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071节

“文官嘴皮子再厉害,上嘴唇砰下嘴唇也说不死人,所谓的歹话,人家根本没往心里去。”胡宗宪分析道,“之所以油盐不进,是因为他们认为,大明不会出兵。”

戚继光颔首道:“胡总督所言极是,别说是他们,就连……就连文官都觉得收取西域是个赔本的买卖,纵深这么大,出兵成本之高令人发指,依照正常逻辑,大明没可能出兵。”

俞大猷皱眉道:“可我们终是人少,兵虽精,可那些蛮夷却不知厉害,未必就憷了我们。”

“是这样,可正因如此,才为赌斗提供了条件。”

“怎么说?”

戚继光微笑道:“西域比我们更怕大明全军覆没,一旦我们这支军队覆灭,朝廷必定震怒,哪怕是那些个一向反对出兵的文官,也会站出来请奏皇上出兵,无他,朝廷体面!”

胡宗宪微笑道:“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谁还敢打小的?”

俞大猷讷讷道:“那些个蛮夷……能想到这一层吗?”

“人家只是没文化,又不是笨蛋,更不是傻子。”戚继光好笑道,“汉唐时期,西域也是我中国的一部分,可不是什么海外蛮夷。”

俞大猷咂咂嘴,看向李青,问:“侯爷也这么认为?”

李青笑了笑,道:“西域不想与大明为敌,这是一定的,理论上赌斗完全可行。”

“要是他们输不起,咋办?”

“那就杀了!”李青说的轻松,就跟喝凉水似的。

俞大猷却是没过多怀疑,当初漠北一战,他可是见识过李青一拖二,还能从千军万马中逃出生天。

真若暴起杀人,谁人挡得住?

“我还以为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血战呢。”俞大猷有些遗憾的说。

胡宗宪瞪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武艺高强,可不是人人武艺高强,常言说,强龙不压地头蛇,真要火拼……咱们这三千人撂下两千都不定够。”

“呃呵呵……末将不是这个意思,末将……也是这么想的。”俞大猷悻悻道,“但愿他们肯识时务,不然……”

俞大猷看向李青,干笑道:“胡总督是主帅,小戚功夫远不如我,侯爷你也是知道的,到时候你带上我,我绝不会成为你的累赘。”

李青好笑道:“情况允许的话,可以。”

论武艺,俞大猷属实厉害,毫不夸张的说,俞大猷是李青见过的没有真气之人中,最能打的。

甚至,大多有真气傍身之人,拼命之下,也不是俞大猷的对手。

见李青答应,俞大猷精神大振,怪笑个不停。

瞅得戚继光一阵无语。

……

历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西域动兵是早就定下的,去年冬季就开始准备了,胡宗宪三人回来之后,更是加大了力度,基于此,前期的行军速度很快……

出了大明之后,速度有所下降,又行了一段,再降,再之后,一降再降……

对西域用兵的高成本,逐渐显现,越来越明显。

就连李青,心头的兴奋也被枯燥的行军过程,一点点削弱,索性,如往昔随军出征时那般,直挺挺往后一躺……

三人惊奇,俞大猷更是效仿起来,结果跌下马几次,还有一次被战马来了个屎到淋头,这才罢休。

西域的气候比之大明还要差许多,尤其是夜里,真可谓是一个冷,好在这是年后出兵,气温在逐渐走高……

士卒们也是身心疲倦,不过,士气一直都挺好。

军饷太丰厚了,伙食也着实好,战后还有一波奖赏……哪能没有士气。

这些精锐中的精锐,无论战力,还是毅力,都是上上之选,军备器械,也都是异常精良。

这么一支军队,只要军饷给的足够,只要大后方不作妖,对上各方面都落后的西域,哪怕三千打一万,都有的打,且还能打赢……

一日一日又一日……

李青都记不清是什么日子了,只觉这天儿是越来越暖和,虽然夜晚还是冷,但白天已经有些燥热了,总算到了传说中的河西走廊……

李青来了大明这么多年,也还是第一次来到河西走廊。

虽然时下的它非常……一般,但李青对这条‘丝绸之路’,却是有着丰富的情感,因为在他内心深处,这里一直都是国家的疆土。

“这就是河西走廊……霍去病凿通的那个河西走廊?”李青不确定的问。

胡宗宪缓缓点头。

作为武将,哪能不知勇冠三军、封狼居胥的冠军侯。

“可惜啊,如今的西域……比不了汉时武帝那会儿了,如今这条河西走廊……几乎都荒败了。”

戚继光、俞大猷也是一脸惋惜。

其实,哪怕是他们,内心深处,也觉得当下的西域没什么价值可言。

李青却是笑道:“荒败只是一时,终有一日它再次绽放出昔日光芒,甚至更胜往昔。”

~

元宵节快乐,欠四百字,马上补。

第445章 西域荒败的原因

胡宗宪说道:“大明刚立国那会儿,太祖本也想收取西域,当时都已经攻占了河西走廊,就是因为人口太少了,补给之艰难,令人发指,大明又是百业凋敝……才不得不放弃……”

“总体来说,大明不收取西域,不是打不了,更不是打不过,只是……不划算。”

胡宗宪轻叹道,“小到一家,大到一国,都是要过日子的,过日子就要算账……收取西域,太不划算了。”

李青笑问:“胡总督也不太赞同朝廷收取西域?”

“呃……”胡宗宪讪然道,“今我大明兵强马壮、府库殷实,收取西域的花费……也是可以接受的。”

戚继光接言道:“其实,收取西域并不难,花费的成本也不会太大,时下西域比之汉唐可谓是差之千里,可正因如此,收取西域反而容易,真正需要忧心的是……如何经营!”

“不错!”胡宗宪颔首道,“如今的西域太荒败了,这个大窟窿若想填平,又怎一个耗资弥巨能够表述,只怕……真会对大明财政造成严重影响啊。”

俞大猷快人快语,瓮声道:“咱们是武将,操这么多心干嘛,只管打仗好了。”

言罢,又觉当着李青说这话,实在不明智,且也有不负责任的嫌疑。

“咳咳,那什么,我的意思是,朝廷能人众多,咱们在其位,谋其政,至于打下之后如何经营……相信皇上、永青侯、以及朝堂诸公,当有明断。”

李青笑了笑,并没不悦,俞大猷这话没毛病。

胡宗宪忙打圆场,解释道:“志辅,话不是这样说的,如若西域打下了却经营不善,甚至给大明财政造成危机,那咱们就不是为国立功了,反倒成了为国揽过……”

俞大猷悻悻道:“胡总督高见,末将想简单了。”

李青压根没有往心里去,主动岔开话题,问道:“西域今日如此,不全是天灾吧?”

胡宗宪微微点头,说道:“天灾是一方面,更大原因还是战争,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数百年前,蒙古灭西夏,对西夏政权可谓是斩草除根,元廷建立后,对西北也用过几次兵……此外,就是气候问题了。”

胡宗宪沉吟着说道:“其实,当下西域如此,我大明也有一定责任。”

“你是说,大明经济重心难移,停摆了与西北的经济交流?”

“侯爷明鉴。”胡宗宪点头称是,道,“如若能开展互市,西域定能缓上来一口气。”

俞大猷:“就西域这情况,朝贡还行,互市……他们也没这么大体量啊。”

戚继光沉吟道:“越是孤立,西域越弱,西域越弱,越要孤立,这是个恶性循环,如若不打破,那么收取西域……可真就没有价值可言了。”

俞大猷无奈道:“你这话是不错,可问题是大明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朝廷开支本就不小,再大力投入……皇上会同意吗,百官会不反对吗?”

说着,瞧向李青,“侯爷,您怎么看?”

李青缓缓说道:“是有些棘手,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朝廷没那么穷。”

三人:“……”

朝廷没那么穷,跟朝廷愿不愿意花,是两码事好不好?

随即想到李青的隐性权重,又觉李青这般说,倒也不是吹牛,纵观这些年来,只要永青侯想做某一件大事,好像还没有失败的。

作为收取西域的主将,三人自然希望未来西域能支棱起来。

李青瞧了眼天空大日,道:“不知不觉又饭点儿了,反正行军速度也快不起来,该吃吃、该喝喝,将士们大老远出征,不能屈待了。”

胡宗宪苦笑颔首,拨转马头,走至不远处的亲兵跟前,命其传令埋锅造饭,休整一个时辰。

运来一碗米饭的成本,都赶上一碗肉了,消耗着实惊人,也就李青跟着,不然,胡宗宪万不会如此优待士卒。

不是不够体恤将士,而是不敢太体恤,无他,太烧钱了。

戚继光由衷道:“咱们这支军队,可都沾了侯爷的光呢。”

“亏待谁,也不能亏待了打仗的将士。”李青轻笑笑,翻身下马,走至一土坡上,登高望远。

风沙路漫漫,目之尽头,沙烟朦胧……

当真是不毛之地。

如若没有后世记忆,李青怕不是也会与群臣那般,认为是个赔本买卖了。

西域是个笼统的说法,涉及范围太广了,可不只是关西七卫,包括中亚,乃至更西的广袤地域,都可称之为西域……

广义上的西域,大明不可能,也没能力收取,且不说补给成本之高让人绝望,人也很难顶得住这么长的长线作战,大明也没这个经济实力。

大明的战略目标是那片在后世盛产哈密瓜、棉花、蜜枣等作物的广袤区域……

“侯爷,来一口不?”

首节 上一节 2071/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