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715节
他的分析很有道理,德军目前在巴西海域使用的Xxi和xxiii级潜艇排水量都是2000吨级别,浅海活动并不适宜也施展不开。但有一点美国人没想到,克兰克调集30来艘潜艇的目标不是为了登陆舰队,而是为了克制美军主力舰队。
这一点很多人都感到诧异,甚至欣茨也认为潜艇应该优先对付登陆舰队,克兰克列举了两个重要理由:
第一,相对主力舰队,美军登陆舰队的反潜意识、反潜力度一定更强;
第二,攻击登陆舰队没有太大意义,一旦德军南大西洋分舰队消灭尼米茨的主力舰队,就能彻底掌握南大西洋制海权,那点登陆舰队在航空母舰面前算什么?一堆废铜烂铁而已!
这两个理由折服了所有人。
艺高人胆大的克兰克最终通过亚速尔基地调集了30余艘潜艇埋伏在美军南下的海域里,为追求最大伏击效果,几条潜艇前两天还放弃了对登陆舰队的攻击,只专心致志南下构筑伏击圈。
每天从里约起飞的侦察机都要对美军舰队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目的不是使用航空兵进攻,而是要分析尼米茨南下道路的可行性并安排伏击。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尼米茨对即将到来的风险并非一无所知,恰恰相反,和所有美国海军将领一样,他高度重视反潜。
在这个时空里,德国潜艇对英美构成了致命威胁,为提高反潜能力,英美奇招迭出,不断强化自身应对策略。
对抗升级的第一步英美是将原来孤立、单独发射的深水炸弹改进为刺猬弹。刺猬弹虽然装药量不如深水炸弹,但采用了系统发射模块,单个发射架拥有24个炮管,向前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猬硬刺,故得名)。刺猬弹发射架一般装在艇艏甲板。齐射时,24发刺猬弹以很短间隔陆续发射,在海中形成椭圆形弹幕,潜艇一旦被笼罩在弹幕中就很难逃脱。
一般驱逐舰可安装一套,万吨条约型巡洋舰可安装两套,反潜时通常2艘或4艘驱逐舰一组,同时还具有快速再装填能力,一小时内能倾泻数以百计的刺猬弹,炸得海面下的潜艇官兵精神崩溃为止。
1942年后,英美又引入大型飞机反潜,天气晴好时可发现水面下30米内的潜艇,被发现的潜艇通常毁于飞机投掷的刺猬弹轰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国潜艇,也能迫使对手越潜越深。除传统目视探测外,还在飞机上安装了大型探照灯、雷达等辅助观察设施,使U艇夜间上浮充电也变得不安全起来。
为应对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德军引入了创新性的通气管技术,使潜艇在不必上浮、只露出通气管的情况下就可进行充电,大大改进了U艇生存率。但好景不长,美国的应对措施——微波水面搜索雷达运用而生。
这款雷达是美国利用英国磁控管生产出来的,功率50kw,脉冲宽度1.3~2usec.,工作频率3000mhz,美军称之为Sg-1型雷达。它能捕获低频雷达所遗漏的在海面上低飞的敌机,还能捕获9000米外的潜望镜和30公里外的大型舰只,对体型小于潜望镜的通气管,发现距离大约在5000米以上。由于该距离超过G7鱼雷发射距离,因此对U艇非常有威胁。
有经验的美军雷达兵利用Sg-1雷达在夜间一圈一圈地搜索周围海面,探明可疑亮点后进行追踪,然后从一个机械计算器上直接读取数据,大多数时候这些亮点都是真实存在的通气管,美军或是利用刺猬弹炸沉U艇,或是迫使对手放弃攻击潜入水下而达到护航安全的措施。
为应对可怕的雷达侦探,德军启用了各种各样的雷达告警机——有捕捉水面舰艇雷达信号的,有捕捉微波雷达信号的,有捕捉飞机雷达信号的(他们通常波长不同),但英美也会及时更改频率使告警接收器失效。比如Sg-1雷达改进后使用10000mhz频率,立即废掉了德军苦心研制的告警系统。
进入1943年,德军在霍夫曼提示下开始改善通气管材质,将露出水面的通气管上端更改为可削弱、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是一举两得的考虑,这些材料和涂层将来也能运用于提高飞机、车辆的隐形性能上。
这项措施非常有效,德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特种涂层成功将Sg-1型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到2500米左右(夜间),再加上德军启用射程远、速度快的氧气鱼雷后,在美军发现通气管信号前就足以占据有利发射位置进行攻击,这让德军在1943年破交对抗中占据了先机,大批英美货轮被送入海底,再加上德国水面舰队的成长和亚速尔基地航空对抗的取胜,最后迫使盟军运输船队采用的最好反潜办法就是不理会德军潜艇,只管用直冲法进行硬闯。
到1943年尾,对抗局面再度升级。美国在两个领域进行重点改进:一是发展先进主动声呐;二是改进加大微波搜索雷达的功率。
声呐一直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美德两国出于战略考虑不一,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美军重点发展主动声呐,将声呐的探索距离从2000米左右提升到4000米以上,还启用双驱联合探索——即两艘驱逐舰同时对一个海域进行探测并快速交换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差异较大就说明有异样;德国大力发展被动声呐,水平独步于世界,探测距离将近7000米,另外德国科学家还发展了旋转基阵,将原本单个声呐通过机械旋转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单波束扫描变更为多个声呐进行扇形分区扫描,大大提高了探索效率。
在这个基础上,德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Xxi级潜艇,这是真正的“潜”艇,整艘潜艇突出了水下流线型设计,大幅度减少甲板炮(后来在霍夫曼的建议下干脆完全取消),流线型的躯体可在水下实现比货轮(无论胜利轮还是自由轮)更快的航行速度。另一方面,该级潜艇搭载了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具有初级原始的Aip功能的系统,可潜伏时间大大增强,从以前几个、十几个小时一直延长到54小时,到Xxiii级潜艇时,由于排水量进一步扩大,完全潜伏时间提高到88个小时。
同时该级潜艇还引入了其他所有的先进技术,如双层船壳,在耐压壳外又有一层,将被动声呐等设施设置在耐压壳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用上了可探测精确方位和距离的旋转基阵声呐,使潜艇不需要升起潜望镜就可以发动鱼雷攻击;还用上了线导鱼雷。
本来二战中德国研制的线导鱼雷叫“云雀”,听上去很温柔,但霍夫曼指示在G9超级氧气鱼雷(长矛改)基础上使用线导功能后,这玩意变成了杀气腾腾的名字——虎鲨!
29艘xxi级潜艇上携带的鱼雷一半是虎鲨、一半是长矛改,2艘领衔出演的xxiii级潜艇上全是威风凛凛的虎鲨。
他们在深海里静静等待着猎物撞上门来……
第62章 尼米茨的反击(16)
31艘潜艇在海面下排成2道警戒线,彼此间距8000-9000米,前后间隔20多公里,一共拉开了近150公里宽的防御宽度。
他们静静地悬浮在50多米深的海水里,随着洋流缓缓流动,没有发出丝毫噪音,与整个海洋背景融为一体。
今天要使用的战术很简单:等待!等待敌军主力舰队进入伏击圈后发射鱼雷,用最快的速度将潜艇上携带的鱼雷全部打出去。31艘潜艇一共携带了700多条鱼雷,而且是价格十分高昂的长矛改和虎鲨。
在出海前就有人计算过,即便这31艘潜艇能打光鱼雷并全部安全返航,这一趟作战也耗资不菲,鱼雷、燃油和其他物资林林总总的消耗加起来足够建造2艘轴心级航母(不含飞机)或提供一个1944型编制装甲师的全部重装备。换而言之,只有至少干沉2艘美国航母才能保本。
但克兰克和邓尼茨还是顶着压力上了,原因无他:南美战场是决定美德战争走势的关键一环,这1亿多马克必须要掏!不尽快摧毁美军的战争意志,扼杀美军的抵抗潜力,今后将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而现在由于德军主力舰队和增援部队暂时还赶不到巴西,必须增强对敌军的打击以便迟滞美军推进的办法。
说句心里话,今天美军炮击维多利亚港时克兰克是很矛盾的,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美军即将登陆的征兆,他和欣茨带着一群参谋反复进行了战局推演,认为即便美军登陆也不是舰队出击的合适时机。但身为海军将领,他又不能简单地置陆军的安危于不顾,所以他向绍肯发去了征询电报,询问他有何困难。
绍肯显然明白他的处境和言外之意,咬着牙发来回电:“即便美军在维多利亚登陆,本集群也会先行抵抗、逐次击退敌军,暂时不用海军支援。”
等后来明白是虚惊一场时,德方才算是松了口气,但紧接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变成了另一个——美军舰队大举南下,试图寻找克兰克舰队主力决战。对尼米茨的兵力,连续侦查之后已看得非常清楚了——拥有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6-12艘护航航母(取决于登陆舰队是否一体行动,但至少拥有6艘)。
克兰克虽然也拥有3艘航母,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这些军舰是什么成色,硬打硬拼是基本拼不过的,必须借助潜艇提前削弱对手——所以他把主要进攻目标都放在了美军主力舰队身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尼米茨率领的舰队已缓缓驶入了狼群的埋伏圈,周围护卫的驱逐舰雷达兵警惕地盯着屏幕,但上面空空如也,并未发现亮点,而且不是一艘军舰这么反映,所有军舰都是这么反映,这就基本意味着没有德国潜艇。
除微波搜索雷达外,声呐兵也报告毫无异常,但舰队指挥官还是不敢怠慢,依然规规矩矩走着“Z”字型反潜路线——虽然这种规避法已被证明并不是对付德军新潜艇的好办法,但既然主力舰与运输船队之间有速度差,又不可能将主力舰速度降低到与货轮一个水平,走Z字型线路可以无形中拉长舰队行驶的路程,客观上起到同步的作用。
“告诉各舰,务必谨慎,多注意调整航线,不要保持规律性。”夜幕中的尼米茨毫无睡意,交道手下,参谋们立即遵照执行。
史密斯关切地问道:“您感觉会出事?”
“有这么一点预感,但又没证据。”尼米茨叹了口气,“今天德军侦察机一连来了3次,虽然最后没有德军攻击机群前来,但我总认为会发生点什么,只能小心再小心了。”
尼米茨的预感充分体现了一个名将的感觉,但面对超越其能力圈之外的技术装备,他也只能抓瞎。
德国潜艇不是没有,此刻就静静地悬浮在海水中,由于他们基本都关闭了电机,因此主动声呐基本将他们与海洋噪音混杂起来,探听不到什么。
“长官,海面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了,应该是情报显示的美军舰队过境。”
“很好!”U3233号艇长哈斯勒少校长长地舒了口气,“终于来了,不枉费我们一番苦等,美国人还是挺照顾我们的嘛。”
这一点很多人都感到诧异,甚至欣茨也认为潜艇应该优先对付登陆舰队,克兰克列举了两个重要理由:
第一,相对主力舰队,美军登陆舰队的反潜意识、反潜力度一定更强;
第二,攻击登陆舰队没有太大意义,一旦德军南大西洋分舰队消灭尼米茨的主力舰队,就能彻底掌握南大西洋制海权,那点登陆舰队在航空母舰面前算什么?一堆废铜烂铁而已!
这两个理由折服了所有人。
艺高人胆大的克兰克最终通过亚速尔基地调集了30余艘潜艇埋伏在美军南下的海域里,为追求最大伏击效果,几条潜艇前两天还放弃了对登陆舰队的攻击,只专心致志南下构筑伏击圈。
每天从里约起飞的侦察机都要对美军舰队的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目的不是使用航空兵进攻,而是要分析尼米茨南下道路的可行性并安排伏击。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尼米茨对即将到来的风险并非一无所知,恰恰相反,和所有美国海军将领一样,他高度重视反潜。
在这个时空里,德国潜艇对英美构成了致命威胁,为提高反潜能力,英美奇招迭出,不断强化自身应对策略。
对抗升级的第一步英美是将原来孤立、单独发射的深水炸弹改进为刺猬弹。刺猬弹虽然装药量不如深水炸弹,但采用了系统发射模块,单个发射架拥有24个炮管,向前倾斜45度(如此多炮管靠在一起形似刺猬硬刺,故得名)。刺猬弹发射架一般装在艇艏甲板。齐射时,24发刺猬弹以很短间隔陆续发射,在海中形成椭圆形弹幕,潜艇一旦被笼罩在弹幕中就很难逃脱。
一般驱逐舰可安装一套,万吨条约型巡洋舰可安装两套,反潜时通常2艘或4艘驱逐舰一组,同时还具有快速再装填能力,一小时内能倾泻数以百计的刺猬弹,炸得海面下的潜艇官兵精神崩溃为止。
1942年后,英美又引入大型飞机反潜,天气晴好时可发现水面下30米内的潜艇,被发现的潜艇通常毁于飞机投掷的刺猬弹轰炸,即便不能炸沉德国潜艇,也能迫使对手越潜越深。除传统目视探测外,还在飞机上安装了大型探照灯、雷达等辅助观察设施,使U艇夜间上浮充电也变得不安全起来。
为应对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局面,德军引入了创新性的通气管技术,使潜艇在不必上浮、只露出通气管的情况下就可进行充电,大大改进了U艇生存率。但好景不长,美国的应对措施——微波水面搜索雷达运用而生。
这款雷达是美国利用英国磁控管生产出来的,功率50kw,脉冲宽度1.3~2usec.,工作频率3000mhz,美军称之为Sg-1型雷达。它能捕获低频雷达所遗漏的在海面上低飞的敌机,还能捕获9000米外的潜望镜和30公里外的大型舰只,对体型小于潜望镜的通气管,发现距离大约在5000米以上。由于该距离超过G7鱼雷发射距离,因此对U艇非常有威胁。
有经验的美军雷达兵利用Sg-1雷达在夜间一圈一圈地搜索周围海面,探明可疑亮点后进行追踪,然后从一个机械计算器上直接读取数据,大多数时候这些亮点都是真实存在的通气管,美军或是利用刺猬弹炸沉U艇,或是迫使对手放弃攻击潜入水下而达到护航安全的措施。
为应对可怕的雷达侦探,德军启用了各种各样的雷达告警机——有捕捉水面舰艇雷达信号的,有捕捉微波雷达信号的,有捕捉飞机雷达信号的(他们通常波长不同),但英美也会及时更改频率使告警接收器失效。比如Sg-1雷达改进后使用10000mhz频率,立即废掉了德军苦心研制的告警系统。
进入1943年,德军在霍夫曼提示下开始改善通气管材质,将露出水面的通气管上端更改为可削弱、吸收雷达波的复合材料——这是一举两得的考虑,这些材料和涂层将来也能运用于提高飞机、车辆的隐形性能上。
这项措施非常有效,德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的特种涂层成功将Sg-1型雷达的探测距离压缩到2500米左右(夜间),再加上德军启用射程远、速度快的氧气鱼雷后,在美军发现通气管信号前就足以占据有利发射位置进行攻击,这让德军在1943年破交对抗中占据了先机,大批英美货轮被送入海底,再加上德国水面舰队的成长和亚速尔基地航空对抗的取胜,最后迫使盟军运输船队采用的最好反潜办法就是不理会德军潜艇,只管用直冲法进行硬闯。
到1943年尾,对抗局面再度升级。美国在两个领域进行重点改进:一是发展先进主动声呐;二是改进加大微波搜索雷达的功率。
声呐一直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分,美德两国出于战略考虑不一,走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美军重点发展主动声呐,将声呐的探索距离从2000米左右提升到4000米以上,还启用双驱联合探索——即两艘驱逐舰同时对一个海域进行探测并快速交换信息进行比对,如果差异较大就说明有异样;德国大力发展被动声呐,水平独步于世界,探测距离将近7000米,另外德国科学家还发展了旋转基阵,将原本单个声呐通过机械旋转产生水平方向上的单波束扫描变更为多个声呐进行扇形分区扫描,大大提高了探索效率。
在这个基础上,德国推出了史无前例的Xxi级潜艇,这是真正的“潜”艇,整艘潜艇突出了水下流线型设计,大幅度减少甲板炮(后来在霍夫曼的建议下干脆完全取消),流线型的躯体可在水下实现比货轮(无论胜利轮还是自由轮)更快的航行速度。另一方面,该级潜艇搭载了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具有初级原始的Aip功能的系统,可潜伏时间大大增强,从以前几个、十几个小时一直延长到54小时,到Xxiii级潜艇时,由于排水量进一步扩大,完全潜伏时间提高到88个小时。
同时该级潜艇还引入了其他所有的先进技术,如双层船壳,在耐压壳外又有一层,将被动声呐等设施设置在耐压壳外,提高了空间利用率;用上了可探测精确方位和距离的旋转基阵声呐,使潜艇不需要升起潜望镜就可以发动鱼雷攻击;还用上了线导鱼雷。
本来二战中德国研制的线导鱼雷叫“云雀”,听上去很温柔,但霍夫曼指示在G9超级氧气鱼雷(长矛改)基础上使用线导功能后,这玩意变成了杀气腾腾的名字——虎鲨!
29艘xxi级潜艇上携带的鱼雷一半是虎鲨、一半是长矛改,2艘领衔出演的xxiii级潜艇上全是威风凛凛的虎鲨。
他们在深海里静静等待着猎物撞上门来……
第62章 尼米茨的反击(16)
31艘潜艇在海面下排成2道警戒线,彼此间距8000-9000米,前后间隔20多公里,一共拉开了近150公里宽的防御宽度。
他们静静地悬浮在50多米深的海水里,随着洋流缓缓流动,没有发出丝毫噪音,与整个海洋背景融为一体。
今天要使用的战术很简单:等待!等待敌军主力舰队进入伏击圈后发射鱼雷,用最快的速度将潜艇上携带的鱼雷全部打出去。31艘潜艇一共携带了700多条鱼雷,而且是价格十分高昂的长矛改和虎鲨。
在出海前就有人计算过,即便这31艘潜艇能打光鱼雷并全部安全返航,这一趟作战也耗资不菲,鱼雷、燃油和其他物资林林总总的消耗加起来足够建造2艘轴心级航母(不含飞机)或提供一个1944型编制装甲师的全部重装备。换而言之,只有至少干沉2艘美国航母才能保本。
但克兰克和邓尼茨还是顶着压力上了,原因无他:南美战场是决定美德战争走势的关键一环,这1亿多马克必须要掏!不尽快摧毁美军的战争意志,扼杀美军的抵抗潜力,今后将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而现在由于德军主力舰队和增援部队暂时还赶不到巴西,必须增强对敌军的打击以便迟滞美军推进的办法。
说句心里话,今天美军炮击维多利亚港时克兰克是很矛盾的,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美军即将登陆的征兆,他和欣茨带着一群参谋反复进行了战局推演,认为即便美军登陆也不是舰队出击的合适时机。但身为海军将领,他又不能简单地置陆军的安危于不顾,所以他向绍肯发去了征询电报,询问他有何困难。
绍肯显然明白他的处境和言外之意,咬着牙发来回电:“即便美军在维多利亚登陆,本集群也会先行抵抗、逐次击退敌军,暂时不用海军支援。”
等后来明白是虚惊一场时,德方才算是松了口气,但紧接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就变成了另一个——美军舰队大举南下,试图寻找克兰克舰队主力决战。对尼米茨的兵力,连续侦查之后已看得非常清楚了——拥有3艘埃塞克斯级航母,6-12艘护航航母(取决于登陆舰队是否一体行动,但至少拥有6艘)。
克兰克虽然也拥有3艘航母,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手中这些军舰是什么成色,硬打硬拼是基本拼不过的,必须借助潜艇提前削弱对手——所以他把主要进攻目标都放在了美军主力舰队身上。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尼米茨率领的舰队已缓缓驶入了狼群的埋伏圈,周围护卫的驱逐舰雷达兵警惕地盯着屏幕,但上面空空如也,并未发现亮点,而且不是一艘军舰这么反映,所有军舰都是这么反映,这就基本意味着没有德国潜艇。
除微波搜索雷达外,声呐兵也报告毫无异常,但舰队指挥官还是不敢怠慢,依然规规矩矩走着“Z”字型反潜路线——虽然这种规避法已被证明并不是对付德军新潜艇的好办法,但既然主力舰与运输船队之间有速度差,又不可能将主力舰速度降低到与货轮一个水平,走Z字型线路可以无形中拉长舰队行驶的路程,客观上起到同步的作用。
“告诉各舰,务必谨慎,多注意调整航线,不要保持规律性。”夜幕中的尼米茨毫无睡意,交道手下,参谋们立即遵照执行。
史密斯关切地问道:“您感觉会出事?”
“有这么一点预感,但又没证据。”尼米茨叹了口气,“今天德军侦察机一连来了3次,虽然最后没有德军攻击机群前来,但我总认为会发生点什么,只能小心再小心了。”
尼米茨的预感充分体现了一个名将的感觉,但面对超越其能力圈之外的技术装备,他也只能抓瞎。
德国潜艇不是没有,此刻就静静地悬浮在海水中,由于他们基本都关闭了电机,因此主动声呐基本将他们与海洋噪音混杂起来,探听不到什么。
“长官,海面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了,应该是情报显示的美军舰队过境。”
“很好!”U3233号艇长哈斯勒少校长长地舒了口气,“终于来了,不枉费我们一番苦等,美国人还是挺照顾我们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