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1606节

群臣整齐划一,大多官员的嗓门之洪亮,远胜以往任何时候,把有情绪写在了脸上,付之于行动。

朱厚熜却跟没事儿人似的,像是一点没瞧出他们的不满,呵呵笑道:

“众卿平身!”

“谢皇上。”群臣闷闷起身,接着,由内阁领衔,献新年贺词……

好一番场面之后,

群臣唱罢,皇帝登场!

朱厚熜总结当下,展望未来,同时拿起老传统——画饼!

画饼的同时,也舒展了心中抱负,且释放了一个信号——自嘉靖三年起,朕要开始大干一场了,今年是个转折点!

这点群臣早有预料,并不感到意外。

当然了,他们不觉得自己会输。

就现阶段而言,皇帝仍是弱势的一方 ,外臣之中虽有一部分没骨气的投了诚,可占比并不算大,皇帝拿什么拼?

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铁板一块,皇帝又能如何?

难道你有魄力,将俺们全辞了?

实在不行,还可以打孝宗那一张牌,大明以孝治国,你既已认了爹,还能有什么手段?

大过年的不闹腾,这是老传统了,群臣并未说什么打击的话,违心恭维了两句,等着发红包。

只是……今年的红包较之往年少了不少。

对此,朱厚熜的解释是:“嘉靖副本的开展,以及武宗实录的编撰,额外花费太多,内帑也不富裕。”

群臣郁闷至极,几乎要……

(╯‵□′)╯︵┻━┻

这大过年的……真让人闹心。

于是乎,六部九卿再次聚到了杨府,让他拿个主意。

却不料,杨廷和认真表示:“开春本官就向皇帝递交辞呈,致仕还乡。”

这下,众大佬麻了。

不是……马上都要开团了,你要退出游戏?

“杨首辅,皇上年轻气盛,做事冲动,若不加以……辅佐,势必会成为正德第二啊。”

“是啊,杨大学士,我等食君之禄,当为君分忧,皇帝年少,不可任其胡来啊。”

“杨大人,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我们岂可袖手旁观?”

众大佬是真的急了,他们没想到杨廷和会在这关口下野。

主心骨若是没了,战斗力必然直线下滑!

杨廷和叹道:“诸位,非是本官怯懦,这几年本官行事诸位都看在眼里,可是那种遇事退缩之人?”

众人一滞,哑口无言。

确实,这几年杨廷和遇事都是冲在最前面,从不和稀泥,说拼命三郎也不夸张。

可正因如此,他们才更舍不得杨廷和下野。

这么个能扛事的主心骨,换谁也不想失去。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比如……几个内阁大学士。

前面少了个人,他们都能往上提一提,只是这种心思怎能表现出来呢?

所有人都在劝杨廷和。

然,杨廷和却是铁了心,他叹息道:“诸位,杨某真是干不动了,这些年下来,身体透支的厉害,临了临了……想过几天悠闲生活。”

“杨大学士的付出,我等都看在眼里,只是……眼下皇上这个阶段,正是好大喜功之时,还请杨大人勿要爱惜自己。”

“杨大人,本官说句难听话,你好歹也撑过这段时间再说啊。”

“……”杨廷和无语又无奈,正色道:“我多留一日,少留一日影响不到大局,我多留一日,皇上推迟一日,事实上……还是一样,因为皇上不会在我在朝的时候,发起‘进攻’。”

“这……”

众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杨廷和轻笑道:“其实诸位也不必过分担忧,当初先帝溘然长逝,朝局不也一样没出大乱子?如今走了我一个杨廷和,又有何打紧?

相处这么久,诸位当也明白,皇上和先帝总归是不一样的,他不是那种凭喜恶行事的人!”

顿了顿,“我亦相信,走了我一个杨廷和,还会有下一个杨廷和,难道诸位就没有信心?”

诸多大佬面色讪讪,沉默下来。

……

杨廷和去意已决,挽留无用的情况下,众大佬抢先发难。

刚吃过元宵,他们便联名上疏弹劾张璁。

这是唯一一个身居高位要职,却跟他们不是一条心的人,必须得撵走。

朱厚熜自然不肯,但群臣却以杨廷和的去留为要挟——

张璁不走,杨廷和也不能走,不然就是你这个皇帝容不下人才,强逼着人走的!

朱厚熜恼火又无奈,只好如法炮制,让张璁再次出阁,然,同样的招式再耍第二遍,自然没了成效。

六部九卿统一口径:“让张璁卷铺盖走人!”

这下,朱厚熜真恼了,坚决不肯。

见此情况,六部九卿强硬表示:既如此,杨廷和辞官之日,就是臣等还乡之时!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朱厚熜愤怒非常,然,他暂时还真没有反制的手段,暗暗发誓——

不用你们威胁,他日朕非要把你们这些人全换了!

发狠归发狠,不过现阶段的朱厚熜,还真承受不住六部九卿集体请辞的后果。

诚然,臣子请辞皇帝可以不批,可这些老狐狸太有办法让他难受了。

在没有培养出可替代的人选之前,他不能冲动……

不得已,他只能退一步,让张璁去南直隶任职,并严肃表示:这是朕的底线。

群臣虽没达到预期,却也没有再进一步逼迫,毕竟,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张璁一走,皇帝势必很难再组织有效‘进攻’!

站在理性的角度上,他们如此分析十分正确。

然,他们终是忽略了一点!

皇帝满打满算也才十七岁,再聪明睿智的少年人,都有冲动的时候,何况,皇帝都隐忍数年,并做了自认为很足的准备……

这种时候你让他放弃?

笑话!

无论成功概率大小,他都会强拼一波!

……

第55章 纷争开始了

嘉靖三年,二月春。

杨廷和辞官还乡,朱厚熜给予了他极高的待遇,不仅给了丰厚的赏赐,还去了府上做君臣告别……

这波,着实圈粉。

然,紧接着,自命不凡的少年人便发起了‘进攻’。

以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展开……

甚至,群臣都没意识到纷争已经开始了……

这一日,弹劾寿宁侯、建昌伯的奏疏,摆上了御书案,摆上朝堂。

侵占民田,鱼肉百姓,豢养太监……种种恶劣行径一下子统统曝光!

群臣对张皇后娘家人不爽不是一天两天了,奈何,皇帝为了‘孝道’,一股脑全压了下来,搞得群臣也无法上纲上线,毕竟,是他们逼得人家认娘……

今见皇帝如此,他们不仅不恼,反而觉得挺好。

若皇帝的搞事情只是这般,那也没必要反对,甚至反过来帮帮场子都可以。

群臣对外戚的厌恶,不亚于太监!

尤其寿宁侯、建昌伯这种恶名在外的外戚,对他们动手,不仅可以巩固自己这个群体的利益,还能收获名声……

既然皇帝都不打算客气了,他们自然不会客气。

一时间,对张家兄弟的舆论声讨一下子爆裂开来,一发不可收拾……

朱厚熜趁热打铁,当即下达了一道影响深远的旨意——

首节 上一节 1606/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