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368节

“永青侯留步……”

李青止步,没好气道,“要留一次性留,没看人家还痒着呢嘛?”

“下官赞同出兵。”

“下官也觉得有出兵的必要。”

“鞑靼跳梁小丑也敢班门弄斧,企图窥视中原,是该给其教训。”

“必须出兵,必须滴!”

……

有人遮羞,后面的人便也没了顾忌,再羞耻的事儿,一旦做的人多了,后来跟着做的便没了羞耻心。

一来二去,除了夏原吉,几乎全部同意了出兵。

夏原吉是真有些扛不住了,那堪比酷刑瘙痒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令人无名火起,几乎发狂。

他不知道的是,李青对他下手最重,所以他的痒感比其他人更强烈些。

没办法,出兵之事,户部话语权很大。

“夏尚书……?”李青投去询问的目光。

“本官赞同出兵。”夏原吉最终放弃了挣扎。

一来,他实在受不了了,二来,所有人都同意了,即便他坚持,也没有什么意义。

李青露出笑意,干脆又坐回原位:“看诸位这情况,应该的患得同一种病,蹇尚书你坐过来,本侯给你好好看看。”

“哎。”蹇义颠颠儿上前。

众人心中虽急,却也没人敢抢。

李青搭上蹇义手腕,只片刻功夫便道出病因:“这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待了太久,导致体内湿气过大,出狱后又洗了热水澡,

湿气还未排出,被热气一激,冷热夹攻下,湿气转化为寒气,这才造成浑身瘙痒。”

“永青侯真是神了啊!”蹇义大为惊叹:竟然连我洗热水澡都知道。

废话,眼下虽是夏天,但就你这体格,井拔凉水受得了嘛你……李青暗暗好笑。

不只是蹇义,其他人洗的也都是热水澡,一来,热水澡泡着舒服,二来,在潮湿的昭狱关久了,刚出来都畏寒。

李青面容严肃:“这下有些麻烦,寒气已然深入,若不及时排除,一旦侵入骨髓,那本侯也无能为力。”

他询问道:“蹇尚书,你这瘙痒感是不是挠了也不起大用?”

“是,是啊!”蹇义嘴唇哆嗦,声音发颤。

“这就对了。”李青叹道:“你这是身体内部引起的,挠当然解决不了问题。”

“那…还有救吗?”蹇义面如土色,就差说:救救我,我不想死。

李青点头:“还好发现及时,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不过……”

蹇义刚放下去的心,倏地又提了起来,其他人也是如此。

“不过什么?”蹇义问。

李青无奈道:“皇上命我写奏疏,从明儿起,在朝堂上和你们……咳咳,和百官辩论,证明出兵的可行性、必要性!

一日两疏,早朝、午朝各一道,百官一日不同意,我写一日,十日不同意,我写十日;

唉……写辩论奏疏哪是那么容易的啊?”李青苦笑,“实不相瞒,我一个字儿还没写出来呢。”

“我们已经同意出兵了啊。”

“我知道,但我知道没用啊!”李青摊了摊手,“你们得让皇上知道,这样我才不用写辩论奏疏,才能一心一意地给诸位诊治不是?”

“成,你先看。”蹇义催促道,“我明儿就跟皇上说。”

“哎呀,今儿有些晚了,我这儿也没有准备,嗯……”李青沉吟片刻,开口道:“诸位看这样可好,我先用针灸帮你们压制住寒气,你们呢,回去写道奏疏,明儿早朝递给皇上。”

他拍着胸脯保证:“我这边也准备一下,明儿一下早朝,咱们就开始治疗!”

第139章 我,李青,童叟无欺

一群人面面相觑,只犹豫片刻,便痛快答应。

没办法,有痒挠不着的感觉太(TM)难受了。

你最好真的能治……众人心说。

李青笑眯眯道:“我去取银针,大家先排好队哈,一个一个来,都有份儿。”

~

一刻钟后,李青去而复返,手里抱着针盒,“谁先来?”

“我先来。”吏部天官当仁不让。

众人不敢跟蹇义抢,谁让他官儿大呢?

论资排辈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统统适用。

李青取出银针,用酒水消毒,擦拭了一下,开始给蹇义针灸治疗。

不多时,李青收回银针,问:“蹇尚书感觉如何?”

蹇义感受了一下,满脸惊喜:“哎,哎哎?不那么痒了哈~”

“这只是暂时的。”李青道:“寒气还没清除,病根还在。”

蹇义脸上的喜色瞬间消弭,紧张道:“李尚书,寒气不尽数祛除,会不会落下病根儿啊?比如:天阴下雨,就浑身发痒?”

闻言,其他人也一脸紧张。

“放心,我已用针灸压制住了寒气,它不会侵入骨髓。”李青宽慰道,“不过呢,还是尽快祛除才好,寒气在体内待得太久,总归是有害健康。”

李青笑道:“稍后给诸位压制住寒气后,我这边就着手准备所需药物,你们也回去写个折子,明儿下了早朝,咱们就正式进入根治阶段。”

顿了顿,“都是同僚,诊费什么的就算了,大家出个医药费就可。”

蹇义问:“多少?”

“白菜价,十两银子。”

“什么?”众人惊怒,你管十两银子叫白菜价?

虽敢怒,却不敢言。

如今的他们,就好比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哪有半点儿讨价还价的余地。

内阁黄淮、杨士奇几人对视一眼,都是一脸苦楚,以他们的月俸,除去花销用度,十两银子得攒俩月。

当然,这是不算‘其他收入’的情况下。

“怎么样?是不是很便宜?”李青笑问。

你怎么不去抢……众人挤出一丝难看笑意,咬牙道:“不贵。”

“那是。”李青傲然道,“我,李青,童叟无欺。”

……

申时末,众人被针灸治疗后,先后离开。

不知怎地,他们都有种奇怪的念头——这次生病是李青搞的鬼。

但他们没有证据,而且,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他们也不相信这个事实。

不是认为李青人品好,而是不相信李青有这个能力。

神不知鬼不觉地让人生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但不管如何,这次皇帝出兵已然成为既定事实。

……

翌日,早朝。

朱棣临朝,群臣参拜。

君臣之礼过后,群臣分班站好。

李青给手下两个侍郎使了个眼色,二人眼神交流了一下,右侍郎率先出班:“启禀皇上,臣有本奏。”

“准奏!”朱棣托着下巴,微微颔首。

“臣以为,鞑靼凶残嗜血,需强势打压,若大明坐视不理,一旦草原统一,我大明边关从此怕是不得安宁了。”右侍郎表明立场。

见龙颜大悦,左侍郎紧随其后,“臣附议!

微臣愚钝,先前没能体会皇上的良苦用心,高瞻远瞩……微臣惭愧。”

说着,他取出袖中奏疏,双手奉上。

站班太监走下玉阶去接,与此同时,右侍郎也取出了袖中奏疏,一并交予站班太监。

朱棣拿起站班太监转呈上来的奏疏,打开看了几眼,见都是赞同出兵,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还得是李青啊,别人没他这么阴。

收起奏疏,朱棣和颜悦色道:“两位爱卿能体会到朕的苦心,朕心甚慰啊!”

接着,他看向六部尚书,“你们是什么意见呢?”

首节 上一节 368/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