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268节

“儿臣这就去查。”

“不必了。”朱棣冷哼道,“你监国不过两个月,却把国库耗之一空,既然你不知道,那朕就告诉你!

国库就只剩银三十万两,粮四百万石,离赋税进京还有好几个月呢,这些钱也就够官员、勋贵、藩王俸禄,以及皇宫开销;

一旦有地方出现旱涝之灾,如何赈济灾民?”

“这……”朱高煦懵中带慌,有些不知所措,“父皇你是知道的,建都、通运河工程进度加快了数倍,还有……五十万大军北伐,还有新加的大炮、战甲……”

“你这是在狡辩,朕不听这个。”朱棣怒道,“朕就问你,现在如何办吧?”

“我……”朱高煦又急又气又委屈,“父皇,我一个子儿都没往兜里揣啊,钱是花的多,可……”

他别过头去,闷声道:“钱花哪儿了,父皇你心里没数吗?”

“好小子,学会顶嘴了是吧?”朱棣可算逮着了,撸起袖子就要揍人。

李青、道衍一左一右拦住他,“皇上息怒。”

这一幕,事先都排练好了,只有朱高煦被蒙在鼓里。

朱高煦一脸受伤,“父皇,儿臣真是在尽心尽力做事啊!”

“弄成这样还有脸说尽心尽力?”

“我……”朱高煦火了,“国库就那么多钱粮,你又要修都,又要北伐,我能有什么办法?”

“没有办法就别监国了。”朱棣总算是等到了机会,当即道,“还是让你大哥监吧!”

“你……!”

到了现在,朱高煦就是再憨,也意识到自己是被老子当枪使了。

憨憨暴脾气上来,一把扯下蟒袍,恨声道:“我还不伺候了,我这就去回云.南。”

朱棣吼道:“赶紧滚!”

“滚就滚!”朱高煦吼了回去,声音比老子还大。

李青打圆场道,“汉王、汉王别走啊……!”

朱高煦本来就没走,但被李青这么一说,却又不得不走,恨恨一甩袖子,说了句场面话: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说罢,也不管老子作何反应,转身就走。

“这个混账……!”朱棣震怒。

李青、道衍无语,相比之下,老四才是真混账。

朱棣兀自生了会儿气,这才后知后觉道:“坏了,不能让老二走,李青,你去劝住他。”

没人看着老大,他也不放心。

“我不去。”李青摇头,做人不能太朱棣,憨憨都被玩成这样了,他都过意不去。

“好小子,老二混账,你也混账是吧?!”

朱棣怒道,“李青听旨,即刻赶往汉王府,留不住人,你也卷铺盖滚蛋吧!”

“还有这好事儿?”李青惊诧道。

“你……”朱棣气得冒烟儿,“取我刀来。”

“……”

朱棣到底是皇帝,李青也不好让他下不来台,“皇上息怒,我这就去。”

——

汉王府。

朱高煦正在指挥下人收拾家当,这回,他是真的受伤了。

“汉王真要走?”李青试探道。

“一边去。”

朱高煦对李青够够的,昔日的情分都随着一把把金豆子,烟消云散。

“汉王,你咋就……想不通呢?”

“对对对,你们都聪明,就我笨行了吧?”朱高煦吼道,“我不玩了还不行吗?”

李青:“……”

朱高煦很愤怒,他有愤怒的理由。

“那个……汉王你可愿听我一言?”

“我不听。”

李青摇头叹道:“既如此,那皇上的苦衷……唉,不说也罢。”

“哎哎哎,你先别走。”朱高煦一听这话,连忙叫住欲走的李青,狐疑道,“他有什么苦衷?”

李青正色道,“汉王,国库的钱都是你花的对吧?”

“我那是……”

“是,汉王也是一心为国。”李青打断他的牢骚,“可国库没钱也事实,皇上北伐会带走大量武将,到时候没有人给你撑腰,文臣又大多向着你大哥,就这个局面,你玩得转吗?”

“我……”朱高煦噎了一下,脸上的怒气渐渐消失,“那他也不能那么说我啊,我这两个月家都没回几次,换来的却是……”

“哎?”李青一副掏心窝子模样,“皇上还是爱你的,眼下国库空虚成这个样子,真让你打理,愁也愁坏你啊;

所以,皇上才把这个烂摊子甩给你大哥,谁料,你却根本体会不到他的良苦用心。”

李青佯装不悦道,“不是我说,汉王你确实过分了,皇上到底喜欢谁,你心里没数吗?”

朱高煦一呆,昔日的大饼再次在脑海中浮现: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老二,你真像我啊……

“原来…竟是如此。”朱高煦不气了,也不让下人搬东西了。

他拉着李青来到一边,在怀里掏了掏,掏出十几粒金豆子,少是少了点儿,但李青不嫌弃。

“李先生,现在我该怎么办啊?”

李青第一次收礼办事,多少有些不习惯,清了清嗓子,“那个,你现在就去皇宫,跟皇上认错。”

“这……”朱高煦有些迟疑,“先生你是不知道,我爹他…揍我就跟打狗似的,我怕……”

“怕什么?”李青义薄云天,“我跟你一起去。”

被李青坑久了,突然被李青这么对待,一时间,朱高煦感动莫名。

于是,又在袖子里掏出一小把金豆子,“麻烦先生了。”

“呵呵……应该的。”李青笑眯眯地收下,不禁感慨:憨憨的金豆子,是真好赚啊!

第50章 人心险恶

皇宫,御书房。

朱棣正犯愁呢,听到永青侯、汉王求见,立即来了精神,“宣!”

少顷,俩人携手进来,“臣(儿臣)参见吾皇万岁。”

“免礼。”朱棣寻思着要不要说两句软话。

不料,他还没开口,儿子就先说话了。

“父皇,都是儿臣的错。”朱高煦憨笑道,“儿臣笨,没能明白父皇的良苦用心,还气父皇,实在是……欠打,父皇,你打儿子吧!”

朱棣都惊呆了,儿子是什么脾气他是知道的,实没想过,短短半个时辰的时间,儿子竟会有如此转变。

“你能体会苦衷就好。”朱棣清了清嗓子,大度道,“朕原谅你了。”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有啥苦衷,但,不重要。

“父皇……”朱高煦感动莫名,“儿子知错了。”

老子如此大度,让他倍感窝心,恨不得抽自己俩大嘴巴。

“好了,都是误会。”朱棣一副慈父模样,温和道,“煦儿,这些天监国辛苦你了。”

“能替父皇分忧,儿子不苦。”朱高煦情真意切道。

李青见父慈子孝,也没心思待下去了,“臣告退。”

“去你的吧。”朱棣点头。

这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行为,和当初的蓝玉没啥区别。

李青懒得跟老四置气,反正他也没白跑一趟,落了一把金豆子呢。

……

两日后,大军出征,小胖解封,再次监国。

与此同时,夏原吉、黄淮等人也被放了出来,当夏原吉看到穷得叮当响的国库,差点儿没哭了。

辛辛苦苦近两年,两月回到解放前。

金幼孜、杨士奇等阁臣,不在乎这个,他们在意的是太子重新监国,个个欢天喜地,只觉形势一片大好。

首节 上一节 268/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