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50节
“至尊,臣军中多务,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就算要读,恐怕读些兵法也够用了,何必读史?”
孙权哈哈大笑:
“文向跟子明当年真一模一样!
“当年孤劝子明读书时,子明也如此回孤。
“放心,孤不要你当治经博士,你且回去好好读书,先不要读兵法,先读汉书。”
徐盛到此时才突然一个咯噔。
当年至尊劝学吕蒙,在鲁肃殁后便以吕蒙为督。
所以现在是…暗示?
一念至此,当即振声称唯。
孙权笑了笑:“好了文向,你且回屯好生歇息几日,待曹休淮扬大军一至,便真要你御敌于外,为孤击而破之了。”
徐盛拱手:“必不辱使命!”
言罢翻身上马,往东北奔去。
东吴大军今已围住了樊城,隔绝了樊城与外界的联系。
而徐盛统军一万,自沔水向北移屯二十里,在淯水上游,樊城东北角筑两座营垒阻敌。
潘璋又统军一万,在樊城西北角的邓城附近筑两围,阻敌南援。
这几乎是照抄了当年关羽水淹七军时围困襄樊的战术。
长上短下的紫髯至尊目送徐盛离开,直到徐盛一行数十骑彻底消失在视线里,才与陆逊返身往楼船行去。
“伯言,司马懿走得仓促,你说上庸、新城、房陵三郡,现在会不会守备空虚?”孙权问道。
陆逊愣了一下,问:“至尊的意思是,趁东三郡战乱方定,民心未安之际,从曹魏手中夺下东三郡?”
“嗯。”孙权徐徐颔首。
“申耽、申仪兄弟二人,在刘备打下汉中后叛魏投蜀。
“孟达之背蜀,兄弟二人复又背蜀投魏。
“此番孟达再叛魏投蜀,申仪再随孟达叛之。
“司马懿平定孟达后,申仪举郡投司马懿,拥兵自守于西城,司马懿奈何他不得。
“有谍报说,申仪其人因久在西城,专威疆埸,常常背着曹叡承制刻印,假授了很多官位。
“如今他仍守西城,心怀内惧,或许正是诱降他的时机也未可知?”
陆逊闻言沉思起来,片刻道:
“至尊,申仪或许可诱,但上庸房陵二郡,恐怕难以攻克。
“东三郡处汉水上流,我们纵使能夺下西城,襄樊不取,也难以将粮草运进去啊。”
东三郡民寡地狭,粮草难以自足,需要从外地支援。
申仪所处的西城,又是距汉中最近,距江陵最远的一城,根本没有办法运粮进去。
孙权道:“可以找蜀主借粮,他们在汉水上游,运粮下来很方便。”
陆逊一滞:“可是…蜀主会同意我们取东三郡吗?”
孙权皱眉:“我若能凭本事打下东三郡,还需要蜀主同意吗?若能诱降申仪,夺下西城,便能彻底切断蜀国与南阳的联系。
“如此,蜀国再想攻魏,便只有打下关中,自潼关出兵一途。
“除非他背盟,可是…他敢背盟吗?”
陆逊闻言,思索半晌后颔首:
“至尊所言极是,或可一试。”
诸葛瑾与步骘两万大军此刻正在临沮,距上庸、房陵也就二百余里。
要真下定决心攻打三郡,则襄樊的部队可以顺汉水而上,与诸葛瑾会师房陵城下,南北合围。
确实可以一试。
不多时,孙权与陆逊跳上舢板,往楼船而去。
然而刚踏至楼船甲板之上,突然望见徐盛离去的方向有尘土扬起。
立了少顷,仔细一观,却是有百余骑自彼处奔来。
待到那百余骑更近一些,孙权才看清楚。
非但刚刚离去的徐盛去而复返,似乎他另一员虎将潘璋,此刻正与徐盛并辔齐驱。
孙权眉头一皱。
而没有离开楼船的陆逊,看着去而复返的徐盛与策马驰来的潘璋,亦是微微皱眉。
片刻后,潘璋与徐盛二将策马来到楼船之下,却见二人脸上俱是大惊之色。
“难道是曹休突至不成?”孙权已再度摇橹来到沔北,站定后对二将惊疑相问。
“至尊…不…不好了!”潘璋气喘吁吁,胸膛剧颤。
“司马懿惨败!
“刘禅…刘禅夺下了关中!”
“什么?”孙权没来由地眼前一黑,忽有种摇摇欲坠之感,片刻后才立稳身形,满脸不可思议,“刘禅…刘禅夺下关中?!”
潘璋勉力颔首:“至尊…司马懿已经…已经退守潼关了!整片关中都被刘禅夺下了!”
第160章 沙苑
晴天霹雳。
五雷轰顶。
孙权再三跟潘璋确认,再三诘问潘璋购得的魏国军官。
最终,以一种失魂落魄的姿态颓然咽下此噩讯,其后盯着所谓『纸糊的樊城』久久无言。
大都督陆逊,安东将军徐盛,平北将军潘璋,亦是心乱难安,又轻易不敢言语。
许久之后,一脸浓密紫髯被风吹得凌乱的孙权才忽然出声,只是声音有些沙哑无力:
“昔孔明遣使与孤共议北伐,只道或可试取陇右三郡之地,若成,则断陇拥凉,俯视关中。
“如是,必能将曹魏兵力粮草拖入关中泥沼之中,为孤夺取襄樊合肥争取时间,孤遂同意一并北伐。
“如今不过短短半年时间,孔明与阿斗竟连关中都夺下了,而孤却止步于襄樊城下……
“滔滔江汉,不助孤耶?”
孙权自言自语,思绪一时混乱。
自夷陵一战后,吴蜀联盟的双方都明白,他们的敌人是曹魏,老二与老三打生打死,老大自是乐得看鹬蚌相争,收渔翁之利。
如今蜀国以弱胜强,大大削弱了曹魏这个庞然大物的实力,孙权作为蜀国盟友,该高兴才是。
毕竟不论如何,曹魏被削弱已是事实,大吴将来攻夺襄樊合肥,成功率必然为之陡增。
可是…真能陡增吗?
潘璋跟徐盛二将看着眼前这位黯然失色的大吴至尊,只以为至尊如此黯然,乃是因为蜀国拿到了关中,而大吴却寸土未获,寸功未建,所以才郁郁其不能得志。
默然相顾片刻,最后又都将关切的目光投于至尊身上,却又似乎不知该如何劝说,只能继续保持沉默。
孙权抬头看了眼二将,目光相接片刻又挪走,心中失意更甚。
他攻襄樊前,授吕范以大司马之职,命他统督合肥战事,结果印绶未及发下,吕范病逝的消息就顺江传到了沔水之上。
至此,有吞并天下之志,锐意进取的淮泗虎臣,全部死光了,潘璋徐盛二将虽有进取之心,却没有部曲能为二人所用。
顾、陆、朱、张……
大吴虽号十万大军,却有十之七八都统属于这些江东大族。
保境守土有余,锐意进取不足。
何也?
这群大族,不过是靠利益的勾兑与武力的威胁,勉强跟他孙氏结合在一起罢了。
与他志同道合者几无。
而这归根结底,又是当年他大兄在江东造下的杀孽所致。
成也大兄,败也大兄。
攸攸苍天,何薄于孤?
孙权把这个烂摊子撑到今日,是真的挺累的。
陆逊与徐盛、潘璋诸将在至尊身侧静立许久,沔水涛声阵阵,让他们听得有些失了神。
直到孙权终于振奋些许的声音忽然传来,他们才凝眸朝沔水之畔的至尊望去。
“二十年前,大吴得天时地利人和,于赤壁大败曹操,孤遂得以坐断东南,赤壁大江上烧的那把大火,迄今犹在眼前。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