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1018节
马歇尔哑口无言,最后悻悻然道:“这样底特律人民会活不下去的……”
“没关系,我给他们留了活路,只要他们勇敢一点,去抢加拿大人不就好了?”
这个说法让全场为之动容,金上将就评价道:“如果特纳在这里,一定会叫好,这他妈的是把人心利用到了极致!”
4月9日,总统卫队攻陷了芝加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部队且站起退,试图往威斯康辛州等地撤退,但他们撞上了早已等候在外围的美国陆军其他部队,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迫投降,只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等少数要员搭乘飞机外逃,想先去阿拉斯加中转再飞东俄。
不幸的是,这架踉踉跄跄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在越过加拿大边境后不久坠毁了,所有人全部阵亡,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是逃不过他命中的劫数……
第53章 通向铁幕之路(54)
“托马斯同志,我们已没法再犹豫了……”4月13日,马林科夫趁着混乱,利用他们掌握近卫部队的便利,把一架经过特殊改造,载着图纸、资料和10克提纯后的铀-235和勃列日涅夫本人的b-29送上了天空,B-29在装载额外燃料并进行转场飞行时可连续飞行9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足够单程从底特律飞往东俄境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选用的全部是俄方援助美国的、最有经验的运输机飞行员。
这架飞机经过2天的飞行(其中有一天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终于艰难抵达了东俄最东段的机场,当勃列日涅夫连滚带爬从机舱里爬出来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不但哭将1000多人的教官团除前两批有秩序撤退外,剩余的700多人几乎全部陷在了美共控制区,哭的是当初三驾马车中团长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失去音讯,副团长现在带着部队困守底特律,只有自己侥幸逃得性命;哭的是总算拿到了美国原子弹工程的部分图纸、资料和实物,可以向贝利亚和斯大林交差了。
4月15日,崔可夫以一次声东击西的突击,干脆漂亮地甩掉了在外围监视的总统卫队,带着近4万美共红军和骨干踏上了东进加拿大的征途。从30万红军、50万赤卫队打到现在只有4万之众,美共经历了一次次升华,真的可以用剩下的都是精华来自诩。
这4万活命心切的红军出现在加拿大军队面前时,立即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部署在底特律附近的加拿大师立即被击溃,所有给养和重装备全部被抢走——美加装备通用。
4月17日,美共又击退了一个拦路的加拿大师,丘吉尔紧急向美国发出照会,要求美国方面派出有力部队协助剿灭布尔什维克分子。
此时此刻,斯坦因纳正好整以暇地带队接受有关苏维埃控制区,而已麦卡锡为首的忠诚委员会也赶到了底特律,开始了疯狂工作——那些被美共高层抛弃的一般基层,还有同样被抛弃的国会议员、政府工作雇员们全部被总统卫队关押在一起,麦卡锡连同林德伯格等右派亲德议员,在南方右翼分子的支持下,开始了大清洗。
杜威对此装聋作哑,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只要是反对他的,一律都按上了“通共”的罪名,包括被迫当了苏维埃副总统的爱德华兹也“被自杀”在监狱中,其他议员死于非命的也不少,更惨烈的是先后两次被整肃的东部和五大湖区资本家队伍——苏维埃掌权时,凡是不肯和苏维埃合作的资本家都被按上“国家蛀虫”的罪名予以枪决并查抄没收,只有表态愿意“合作”的资本家才活了下来;等忠诚委员会赶到后,这些表态愿意“合作”的资本家又有了新的罪名——通共!
最惨的犹太裔资本家,不但忠诚委员会不肯放过,就连总统卫队看他们也不顺眼,动不动就抓几个来处理。虽然最顶尖的洛克菲勒、摩根等家族杜威不敢动,但其他势力稍微小一点的全部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一直在汽车界享有威望的福特家族因为亲德是倒在美共手里,而其他家族很多是倒在杜威手里——七拼八凑之下,杜威需要的400亿美元居然也凑齐了!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立即越境追击么?丘吉尔已发来了照会。”
斯坦因纳从动手到全功,基本上用了一个月功夫,手段凌厉,可比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快速多了,不过这次他一反常态地主张慢慢来:“总统阁下,您可以回答加拿大人,就说我们目前连日激战,需要休整,而且后方还有大量左翼分子需要清理,短期内无法越境。”
他眨着眼睛:“赤色分子流窜到加拿大后,就意味着他们得不到人力资源上的补给了,死一个少一个,完全可以让加拿大人顶上去打头阵;第二,从美国未来的政治格局考虑,有利于您掌握加拿大这个局面;第三,要剿灭美共也不是这么干的,尾追没有好下场,只有围追堵截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您猜赤色分子会流动到哪里去?”
“哪里?”
“去阿拉斯加!”斯坦因纳评析道,“我仔细审问过他们的成员,隐隐约约有提到开辟西北根据地的说法,这个根据地指的就是阿拉斯加,他们如果能抵达阿拉斯加大概是5月份,这个时间点正好可以相对容易的生存,而且阿拉斯加和俄国只有一道白令海峡遥遥相望,容易抱团取暖。”
“真要去阿拉斯加?”杜威看了下地图,“直线距离都5000多公里呢,如果要依靠交通工具过去,还不要行驶1万多公里?”
“这不是问题,只要有车、有汽油都好办,加拿大地广人稀,要穿行不困难……”斯坦因纳指了指地图上的路线,“您看他们从底特律方向越境后,先去洗劫了多伦多,然后摆出要进攻渥太华的样子,迫使丘胖子把几个师兵力往渥太华方向收缩,实际上方向一转,拐弯到了西北方去了萨德伯里,在那里美共用了2天的功夫养精蓄锐、补足元气后重新上路,接下去的路程虽然弯弯绕绕,但总体是向西北方向前进的,今天侦察机显示他们已在安大略省的腹地了,我猜测他们要去打一次温尼伯。”
“为什么?”杜威不解道,“温尼伯靠近美加边境……”
李奇微叹了口气:“他们不打不行,因为其他地方他们弄不到给养,温尼伯和靠近美加边境的城市地带还可以再捞一把。”
“所以,我让总统卫队休整几天,我们去温尼伯一带候命,等着赤色分子自己撞上来!”斯坦因纳笑笑,“不来也行,不来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忍饥挨饿至少一周才能去抢曼尼托巴省的小城镇,还不一定能满足需要!如果我是指挥官,我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斯坦因纳的估计不错,崔可夫就在和托马斯以及马林科夫汇报:“现在我们虽然已甩开了加拿大陆军的追击,但危险并没有远去,贫乏的给养是比敌人围追堵截更残酷、更危险的存在,为了安全,必须去打一次温尼伯,说不定还要重新去美国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再打一圈,告诉美国人民我们并未远去……”
“您说,去阿拉斯加开辟根据地可行么?”托马斯忧心忡忡地说道。
“哪怕不可行也能退到苏维埃去!”马林科夫鼓励他,“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充分的信心……”
第54章 通向铁幕之路(55)
就在剿灭美共的事态一无既往地狂飙突进时,日美关于停战协定终于也有了达成一致的时刻:1946年4月24日,双方外交代表草签了停战协定并迅速发回国内提交最终审议。
最终谈的条件是以堀悌吉提出的“400亿开价,300亿为底线”的目标推进的,包括:
1、日本在6个月内撤军完毕,并向美国完好交还夏威夷群岛及附属的民众、产业、装备等;
2、美国实际向日本支付经济补偿金320亿美元,其中240多亿直接转交德国,冲销日德欠款,德国因已从其他渠道得知日本要去勘察加半岛踢斯大林的屁股,便给了差不多50亿马克的折扣——实际上德国有关战争成败早在1944年底就全部收回了,后面收的都是净利润而已,240亿美元移交对德国而言等于又是80亿桶原油,霍夫曼乐得赚这个便宜;另外80亿美元在6个月内由美国提供一批战争剩余物资给日本,包括胜利轮、卡车、二手机床、废钢铁等,不支付现金,由于成本和计价不同,美国实际付出远不到80亿,再加上不用向日本直接支付赔款,美国面子也保住了;
3、日本就战争时期“不宣而战”进攻夏威夷进行官方解释和道歉(可不用在日本国内发表),美国表示接受且不要求惩戒当事人——这虽是双方自欺欺人的表示,但多少给了美国一点体面;
4、双方尽快遣返战俘和侨民;
5、日本保证不干涉美国与澳大利亚间的经贸关系,美国承认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地位。
总体而言,这是双方在都无可奈何之下签署的协议。
美国因为美共叛乱后元气大伤,即便再想和日本打仗的军人也不看好打仗能解决问题,更要紧的是,参联会还收到了令他们心头发憷的情报:赤色分子冲进新的核元素提炼生产基地,不但盗取了一部分图纸和技术资料,甚至还拿走了辛辛苦苦提炼出来的部分高纯度铀-235,同时为掩人耳目,还在基地放了一把火,这把火一烧再加上美共前前后后的闹腾导致电力、物资中断使原本预计5-6月就能完成同位素提炼的计划又要推迟到1947年春季,这让参联会对迅速拥有原子弹几乎失去了信心。
在核武器领域没有优势,在常规部队领域美国的优势也不明显,因为美共闹腾和东海岸反复火箭洗地,大西洋舰队规模扩充远远没达到参联会的期望,到1946年春季时主力航空母舰只维持在16艘规模,远远没到期望的24艘,虽比德国13艘略多一些,也没到差距很大的地步,而从德国侧面打听到的情报更让人吃惊,日本由于不受干扰再加上原材料比较容易得到解决,航空母舰反而造得飞快,云龙级已服役了10艘,再加上原来的大凤号和双鹤,居然也能拉起至少13艘舰队航母的编队,日本轻型航母、护航航母、辅助航母的总数虽不到美国总数三分之一,但其中有几艘从英国获得的巨人级同样很有威力。且据说日本船台上还摆着至少10艘轴心级航母,将在今后陆续完工,这对美国而言同样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战列舰领域,美国差距就更大了,德国有7艘战列舰,其中还有一艘威力骇人的防空战列舰,而日本3艘大和级+1艘长门级就足够压倒只有1艘伊利诺伊号撑场面的大西洋舰队,美国方面的肯塔基号(衣阿华级)要到本年12月才能服役,蒙大拿级首舰蒙大拿号要到1947年3月才能服役,由于蛮勇号的出色表现,美国海军也有人琢磨把其中一艘蒙大拿级改造为防空战列舰,但这同样需要时间。换而言之,在今后2年内,美国都不要奢望具有针对日本的压倒性优势。
在至关重要的人员领域,美国差距就更大:联合舰队连战连胜,精华俱在,而美国能把舰载机飞行员凑够就不太容易了,至于精锐是提都不要提,25万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回归虽然提振了陆军实力,但美共叛乱期间至少有120万军队卷入了内乱,伤亡总数超过30万——这数字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地面部队伤亡总数基本持平,可见何等元气大伤。再加上内部的分裂与倾轧,不经过整顿根本无法打仗。
同时,参联会的将军还意识道,政治体制在杜威手握30万重兵并基本平定美共之后不一样了,杜威不但原本低落到谷底的威望和支持率开始回升,其权力之扩充更让参联会众人心生警惕——如果对日本动手再老打输的话,只怕下场就不那么美妙,没看见麦克阿瑟已被一撸到底了么?而和日本打仗,谁都没有必胜把握。犯得着为了不一定能胜利的局面而去折腾更多战争么?
就日本而言,打下夏威夷群岛后就到了日本力量的极致,光维持夏威夷的正常补给就很不容易,迥论再发动对美国西海岸的进攻,就算是能拉出5-10万陆军攻上去,还能占领美国国土不成?或许打阿拉斯加还有点希望,不过那片不毛之地对日本的吸引力甚至还没有勘察加半岛更大。所以堀悌吉力排众议,坚持尽快达成协议。
签署这样的停战协定,站在德国方面来看,都认为美国其实占了点便宜——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势,而是因为美国体量大、底子厚占的便宜。。
日本内部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日本吃了亏,和美国打了半天,最后除弄到80亿美元的实物,其他一无所获。但堀悌吉在大本营会议上坚决驳斥了这种观点:“难道对德债务清偿后,对德贸易获得的装备和实物就不算了么?难道我们在西太平洋打下的地盘就没有了么?你们的不满,无非是美国赔款赔了少了点,至少要翻一倍才过瘾,可为了赔款翻一倍,军费开支首先要增加多少呢?做生意不能只看销售和营业收入,还要考虑成本乃至机会成本,多打一天仗就意味着帝国工业继续维持战时体制一天,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能回过头巩固消化我们在南洋的成果?”
这次会议裕仁也出席了,当着裕仁的面,堀悌吉甩下一句:“要打你们去打,反正联合舰队我是不会再带了,我要辞职去印度辅导继宫殿下……”
“没关系,我给他们留了活路,只要他们勇敢一点,去抢加拿大人不就好了?”
这个说法让全场为之动容,金上将就评价道:“如果特纳在这里,一定会叫好,这他妈的是把人心利用到了极致!”
4月9日,总统卫队攻陷了芝加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指挥部队且站起退,试图往威斯康辛州等地撤退,但他们撞上了早已等候在外围的美国陆军其他部队,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迫投降,只有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等少数要员搭乘飞机外逃,想先去阿拉斯加中转再飞东俄。
不幸的是,这架踉踉跄跄起飞的重型轰炸机在越过加拿大边境后不久坠毁了,所有人全部阵亡,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是逃不过他命中的劫数……
第53章 通向铁幕之路(54)
“托马斯同志,我们已没法再犹豫了……”4月13日,马林科夫趁着混乱,利用他们掌握近卫部队的便利,把一架经过特殊改造,载着图纸、资料和10克提纯后的铀-235和勃列日涅夫本人的b-29送上了天空,B-29在装载额外燃料并进行转场飞行时可连续飞行9000公里以上的航程,足够单程从底特律飞往东俄境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选用的全部是俄方援助美国的、最有经验的运输机飞行员。
这架飞机经过2天的飞行(其中有一天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终于艰难抵达了东俄最东段的机场,当勃列日涅夫连滚带爬从机舱里爬出来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他不但哭将1000多人的教官团除前两批有秩序撤退外,剩余的700多人几乎全部陷在了美共控制区,哭的是当初三驾马车中团长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失去音讯,副团长现在带着部队困守底特律,只有自己侥幸逃得性命;哭的是总算拿到了美国原子弹工程的部分图纸、资料和实物,可以向贝利亚和斯大林交差了。
4月15日,崔可夫以一次声东击西的突击,干脆漂亮地甩掉了在外围监视的总统卫队,带着近4万美共红军和骨干踏上了东进加拿大的征途。从30万红军、50万赤卫队打到现在只有4万之众,美共经历了一次次升华,真的可以用剩下的都是精华来自诩。
这4万活命心切的红军出现在加拿大军队面前时,立即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部署在底特律附近的加拿大师立即被击溃,所有给养和重装备全部被抢走——美加装备通用。
4月17日,美共又击退了一个拦路的加拿大师,丘吉尔紧急向美国发出照会,要求美国方面派出有力部队协助剿灭布尔什维克分子。
此时此刻,斯坦因纳正好整以暇地带队接受有关苏维埃控制区,而已麦卡锡为首的忠诚委员会也赶到了底特律,开始了疯狂工作——那些被美共高层抛弃的一般基层,还有同样被抛弃的国会议员、政府工作雇员们全部被总统卫队关押在一起,麦卡锡连同林德伯格等右派亲德议员,在南方右翼分子的支持下,开始了大清洗。
杜威对此装聋作哑,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只要是反对他的,一律都按上了“通共”的罪名,包括被迫当了苏维埃副总统的爱德华兹也“被自杀”在监狱中,其他议员死于非命的也不少,更惨烈的是先后两次被整肃的东部和五大湖区资本家队伍——苏维埃掌权时,凡是不肯和苏维埃合作的资本家都被按上“国家蛀虫”的罪名予以枪决并查抄没收,只有表态愿意“合作”的资本家才活了下来;等忠诚委员会赶到后,这些表态愿意“合作”的资本家又有了新的罪名——通共!
最惨的犹太裔资本家,不但忠诚委员会不肯放过,就连总统卫队看他们也不顺眼,动不动就抓几个来处理。虽然最顶尖的洛克菲勒、摩根等家族杜威不敢动,但其他势力稍微小一点的全部被折腾得七零八落,一直在汽车界享有威望的福特家族因为亲德是倒在美共手里,而其他家族很多是倒在杜威手里——七拼八凑之下,杜威需要的400亿美元居然也凑齐了!
“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立即越境追击么?丘吉尔已发来了照会。”
斯坦因纳从动手到全功,基本上用了一个月功夫,手段凌厉,可比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快速多了,不过这次他一反常态地主张慢慢来:“总统阁下,您可以回答加拿大人,就说我们目前连日激战,需要休整,而且后方还有大量左翼分子需要清理,短期内无法越境。”
他眨着眼睛:“赤色分子流窜到加拿大后,就意味着他们得不到人力资源上的补给了,死一个少一个,完全可以让加拿大人顶上去打头阵;第二,从美国未来的政治格局考虑,有利于您掌握加拿大这个局面;第三,要剿灭美共也不是这么干的,尾追没有好下场,只有围追堵截才能彻底解决问题,您猜赤色分子会流动到哪里去?”
“哪里?”
“去阿拉斯加!”斯坦因纳评析道,“我仔细审问过他们的成员,隐隐约约有提到开辟西北根据地的说法,这个根据地指的就是阿拉斯加,他们如果能抵达阿拉斯加大概是5月份,这个时间点正好可以相对容易的生存,而且阿拉斯加和俄国只有一道白令海峡遥遥相望,容易抱团取暖。”
“真要去阿拉斯加?”杜威看了下地图,“直线距离都5000多公里呢,如果要依靠交通工具过去,还不要行驶1万多公里?”
“这不是问题,只要有车、有汽油都好办,加拿大地广人稀,要穿行不困难……”斯坦因纳指了指地图上的路线,“您看他们从底特律方向越境后,先去洗劫了多伦多,然后摆出要进攻渥太华的样子,迫使丘胖子把几个师兵力往渥太华方向收缩,实际上方向一转,拐弯到了西北方去了萨德伯里,在那里美共用了2天的功夫养精蓄锐、补足元气后重新上路,接下去的路程虽然弯弯绕绕,但总体是向西北方向前进的,今天侦察机显示他们已在安大略省的腹地了,我猜测他们要去打一次温尼伯。”
“为什么?”杜威不解道,“温尼伯靠近美加边境……”
李奇微叹了口气:“他们不打不行,因为其他地方他们弄不到给养,温尼伯和靠近美加边境的城市地带还可以再捞一把。”
“所以,我让总统卫队休整几天,我们去温尼伯一带候命,等着赤色分子自己撞上来!”斯坦因纳笑笑,“不来也行,不来就意味着他们必须忍饥挨饿至少一周才能去抢曼尼托巴省的小城镇,还不一定能满足需要!如果我是指挥官,我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斯坦因纳的估计不错,崔可夫就在和托马斯以及马林科夫汇报:“现在我们虽然已甩开了加拿大陆军的追击,但危险并没有远去,贫乏的给养是比敌人围追堵截更残酷、更危险的存在,为了安全,必须去打一次温尼伯,说不定还要重新去美国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再打一圈,告诉美国人民我们并未远去……”
“您说,去阿拉斯加开辟根据地可行么?”托马斯忧心忡忡地说道。
“哪怕不可行也能退到苏维埃去!”马林科夫鼓励他,“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我们也要保持充分的信心……”
第54章 通向铁幕之路(55)
就在剿灭美共的事态一无既往地狂飙突进时,日美关于停战协定终于也有了达成一致的时刻:1946年4月24日,双方外交代表草签了停战协定并迅速发回国内提交最终审议。
最终谈的条件是以堀悌吉提出的“400亿开价,300亿为底线”的目标推进的,包括:
1、日本在6个月内撤军完毕,并向美国完好交还夏威夷群岛及附属的民众、产业、装备等;
2、美国实际向日本支付经济补偿金320亿美元,其中240多亿直接转交德国,冲销日德欠款,德国因已从其他渠道得知日本要去勘察加半岛踢斯大林的屁股,便给了差不多50亿马克的折扣——实际上德国有关战争成败早在1944年底就全部收回了,后面收的都是净利润而已,240亿美元移交对德国而言等于又是80亿桶原油,霍夫曼乐得赚这个便宜;另外80亿美元在6个月内由美国提供一批战争剩余物资给日本,包括胜利轮、卡车、二手机床、废钢铁等,不支付现金,由于成本和计价不同,美国实际付出远不到80亿,再加上不用向日本直接支付赔款,美国面子也保住了;
3、日本就战争时期“不宣而战”进攻夏威夷进行官方解释和道歉(可不用在日本国内发表),美国表示接受且不要求惩戒当事人——这虽是双方自欺欺人的表示,但多少给了美国一点体面;
4、双方尽快遣返战俘和侨民;
5、日本保证不干涉美国与澳大利亚间的经贸关系,美国承认日本在远东地区的优势地位。
总体而言,这是双方在都无可奈何之下签署的协议。
美国因为美共叛乱后元气大伤,即便再想和日本打仗的军人也不看好打仗能解决问题,更要紧的是,参联会还收到了令他们心头发憷的情报:赤色分子冲进新的核元素提炼生产基地,不但盗取了一部分图纸和技术资料,甚至还拿走了辛辛苦苦提炼出来的部分高纯度铀-235,同时为掩人耳目,还在基地放了一把火,这把火一烧再加上美共前前后后的闹腾导致电力、物资中断使原本预计5-6月就能完成同位素提炼的计划又要推迟到1947年春季,这让参联会对迅速拥有原子弹几乎失去了信心。
在核武器领域没有优势,在常规部队领域美国的优势也不明显,因为美共闹腾和东海岸反复火箭洗地,大西洋舰队规模扩充远远没达到参联会的期望,到1946年春季时主力航空母舰只维持在16艘规模,远远没到期望的24艘,虽比德国13艘略多一些,也没到差距很大的地步,而从德国侧面打听到的情报更让人吃惊,日本由于不受干扰再加上原材料比较容易得到解决,航空母舰反而造得飞快,云龙级已服役了10艘,再加上原来的大凤号和双鹤,居然也能拉起至少13艘舰队航母的编队,日本轻型航母、护航航母、辅助航母的总数虽不到美国总数三分之一,但其中有几艘从英国获得的巨人级同样很有威力。且据说日本船台上还摆着至少10艘轴心级航母,将在今后陆续完工,这对美国而言同样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战列舰领域,美国差距就更大了,德国有7艘战列舰,其中还有一艘威力骇人的防空战列舰,而日本3艘大和级+1艘长门级就足够压倒只有1艘伊利诺伊号撑场面的大西洋舰队,美国方面的肯塔基号(衣阿华级)要到本年12月才能服役,蒙大拿级首舰蒙大拿号要到1947年3月才能服役,由于蛮勇号的出色表现,美国海军也有人琢磨把其中一艘蒙大拿级改造为防空战列舰,但这同样需要时间。换而言之,在今后2年内,美国都不要奢望具有针对日本的压倒性优势。
在至关重要的人员领域,美国差距就更大:联合舰队连战连胜,精华俱在,而美国能把舰载机飞行员凑够就不太容易了,至于精锐是提都不要提,25万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回归虽然提振了陆军实力,但美共叛乱期间至少有120万军队卷入了内乱,伤亡总数超过30万——这数字与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地面部队伤亡总数基本持平,可见何等元气大伤。再加上内部的分裂与倾轧,不经过整顿根本无法打仗。
同时,参联会的将军还意识道,政治体制在杜威手握30万重兵并基本平定美共之后不一样了,杜威不但原本低落到谷底的威望和支持率开始回升,其权力之扩充更让参联会众人心生警惕——如果对日本动手再老打输的话,只怕下场就不那么美妙,没看见麦克阿瑟已被一撸到底了么?而和日本打仗,谁都没有必胜把握。犯得着为了不一定能胜利的局面而去折腾更多战争么?
就日本而言,打下夏威夷群岛后就到了日本力量的极致,光维持夏威夷的正常补给就很不容易,迥论再发动对美国西海岸的进攻,就算是能拉出5-10万陆军攻上去,还能占领美国国土不成?或许打阿拉斯加还有点希望,不过那片不毛之地对日本的吸引力甚至还没有勘察加半岛更大。所以堀悌吉力排众议,坚持尽快达成协议。
签署这样的停战协定,站在德国方面来看,都认为美国其实占了点便宜——不是因为现在的情势,而是因为美国体量大、底子厚占的便宜。。
日本内部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认为日本吃了亏,和美国打了半天,最后除弄到80亿美元的实物,其他一无所获。但堀悌吉在大本营会议上坚决驳斥了这种观点:“难道对德债务清偿后,对德贸易获得的装备和实物就不算了么?难道我们在西太平洋打下的地盘就没有了么?你们的不满,无非是美国赔款赔了少了点,至少要翻一倍才过瘾,可为了赔款翻一倍,军费开支首先要增加多少呢?做生意不能只看销售和营业收入,还要考虑成本乃至机会成本,多打一天仗就意味着帝国工业继续维持战时体制一天,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能回过头巩固消化我们在南洋的成果?”
这次会议裕仁也出席了,当着裕仁的面,堀悌吉甩下一句:“要打你们去打,反正联合舰队我是不会再带了,我要辞职去印度辅导继宫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