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855节
七八年前,因为丘吉尔在外面沾花惹草,克莱门娜和丘吉尔闹翻,负气出走去了美国,与一个保镖、英俊的单身中年男子菲利普一起在美国生活了2年,这件事辛普森夫人完全知情——她是美国人嘛,当时她还和爱德华八世嘲笑丘吉尔大臣头上的帽子绿油油的。当然那时胖子还不是首相,两家也没什么根深蒂固的矛盾,再加爱德华八世很快面临退位风波,根本无暇顾及这种风流韵事。
克莱蒙娜当然有自己的问题,关键胖子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一生中不知道勾搭上了多少“玩伴”,甚至还放浪形骸地说“我认为粉色丝绸内衣是女性最好的伴侣”这种轻佻话,且送出过几大箱子高等丝绸货——对象是何等关系不问便可知。
这点从霍夫曼与辛普森夫人的会心一笑便可得知,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丘吉尔的母亲——伦道夫-丘吉尔的妻子,一位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据悉是爱德华七世的情妇,是先认识爱德华七世并由对方介绍给伦道夫·丘吉尔为妻(可怜的伦道夫当了接盘侠),而且三次结婚,后两次结婚对象年龄甚至比儿子温斯顿·丘吉尔还小——这说明丘吉尔的作风是有家族遗传的。
至于丘吉尔本人,外界不止一次有人怀疑他是爱德华七世的种——光秃的脑袋,水桶一般的粗腰,神似的面容,无非因当事人都足够显赫,没人敢乱嚼舌头。
虽然讲荤话和桃色新闻显得格调不高,却是朋友间拉近关系的一个有效法宝,特别是传播其他人的风流韵事——如果还是大家都比较讨厌的人物,就更有一起看笑话的感觉。当然也要看场合和时机,一板正经的国事会谈中就不能说这个,闲聊时谈论这种就恰如其分,而且和辛普森夫人闲聊,霍夫曼就不能一本正经地谈国家大事,这种不大不小、有荤有素的内容正好。
对象也要选择,级别和档次太低,对元首和黑猫而言就不够分量,丘吉尔刚好,如果谈论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的弟弟就会让对方不太舒服。话题要点到为止,讲丘吉尔是个负心汉是可以的,但讲丘吉尔是爱德华七世私生子这种传闻就不恰当,那样丘胖子就变成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的便宜叔叔——说破了就把黑猫给得罪狠了!
所以霍夫曼只和辛普森夫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爱德华八世以为他们仍然在嘲笑丘吉尔,没想到两人的心思已快如闪电般地迅疾联想到爱德华七世身上了。
霍夫曼作为学者,平时哪有机会和国家领导人开玩笑,但身为元首,他知道这完全正常。如果现在他和斯大林老爹坐在一起讲荤段子,关于列宁当然不能讲,这会引起反感和尴尬,但讲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就无伤大雅,大家都能会心一笑,反过来到霍夫曼这,别人开威廉二世、兴登堡甚至鲁登道夫的玩笑当然不该接茬,但开戈林或里宾特洛甫的玩笑就无伤大雅——辛普森夫人和里宾特洛甫就很熟悉。
里宾特洛甫一直是国社党刚才开玩笑的对象,元首和戈培尔等人在小范围开会时经常开他的玩笑,甚至还戏谑地扯几句香槟酒贩子,里宾特洛甫本人也不生气,这说明大家比较亲近,是自己人。甚至某些特殊场合、特殊时间其他人要开里宾特洛甫的玩笑他也不能发作:跟随元首搞啤酒馆暴动的老战士们虽然现在很多人连里宾特洛甫的办公室主任(司局级)的秘书(科级)的地位也比不上,但每年到了庆祝日,照样和元首一起坐下来在原址谈笑风生,里宾特洛甫在庆祝过程中还要赔笑脸,因为他完全没参加这件事(他1932年才加入国社党),这些老资格跟随元首“闹革命”时他还在考虑个人发家致富,甚至还借机向国社党推销酒精饮料希望赚一笔钱,喝得差不多的他们端起啤酒杯“嘲笑”外交部长先生“千方百计想赚党的钱”是有道理的。
可一过纪念日,里宾特洛甫还是国社党高层和外交部长,这些人就什么也不是。就像一家大型公司,里宾特洛甫虽然不是公司创业元老,现在却是排名靠前的管理层,或许公司纪念日里元老们私下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他才矮一截,但一年365天其他364天他照样是高高在上的高管,调侃里宾特洛甫最凶的元首公开场合照样一口一个里宾特洛甫同志、里宾特洛甫先生、里宾特洛甫部长,哪里委屈了他?
不过霍夫曼知道在辛普森夫人面前要少提里宾特洛甫,除非对方自己提,因为当初她和黑猫谈恋爱时,同时还和里宾特洛甫打得十分火热,每天都能收到17朵康乃馨,黑猫本人或许不太清楚,或许顾不上这些,但现在都是国家领导人,一定要高度注意……
台下众人当然听不到包厢里在讲些什么,只能借着偶尔一丝光亮掠过包厢时才远远看见元首似乎和国王和夫人谈得十分热烈,都在推测元首大概又在讲他对这部戏的理解,其实霍夫曼到现在为止,除看了几个演员,根本没往舞台上投过去几眼,完全有一搭没一搭和两人在聊花边新闻,倒是爱娃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演出——只是她的听力很有限,听不懂太多。
当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说出“Tobeornottobe”的经典台词时,大C进了隔壁包厢,低声在艾德礼耳畔说道:“老鼠们出洞了,据悉会去围攻医院!”
“真是越来越猖狂了!”艾德礼今天同样没什么兴趣看演出,听到这个汇报,狠狠地拍了一下扶手。
一旁的艾登也很恼火,凌晨打白金汉宫,现在打医院,说不定还想打剧院,长弓手们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感情伦敦现在成了法外之地?成了动乱之源?
第226章 在大不列颠(16)
“我已布下天罗地网,争取把恐怖分子一网打尽。”大C淡淡地说了一句。
“好!麻烦您和陛下说一下吧,他也很关注。”虽然爱德华八世不掌握实权,但现在这件事务必让他知晓。
听完大C的报告,原本笑盈盈的黑猫脸色顿时一变,换上了郑重其事地语气:“你们放手干吧,我们承诺过给不列颠人民一个繁荣、稳定的未来,一切隐患都要扼杀在摇篮里,不管涉及到谁,不能姑息!”
霍夫曼只和大C点头互相致意了一下——这种英国内政他是不便出面干涉的,即便要提供协助也要英国人向希姆莱开口才行,现在大C既然不说,想必应该是成竹在胸了。
元首负伤住院这颗虚虚实实的烟幕弹当然是大C放出去的,一来他要看看究竟消息是从哪个环节走漏;二来他也有心试探一下激进派的实力,并争取一网打尽。
这个真假难辨的消息立即迷惑住了不少人,从常识上来推断,这完全有可能:这么猛烈的爆炸和袭击,连房子都崩塌了半边,魔王居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这太不可思议了吧?如果真的安然无恙,为什么要急于出来辟谣?过两天再露面不就好了?一个正常人受到这种惊吓也要休息两天再露面吧?身为一个大国领袖,自然应该更加慎重。心里没鬼的话,为什么要马上看演出并公开露面呢?
只能说明这其中有猫腻:第一元首是出事,第二,剧院里这个公开露面的是假货——或者哪怕是真货,露脸后也可能掉了包——演出开始后剧院就黑漆漆了,谁知道魔王会不会中途溜掉?
因此大C释放出去的消息迷惑了很多人。
大C还有其他的手段,他让警卫旗队把二号元首送到医院里治疗,还让医生和护士们看见了元首负伤但伤势不重的场面——这就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狮号如临大敌地离开码头,连炮管都扬了起来,到后来又解除了戒备——说明元首确实伤势不重,德国人克制住了!
大C怀疑医院有长弓手的同伙,哪怕没有,以长弓手们的能量,只要有通风报信之人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去找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们打听,后者又分不出到底是真元首还是假元首,自然会一一尽情告知。
大C的估计完全正确,当剧院演出进入第二幕,医院交火正当高潮。
这次长弓手们组织了足有50多人的突击队,还是用道奇卡车去冲击,但效果显然就没凌晨这么好,汲取教训的英国部队用4门6磅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在远距离上就打得卡车起火爆炸,然后速度奇快、早有埋伏的6-7辆美洲狮装甲车从各个隐蔽角落冲出进行围剿。
说起来虽然灰狗装甲车在英国陆军中装备数量很多,但看过德国人手里的货色后,英国人就觉得本方的东西差,特别是非洲前线德军装备20mm机关炮或75mm反坦克炮的美洲狮轮式装甲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凡见识过的英军都认为比本方的货色好得多!
这款装甲车也成为轴心阵营中扩散相对比较广泛的车辆,法国、意大利甚至罗马尼亚都提出了仿制生产的请求,英国方面也试探性地提出了引进请求,着眼于今后防务一体化的德国当然同意,不但向英国提供了12辆样品,还把技术授权给了英方。
事实证明,虽然坦克实力更为强大,但在城市作战中使用坦克非常不灵活,坦克这玩意压根就不该用于打巷战和低烈度战争,不过装甲车毫无顾忌,装备2门20mm机关炮的sdkfz234/6型八轮重型防空装甲车大多数时候比装备75mm反坦克炮的sdkfz234/4型更好用,前者可像旋风自行高炮一样提供城市低空防御火力,用于横扫步兵和软装甲目标更是得心应手——现在连英国人都知道了,不能对地的德国高射炮都是渣渣!
装甲车们倾泻而出的凶猛火力在夜幕下拉出一片片火链,凡是被扫到的长弓手突击队全部是惨叫连连——20mm机关炮如果直接打在人体上可将肢体撕裂成碎片,比12.7mm重机枪扫射恐怖多了。
“不行了,打不进去了……这是个陷阱!撤退!”不到3分钟,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便被挫败,剩余的突击队发现自己连逃跑都很困难,那些该死的装甲车可以飙到8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和他们的摩托和卡车几乎一样快。
虽然还有人不甘心的试图再去打剧院,但望着剧院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警戒体系,连医院都啃不下来,这种念头自然消失殆尽,连最后一丝勇气都被抽走了。
剧院里,《哈姆雷特》剧情到了高潮,医院处,英国军队已开始打扫战场。
形势急转直下,艾德礼带着大C抵达了黑猫和霍夫曼所在的包厢,其余两个第一夫人见状就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立即回避去隔壁的包厢,众人微笑着恭送他们离开,然后谈论正事
大C很平淡地汇报了这场只持续了几分钟的交手:“我们击毙了近40名恐怖分子,其余还在侦缉……现在情况已比较清楚了,是加拿大方面派人搞的鬼,不过有一部分美国力量和美国装备。”
“该死的温斯顿!”黑猫低声咒骂起来。
霍夫曼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我不建议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温斯顿政权——尽管他扮演了很不光明正大的角色。”
“为什么?”
“把他描述成美国人的阴谋比较好。”
这话一出,艾登等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表示深刻理解元首的用意并表示赞同。
霍夫曼当然不是同情丘吉尔或准备放过加拿大方面,他完全出于其他考虑:如果宣称是丘吉尔的人马,则在英国民众中不免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丘记政府忠实地履行了对德军抵抗到底的誓言,而艾德礼政府将他们粉碎。
虽然民众不见得赞同丘吉尔的做法,但起码不会认可艾德礼政府讨好外人对付同胞的处事风格。
但如果换成美国人的阴谋,情况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居心不良的美国人在上次策划政变后不甘心失败,继而又在大不列颠埋伏了大量破坏分子和间谍,妄图在英国土地上搞风搞雨牵制德国,这显然会引起民众极大反感。
克莱蒙娜当然有自己的问题,关键胖子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一生中不知道勾搭上了多少“玩伴”,甚至还放浪形骸地说“我认为粉色丝绸内衣是女性最好的伴侣”这种轻佻话,且送出过几大箱子高等丝绸货——对象是何等关系不问便可知。
这点从霍夫曼与辛普森夫人的会心一笑便可得知,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丘吉尔的母亲——伦道夫-丘吉尔的妻子,一位倾国倾城的大美人,据悉是爱德华七世的情妇,是先认识爱德华七世并由对方介绍给伦道夫·丘吉尔为妻(可怜的伦道夫当了接盘侠),而且三次结婚,后两次结婚对象年龄甚至比儿子温斯顿·丘吉尔还小——这说明丘吉尔的作风是有家族遗传的。
至于丘吉尔本人,外界不止一次有人怀疑他是爱德华七世的种——光秃的脑袋,水桶一般的粗腰,神似的面容,无非因当事人都足够显赫,没人敢乱嚼舌头。
虽然讲荤话和桃色新闻显得格调不高,却是朋友间拉近关系的一个有效法宝,特别是传播其他人的风流韵事——如果还是大家都比较讨厌的人物,就更有一起看笑话的感觉。当然也要看场合和时机,一板正经的国事会谈中就不能说这个,闲聊时谈论这种就恰如其分,而且和辛普森夫人闲聊,霍夫曼就不能一本正经地谈国家大事,这种不大不小、有荤有素的内容正好。
对象也要选择,级别和档次太低,对元首和黑猫而言就不够分量,丘吉尔刚好,如果谈论乔治六世——爱德华八世的弟弟就会让对方不太舒服。话题要点到为止,讲丘吉尔是个负心汉是可以的,但讲丘吉尔是爱德华七世私生子这种传闻就不恰当,那样丘胖子就变成爱德华八世和乔治六世的便宜叔叔——说破了就把黑猫给得罪狠了!
所以霍夫曼只和辛普森夫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爱德华八世以为他们仍然在嘲笑丘吉尔,没想到两人的心思已快如闪电般地迅疾联想到爱德华七世身上了。
霍夫曼作为学者,平时哪有机会和国家领导人开玩笑,但身为元首,他知道这完全正常。如果现在他和斯大林老爹坐在一起讲荤段子,关于列宁当然不能讲,这会引起反感和尴尬,但讲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就无伤大雅,大家都能会心一笑,反过来到霍夫曼这,别人开威廉二世、兴登堡甚至鲁登道夫的玩笑当然不该接茬,但开戈林或里宾特洛甫的玩笑就无伤大雅——辛普森夫人和里宾特洛甫就很熟悉。
里宾特洛甫一直是国社党刚才开玩笑的对象,元首和戈培尔等人在小范围开会时经常开他的玩笑,甚至还戏谑地扯几句香槟酒贩子,里宾特洛甫本人也不生气,这说明大家比较亲近,是自己人。甚至某些特殊场合、特殊时间其他人要开里宾特洛甫的玩笑他也不能发作:跟随元首搞啤酒馆暴动的老战士们虽然现在很多人连里宾特洛甫的办公室主任(司局级)的秘书(科级)的地位也比不上,但每年到了庆祝日,照样和元首一起坐下来在原址谈笑风生,里宾特洛甫在庆祝过程中还要赔笑脸,因为他完全没参加这件事(他1932年才加入国社党),这些老资格跟随元首“闹革命”时他还在考虑个人发家致富,甚至还借机向国社党推销酒精饮料希望赚一笔钱,喝得差不多的他们端起啤酒杯“嘲笑”外交部长先生“千方百计想赚党的钱”是有道理的。
可一过纪念日,里宾特洛甫还是国社党高层和外交部长,这些人就什么也不是。就像一家大型公司,里宾特洛甫虽然不是公司创业元老,现在却是排名靠前的管理层,或许公司纪念日里元老们私下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时他才矮一截,但一年365天其他364天他照样是高高在上的高管,调侃里宾特洛甫最凶的元首公开场合照样一口一个里宾特洛甫同志、里宾特洛甫先生、里宾特洛甫部长,哪里委屈了他?
不过霍夫曼知道在辛普森夫人面前要少提里宾特洛甫,除非对方自己提,因为当初她和黑猫谈恋爱时,同时还和里宾特洛甫打得十分火热,每天都能收到17朵康乃馨,黑猫本人或许不太清楚,或许顾不上这些,但现在都是国家领导人,一定要高度注意……
台下众人当然听不到包厢里在讲些什么,只能借着偶尔一丝光亮掠过包厢时才远远看见元首似乎和国王和夫人谈得十分热烈,都在推测元首大概又在讲他对这部戏的理解,其实霍夫曼到现在为止,除看了几个演员,根本没往舞台上投过去几眼,完全有一搭没一搭和两人在聊花边新闻,倒是爱娃兴致勃勃地观看着演出——只是她的听力很有限,听不懂太多。
当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说出“Tobeornottobe”的经典台词时,大C进了隔壁包厢,低声在艾德礼耳畔说道:“老鼠们出洞了,据悉会去围攻医院!”
“真是越来越猖狂了!”艾德礼今天同样没什么兴趣看演出,听到这个汇报,狠狠地拍了一下扶手。
一旁的艾登也很恼火,凌晨打白金汉宫,现在打医院,说不定还想打剧院,长弓手们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感情伦敦现在成了法外之地?成了动乱之源?
第226章 在大不列颠(16)
“我已布下天罗地网,争取把恐怖分子一网打尽。”大C淡淡地说了一句。
“好!麻烦您和陛下说一下吧,他也很关注。”虽然爱德华八世不掌握实权,但现在这件事务必让他知晓。
听完大C的报告,原本笑盈盈的黑猫脸色顿时一变,换上了郑重其事地语气:“你们放手干吧,我们承诺过给不列颠人民一个繁荣、稳定的未来,一切隐患都要扼杀在摇篮里,不管涉及到谁,不能姑息!”
霍夫曼只和大C点头互相致意了一下——这种英国内政他是不便出面干涉的,即便要提供协助也要英国人向希姆莱开口才行,现在大C既然不说,想必应该是成竹在胸了。
元首负伤住院这颗虚虚实实的烟幕弹当然是大C放出去的,一来他要看看究竟消息是从哪个环节走漏;二来他也有心试探一下激进派的实力,并争取一网打尽。
这个真假难辨的消息立即迷惑住了不少人,从常识上来推断,这完全有可能:这么猛烈的爆炸和袭击,连房子都崩塌了半边,魔王居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这太不可思议了吧?如果真的安然无恙,为什么要急于出来辟谣?过两天再露面不就好了?一个正常人受到这种惊吓也要休息两天再露面吧?身为一个大国领袖,自然应该更加慎重。心里没鬼的话,为什么要马上看演出并公开露面呢?
只能说明这其中有猫腻:第一元首是出事,第二,剧院里这个公开露面的是假货——或者哪怕是真货,露脸后也可能掉了包——演出开始后剧院就黑漆漆了,谁知道魔王会不会中途溜掉?
因此大C释放出去的消息迷惑了很多人。
大C还有其他的手段,他让警卫旗队把二号元首送到医院里治疗,还让医生和护士们看见了元首负伤但伤势不重的场面——这就可以解释很多问题:为什么一开始狮号如临大敌地离开码头,连炮管都扬了起来,到后来又解除了戒备——说明元首确实伤势不重,德国人克制住了!
大C怀疑医院有长弓手的同伙,哪怕没有,以长弓手们的能量,只要有通风报信之人就一定会千方百计去找治疗的医生和护士们打听,后者又分不出到底是真元首还是假元首,自然会一一尽情告知。
大C的估计完全正确,当剧院演出进入第二幕,医院交火正当高潮。
这次长弓手们组织了足有50多人的突击队,还是用道奇卡车去冲击,但效果显然就没凌晨这么好,汲取教训的英国部队用4门6磅反坦克炮的交叉火力在远距离上就打得卡车起火爆炸,然后速度奇快、早有埋伏的6-7辆美洲狮装甲车从各个隐蔽角落冲出进行围剿。
说起来虽然灰狗装甲车在英国陆军中装备数量很多,但看过德国人手里的货色后,英国人就觉得本方的东西差,特别是非洲前线德军装备20mm机关炮或75mm反坦克炮的美洲狮轮式装甲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凡见识过的英军都认为比本方的货色好得多!
这款装甲车也成为轴心阵营中扩散相对比较广泛的车辆,法国、意大利甚至罗马尼亚都提出了仿制生产的请求,英国方面也试探性地提出了引进请求,着眼于今后防务一体化的德国当然同意,不但向英国提供了12辆样品,还把技术授权给了英方。
事实证明,虽然坦克实力更为强大,但在城市作战中使用坦克非常不灵活,坦克这玩意压根就不该用于打巷战和低烈度战争,不过装甲车毫无顾忌,装备2门20mm机关炮的sdkfz234/6型八轮重型防空装甲车大多数时候比装备75mm反坦克炮的sdkfz234/4型更好用,前者可像旋风自行高炮一样提供城市低空防御火力,用于横扫步兵和软装甲目标更是得心应手——现在连英国人都知道了,不能对地的德国高射炮都是渣渣!
装甲车们倾泻而出的凶猛火力在夜幕下拉出一片片火链,凡是被扫到的长弓手突击队全部是惨叫连连——20mm机关炮如果直接打在人体上可将肢体撕裂成碎片,比12.7mm重机枪扫射恐怖多了。
“不行了,打不进去了……这是个陷阱!撤退!”不到3分钟,暴风骤雨般的进攻便被挫败,剩余的突击队发现自己连逃跑都很困难,那些该死的装甲车可以飙到8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和他们的摩托和卡车几乎一样快。
虽然还有人不甘心的试图再去打剧院,但望着剧院那里三层外三层的警戒体系,连医院都啃不下来,这种念头自然消失殆尽,连最后一丝勇气都被抽走了。
剧院里,《哈姆雷特》剧情到了高潮,医院处,英国军队已开始打扫战场。
形势急转直下,艾德礼带着大C抵达了黑猫和霍夫曼所在的包厢,其余两个第一夫人见状就知道他们有要事要谈,立即回避去隔壁的包厢,众人微笑着恭送他们离开,然后谈论正事
大C很平淡地汇报了这场只持续了几分钟的交手:“我们击毙了近40名恐怖分子,其余还在侦缉……现在情况已比较清楚了,是加拿大方面派人搞的鬼,不过有一部分美国力量和美国装备。”
“该死的温斯顿!”黑猫低声咒骂起来。
霍夫曼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我不建议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温斯顿政权——尽管他扮演了很不光明正大的角色。”
“为什么?”
“把他描述成美国人的阴谋比较好。”
这话一出,艾登等人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表示深刻理解元首的用意并表示赞同。
霍夫曼当然不是同情丘吉尔或准备放过加拿大方面,他完全出于其他考虑:如果宣称是丘吉尔的人马,则在英国民众中不免会形成这样一种印象——丘记政府忠实地履行了对德军抵抗到底的誓言,而艾德礼政府将他们粉碎。
虽然民众不见得赞同丘吉尔的做法,但起码不会认可艾德礼政府讨好外人对付同胞的处事风格。
但如果换成美国人的阴谋,情况就完全颠倒过来了:居心不良的美国人在上次策划政变后不甘心失败,继而又在大不列颠埋伏了大量破坏分子和间谍,妄图在英国土地上搞风搞雨牵制德国,这显然会引起民众极大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