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449节

罗斯福口口声声承诺丘吉尔每月提供100万吨成品油,事实上几乎从未实现过,无论是运送120万吨抑或150万吨,最后英国人收到的时候总要打些折扣,或者是7折或者是6折,罗斯福总统很想再加点数量,比如每个月提供200万吨,可海军方面告诉他这办不到,因为运输成品的T2T3油轮建造速度远没有自由轮(胜利轮)快,就连海军一直期待的用油轮改建的大型护航航母都被迫取消了——桑加蒙级就此成为绝唱。

不过,金上将这次要抱怨的显然不是吨位和物资,这不该是他操心的事,他忧虑的是人员。自由轮平均建造周期40天一艘,最快时5天出一艘,现在有了英国造船工人帮忙,速度还能加快。可无论是5天还是40天,合格的船员却没办法变出来。按照美国的传统,一般一名合格的远洋海员需要2-3年专科学校的培养,然后上船实践几个月才算是大功告成。现在倒好,匆匆忙忙在陆地上速成6个月,然后塞进船执行任务,只要能活着往返一趟,立即就可以吹牛说自己是“老水手”了。

“现在我们每月吨位损失差不多可以折算为100艘自由轮,1艘自由轮再怎么精简人员,也有数百人,每个月净损失都上万。如果这次行动再从海员中抽调人手,恐怕就有大麻烦。”

马歇尔觉得奇怪,迟疑地问道:“我记得特纳将军表示,10月份凑齐45艘护航航母完全可以。”

“亚速尔离美国港口不到2000海里,那些菜鸟只要不乱来,稳稳当当开到亚速尔周围并放飞舰载机就不成问题。”金上将无奈地说道,“去8000海里外的马岛作战,就不是这么简单,必须好好强化训练。在我的计划里,这三路兵力准备一起动手。委内瑞拉这一路先摆平法属圭亚那,巴西这一路威慑巴、阿边境并提供陆航支援,然后是海军夺岛。届时内有政客反扑,边境有陆军威胁,海岛被海军占领,庇隆政权才会完蛋。”

第60章 转向(4)

听金上将侃侃而谈,陆海空三军联动、军事外交双管齐下的策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站在面前的不是海军一把手,倒像是三军联合参谋长一般——美利坚并未有过这个角色,虽然李海上将竭力想扮演之,但总是吃力不讨好。

“真需要15个师?”

“至少也要10个。”金上将掰着指头算了起来,“去圭亚那需要2个师,巴西方向至少要3-4个师,马岛登陆战需要2-3个师,然后还要1-2个师的预备队,这还是建立在德国不继续增兵的基础上。”

“德国人有能力继续增兵?”

“1-2个师并不难,我们计算过,如果是德国装甲师外加一个步兵师,哪怕从欧洲出发,大概需要30万吨运力,考虑到食物、燃料等阿根廷就地可以提供,德国人可以装载更多的装备和后勤物资,这个运力,希特勒还是挤得出来的。”金上将分析道,“从欧洲出发到马岛,即便是绕行苏伊士运河这条远路,2个月时间也足够了,事实上,德军并不一定要从欧洲调兵,非洲战役结束后,他们在非洲有不少部队,运到阿根廷比运回德国国内大概只多2000海里的路程,增加不了什么负担。”

这一点金上将猜得非常准,古德里安的非洲集团军在非洲战役结束后余留了大约15万左右的兵力,维持如此庞大的兵力一方面是浪费,一方面也毫无必要。根据霍夫曼的要求,一部分军队(大约6万余)和古德里安本人返回国内,有关非洲部分地区的防务移交给意大利人——墨索里尼欢天喜地地派出部队去接收埃塞俄比亚和部分苏丹,北苏丹并入埃及,由其国防军协同防守,另一些领土如乌干达和部分赞比亚则交给法国军队,其他未定领土则让欧洲各国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比利时等派出远征军自行瓜分。

德军将履行承诺不再与各国争夺包括罗得西亚在内的其余非洲领土,为让各国放心德国不会在背后打黑枪,德军爽快地将军队陆续退回德属东非——包括坦噶尼喀、肯尼亚和索马里、吉布提等地,国社党高层为争夺德属东非总督的位置展开了明争暗斗,霍夫曼还未想好由谁出任这个职务。虽然德属东非的战略位置很重要,但鉴于完善的殖民和统治体系尚未健全,霍夫曼只考虑在这里留大约3个师,5万余人的部队。

除德属东非开始建设外,根据霍夫曼的授意,德国政府从国内提前释放了第一批大约4000余“表现良好、贡献积极、认真改造”的犹太居民和大约200人的犹太警察,开始按赞比亚方案在赞比亚兴建犹太定居点。在定居点内,犹太人不但可实行自治,还拥有民兵性质的轻武装卫队。德国政府表示,一旦这样的大型定居点超过20个或犹太居民总数突破5万人,就可正式成立犹太国。出于对元首和德国政府的感激——不知真假,定居点除犹太的六芒星旗帜外,还可见到德国国旗和元首的大幅肖像。

按照“官方”说法,这些犹太人通过强制劳动完成了赎罪,开始了新生,这片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国土就是元首给犹太民族的恩赐,而独立建国更是犹太民族上千年的渴望——为了是不是要在赞比亚建国,犹太复国组织自己就争论不休,处于分裂状态。

别看犹太人在元首的铁拳面前唯唯诺诺,纯洁得像头羔羊,面对黑人土著可是凶狠异常,不但赶走了定居点附近的黑人,还试图像布尔人那样建立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

至于另外3万余人——主要是第7装甲师和第92步兵师,他安排的任务是去南美,执行“和平珍珠”项目第二阶段的使命,连同第一批已抵达阿根廷和马岛的2个海军陆战旅一起组成南美远征军,在指挥官上,他拒绝了众多大将、上将名字的推荐,将非洲战役中有突出表现的第7装甲师师长曼陀菲尔少将晋升一级,选派为该远征军的指挥官,整个南美远征军又被称为“曼陀菲尔战役集群”。霍夫曼虽然很想往南美多派点兵力,但漫长的补给线制约了德军的努力,3万人的曼陀菲尔集群和相应的空军部队已近乎达到极限。

在庇隆确定稳固的政权统治并签署《友好互助条约》后,曼陀菲尔集群开始集结准备出发——庇隆完全不傻,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德国的有力支援,他怎么敢和英美叫板?怎么敢没收价值几十亿美元的英美资产?对陆军总兵力不到20万的阿根廷来说,一旦有3万德国部队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个精锐装甲师压阵入驻,别说巴西或智利那点陆军实力,就是来10万美军也没什么好怕的——他当过驻意大利武官,又目睹了德军在欧洲战场上摧古拉朽的表现,对其实力相当迷信。

金上将虽然猜到了德军还有后续兵力,也估到了比较合理的人数——1个装甲师和1个步兵师,甚至估到了德军不需要从2万里之外的欧洲过来,1万公里之外的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已足够提供支援,但有两方面的判断依然不太准确。第一,德军这点兵力运输并不需要30万吨运力,实际上打8折都用不着,因为德军不像美军这么娇贵,其装甲师的配备也不如美军拥有的重装备多;第二,德军后续部队的抵达不是他认为的2个月,而是更快——增援船队大约10月1日就可以从马达加斯加出发。

“海军打算如何应对这个场面呢?总不能我们目前什么事也不做,干等着吧。”

“水面舰艇缓不济急,航空兵力也够不着,唯一可用的大概只有部署在南非的潜艇部队——他们可以对德军脆弱的后勤补给线发起致命攻击。不过,”金上将补充道,“我想提醒诸位一点,接下去3-4个月,南非的航运和物资输入将被截断!”

一听此言,众人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第61章 转向(5)

金上将对南美、南美局势恶化的渲染是夹杂私货的,原因就是太平洋舰队目前困在珍珠港无法动弹——美国海军不但被人打瘸了一条腿,甚至还被迫分隔在两洋无法呼应,这就触动了金上将的逆鳞。别说陆军不可能强逼着海军执行欧洲攻略,就是罗斯福总统亲自下令,金上将也要把这事情给搅黄了——要不然急急忙忙抽回舰队做狼狈逃窜的模样给谁看?

不过金上将还是给罗斯福总统留了面子,一个劲强调提议打亚速尔海军原则上是赞同的,只是觉得时间太紧张,希望推迟到1944年春天再开展。相对来说,福克兰群岛不但在现阶段对美国更为重要,在战役中也更易攻克一些——可以作为检验亚速尔战役的试金石。如果连福克兰群岛这样的仗都打不赢,那亚速尔战役干脆别打,打了也是自取其辱。

这番话很有道理,众人都点头称是,即便陆军也表示认可。

特纳因为级别不够没资格参会,如果他在现场,一定会暗暗偷笑,笑话他们对金上将认识不够深刻:后者的话真真假假,在后半段其实已来了180度大转弯——别说今年,就是明年春天金上将都懒得去打亚速尔,除非马岛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来,可这有可能么?

罗斯福认为金上将讲得不错,大致思路、时间安排、兵力部署已说得很到位了,接下去就该是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物资调度与计划拟定工作,他亲自加了一路——多诺万主持“第五纵队”工作,一旦在大军临近时再度在阿根廷制造政变。罗斯福脑子还是非常清醒,知道用武力威慑阿根廷可以,真要是出兵打了阿根廷,今后就结下不死不休的梁子了,最佳办法还是以打促和、以压促变。

“伦敦方面还需要您和温斯顿多沟通一番,切实和他说明阿根廷局势的变化,一个稳定的南美有利于这场战争长期持续下去,也有利于稳固合众国的后方。”罗斯福交代赫尔,“我们对不列颠的物资援助只会增加不会减少,10月份将服役的黄蜂号(埃塞克斯级)也决定赠送给皇家海军,另外已抵达北美的英国部队可以继续开展适应性训练,不必参加这次战役。”

既然毁了和英国人共同攻打亚速尔的约,当然要给对方一点好处,而且如果让英军出现在阿根廷边境上,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事态复杂化,罗斯福可不想弄巧成拙。

他相信以丘吉尔的政治眼光能看明白这么做的道理,更何况美国自己要是坚持,英国方面是没有办法坚持己见的。

打南美的方针就这样确定了下来,但在挑选何人出征、何人挂帅的问题上又犯了难。打亚速尔毫无疑问是海军为主,所以海军担任最高统帅毫无疑问。但“联合要素”行动有大量的陆军行动,再让海军挂帅就有些不合适。

双方经过激烈辩论,接受了一个折中意见:“联合要素”行动前期行动,包括推平圭亚那、入驻巴西、威慑巴阿边境都以陆军为主,由陆军将领担任司令官,海军起配合作用,主要是为陆军舰队提供护航和运输;在进行夺取福克兰群岛战役时,由海军将领担任司令官,陆军起配合作用。

海军的人选很快就确定了,金上将决定大西洋舰队主力尽出,由英格索尔上将自己带队;但陆军要选派指挥官就有些困难,马歇尔有心让艾森豪威尔再带一次部队,但上次非洲战役的败仗记忆犹新,罗斯福虽然对艾克没什么成见,但担心在国会议员处会遭到诘难,便提议由艾森豪威尔协同特纳共同筹划“联合要素”计划,指挥官打算另派他人。

经过反复磋商,决定挑选第6集团军司令官雅各布-劳克斯-德弗斯挂帅,他曾经在1939—1940年任美国巴拿马驻军参谋长,对南美事务相对了解。在珍珠港事变前的扩军行动中,他又施展身手、巧妙调度,解决了其担任师长的第9步兵师面临的各方面问题,获得了“大能人”的美称,最终入了马歇尔的法眼,并在随后将近两年的时间里(1941年7月-1943年5月)升任驻诺克斯堡陆军装甲兵中心司令,对装甲战非常熟悉。几个月前他刚刚调入第6集团军,并在本月初刚刚晋升为中将。

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统帅,罗斯福决心委以重任。德弗斯在历史上主持过霸王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不过现在很显然,无论“霸王行动”还是“联合要素”行动,他都不会再编制计划了,这份工作将交给艾森豪威尔。

唯一让马歇尔顾虑的一点是,德弗斯与艾森豪威尔的个人关系不太理想,一方面性格外向的德弗斯看不惯艾森豪威尔的木讷,另一方面他对后者也有意见——他比艾克在西点早毕业6年,但晋升中将居然还落后对方几个月,这让德弗斯颇为不满。

最后谨慎的马歇尔挑了克拉克担任德弗斯的副手,后者与德弗斯和艾森豪威尔的关系都很不错,能够有效润滑,而且到南美这些国家作战,外交关系十分重要,迫切需要长袖善舞的克拉克——至于其打仗能力怎么样,马歇尔已选择性地无视了。

金上将很有意思,在陆军统兵将领确定后他插了一句:“沃尔顿-沃克(第20军军长)及马修-李奇微(第82空降师师长)两位将军很不错,我很喜欢他们,希望能有机会和他们合作;你们千万别把巴顿再塞进来了,休伊特回来和我一个劲诉苦,从出发准备到印度洋,一路上差点没被巴顿给折腾死……”

史-汀生和马歇尔两个陆军大佬唯有苦笑,巴顿的坏脾气现在不光陆军传了个遍,连海军也感觉吃不消。金上将对陆军将领指手画脚严格说来很不严肃,不过无论沃克还是李奇微,都是马歇尔看好的人物,听金上将肯定他们,他当然也愿意成人之美。于是第20军,82空降师都成了“联合要素”陆军部队的主力,另外还有德弗斯起家的老部队第9步兵师,除此之外,马歇尔恨不得把精兵强将全调集过去,准备好好打一个翻身仗,洗刷非洲战役和巴拿马战役的耻辱。

第62章 转向(完)

虽然陆海军最高首脑都信誓旦旦地表达了必胜的信心,但对于再也输不起的罗斯福而言,他考虑问题不能不更加慎重和全面一些,他问道:“陆军大致什么时候能做好准备?和戴高乐的人马联系了么?”

“从明天开始,第6航空队可以随时出动,陆续抵达进驻;至于其他地面部队,如果船只都齐备的话,我们先头部队3个师可以在10月5日登船出发,其中2个师去圭亚那,1个师去巴西。第二批部队我认为可以在10月15日之前出发。他们将直接去巴西,但我希望有海军的严密保护。”马歇尔认真想了想,“至于自由法国,他们总共就一个多连,也不指望他们打仗,等圭亚那举行入城式时让他们露脸就行。”

罗斯福又追问道:“装甲师中的M26坦克能齐备么?”

虎式坦克给美国人的教训和印象太过于深刻,以至于现在罗斯福居然以总统之尊,直接过问起师一级的装备和编制情况来——这一幕总有点令人熟悉的感觉。
首节 上一节 449/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