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427节
朱允熥掌权后,进行了大量改革,让老和尚十分满意。
朱允熥愣了一下。
开国公常升?
就是自己那个整天在家里歌舞逍遥,自称要享受一辈子的二世祖舅舅?
他能在此事上起作用?
“开国公虽然不喜正业,但与京中权贵子弟关系紧密,人脉甚广,他若是带头将田地上交朝廷管理,便能促使其他勋贵之家效仿。”
姚广孝笑道:“有了勋贵之家带头,《大明日报》再帮着摇旗呐喊一下,自然会有许多人跟风。”
“不过,这件事情,朝廷恐怕要给他们让一点利,不能让他们吃亏。”
跟风这种事,在哪里都流行。
潮流的引领者,自然是位高权重的勋贵。
朱允熥顿时眼前一亮。
脑海内念头飞转,道:“大师提醒得好,我也很久没有去看过舅舅了,正要去看望一下。”
……
开国公府。
朱允熥走进去的时候,常升正与一群狐朋狗友在饮酒作乐。
“眼下朝廷也不知道要干啥,这日子啊,是越过越难啦。”
一名勋贵子弟喝得醉眼迷离,一边望着场中正跳舞的少女,一边抱怨道。
他的话音刚落,立即有人接口。
“可不是,自从税务司成立以来,咱家经商的收益,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二,家里开支又大,顿时就周转不灵了。原以为税务司激起这么大的反对浪潮,迟早会被废,却没想到,竟然让它站稳了脚跟,唉!”
“税务司也没有收那么多税吧?你家的生意,怎么突然就不行了呢?”有人不解的问道。
“这就不是收多少税的问题。”那人解释道:“主要是税务司收税一视同仁,我堂堂勋贵之家,却要纳与平民百姓一样多的税。再加上朝廷又放开了经商限制,那些平民中,经商的人数激增,如此一来,我家的生意,可不就受到严重挤压了吗?眼下还能勉强维持,已是极为不易了,再继续下去,只怕要全部停了。”
“是啊,咱们这些勋贵之家,做生意不就靠自家的面子,还有朝廷的优待吗?”又有一名勋贵子弟接言道:“眼下刑部缉盗司将盗贼都清剿干净了,那些小商人也敢四处行商。以前可只有咱们这些勋贵之家,打出旗号,山贼盗寇才不敢抢劫。”
“对对对,现在又没有盗贼拦路抢劫,地方胥吏还不敢随意敲诈勒索,税收上又经完全一样。那些贱民做生意经商,就和咱们勋贵之家都一样了,那咱们还怎么玩啊?”
众勋贵弟子你一言我一语,说起来都是满腹牢骚,抱怨不已。
家中经商的收入锐减,连带着他们的“零花钱”也受到了影响。
“我听说那个方孝孺,还在四处宣讲什么‘圣人之道,天下大公’,真真是可恶之极,这样的人,朝廷怎么就不将他拿了呢?”
“这事我也听说了,人心败坏,就是这种腐臭酸儒搞起来的。”
“朝廷眼下又在测量天下土地,不仅仅是田地,连山川,河流,湖泊,荒地,森林,房子都要造册归档。外面有流言说,朝廷要重新分配天下土地,闹得到处都人心惶惶。”
“太孙殿下究竟想干嘛呢?你说他当初争夺储君之位,咱们可都是鼎立支持他的,要咱们怎么样就怎么样,他要办大明军事学院,咱们这些人,虽说从小到大就没有吃过苦,可也都咬着牙关去学院读书,接受训练,就是为了给他撑腰,咱们对他够忠心了吧?可我怎么就觉得,太孙殿下执政之后,制定的政策,都冲着咱们这些勋贵之家来的呢?好处愣是没捞着一点!”
“可不是吗?而且,自那邮传部成立之后,都察院的举报信堆积如山,那些贱民,一个个都跟反了似的,到处写信举报。其中就有许多是举报咱们勋贵子弟的,说咱们欺压良善,欺行霸市,骄奢淫逸,作恶多端……都察院那群人,更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三天两头召人去问话!凭什么啊?太欺侮人了新!我上次就是在酒楼吃饭,与一个贱民起了冲突,老子一时气起,打了他两记耳光。结果,那家伙一封举报信写到都察院,都察院拿着信,问我爹是怎么回事?我爹愣是扒了我裤子,狠狠打了我一顿板子,痛得我三天都没能下床。如今一想起来,这气就没处撒。”
“就是,就是。那些贱民都说太孙殿下如何如何好,可对咱们这些勋贵,他又哪里好了?”
众勋贵子弟的埋怨之声,不绝于耳。
“也不完全是吧。邮传部写信,大家伙儿不也都体验了吗?制造局的许多新鲜玩意儿,大家也都玩了吧?还有,以往朝廷的薪俸,经常拖欠,自从太孙殿下执掌政事后,每月准时发放薪俸,再没有拖过一天吧?还有,朝廷给各勋贵家的赏赐,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常升听了许久,终于站出来为朱允熥说话。
“这些倒是没错,可与那些坏处比起来,这都算不了什么啊!咱们这些勋贵之家,谁也不是指望着朝廷那点俸禄和赏赐过日子啊!”
“要我说啊,您是太孙殿下的舅舅,您帮我们去问问太孙殿下吧?”
“太孙殿下究竟想做什么?”
“朝廷是不是还要倚仗咱们这些勋贵治天下啊?”
“怎么老是对那些贱民好,就偏对咱们勋贵不好呢?”
……
第258章 朱允熥醉酒,给你们出一个主意!
“是啊,朝廷要真有什么事,不还是得靠咱们这些勋贵上战场吗?怎么能这样对待咱们呢?”
“给那些贱民好处有什么用?最多也就是得到几句好听的话罢了,天下要是真不稳,信不信那些贱民又会一个个跳出来反啊?”
“说得好!只是咱们这些勋贵,与大明荣辱与共。有咱们这些人在,才能保他朱家江山安安稳稳。”
“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咱们勋贵之家,当年跟着皇帝陛下打天下,风里来,雨里去,抛头颅,洒热血,咱们容易吗?眼看着朱家坐了江山,咱们也都封了公侯,原想着从此作威作福,吃香喝辣,没想到,却弄得和贱民的地位一样?就靠朝廷这点俸禄和赏赐过日子,那顶个什么用啊?我真是越想越气!”
“这事,还真就是这么一个理!在座的诸位,谁家里没有几百上千人啊?家里的婢女、丫鬟、轿夫,护卫、清客、舞女,歌伎、厨子……哪个不要钱养啊?每天一睁眼,家里的银子就得像水一样往外流。真要指望着朝廷的俸禄和赏赐,那真是喝西北风都喝不饱!”
“对啊!实不相瞒,我最近看上了一个苏州来金陵的戏班,想将它买回去,人家开价两万两银子,也不算贵吧?可家里竟然连这点钱都拿不出来了,弄得我堂堂侯爵之子,却要和那些贱民一样,跑到专门的戏园子里去看戏,你们说气不气啊?”
“你还想着买戏班回家唱戏呢?我都快要沦落到去勾栏听曲了!”
“现在物价也越来越贵,除了粮价没涨之外,什么都在涨价。特别是那些贱民干活的工钱,都快要涨上天了!以前家里修个园子,请几百个人干活,一天也花不了多少钱,现在都涨了好几倍啦!”
“别提了,现在木匠、泥水匠都贵着呢。一个个干着贱活,尾巴都快翘上天了!也难怪他们整天说太孙殿下好!太孙殿下好!如今是工钱高,粮价低,他们能不说好吗?就苦了咱们这些勋贵!”
“这事,还真就得去问问太孙殿下,提醒一下他,不能对那些贱民太好了!得对咱们勋贵好!”
“对,对,对!常大哥,这事只有你适合出面,毕竟你是他舅舅呢!”
“常大哥,咱们都听你的。太孙殿下若是真要置咱们这些勋贵子弟于死地,那咱们也认了。怕就怕那个姓杨的,还有那个妖僧姚广孝,这些人整日在太孙殿下面前蛊惑人心。”
“太孙殿下是年龄太小,又一门心思扑在蒸汽机之类的新奇玩意上,被杨士奇,夏原吉那些读书人给骗了,常大哥,你是太孙殿下的舅舅,你可不能看着他走上邪路!”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但个个皆是义愤填膺。
“都在瞎说些什么呢?”常升的脸色微微变了变,怒斥道:“你们都说够了没有啊?”
看到常升发火,众勋贵子弟顿时都不说话了。
“现在说不靠薪俸吃饭,当初朝廷不按时发放俸禄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少抱怨啊!”
“眼下太孙殿下将薪俸都准时发放了,就不算他的功绩了吗?你们做人可不能这么厚颜无耻啊!”
常升一拍桌子,道:“常言说道好‘新官上任三把火’,眼下我那个外甥刚刚秉政不久,他能不好好烧几把火吗?”
“还说太孙殿下对你们不好?怎么,当初王弼的案子,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牵涉其中吧?要不是太孙殿下从中周旋,你们早就被斩头抄家了,还能坐在这里喝酒吗?”
“当初可是你们家里的人,带着家丁去围攻太孙殿下。太孙殿下不仅不念你们的过,还为你们求情,放你们一条生路,这还不好吗?”
“还有出去打架的,喝酒在外面闹事的,在青楼与别人争风吃醋的……我说你们能不能消停一下啊?就一定要趁着朝廷眼下整顿治安,打击贪污腐败的风口上面,去顶风作案吗?”
“你们口口声声说对太孙殿下忠心耿耿,那倒是少给太孙殿下惹事生非啊。”
“可别怪哥哥我没有提醒你们,缉盗司和都察院现在是六亲不认,你们要是犯到他们手上,到时候别哭着来找我求情,我丢不起那个脸!”
常升一通火发下来,全场寂静无音。
过了半晌,才有人举杯道:“常大哥说得极是,咱们这些人,说到底都是太孙殿下这边的自己人,太孙殿下不照顾咱们,还能照顾谁呢?”
“眼下太孙殿下刚刚秉政,要整顿朝纲,咱们确实不能在这时候添乱,拖后腿。”
“有怨言,也就是在这里说一下。”
“在外面,谁敢说太孙殿下半句不好,我第一个上去和他们拼命。”
话音落下,其他勋贵子弟纷纷应声。
“对!对!对!”
“咱们也就是见到今日这里没有外人,随便抱怨两句,常大哥别往心里去!”
“是的!”
“来!来!来!喝酒!”
常升举杯与众人一起饮酒。
朱允熥拍着手掌,走了出来,笑道:“大家好兴致啊!”
众人见到太孙殿下骤然出现,顿时吓了一跳。
“参见太孙殿下!”
“参见太孙殿下!”
……
大家都连忙行礼。
心里一个个惶恐不安。
一方面是不知道太孙殿下来了多久,担心刚才的抱怨之言,被太孙殿下听去了。
另一方面,封建时代,由于生产不足,朝廷和社会舆论对于吃吃喝喝,本就十分不待见。
别看这些人买歌姬回家给自己唱歌听,买舞女回家享受,养戏班子等都是司空见惯的事。
实际上,这些事只在同为勋贵子弟,同为纨绔膏梁的圈子里随意攀比炫耀。
在外人面前,尤其是在御史言官面前,是绝不会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