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第653节

一路疾驰,五日后,三千人赶至京师。

守城将士早已接到命令,城墙上将士们严阵以待,并未放三千人进城,只是让粗犷汉子领三五人,单独进城。

对此,粗犷汉子并不在意,他不相信明廷会为了他一个小喽啰,不顾皇帝死活。

于是按照大明的要求,带上几个通汉话的部下进了城。

~

朝堂上。

朱祁钰、孙氏、群臣都已提前得知鞑靼使者进城,积极商讨着对策。

“郕王,你怎么看?”孙氏再一次将朱祁钰推向风口浪尖,为的就是给大孙子铺路。

这是条死路,无论朱祁钰怎么选,都是错的,都会留下把柄。

为什么总是我?

朱祁钰恨极了孙氏,他性格敦厚,长这么大几乎没跟谁红过脸,但这几天却被孙氏气得数次险些失去理智。

他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女人。

难怪母妃说,她就是一妖后,要不是母妃生下我,估计也会被殉葬……朱祁钰拳头硬了硬,终是忍了下来。

“太后客气,您是皇太后,自然由您做主。”

“哎?不能这么说。”孙氏不以为然,“你是皇上钦定的监国人选,皇上不在,自然由你做主。”

说着,看向群臣,“诸位卿家以为呢?”

“皇太后言之有理。”不少人附和,他们和孙氏目标一致,都想让不满两岁的小娃娃上位,从而掌控朝局。

朱祁钰满脸狰狞,他哪里看不出来这就是个坑,可他不想跳也不成。

谁来救救我?朱祁钰举目四望,呜呼哀哉。

“臣愿和鞑靼使者商谈。”于谦站了出来,揽下了这个烫手山芋。

快绝望的朱祁钰,顿时涌起浓浓的幸福和感动,这一刻,他觉着于谦整个人都在发光。

孙氏蹙了蹙眉,随即想到另立新君的主意就是于谦提的,他日还需借着于谦这个由头,推大孙子上位,便也没拒绝。

“既然于卿家都这么说了,那便依了于卿家。”孙氏淡淡道,“本宫先回去了。”

“恭送皇太后。”群臣躬身行礼。

于谦再抬头,眸光冷毅。

第151章 待客之道

散朝后。

于谦去了英国公府。

张辅作为主帅,皇帝被俘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纵然朝廷暂不追究,却也不会再让他入朝掌军。

话说回来,本来国公就不能入朝参政,手握军权。

张辅能如此,主要是朱祁镇登基时太过年幼,朱瞻基、太皇太后张氏的默许下,才得以掌军参政,别人可没这个待遇。

张辅一大把年纪了,本来身子骨还算硬朗,经此一事后却几乎耗干了他的精气神儿。

短短数日间,人仿佛又苍老了十岁,行将枯木。

“国公勿要太过自责。”于谦劝道,“发生了这样的事,非你一人之责,你做得已经够好了。”

见张辅仍不为所动,于谦叹了口气:“唉…如今鞑靼挟持了皇上,定然欲求不满,战事再起几乎板上钉钉,国公要多多保重身体啊!

大明需要你来主持大局。”

张辅苦笑摇头:“我一个罪人,朝廷没治罪已是宽宏大量,岂会再次启用,若犯下如此罪过都不受影响,朝廷体面何在?”

于谦一滞,沉默下来。

“所以啊,以后只能是你来顶了。”张辅说道,“你是兵部尚书,如今在朝堂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除了你,再无人能站出来了。”

于谦面色沉重,又问:“国公,你真没见李先生吗?”

“没有。”张辅摇头,“不过我倒是听石亨说起过,他的确去了战场,但一进战场他就杀入敌军,然后…唉!

说起来,这次要不是他以王命旗牌挟持石亨,及时驰援我们,明军主力恐怕要全军覆没了。”

闻言,于谦不禁红了眼。

他可是长生不死啊,他本来可以过着安逸生活,不问世事,与世无争,却还是回来趟这趟浑水。

他做到了拨乱反正,将势大的以文官利益为代表的团体,硬生生压了下去,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可如今……于谦心中苦闷。

于谦暗下决心,绝不能让大好局面就这么葬送。

“国公,敌我伤亡数字还未递送京师,你是亲身经历者,大概有多少?”于谦问。

张辅说道:“起初鞑靼冲关,他们伤亡比明军大不少,后来关隘被破,咱们第一波援军也到了,所以折损比鞑靼大,却也没大太多,

接着我和皇上率主力军赶到,鞑靼便撤了,再然后就是明军主力被鞑靼反攻……”

想了想,张辅说道:“总得算下来,我们的伤亡大概五万,鞑靼的折损近三万,不过打扫战场的是我们,鞑靼的折损全是阵亡,总体算下来,也还好。”

于谦轻轻点头,事情没有想象的严重,鞑靼并非完胜。

“对了,这几天我赋闲在家,朝局如何了?”张辅问道,“边关有无加强防范?”

“朝廷的调令已经颁发了,从山.东、河.南、云贵、巴蜀,抽调部分屯兵开赴辽东、大同、宣府等地,但这需要时间。”于谦心累道,“麓川的战事还在继续,此时撤军只怕会前功尽弃……”

顿了一下,皱眉道:“目前最缺的就是时间了,整个部署完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鞑靼应该不会给我们这么长时间准备。”

张辅缓缓点头:“的确,目前紧要的是先稳住鞑靼,不过他们这次的折损也不小,加之挟持了皇帝,有恃无恐之下,未必会直接进犯大明,讹诈大明才是上上之选。”

“国公英明。”于谦道,“鞑靼的使臣已经进城了,估计很快就能到。”

“哦?”张辅一惊,“谁接待?”

于谦指了指自己。

张辅紧张的神情略微放松,道:“这是个技术活儿,既要保证大明的利益,又不至于让他们有鱼死网破的心理,其中的度要拿捏好,你……有信心吗?”

“事情已然如此,没有也得有。”于谦说。

“那要是不能兼顾呢?”

于谦沉默少顷,“子曰: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嗯。”

浅谈一阵儿,于谦拜别英国公,一出门就遇到了匆匆赶来的礼部主事王文清。

“于尚书,下官有礼了。”王文清拱了拱手,急忙道:“于尚书,鞑靼使者已经到了,眼下正在主客司,您快去吧,莫让人家等急了。”

于谦听他这样说,反而不急了。

淡淡道:“让他们去兵部衙门候着。”

“啊?”王文清傻眼,“于大人,接待使臣都是在礼部,去兵部…没有这么接待的啊?

再说了,离饭点儿也没多久了,精膳司……”

“什么精膳司,他们也配?”于谦冷哼道:“那是接待大明藩属国使臣的地方,不是鞑靼的饭馆儿,去,让他们去兵部衙门。”

“于尚书……”

于谦打断:“要么按本官说的做,要么你去接待,选一个吧。”

王文清哪敢接这烫手山芋,忙道:“是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于谦望着王文清的背影,叹了句:“上赶着的不是买卖!”

说罢,就上了轿子。

“回家!”

回到家,于谦换下官袍,穿上平日在家时的常服,拿出上等草料喂驴子,一点也不急。

现在大明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苍蝇腿儿也是肉,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谁急,谁落下风。

毛驴跟于谦也混熟了,舒服地吃着草料,时不时朝于谦呲呲牙。

于谦抚着它溜光顺滑的毛发,暗叹:“你可能要一直待在这儿了。”

过了会儿,于冕上前道:“父亲,有客人来。”

“知道了,”于谦头也不抬,“告诉他们,我马上就去衙门。”

“是,父亲。”

于谦又待了小半时辰,直到中午才走出家门。

“都什么时辰了,这就是你们大明的待客之道吗?”粗犷汉子饿的前胸贴后背,气得不行。

本以为上下嘴唇一碰的事,结果可倒好,先是在主客司干等了小半时辰,又被告知来兵部衙门。

首节 上一节 653/2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