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铁十字

铁十字 第519节

小泽笑道:“那就更好,先按这个计划行动,如果敌情有变,明天清晨可以再考虑调整。”

就在德军商议下一步战术行动时,坎宁安和斯普鲁恩斯同样率领参谋群在讨论即将到来的战事。

“现在情况是非常清晰的,只要敌军不调头,综合他们的位置、速度和攻击能力,80%以上的可能是敌人先攻击到佛得角舰队。”坎宁安皱着眉头道,“特纳将军有什么想法?”

“他想带着部队向南避一避,但顾虑到岛上已登陆的陆军,有些举棋不定。”

遇到陆海军协同问题,坎宁安也不敢表态,只好含含糊糊地问:“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需不需要我们……”

“不需要……”斯普鲁恩斯摇摇头,“如果是别人可能会犹豫,但特纳是什么人?他可是C+计划制定人,手笔之大震惊参联会,两个师算什么?为了胜利,20万人说不定他也不皱一下眉头!放心吧,过几个小时金上将电报就会过来了……”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参谋的声音:“金上将代表海军来电,希望我们全力争胜,不惜一切代价!”

更惊愕的事还在后面,过了三分钟,参谋又向斯普鲁恩斯递上一份密电:“注意:阅后即焚,国内兵员征募情况良好,已完成600万陆军准备……欧内斯特-约瑟夫-金。”

这句没头没脑放在任何环境下都看不出什么来,但在这个特定环境下,其用意昭然若揭——难怪金上将不但偷偷摸摸用私人发电报,还来了个“阅后即焚”。

望着电报抄件很快变成一片灰烬,周围所有人都是苦笑,金上将被逼急了,连“政治正确”也不管了……

第169章 大西洋绞杀战(57)

电报当然是瞒着马歇尔拍出的,虽然传出去不太好听,但金上将有把握让马歇尔发布了飙——他可是亲口说过48小时内打不下萨尔岛团级以上全部就地免职,这都多少小时过去了?倒是金上将因为得到特纳的电报,认为至少还要打5天,便难得替两个陆军师说了句公道话:“免职令照下,不过给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反正德军也跑不了,慢慢打吧……”

这一慢就又拖了5天,德军已被压缩在了岛上核心阵地,周围团团转转都是美军了,但这样一来美军的掩护炮火和攻击飞机也无法顺利展开,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打到自己人,只能依赖陆军自己的炮火和攻击逐步推进,打起了最为残酷的阵地战。德军完全陷入了被包围的境地,不但弹药和人员得不到补充,就连药品也几乎用完了。

面对包围圈里最后剩余的1300多人,林克本来都想放弃而率部投降,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主意居然没人赞同,所有人都咬牙切齿地表态打算打到底,决不投降。更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他以为元首的支援最终断绝之际,马沙尔忽然发来电报——舰队已向佛得角开进,预期5天内抵达增援。

这两个消息一出,守军士气大振,居然又咬牙坚持下来,而且士气看起来似乎比美军更为高昂。

萨尔岛的核心阵地其实就是以简化版防空塔为依托的连续永备工事,除地面的建筑物之外,还有一套包括1个主堡、8个子堡构成的半地下永备工事。主堡内有重机枪和88mm反坦克火力,子堡及侧射堡内有轻机枪和75mm反坦克火力,周围一共环绕着两层交通壕内,德军拥有大量的K98步枪、G43步枪、Stg43突击步枪和mg43,掩体背后还有大量的迫击炮,再加上德军步兵使用的铁拳火箭弹,构成了密不透风的浓密火网。

主堡一共分为三层,最上层是露在地面的,与防空塔基部联系在一起的建筑,主要用于压制性火力射击;第二层开始就全部在地下,里面是各掩蔽部、弹药粮食仓库;第三层却不是直通下去,而是斜向挖掘坑道构筑成地下室成为整个核心指挥部。

各堡垒上部都用拆解下来的旧铁轨构成骨架,一层层排列成行并覆盖30mm厚的钢板,然后浇灌混凝土,整体厚度大多数超过70公分,周围再覆盖积土,厚逾1米多,150mm口径以下火炮直接命中毫发无损,露出地面的部分是用大量使用后废弃的汽油桶灌满海沙排列三重,在桶与桶之间复加上30mm钢板数层,这种土木工程法是从日本南洋守岛取经而来,无非日本可就地取材使用大原木,德国没那么多原木,但铁轨(H型钢)不缺。

实际上佛得角还不是德军防御最严实的地方,亚速尔上部分堡垒直接用的是从意大利、德国拆解下来的战列舰主装甲带钢板,其中不但有改造为航母的战列舰部分构件,还有当初为建设H级战列舰预先切割但实际未使用的钢板。这些货色原都是准备用于大西洋壁垒的,但霍夫曼的态度很明确,与其守绵绵不绝的西欧海岸线,不如将材料和人工都集中起来进行岛屿防御,所以佛得角和亚速尔得到了大量的物资,现在大西洋壁垒的修筑由于比历史上范围更广,完工程度更差。

这种布置手段后,中大口径榴弹炮无论直接摧毁还是震荡引起的破坏都很轻微。而炮击时德军都能躲入保垒隐蔽,一旦炮停,堡垒外围遍布蛛网状交通壕连接各主要阵地可迅速布置兵力,在交通壕侧四周有大量散兵坑,部分德军士兵就潜伏在那里,准备随时用铁拳或手榴弹给予美军重击。

接近这套堡垒体系同样非常困难,堡垒阵地前有3道铁丝网和2道鹿砦,里面还遍布地雷,突进去就要准备扒层皮。而德军步兵火力恰好又将美军克制得死死的,美军除12.7mm勃朗宁重机枪拥有部分优势外,在其余领域处处不如对手:轻机枪不如Mg42,后者可连续发射上万发子弹而保持稳定,中距离对射上,K98的精度和威力超过美军的M1加兰德,400米左右对射上,G43也不落下风,200米之内的密集交火,Stg43完全将美军的汤姆逊冲锋枪吃得死死得,在100米甚至50米内的近距离作战时,德军层出不穷的铁拳又要了美国人老命。

美军无疑在巴祖卡和无后坐力炮上拥有优势,但那些东西太过笨重、体积又大,发射后目标十分明显,远了压不住德国人,近了直接被德军狙击手干掉。而美军坦克此时又不给力,别说没有坦克可以当得起88mm炮直射,就是75mm反坦克炮干掉m4M6坦克也绰绰有余。而德军巧妙利用了最后2辆虎式坦克充当固定火力点,利用虎式的精准狙击报销了不少装甲目标,等美军气急败坏地拖来90mm高射炮放平开火时,惊愕地发现德国坦克躲在1米多厚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之后,根本就无济于事。

最让美军绝望的是,整套堡垒是和防空塔联系在一起的,已被破坏的防空塔虽然失去作战效用,但依然用自己强壮的躯体保护住了堡垒防御体系,不彻底摧毁防空塔就根本无法用远程重火力摧毁堡垒工事,而人工爆破的方式首先就要解决堡垒守军,于是这里便形成了一个死结:不解决守军砸不开堡垒,不炸开堡垒又不能彻底解决守军。

困死对手也是一个办法,可惜美军没这么多时间,最后2个美军师只能用最传统、最血腥的办法——用人命填,一寸一寸土地争夺过去,但这种打法明显不适用美国军队,本来双方战术素养差异就大,偏偏战斗水平高超的一方还占据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根本就是啃不动的硬骨头。燃烧弹、喷火坦克都尝试过了,前者效果很差,后者直接在远距离上被敌军反坦克火力打成火球,试验几次之后只能无奈放弃。

如果有毒气弹好用,美国人大概会毫不犹豫使出来,但一来部队并未携带这个“利器”,二来慑于德国在毒气领域的“建树”,美国也不敢轻易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到时候若是德国轰炸机往东海岸投上一通毒气弹,这世界非翻天不可。

这么多天下来,美军在付出3000多人伤亡后也不算毫无成果,至少防线外围已全部清扫干净了,地雷也好、铁丝网也好都被清除干净;同时也在血战之余彻底封住了德军堡垒群的外沿阵地,换句话说,德国人要么全部战死,要么投降,没有逃跑这样的第三条路可走;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消耗了德军大量的弹药和补给,现在守军弹药只能坚持5天,物资只能支撑10天,林克认为一旦粮食或弹药耗尽,他决心率领部队投降——将士们为第三帝国和元首做得够多了,他要给他们一条活路。

特纳当然也收到了金上将的电报,他一点也没有纠结,直接就说动英格索尔上将率舰队转移,以铁定去职的上将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自己的大名,一点也不为将来担心,特纳完全是从舰队和整体的利益出发思考,他认为金上将说这句话是有充分理由的,海军舰炮连续发射弹药也接近告罄,既无法提供支援,又无法提供防御,舰队理所当然应该拥有行动自由。

不过,他转移的方向既不是坎宁安期待的西北方,也不是小泽预计的西南方,而是直接往南方走了,特别是几艘战列舰,撤退得更是远,特纳的想法很简单,在接下去这场大战中,战列舰部队派不上多少用处,他要尽可能保住他们,而护航航母及舰载机才能助坎宁安一臂之力。

他在电报中将自己的策略和盘托出:“发现敌舰队后,由护航航母编队率先攻击,甚至可不惜暴露自己吸引对方视线和火力,最后由主力航母完成截杀!为了胜利,无论是岛上的陆军还是佛得角周围的10余艘护航航母,没有谁是不可牺牲的……”

斯普鲁恩斯喃喃自语:“果然是特纳的一贯策略,毫不拖泥带水,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好吧,但愿我们付出的代价能少一点,这次战役已死了太多人了……”坎宁安叹了口气,“准备5时放飞侦察机,务必仔细搜索……”

拂晓时分,两军同时放飞侦察机,开始大范围的侦查,美军的数量多,德军的侦查能力强,彼此都是半斤八两。

不过一直到10点钟为止,侦查结果都是一片空白。

“没有任何发现?”小泽笑了起来,“好消息!没有发现是最好的消息!这意味着距离夜间突进的成功又进了一步……”

听到小泽这么有把握地评估,克兰克等人愣住了,直到参谋们用军舰在沙盘上实地模拟之后才想明白……

第170章 大西洋绞杀战(58)

佛得角时间,1943年12月8日上午10时许,各方舰队派出的侦察机都未有任何发现,坎宁安和英格索尔的舰队侦查视野是600公里,而德国舰队得益于Ar-352和ar-372的优异性能,侦查视线达到将近900公里,范围比美军大得多。实际上如果小泽愿意,将视野扩展到900公里以上也是可行的,但这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这基本上超越了常规舰载机作战航程。

侦查结果支持了一个预设性判断的证实:美军舰队进行了规避,放弃了对萨尔岛上美军地面部队的支持。

“很好,可以执行下一步方案了。”从10点一刻开始,德军舰队便开始按预设计划展开行动:小泽率领主力舰队向东偏北方向逐步前进,破交舰队则在保罗-温内克海军上将的带领下向东偏南方向前进,两支舰队的轨迹越来越分散,距离也越来越远,同时地勤做好了准备,打算午后发动对萨尔岛的空袭,尽可能为陆战队守军提供支援。更让舰队上下感到高兴的是,达喀尔方向传来消息,空军轰炸机Kg-48联队部分飞机已抵达达喀尔,将隶属海军指挥并协同投入战斗。

虽然德国已打赢了非洲战役,顺手建立了德属西非领地,但相对于北非和德属东非,德属西非实力相当不足,各项条件也差,总共不到一个师的部队,远不如法国方面经营多年的达喀尔。虽然法德之间有过协议,德军可使用法国有关军事基地,北非的法国殖民地大体都遵循了这一策略,德军至今尚在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尔驻有兵力。可即便如此,卡萨布兰卡和阿尔及尔距离达喀尔也太过遥远,德军根本鞭长莫及。

在霍夫曼法德和解与经济合作方针的推动下,法国与轴心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低调对英宣战,但贝当政府始终不愿意对美宣战,再加上达喀尔守军对巴黎的独立性,要想他们投入对美作战根本就是痴心妄想。而美国方面一直对法军采取欺骗态度:告诉法国人自己不会动达喀尔,也希望他们不要为德军提供方便,否则将来达喀尔地位未定,这就更加剧了法国方面的观望态度,接纳S艇补给已算是格外的例外。

不过这种中立的暧昧态度很快就维持不住,因为法国守军截获了前来颠覆和充当内应的自由法国代表,这让法国当局感到心焦:美国人自己表态不动达喀尔并不等于英国人或自由法国不能动达喀尔,实际上在法属圭亚那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德军进入法属圭亚那完全是“礼节性”地拜访,而美军控制法属圭亚那后则完全将当地权力机构换成了自由法国的人员,这不得不让贝当和达尔朗保持警惕,防止美国人再来一次“和平-演变”。

最终压倒法国当局判断的是对自由法国代表审讯得到的结果,对方坦率“承认”美军对达喀尔的军事行动计划——将用英军和自由法国为理由占领达喀尔!实际上这只是该代表为引起重视而为自己脸上贴金,别说他这个级别,就是戴高乐本身都不知道美军下一步行动计划,参联会大佬们对自由法国根本就是嗤之以鼻。换而言之,意图充当“带路党”的行为完全是自由法国剃头担子一边热,是没来由的瞎揣摩——尽管离真相不远,但现在暴露只能是给美国人帮倒忙。

这份关键电报顿时勾起了达尔朗的新仇旧恨:弩炮行动中因为英国背信弃义的进攻,法国海军损失了将近一半海军舰艇,威力最强大的黎塞留号战列舰也因受到攻击而几乎丧失战斗力。他说服了贝当,建议以增强防御能力为理由邀请德国派遣空军入驻但不包括地面部队,正好从地中海沿线抽调的Kg-48联队也准备完毕,于是48架Ju-188便在24架FW-190的护航下,经过连续4次转场,艰难地从大西洋沿岸部署到达喀尔。

到下午2点钟,涂有铁十字标志的机群终于再次开始突击萨尔岛……
首节 上一节 519/10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的岳父大人叫吕布

下一篇:近身狂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