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暴君颜良 第1793节
正所谓上行则下效,皇帝皇后,还有那些宫中嫔妃们一用牙刷,宫外的那些文武大臣,贵族富豪们,纷纷也效仿起来,如今京城的上流社会,都已在流行早起刷牙。
“陛下,今日上朝似乎有些晚了。”黄月英叹道。
“晚了就晚了,不是天天起早贪黑上早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今天朕就歇一日,在此陪英儿你一天。”颜良笑道。
黄月英眉盼生晕,水灵灵的眼眸中,闪烁出欣慰与惊喜。
颜良说到做到,整整一天的时间,都在这坤宁宫中陪着黄月英,夫妻二人说些悄悄话,互相探讨一番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觉黄昏,夫妻二人正饮茶闲聊时,一名宫女扶着块大板子步入了殿中,奉于二人面前。
“启禀娘娘,这是娘娘要的印板,将作大造已根据娘娘的指示,依样造了出来。”
印板?
颜良兴趣顿时,向着摆放在案前的大板子看去,看着上面那些雕刻上去的字,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一块印刷的用雕刻啊。
“往昔陛下发檄文,朝廷发公告,数以千计万计的,都只能用手工来抄写,既费人力速度又慢,臣妾便琢磨着,若是将朝廷的公告,先雕刻在板子上,然后往纸上一印,如此,岂非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
黄月英说着,仔细的检刻起那些雕板来,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许了将作司的技术水平。
“原来我的妻子,发明了雕板印刷术啊。”颜良心中感叹,对黄月英的聪明,不禁大加的赞赏。
这雕板印刷术是在量产纸问世多年后,才发明出来的,是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
关于这印刷术,颜良可是从未曾提及过思路,但自家的妻子,闲来无事时却硬是给琢磨了出来,自己这贤良聪慧的老婆,当真不愧是当世最伟大的发明家。
“英儿啊,你的聪明跟你的容貌,真是一点都没变,十余年来还是这么厉害。”颜良捧着那雕板,边是欣赏,边是夸赞。
他这么夸,既是夸了黄月英聪明,又赞了她青春常在,貌美如故,这甜言蜜语,只将黄月英听得如吃了蜜一般,眉间暗生笑意。
“这雕板印刷虽好,可是每用完一次,就此作废了,或是印一本书的话,不知要刻多少雕板,用完就废,实在是有些可惜。”颜良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短处。
黄月英叹道:“这也是没办法,臣妾也觉着有些浪费,不过臣妾到目前为止,还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更解决这个缺陷。”
黄月英这边感叹时,颜良看着那雕板,看着看着,眼眸中却忽然一亮。
“英儿呀,这雕板是死的,字却是活的,如果把每一个字都单独造出来,用的时候只需排列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就没有浪费了吗?”
“每一个字都单独的造出来?”黄月英扑扇着眼睫毛,星眸中闪烁着惊喜。
颜良所说,其实是活字印刷术的工艺。
活字印刷术原本是宋朝时的毕升,在雕板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这个重大的发明在印刷史上,有着里程碑似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不亚于火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科技的传播,更加的便捷流畅,其意义堪比量产纸的发明与推广。
其实要说这活字印刷术的工艺,也并不那么复杂,关键就在于那么一丝的灵感与变通。
但在历史上,这样看似简单的灵感,往往却需要数百年,在种种的巧合之下,才能出现。
颜良来自于后世,对于他来说,最不缺的自然就是灵感。
今日他见自己的妻子,发明了这雕板印刷术,受此提醒,灵感爆发,忽然间就顺着思路,想到了活字印刷术。
“陛下说的是啊,臣妾怎么就没想到呢,为什么非得一块板一块板的刻,把每个字分开来刻,不是更好吗!”聪明的黄月英,很快就贯通,不禁惊喜难抑,对颜良思维之开阔,充满了惊喜。
颜良早已习惯了妻子那惊叹敬佩的目光,只淡淡笑道:“朕只是灵感突发,偶有所得而已,具体怎么个制造法,恐怕还得看英儿你的了。”
“嗯,陛下这个思路巧夺天工,臣妾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可。”黄月英的思绪,一下子沉浸在了颜良这新奇的灵感之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黄月英凭着自己绝顶的才智,在颜良偶尔的提点下,终于是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活字印书术的关键,就在于铸字。
黄月英的这套方法,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然后,再将这种胶泥活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若是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则可以随制随用。
铸字之后,便是挑字排版。
为了便于挑字,事先把烧好的胶泥字,按音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在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的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字挑出来,一个个的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后,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了版型,往上刷了墨,就可以印刷了。
用完一版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之中,便可备下次再用。
当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可是经过了许多次的试验,先是用木料来印,最后几经失败,才想到用泥烧。
黄月英有了颜良的提醒,便能直接跳过木活字,直奔泥活字,这其中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
这是傍晚,坤宁宫中,黄月英手捧着那张用活字印刷术所印,颜良在征乌桓班师回来,所做的《东临碣石》。
欣赏着颜良的千古佳作,欣赏着这印制精美的纸张,黄月英那满是成熟风韵脸上,涌动着欢喜的神色。
“陛下,今日上朝似乎有些晚了。”黄月英叹道。
“晚了就晚了,不是天天起早贪黑上早朝的皇帝才是好皇帝,今天朕就歇一日,在此陪英儿你一天。”颜良笑道。
黄月英眉盼生晕,水灵灵的眼眸中,闪烁出欣慰与惊喜。
颜良说到做到,整整一天的时间,都在这坤宁宫中陪着黄月英,夫妻二人说些悄悄话,互相探讨一番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
不觉黄昏,夫妻二人正饮茶闲聊时,一名宫女扶着块大板子步入了殿中,奉于二人面前。
“启禀娘娘,这是娘娘要的印板,将作大造已根据娘娘的指示,依样造了出来。”
印板?
颜良兴趣顿时,向着摆放在案前的大板子看去,看着上面那些雕刻上去的字,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这是一块印刷的用雕刻啊。
“往昔陛下发檄文,朝廷发公告,数以千计万计的,都只能用手工来抄写,既费人力速度又慢,臣妾便琢磨着,若是将朝廷的公告,先雕刻在板子上,然后往纸上一印,如此,岂非既节省了人力,又节省了时间。”
黄月英说着,仔细的检刻起那些雕板来,甚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赞许了将作司的技术水平。
“原来我的妻子,发明了雕板印刷术啊。”颜良心中感叹,对黄月英的聪明,不禁大加的赞赏。
这雕板印刷术是在量产纸问世多年后,才发明出来的,是印刷史上的一件大事。
关于这印刷术,颜良可是从未曾提及过思路,但自家的妻子,闲来无事时却硬是给琢磨了出来,自己这贤良聪慧的老婆,当真不愧是当世最伟大的发明家。
“英儿啊,你的聪明跟你的容貌,真是一点都没变,十余年来还是这么厉害。”颜良捧着那雕板,边是欣赏,边是夸赞。
他这么夸,既是夸了黄月英聪明,又赞了她青春常在,貌美如故,这甜言蜜语,只将黄月英听得如吃了蜜一般,眉间暗生笑意。
“这雕板印刷虽好,可是每用完一次,就此作废了,或是印一本书的话,不知要刻多少雕板,用完就废,实在是有些可惜。”颜良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短处。
黄月英叹道:“这也是没办法,臣妾也觉着有些浪费,不过臣妾到目前为止,还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更解决这个缺陷。”
黄月英这边感叹时,颜良看着那雕板,看着看着,眼眸中却忽然一亮。
“英儿呀,这雕板是死的,字却是活的,如果把每一个字都单独造出来,用的时候只需排列组合在一起,这样的话,不就没有浪费了吗?”
“每一个字都单独的造出来?”黄月英扑扇着眼睫毛,星眸中闪烁着惊喜。
颜良所说,其实是活字印刷术的工艺。
活字印刷术原本是宋朝时的毕升,在雕板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这个重大的发明在印刷史上,有着里程碑似的重要性,其重要性不亚于火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科技的传播,更加的便捷流畅,其意义堪比量产纸的发明与推广。
其实要说这活字印刷术的工艺,也并不那么复杂,关键就在于那么一丝的灵感与变通。
但在历史上,这样看似简单的灵感,往往却需要数百年,在种种的巧合之下,才能出现。
颜良来自于后世,对于他来说,最不缺的自然就是灵感。
今日他见自己的妻子,发明了这雕板印刷术,受此提醒,灵感爆发,忽然间就顺着思路,想到了活字印刷术。
“陛下说的是啊,臣妾怎么就没想到呢,为什么非得一块板一块板的刻,把每个字分开来刻,不是更好吗!”聪明的黄月英,很快就贯通,不禁惊喜难抑,对颜良思维之开阔,充满了惊喜。
颜良早已习惯了妻子那惊叹敬佩的目光,只淡淡笑道:“朕只是灵感突发,偶有所得而已,具体怎么个制造法,恐怕还得看英儿你的了。”
“嗯,陛下这个思路巧夺天工,臣妾是得好好琢磨琢磨不可。”黄月英的思绪,一下子沉浸在了颜良这新奇的灵感之中。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黄月英凭着自己绝顶的才智,在颜良偶尔的提点下,终于是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
活字印书术的关键,就在于铸字。
黄月英的这套方法,是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然后,再将这种胶泥活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若是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则可以随制随用。
铸字之后,便是挑字排版。
为了便于挑字,事先把烧好的胶泥字,按音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在排字的时候,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的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字挑出来,一个个的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后,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了版型,往上刷了墨,就可以印刷了。
用完一版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之中,便可备下次再用。
当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可是经过了许多次的试验,先是用木料来印,最后几经失败,才想到用泥烧。
黄月英有了颜良的提醒,便能直接跳过木活字,直奔泥活字,这其中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
这是傍晚,坤宁宫中,黄月英手捧着那张用活字印刷术所印,颜良在征乌桓班师回来,所做的《东临碣石》。
欣赏着颜良的千古佳作,欣赏着这印制精美的纸张,黄月英那满是成熟风韵脸上,涌动着欢喜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