老张啊,休要哭穷了。
你若说你们盐运衙门几万银子都拿不出来,我立马自掏腰包给你们补上。
不过呢,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得想个办法,让盐运司的银子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张海忠嘿嘿一笑:“老韩啊,你可是真大方。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