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329节

~

“老爷,咱们可算是进京了。”车夫松口气,问,”可是要直接去徐大学士府上?”

“不急,先品尝一下京中的美食。”马车中的赵贞吉感慨道,“上次走时首辅还姓严,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故地重游,真教人唏嘘啊。”

说着,赵贞吉挑开车帘,示意车夫停下。

已经知天命的他,身体状态很不错,马车一停下,他便直接跳了下来,在这个年龄段,称得上矫健。

赵贞吉打量着周围建筑,啧啧道:“变化还真不小。”

车夫犹豫了下,轻声说道:“老爷,来之前夫人可是说了,要您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谁是一家之主?”

“呃……那自然是老爷。”

“这不就得了?”赵贞吉淡然一笑,“知你是好心,不过,这些话不该你说,我心中有数。”

“小的多嘴了。”

车夫赔了个不是,问道,“要不要置办一些礼品?”

赵贞吉摆摆手,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无需这些,走,先找个客栈落脚,这一路你着实辛苦,一会儿犒劳一下你。”

“都是小的分内之事。”

“呵呵……走吧。”

“哎。”

醉香楼。

李青如往常一样,找了个靠窗位置坐下,点了几样小菜,等餐期间,拿话本打发无聊时间。

正是刚火就被封禁的西游记。

李青手中这本就是从朱厚熜那里淘来的,许多内容都与后世的电视剧差不多,不过,书中许多内容都比较露骨,有影射朝廷的嫌疑……

也正是如此,导致了著作者无从考证,因为没人承认是自己写的。

为此,李青还特意打听了下京中官员之中,可有叫吴承恩的。

结果并没有。

思及西游记并非大明原创,而是就玄奘西行的事迹,进行的二创,三创……到了现在,都不知道多少创了,兴许时下的西游记还没到吴承恩那个版本,李青便也不去纠结了。

小时看热闹,如今看门道,这种强烈的官场既视感,想不多想都不行,也难怪朱厚熜没看完就给禁了。

没在江南那边火起来,倒是先在京师火起来了,李青严重怀疑手中这个版本的西游记,出自京中某个官员的一时兴起……

“能写成这样,想来官职当不会太低……”李青自语,琢磨着要不要将此人揪出来,转念一想,没必要如此。

真揪出来了,少不得断送人家仕途。

少时他也算是西游迷,如此就不人道了。

“客官,您点的酒菜好了。”伙计托着木盘走来,将几样小菜一壶酒放在桌面上,“慢用。”

李青合上话本,抬起头,伸了个懒腰,正准备吃喝,突然目光一凝。

前桌一人正在看书,这行为当然不值得奇怪,但书中的内容,却让李青大为惊诧。

分明就是小云的语录。

李青目力极好,绝对是心学没错。

心学没能被扼杀,明面上却是被定义为了邪说,私下谈论没问题,可就这么明目张胆的看……着实大胆了。

虽然朝廷也没规定看王学有罪。

联想到前几日张居正说的话,李青心中一动,略一迟疑,起身上前拍了那人一下。

赵贞吉冷不防被人拍了下肩膀,着实惊了一下,回头看是个生的极好看的俊俏公子哥,不由又是一怔。

不过他涵养极好,并未动怒,奇怪道:“阁下这是……?”

“你可是赵贞……赵孟静?”李青问。

赵贞吉惊诧:“我是,阁下是……?”

“久仰。”李青笑了笑,“久闻赵孟静于心学一道极具造诣,我也好心学,不若,我们拼个桌,边饮边聊?”

见对方气宇不凡,又是好心学之人,且也认识自己,赵贞吉爽快道:“好说。”

一边的车夫忙上前,弯腰附耳提醒道:“老爷,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光天化日,天子脚下,不至如此。”赵贞吉轻笑摆手,道,“阁下坐过来,还是……?”

李青回身瞅了眼,道:“坐我这边吧,菜都上好了,一会儿让伙计也送到这张桌子便是了。”

“嗯,也好。”赵贞吉说道,“我这个马夫,这一路一向与我同吃同住,阁下可介意?”

李青微笑摇头。

第64章 亡国学说

邀主仆二人落座,李青又叫了一壶茶来。

赵贞吉自然是知道李青的,可他只是听说过,并没见过真人,自然认不出李青当面。

马夫很有眼力见,不待李青动作,就先一步提起茶壶,先给李青斟上一杯,再给自家老爷倒上,没给自己倒。

赵贞吉问道:“我久不在京师,虽醉心于心学,却名不见经传,敢问阁下从哪里听说的我?”

“张居正。”

赵贞吉一怔,试探着问:“阁下家中长辈可在朝廷任职?”

“这倒没有。”李青微微摇头,道,“我同你一样,也许久没来京师了。”

赵贞吉愕然。

李青笑了笑,转而问道:“你以为心学可具备推广性?”

赵贞吉再次愕然。

本以为对方是为探讨心学,不想,一上来就如此石破天惊。

要知道,昔年的皇帝,如今的太上皇,可是明确将心学定义为了邪说。

饶是赵贞吉醉心于心学,这一刻,也难以妥善处理异样情绪。

赵贞吉思忖少顷,反问:“阁下认为可以推广?”

李青不置可否,“你觉得呢?”

赵贞吉陷入沉思,好半晌,道:“这得看是怎么个推广法了,也要考虑推广的群体。”

“比如……?”

赵贞吉没进一步给出答案,皱眉道:“阁下不是为探讨心学,而是为探讨推广心学的可能性?”

“嗯。”

“阁下怎么称呼?”

“李青!”

“原来是李公子……”赵贞吉故作恍然,含笑道,“当真是少年英杰。”

这时代,自我介绍只说名不说字,是不打算深交的体现。

赵贞吉见对方如此,自不会深谈下去,连心学也不想与之探讨了,只想着随便应付一下了事。

“我没有给自己取表字。”

“这样啊……”赵贞吉神色释然,却仍保持疏远的态度。

这时,酒楼伙计端着菜来,赵贞吉借故自己和马夫,一路劳顿,早已饥渴难耐,只专注于吃喝,秉承食不语。

李青很有耐性,也只专注于吃喝。

双方专注干饭,只一刻钟之后,拼桌便进入了尾声。

“赵某此番来京,是为拜访故友而来。”赵贞吉起身一揖,轻笑道,“他日有缘再见再叙,失陪。”

李青含笑道:“是去拜访内阁首辅徐阶吧?”

赵贞吉一怔,看向李青的眼神充满审视:“阁下到底是何人?”

时下正值饭点,人多眼杂,奈何赵贞吉没留意自己的暗示,李青叹了口气,轻声说道:“永青侯。”

赵贞吉一愣,又一惊。

一边,马夫眼睛瞪得溜圆,震惊道:“你就是……”

“噤声!”赵贞吉反应奇快,接着,神色不变的说,“李公子,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若我们换个地方?”

李青微笑颔首:“正有此意。”

赵贞吉强压下激荡心绪,喊道:“结账!”

书香门第出身的赵贞吉,也称得上颇有家资,连李青的单一并买了。

首节 上一节 2329/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