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298节

告状对象转变的过程中,也在层层加码,到了沈炼的时候,就不是鱼肉乡绅了,而是僭越之罪。

这下,省里的官员也怒了。

一个县嘛,鱼肉乡绅就鱼肉乡绅了,可你沈炼把手伸到我们浙江,这就是赤裸裸的挑衅。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一咬牙,连同海瑞、戚继光,也一并顺带着给告了。

状纸十分顺利的递交到了朝廷,经由通政司,内阁,最终摆到了皇帝的御书案前。

朱载坖瞅着弹劾奏疏,也有些懵。

知县鱼肉乡绅?

多么新奇的罪名啊……

皇帝对乡绅是复杂的,一方面地方上的稳定、税收,要依仗乡绅;另一方面,又很不爽乡绅在地方所拥有的话语权。

海瑞是否鱼肉乡绅,朱载坖并不关心。

只要海瑞能保证税收,能保证辖地百姓不起乱子,真就鱼肉了,也没什么关系。

反之,如若海瑞此举影响了税收,辖地起了乱子,没有鱼肉,也不能坐视不理。

朱载坖暂时按下不表,继续往下看。

瞧见是弹劾戚继光的,朱载坖都懒得细看,迅速翻了过去。

戚继光受弹劾,说明戚继光公事公办,不受弹劾,才有问题呢。

继续往下看……

朱载坖的眉头微微皱起。

弹劾沈炼的内容,让他无法坐视不理,可若认可了这项罪名,又会对田亩清丈的国策,造成重大影响!

第38章 皇帝的态度

朱载坖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去求助父皇。

大高玄殿。

朱厚熜看过弹劾奏疏,一向古井无波的脸,浮现出诧异神色。

“鱼肉乡绅?”

朱厚熜皇帝做了四十年,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个罪名,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价。

好半晌,

“呵呵……真有意思,鱼肉乡绅……”

朱厚熜失笑连连,啧啧道,“大明如此大,按理说发生什么事儿都不值得稀奇,可这个罪名……真稀奇。”

朱载坖也有此感,讪笑道:“不管是海瑞一丝不苟、公事公办,还是真就鱼肉乡绅了,儿臣以为,只要不出乱子,只要能贯彻田亩清丈的国策,大可不必理会。”

朱厚熜点点头,认可了儿子的说法。

“父皇,儿臣今日来,主要是为浙江弹劾沈炼之事,您往下看……”

朱厚熜继续审阅,平静的看完之后,反问道:

“你想如何?”

“儿臣……”朱载坖悻悻道,“儿臣正是陷入了两难,故才来求教父皇。”

朱厚熜答非所问道:“抛开事件本身,你内心深处更倾向哪边?”

“这个……”朱载坖犹豫了下,“儿臣更倾向沈炼。”

“这不就是了。”

“可是父皇,沈炼此举说僭越……也不为错。”朱载坖沉吟道,“如若放任不理,岂不是国无国法了?”

“呵,你是皇帝,你拥有最终解释权,如何定性,还不是你说了算?”

朱厚熜叹道,“你呀,还是没能真正理解做皇帝的精髓。”

“请父皇教诲!”

“你完全可以跳出事件本身,来解决这件事!”朱厚熜淡淡道,“比如拿弹劾内容做文章,如此之事,需要求证真假吧?求证真假需要过程、需要时间吧,而你只执着于管与不管两个选择,这便落了下乘。”

朱载坖一怔,继而眸光大亮。

“父皇是说,明面上要管,暗地里……却可以转圜,比如,一直求证到国策推行结束,才查出来真伪?”

“还不算太笨。”

朱厚熜颔首,“可让陆炳亲自去查,如此才显得你重视这件事,同时,让陆炳去查,也是给沈炼吃下一颗定心丸。”

朱载坖迟疑着说:“沈炼与陆炳的关系,并非秘密,如此,沈炼是吃定心丸了,朝中大员怕是也……”

“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啊。”朱厚熜淡淡道,“这本就是一个考验臣子的好机会,既是对忠诚的考验,又是对官品的考验,谁反对,谁赞同,谁主张严办沈炼,谁为沈炼开脱……未来你重用谁……不就都有了吗?”

朱载坖大受震撼。

在他眼中的两难之事,在父皇眼中,却是可以拿来大做文章,转变为两利之事,简直……太强了!

“怎么,又开始自愧不如了?”

“呃……”朱载坖悻悻低下头,支支吾吾道,“儿臣还需要历练,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朱厚熜笑了笑,没再打击儿子,教道:

“你是皇帝,你是出题人,不是做题人。当只有两个选择,且两个选择都不合心意、不合利益的时候,不妨跳出事件本身,去俯瞰它……所谓大局观,所谓雄才大略,皆取自于此。”

朱厚熜语重心长道:“不要跟着对方的节奏走,那样你只会陷入规则的陷阱,只会从猎人转变成猎物。打个粗俗的比喻,人家说你是头猪,你摆事实、讲证据,证明自己不是头猪,这是蠢人行径,正确的做法,是说对方是一条狗,并迫使他证明,他不是条狗。懂吗?”

这个比喻过于粗俗了啊父皇……朱载坖小小吐槽了一下,重重点头:

“儿臣记住了。”

朱厚熜轻轻颔首,又瞧了眼弹劾奏疏,啧啧道:“鱼肉乡绅,好一个鱼肉乡绅,这个海瑞有点东西……”

朱载坖附和点头:“确实,单就是这份魄力,就非常人。”

“魄力?”

朱厚熜斜睨着儿子,“你就只看到了魄力?”

“呃……”朱载坖想了想,补充道,“还有一颗爱民之心,即便他是为了名声,也只得被肯定。”

“唉,你还是没看到关键。”

朱厚熜说道,“爱名的官员多了去了,可你有听过‘鱼肉乡绅’这个罪名吗?”

“这……”

“关键是鱼肉乡绅本身,不是魄力,而是能力!”

朱厚熜说道,“相当一部分贫苦出身的士子初任为官时,都或多或少保留着忠君爱民之心,许多时候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是没能力做到。绝大多数都是撞了几次南墙之后,选择和光同尘。”

“这个海瑞真正弥足珍贵的点,不是爱民之心,也不是魄力,而是能力。”

“皇权不下乡,知县最难当,这是众所周知之事。何也?”

“异地为官,佐官、吏员、杂役基本都是当地人,又与乡绅勾连……盘根错节之下,想架空一个知县,简直不要太轻松。这个弊端由来已久,可若不异地为官,弊端更大……”

朱厚熜叹了口气,将奏疏递还给儿子,道:“这个海瑞,你可以多加关注。”

“是,儿臣记下了。”

朱载坖接过奏疏,试探着问:“父皇,此次田亩清丈,儿臣想上纲上线,一丝不苟的执行,您觉得如何?”

“求上得中嘛。”朱厚熜颔首,予以肯定。

听父皇也这么认为,朱载坖多了几分底气,再看手中奏疏,一点也不慌了。

“李妃快分娩了吧?”

朱载坖怔了下,喜色浮上面庞,恭声称是:“据太医诊断,是个皇子。”

“嗯。”

朱厚熜也露出笑意,说道:“马上就中秋了,说起来,朕还没和你们一家子过过中秋呢,今年好好热闹一下。”

“哎,是。”朱载坖本就不错的心情,更愉悦了,“儿臣回头安排。”

朱厚熜笑了笑:“过节讲究个氛围,不必铺张。”

顿了下,“李春芳还行吧?”

朱载坖点点头,道:“如父皇所言,李春芳与徐阶基本无异。”

突然,朱载坖福至心灵,道:“父皇的意思是,可以让徐阶……”

“你是皇帝你做主。”

朱载坖明白父皇是在提醒自己,可以着手弃用老臣,重点培养新班底了。

历来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是老人不好,而是一手提拔的新人用着更顺手。

“儿臣明白了。”

“明白变好。”朱厚熜说道,“清丈田亩除了利国利民,还是测试臣子、彰显君权的大好机会,你越是强硬,之后妥协的余地越小,既然决心如此,就一条路走到底。”

首节 上一节 2298/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