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344节
围观的柏林民众对这种修路架桥的强制劳动倒是喜闻乐见、指指点点,这次打下这么多飞机、抓了那么多俘虏算是对柏林几年来的挨炸经历出了口恶气。在这一点上,霍夫曼完全学坏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争取选票、获取民心上台的那一套群众路线全被他学了个遍。
5月9日,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总参谋长凯特尔通报了马达加斯加战役胜利结束的消息,但也不安地表示:“侦察情况显示,美军似乎正在从前线撤退,侦察机发现他们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在返程时除运输伤员外,还在运输完好无损的部队;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美军飞机忙于撤退,他们终于腾不出手来轰炸我们。”
霍夫曼点点头:“这是可预料的,马达加斯加失守后,我们在肯尼亚的侧翼能得到充分掩护,美国人被逼入绝路,只要进行二次登陆就完全能包围他们。”
“那现在怎么办?”作战局局长约德尔焦虑不已,“海因茨通报敌军防线很严密,地形也对他们有利,现在至少还有10万左右的部队,装备、火力不算差,强行进攻损失很大,而马达加斯加上的登陆兵力完全收拢再登陆可能还要一周时间,虽然战役结束已较原计划大大提前,但我们仍不可能在5月25日前让这支部队加入钳形攻势,美国人收缩得太快。”
“他们在陆地上有撤退通道么?”
“我认为没有。”约德尔指着地图解释道,“内罗毕北面是山地,西面是巨大的维多利亚湖,路上撤退只能向南走坦噶尼喀,目前南非以北的海岸线全被我军控制,哪怕什么也不干放任美国人从陆地撤军,他们走到南非还有将近4000公里,比巴黎到莫斯科还远,其间没有铁路,只有低等级公路、土路,大部分地段甚至连汽车都没法通过,只能步行——别说娇生惯养的美军,就是换我们也办不到。”
“那就只能从空中撤退。”霍夫曼点点头,“有能力截断他们么?”
“很难,非洲方向整体投入了300架飞机,绝大多数都是战斗机,但美军飞机特别是护航飞机数量也很多,截击成效不显著,而且因为后勤问题,维持这300架飞机作战十分困难。”
霍夫曼看了看地图,反复思考后说道:“让登陆部队去坦噶尼喀的达累斯萨拉姆登陆并建立机场,从本土抽调300架最新的FW-190a8去非洲——柏林空袭后敌人应该会大大收敛,让航母将航空燃料和弹药腾挪给FW-190使用,至于配件……没办法就从其他飞机上拆。”
“5月15日日本联合舰队要启程回国,那攻打南非的战役?”
霍夫曼摇摇头:“不打南非,我们去打这里!”
顺着他指的地方看过去,大家都愣住了……
第208章 新战场(中)
“福……福克兰群岛……”顺着霍夫曼指的方向看过去,凯特尔张口结舌,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元首的思路。
“福克兰群岛是英国人的叫法,马尔维纳斯是阿根廷人的叫法——后者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
“这地方我知道,上次大战我们和英国人在这个附近爆发过海战,很遗憾,我们输了。”新任海军参谋长奥托-施尼温德海军大将马上站起来补充。
“不管是阿根廷还是英国人,元首,我们为什么要去打距本土足有上万海里之遥的福克兰群岛?哦,不,马尔维纳斯群岛?”约德尔也没想明白。
“随便你们喜欢叫他什么就叫什么吧。”霍夫曼被弄得哭笑不得,“真看不出来?”
凯特尔无奈了:“元首,说句真心话,控制这个岛的战略价值我还是明白的:巴拿马运河瘫痪后,美国要想往太平洋方向输送物资就只能绕走南美洲合恩角,一旦有效控制福克兰群岛,这条航线完全在我军攻击机覆盖范围下,再加上潜艇和一些军舰,美国人别想再顺顺利利从这里运送物资,那样他们支援太平洋的航路可就真断了。”
“美国人还可以绕南非走印度洋航线。”
约德尔也笑了:“真走那条航线就笑死人了,从美国本土到澳大利亚东海岸需要行驶2万海里,然后我们还控制着马达加斯加、日本人回去就准备打印度,这一路上有多少船都不够我们炸的……”
霍夫曼再仔细看了看地图:“其实,还有一条道。”
“真的还有……”凯特尔也看出来了,“从加拿大走西北通道,绕北冰洋、穿白令海峡,南下经过阿图岛再进入太平洋。
不过说完他就和约德尔面面相觑,他们从没听说过还可以走这里。
施尼温德皱着眉头说道:“元首,我参加海军这么多年,从没听说北冰洋航道能承担航运功能的,或许偶尔通行一、二船只侥幸能成功,大规模航运绝不可能,那些冰川浮冰足以要了这些船只的命,到时候不用破交,北冰洋就是最好的杀手。”
霍夫曼想了想,接受了这个解释——他来自后世,那会儿极地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北冰洋远没那么可怕都没听说有商业化航线,现在估计是真不行。
“那就更好,控制马尔维纳斯群岛,美国人的麻烦就大了,会被我们困在北美大陆上——要么断绝太平洋地区的补给线,要么维持2万海里、危机四伏的补给线。”他微笑着,“你们猜罗斯福会不会气得发疯?”
“可我们的麻烦也大。”凯特尔嘀咕了一句,劝道,“我的顾虑就在于此,不在于这个岛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这个岛很有用,如果我们真的如愿以偿地占领这里且短期内丢失不了,美国人的力量就全留在大西洋,没法让日本人分担,那样我们遭受的压力太大,从全局来看很不划算——其实犯不着替日本招揽火力。”
“如果联合舰队还留下,倒是可以去打,大不了再和美国人打一场海战。”约德尔对此很不看好。
“有这份心力还不如琢磨下如何完善海狮计划,直接登陆英国算了……”新上任的施尼温德也附和道,“打冰岛或法罗群岛我都觉得难度要小些。”
“你们哪……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一点,格局也要再大点。”霍夫曼叹了口气,敲了敲地图,“我们在阿根廷的情报人员发回消息,阿根廷中下级军官正酝酿政变推翻文官政府,其中有个重要人物叫胡安-庇隆,十分倾心于我们,并与我们派驻在阿根廷的武官进行了秘密接触,希望能得到我们的支持。”
凯特尔一头雾水,但还是耐心十足地听下去,而且表现出十分恭敬的样子——这是他的本事。
约德尔忽然露出略有思索的表情:“让我想想……想想……我好像听说过这名字,哦……我想起来了,这家伙是阿根廷派驻意大利的军事观察员,对,就是他,他在意大利军队中待过很长时间,我们似乎有过接触,对……我和这家伙参加过一次酒会!……他对您很崇拜!”
霍夫曼笑了起来:“他不是崇拜我,是崇拜墨索里尼吧?”
“这个……反正对我们具有相当好感。”
霍夫曼微微一笑:约德尔看来也是老实人,说句谎话也不会。不过他不介意,墨索里尼才是法西斯的源头,当初满世界都是一堆崇拜者,不过光有理论不行,能打仗、拳头狠才是硬道理,这一点德国强过意大利十倍都不止。
“就是他!庇隆16岁进入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仕途顺利,并在意大利呆了很久,更难得的是,他不是一个头脑单纯、只知道军事的军官,他在民间,特别是中下层人士中间中很有魅力,在军队中有大批拥护者。他和埃及的纳赛尔一样,是重要角色,千万不能小看。”既然说开了,霍夫曼就决定给这些将军们补补国际政治课。庇隆的价值和威望其他人不清楚,他可是最了解不过了。
“南美洲共有10余个国家,绝大部分都是美国人的小跟班,一共有三个地区性强国: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人称南美Abc。上世纪初独立后,三国间明争暗斗很多年。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三国还爆发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装备一直从轻巡洋舰升级到超无畏舰,其热闹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和英国人之间的竞赛,最后因为经济危机而不攻自破。一战到现在又过了30年,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巴西隐隐约约占据上风,但智利和阿根廷从未服气,他们两国的海军实力都超过巴西,陆军兵力却不足。
虽然Abc三国相互间彼此防备,但随着巴西地位的上升,来自巴西的压力加大,几年前战争开始后美国人又大力扶持巴西,其他两国开始抱团取暖,从这次战争就可以看出来,巴西卖身投靠美国对我们宣战,而智利、阿根廷却保持了大体中立的态度,其中智利是亲美国的中立,类似于葡萄牙;阿根廷是亲德国的中立,类似于西班牙。
双方都在积极寻求可靠的支持者,去年阿根廷曾向我们请求军备援助,不过鉴于文官政府的首脑们依然对加入轴心三心二意,所以……我拒绝了这个要求。”
最后一句话霍夫曼说得实在言不由衷:拒绝要求的是希特勒,他认为阿根廷太远,对德国帮不上什么忙。
“您现在想支持阿根廷?”凯特尔迷茫地抬起头,“或者说,支持这个庇隆?”
“我们要打败美国霸权,就不能不在南美洲上下功夫,直接进攻当然是不行的,那太遥远,必须准备一个合适的跳板并引入地区支持力量,我本来是想利用法属圭亚那或者荷属圭亚那,但那里离美国太近,离巴西也太近,而且实力太弱小,根本无法扶植。所以必须挑一个离得远且位置重要的地方,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非常合适的选择,离该岛不远的阿根廷就更合适。”霍夫曼顿了顿,“我的整体战略是压制巴西,扶持阿根廷,中立或拉拢智利,让南美乱起来……”
“乱起来……”大家在回味着这句话,元首搞破坏的本事还真是一流,前有巴拿马、后有炸纽约,东放一把火、西放一把火,事情闹得越来越大,现在又找到了可以折腾的地方。
众人陷入了沉思,元首的招数看上去很不靠谱,但如果把元首一贯的战争思路——总体战把握起来考虑,这次战役还有点意思。
5月9日,最高统帅部会议上,总参谋长凯特尔通报了马达加斯加战役胜利结束的消息,但也不安地表示:“侦察情况显示,美军似乎正在从前线撤退,侦察机发现他们的运输机和轰炸机在返程时除运输伤员外,还在运输完好无损的部队;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美军飞机忙于撤退,他们终于腾不出手来轰炸我们。”
霍夫曼点点头:“这是可预料的,马达加斯加失守后,我们在肯尼亚的侧翼能得到充分掩护,美国人被逼入绝路,只要进行二次登陆就完全能包围他们。”
“那现在怎么办?”作战局局长约德尔焦虑不已,“海因茨通报敌军防线很严密,地形也对他们有利,现在至少还有10万左右的部队,装备、火力不算差,强行进攻损失很大,而马达加斯加上的登陆兵力完全收拢再登陆可能还要一周时间,虽然战役结束已较原计划大大提前,但我们仍不可能在5月25日前让这支部队加入钳形攻势,美国人收缩得太快。”
“他们在陆地上有撤退通道么?”
“我认为没有。”约德尔指着地图解释道,“内罗毕北面是山地,西面是巨大的维多利亚湖,路上撤退只能向南走坦噶尼喀,目前南非以北的海岸线全被我军控制,哪怕什么也不干放任美国人从陆地撤军,他们走到南非还有将近4000公里,比巴黎到莫斯科还远,其间没有铁路,只有低等级公路、土路,大部分地段甚至连汽车都没法通过,只能步行——别说娇生惯养的美军,就是换我们也办不到。”
“那就只能从空中撤退。”霍夫曼点点头,“有能力截断他们么?”
“很难,非洲方向整体投入了300架飞机,绝大多数都是战斗机,但美军飞机特别是护航飞机数量也很多,截击成效不显著,而且因为后勤问题,维持这300架飞机作战十分困难。”
霍夫曼看了看地图,反复思考后说道:“让登陆部队去坦噶尼喀的达累斯萨拉姆登陆并建立机场,从本土抽调300架最新的FW-190a8去非洲——柏林空袭后敌人应该会大大收敛,让航母将航空燃料和弹药腾挪给FW-190使用,至于配件……没办法就从其他飞机上拆。”
“5月15日日本联合舰队要启程回国,那攻打南非的战役?”
霍夫曼摇摇头:“不打南非,我们去打这里!”
顺着他指的地方看过去,大家都愣住了……
第208章 新战场(中)
“福……福克兰群岛……”顺着霍夫曼指的方向看过去,凯特尔张口结舌,发现自己完全跟不上元首的思路。
“福克兰群岛是英国人的叫法,马尔维纳斯是阿根廷人的叫法——后者宣称对该岛拥有主权。”
“这地方我知道,上次大战我们和英国人在这个附近爆发过海战,很遗憾,我们输了。”新任海军参谋长奥托-施尼温德海军大将马上站起来补充。
“不管是阿根廷还是英国人,元首,我们为什么要去打距本土足有上万海里之遥的福克兰群岛?哦,不,马尔维纳斯群岛?”约德尔也没想明白。
“随便你们喜欢叫他什么就叫什么吧。”霍夫曼被弄得哭笑不得,“真看不出来?”
凯特尔无奈了:“元首,说句真心话,控制这个岛的战略价值我还是明白的:巴拿马运河瘫痪后,美国要想往太平洋方向输送物资就只能绕走南美洲合恩角,一旦有效控制福克兰群岛,这条航线完全在我军攻击机覆盖范围下,再加上潜艇和一些军舰,美国人别想再顺顺利利从这里运送物资,那样他们支援太平洋的航路可就真断了。”
“美国人还可以绕南非走印度洋航线。”
约德尔也笑了:“真走那条航线就笑死人了,从美国本土到澳大利亚东海岸需要行驶2万海里,然后我们还控制着马达加斯加、日本人回去就准备打印度,这一路上有多少船都不够我们炸的……”
霍夫曼再仔细看了看地图:“其实,还有一条道。”
“真的还有……”凯特尔也看出来了,“从加拿大走西北通道,绕北冰洋、穿白令海峡,南下经过阿图岛再进入太平洋。
不过说完他就和约德尔面面相觑,他们从没听说过还可以走这里。
施尼温德皱着眉头说道:“元首,我参加海军这么多年,从没听说北冰洋航道能承担航运功能的,或许偶尔通行一、二船只侥幸能成功,大规模航运绝不可能,那些冰川浮冰足以要了这些船只的命,到时候不用破交,北冰洋就是最好的杀手。”
霍夫曼想了想,接受了这个解释——他来自后世,那会儿极地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北冰洋远没那么可怕都没听说有商业化航线,现在估计是真不行。
“那就更好,控制马尔维纳斯群岛,美国人的麻烦就大了,会被我们困在北美大陆上——要么断绝太平洋地区的补给线,要么维持2万海里、危机四伏的补给线。”他微笑着,“你们猜罗斯福会不会气得发疯?”
“可我们的麻烦也大。”凯特尔嘀咕了一句,劝道,“我的顾虑就在于此,不在于这个岛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这个岛很有用,如果我们真的如愿以偿地占领这里且短期内丢失不了,美国人的力量就全留在大西洋,没法让日本人分担,那样我们遭受的压力太大,从全局来看很不划算——其实犯不着替日本招揽火力。”
“如果联合舰队还留下,倒是可以去打,大不了再和美国人打一场海战。”约德尔对此很不看好。
“有这份心力还不如琢磨下如何完善海狮计划,直接登陆英国算了……”新上任的施尼温德也附和道,“打冰岛或法罗群岛我都觉得难度要小些。”
“你们哪……眼光还是要放长远一点,格局也要再大点。”霍夫曼叹了口气,敲了敲地图,“我们在阿根廷的情报人员发回消息,阿根廷中下级军官正酝酿政变推翻文官政府,其中有个重要人物叫胡安-庇隆,十分倾心于我们,并与我们派驻在阿根廷的武官进行了秘密接触,希望能得到我们的支持。”
凯特尔一头雾水,但还是耐心十足地听下去,而且表现出十分恭敬的样子——这是他的本事。
约德尔忽然露出略有思索的表情:“让我想想……想想……我好像听说过这名字,哦……我想起来了,这家伙是阿根廷派驻意大利的军事观察员,对,就是他,他在意大利军队中待过很长时间,我们似乎有过接触,对……我和这家伙参加过一次酒会!……他对您很崇拜!”
霍夫曼笑了起来:“他不是崇拜我,是崇拜墨索里尼吧?”
“这个……反正对我们具有相当好感。”
霍夫曼微微一笑:约德尔看来也是老实人,说句谎话也不会。不过他不介意,墨索里尼才是法西斯的源头,当初满世界都是一堆崇拜者,不过光有理论不行,能打仗、拳头狠才是硬道理,这一点德国强过意大利十倍都不止。
“就是他!庇隆16岁进入军事学校学习,毕业后仕途顺利,并在意大利呆了很久,更难得的是,他不是一个头脑单纯、只知道军事的军官,他在民间,特别是中下层人士中间中很有魅力,在军队中有大批拥护者。他和埃及的纳赛尔一样,是重要角色,千万不能小看。”既然说开了,霍夫曼就决定给这些将军们补补国际政治课。庇隆的价值和威望其他人不清楚,他可是最了解不过了。
“南美洲共有10余个国家,绝大部分都是美国人的小跟班,一共有三个地区性强国:巴西、阿根廷和智利,人称南美Abc。上世纪初独立后,三国间明争暗斗很多年。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三国还爆发了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装备一直从轻巡洋舰升级到超无畏舰,其热闹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我们和英国人之间的竞赛,最后因为经济危机而不攻自破。一战到现在又过了30年,国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巴西隐隐约约占据上风,但智利和阿根廷从未服气,他们两国的海军实力都超过巴西,陆军兵力却不足。
虽然Abc三国相互间彼此防备,但随着巴西地位的上升,来自巴西的压力加大,几年前战争开始后美国人又大力扶持巴西,其他两国开始抱团取暖,从这次战争就可以看出来,巴西卖身投靠美国对我们宣战,而智利、阿根廷却保持了大体中立的态度,其中智利是亲美国的中立,类似于葡萄牙;阿根廷是亲德国的中立,类似于西班牙。
双方都在积极寻求可靠的支持者,去年阿根廷曾向我们请求军备援助,不过鉴于文官政府的首脑们依然对加入轴心三心二意,所以……我拒绝了这个要求。”
最后一句话霍夫曼说得实在言不由衷:拒绝要求的是希特勒,他认为阿根廷太远,对德国帮不上什么忙。
“您现在想支持阿根廷?”凯特尔迷茫地抬起头,“或者说,支持这个庇隆?”
“我们要打败美国霸权,就不能不在南美洲上下功夫,直接进攻当然是不行的,那太遥远,必须准备一个合适的跳板并引入地区支持力量,我本来是想利用法属圭亚那或者荷属圭亚那,但那里离美国太近,离巴西也太近,而且实力太弱小,根本无法扶植。所以必须挑一个离得远且位置重要的地方,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非常合适的选择,离该岛不远的阿根廷就更合适。”霍夫曼顿了顿,“我的整体战略是压制巴西,扶持阿根廷,中立或拉拢智利,让南美乱起来……”
“乱起来……”大家在回味着这句话,元首搞破坏的本事还真是一流,前有巴拿马、后有炸纽约,东放一把火、西放一把火,事情闹得越来越大,现在又找到了可以折腾的地方。
众人陷入了沉思,元首的招数看上去很不靠谱,但如果把元首一贯的战争思路——总体战把握起来考虑,这次战役还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