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 第3节
“就算是为了百姓们能吃饱饭,也不能让蒙古人来祸害北疆。”李骁心中暗暗想道。
然后又转头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一个少年。
“大虎,二叔今年还要继续垦荒?”李骁开口问道。
“你家就这几口人,都已经有这么多地了,能种的过来吗?”
这个少年十四、五岁的模样,身材挺拔,面带憨厚,眉眼之间与李骁有那么一两分的相似。
他是李骁的堂弟,李大虎。
今年十四,比李骁小了一岁,比李二虎大了一岁。
是李骁亲叔叔的大儿子,另外他还有个弟弟,名叫李二豹,今年十一,比三豹大了一岁。
一龙、两虎、两豹,这就是李家这一代五兄弟。
年龄分别是十五、十四、十三、十一和十岁。
除此之外,李骁还有一个亲姐姐,名叫李大凤,已经嫁到了二十里外的河东堡。
还有一个亲妹妹和两个堂妹,都是云英未嫁。
总的来说,李骁家的人丁可不少。
只不过前两年,在老爷子和老太太的主持下,两兄弟分了家,李骁家作为大房负责给二老养老,可两家的关系依旧非常好,堂弟堂妹们对李骁也是非常亲近。
“没办法呀,我爹就喜欢种地。”
“他老是说,自家的地越多,他心里就越安稳。”李大虎埋头说道,和弟弟驱赶着自家的一百多只羊,跟随在李骁家羊群的后面。
相比于虎头虎脑、略显冲动的李二虎,李大虎就显得性格有些沉闷,不喜欢说话,大部分时间都在低头做事。
“二叔性格敦厚,是守成之人,又勤俭持家,以后肯定能为你俩攒下一片基业。”
“只是肯定要辛苦几年才行。”李骁轻轻摇头。
心中感慨,华夏人对于土地的热爱简直是印刻在骨子里的,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条件,就在土地里往死里干。
实际上就是三个字,饿怕了。
数千年来,华夏的底层百姓们,又有多长时间能真正吃饱饭?
很少很少。
大部分时间都在吃不饱又饿不死的边缘徘徊。
现如今,河西堡南面有大量的荒地等待开垦,只要开垦出来了,就都是自己家的。
这种能够福泽子孙后代的机会,又有谁能不心动?
反正二叔只要没事就去开垦荒地,现如今,他家的地比李骁家的还要多一点。
“辛苦不怕,只要我爹高兴就行。”李大虎轻轻一笑说道,用鞭子抽打着羊前进。
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孝顺孩子,且性格和他爹差不多,都是老实敦厚,不惹是非的那种。
而反观李骁的亲弟弟,年龄比他还要小一岁的李二虎,从小就是一个精力旺盛,怎么闲不住的家伙。
听到两人的话之后,耐不住性子的二虎,从羊群侧面转头喊道:“反正咱们正在和葛逻禄人打仗。”
“到时候让咱爹和二叔他们,多抓一些葛逻禄人回来替我们种地。”
“只要是葛逻禄人奴隶多了,二叔想开垦多少地都没问题。”
李二虎兴致勃勃的大喊道,说起跟葛逻禄人打仗的事情,他的脸上就满是激动。
另一边的李三豹却是泼冷水道:“二哥,葛逻禄人自己都不种地,怎么替我们种地?”
“他们根本不会种地好吧?”
三豹只有十岁,但却人小鬼大,头脑比二虎精明很多,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拿言语怼二哥。
李二虎嘴笨,经常吃亏,但是拳头上却从不认怂。
握起拳头对三豹示意了下,哼声说道:“不会种地就教他们种。”
“要是不肯学,或者学不会,那就揍他们。”
“用鞭子抽,用棍子打。”
“都成奴隶了,还反了他们?”
三豹摇头道:“葛逻禄人哪里是好抓的?他们凶得很。”
“连王廷皮室军都在葛逻禄人手里吃过不少亏呢!”
“那是皮室军将领废物~要是换我指挥军队,早就杀他葛逻禄人片甲不留。”二虎扬着脖子吹嘘道。
第3章 河西堡
听着二虎和三豹的争执,李骁在一旁默不作语。
根据前身的记忆,李大龙在对待两个弟弟的时候,向来都是如此。
等他们闹的差不多了,李大龙才会出声仲裁,将两个弟弟制的服服帖帖,所以李大龙在一众兄弟们中的威望很高。
而且村子里差不多年龄的少年们,都是以李大龙为首。
不过两人的话,也让李骁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
“金州葛逻禄部族叛乱?”
李骁骑在马背上,心中轻声的呢喃。
如今金州的很多堡寨都受到了都督府的征召,被抽调了青壮组成军队,前去镇压葛逻禄人的叛乱!
李骁的便宜老爹李大海和二叔李二江,便是带领河西堡的一百青壮去了北山。
已经半个多月了,至今还没有任何的消息。
“可惜史书上关于西辽的记载太少,关于这场葛逻禄叛乱的信息,更是一点儿都没有。”李骁心中暗自可惜的说道。
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换做宋国、金国哪怕蒙古国的事情,李骁也能了解一些。
可是关于西辽的一切,却仿佛被人生生的从史书上抹去了一般,只留下了只言片语。
很多事情都只能通过侧面记载去推测。
“不过葛逻禄人在西辽掀起的叛乱不少,却没有一次成功的,这一次葛逻禄人的结局肯定也是会被镇压。”李骁想道。
说起葛逻禄人,所有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在怛罗斯之战中,对大唐的背叛,导致两万唐军尽丧于阿拉伯帝国之手。
至此,中原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力,彻底止步于葱岭。
葛逻禄这个民族也被贴上了‘背叛者’的标签。
也不算太冤枉,毕竟他们骨子里就充斥着暴力和不安分的基因。
到了西辽统治时期,葛逻禄人同样是不安分的代名词,数次叛乱,数次被镇压。
屡叛屡败,屡败屡叛!
不得不说,耶律家族对葛逻禄人也够仁慈的,换做李骁,早就将车轮放平了。
“希望这次叛乱早点被剿灭吧!”李骁轻声说道。
要是拖的时间长了,说不定还会影响河西堡的农忙。
毕竟被抽调的那一百青壮,可都是河西堡的主要劳力。
……
轻轻摇了摇头,李骁不再去想葛逻禄人的事情,反正结局已经注定了,葛逻禄人下不起太大的浪花来。
李骁当前要做的,还是尽快的锻炼武艺、骑射,扩大自己在河西堡乃至整个金州的影响力。
呵止了二虎和三豹的闹腾,一行人很快的来到了河西堡前。
北疆汉民的聚集地和游牧民族不一样。
游牧民族都是随地扎个帐篷,外面几乎没有任何的防护,随放随走。
可是北疆的汉民不会轻易的迁徙,或许是安全感缺失的原因。
北疆的每一个汉人村寨,都建有一定的城墙,壕沟,宛然就像是一个个的坞堡。
来到河西堡的外面,最先看到的就是一圈的壕沟,宽度大概两三米,也不是很深。
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防人,而是为了防马。
只要大部分的战马跳不过去就行,毕竟骑兵乃是草原的主要战斗力量。
即便是有少量的步兵进入了村子,也能够被村子里的青壮斩杀。
可是一旦有足够规模的马队冲进去,结果就不一样了。
所以,河西堡的所有防护,都是针对的大规模骑兵突击。
壕沟后面的城墙也一样。
说是城墙,但其实比中原那些真正的城墙差远了。
只是一排高一米多的土坯墙罢了。
上一篇:水浒:现在开始,梁山我说了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