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第991节
“先下去好好休息一下,恢复一点元气和信心,你们不要要将美利坚炸个粉碎么?来啊,我给你这个机会!让我看看你的能力!”
马林科夫被带走后,托尔森问道:“您真要把他发展为我们的线人?”
“是的,我认为他具备充当头号鼹鼠的能力。”
“他可能不会答应。”
“不,他会答应的,我比你更理解这个人。”胡佛抽出一个卷宗详细解释了他的依据。
马林科夫是俄共中层人物中极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物,30年代把他巴结的人物是卡冈诺维奇。后者把他推荐到斯大林办公室去工作,一步步走上高位;苏联大清洗最开始叶若夫一手遮天,马林科夫就拼命讨好他,不但刻意与卡冈诺维奇疏远,甚至在主编《党的组织》杂志时大肆吹捧叶若夫是“斯大林式的人民委员”、“社会主义的真正卫士”、“向叶若夫学习、致敬”等;等风向一转后马上就同叶若夫划清界限,甚至还在叶若夫倒台过程中反戈一击,为最终清算叶若夫提供了不少证据。
随即他又和卡冈诺维奇重修旧好,然后巴结上贝利亚,同贝利亚沆瀣一气,其亲密程度如同昔日对叶若夫的态度一样。由于他善于左右逢源,特别是在调配干部和建立干部档案制度上深受斯大林喜爱,所以斯大林对他吹捧叶若夫并不在意,不仅没有疏远他,反而予以重用:短短几年就让他当上了中央委员、中央书记、中委会组织委员、中央干部管理部部长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他在目前国防委员会中是最年轻的委员,这次派他到美国来执行特派任务,也是斯大林和贝利亚亲自点的将,认为马林科夫“革命立场极其坚定、大局观念强、组织能力突出,是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相当理想的革命特派员”
“你看,这家伙干得挺不错,来了几个月就和托马斯接上了头,还隐隐约约让激进派成为了美共的主流——论煽动和颠覆能力,我觉得比美共现有高层都强,没有他穿针引线和提出的具体策略,哪怕有我们有意无意地纵容和放水,托马斯们也根本走不到今天。”胡佛笑笑,“有能力才可以为我所用,一个废物我栽培他干什么,像白劳德这种废物,早点死了算了。”
托尔森恭维道:“您可太了不起了,一不当心就把棋子部署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心脏。”
“礼尚往来嘛……”一想到未来有布尔什维克政治局委员乃至总书记听命于FBI,胡佛有些笑得合不拢嘴,“可惜啊,没法把人派到德国去,希特勒很难对付,到现在信任的人还是当初在啤酒馆的那一帮子,或是类似施佩尔这种未发迹前就结识的身边人,又清洗掉了一大帮容克,连个安插的机会也不给我。”
“德国就让多诺万去烦心吧……”
一说起Cia和多诺万,胡佛的心情就变得极好:为了《高堡奇人》和其他德国情报,Cia已陆陆续续折腾进去几十号特工了,简直是源源不断派人去送死,偏偏每次拿回来的《高堡奇人》作战计划还有很多改进,让他不下手也不行,而就算是议和,多诺万也不见得能松口气。
“局长,我们在美共这里的内线得到消息,托马斯已部署了暴动计划,连时间都确定了。”
“什么时候?”
“11月7日凌晨3点……”
“没几天啦……”胡佛点点头,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打草惊蛇,要有确切证据再说。”
“对了,据说他们还要来总部劫狱,解救政治犯。”
胡佛和托尔森相视一笑,解救什么政治犯啊,解救马林科夫才是真的。
“我知道了,我会布置好的,他们逃脱不了我的手心。”
报信的探员走后,胡佛对托尔森道:“马林科夫你亲自去布置,不能让人看出破绽,最好给他吃点皮肉之苦,然后不动声色地还给美共。”
托尔森点点头就明白了,无论马林科夫是否合作,这顿皮肉之苦都是免不了的,否则美共疑心就多了,到时候对斯大林也很难交代。
“那个安德罗波夫……”
“把他安置在其他地方,不要让美共带走,更不要处理掉。”胡佛微微一笑,“只要让马林科夫知道安德罗波夫在我们手中,无论我们有没有档案,他都不敢挣脱——这个年轻人是一把永远顶在他脑门上的手枪。”
托尔森大笑起来,为胡佛的周密安排而喝彩,现在他就等着大戏开幕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到了11月7日,正好是第一批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部队和有关装备登船后从基尔港出发的日子,美国革命的怒火终于从地底下喷薄而出……
第18章 通向铁幕之路(18)
由于美国国内形势持续紧张,杜威对得到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心情十分迫切,不但爽快地答应签署美德停战协定,还答应额外再支付300亿美元作为借兵的费用,并承诺会在战争结束后把党卫军重新纳入美国国防体系,除非本人希望退役,否则将继续服役至少5年。由于杜威当局的良好合作愿望,里宾特洛甫也口头传达了霍夫曼的意思:累西腓的美军他暂时不会放,从澳新撤退部队回美国的速度德国将予以控制,一方面放缓,一方面先撤退伤病员、海空军等其他部队,杜勒斯也对此表示感谢。
11月5日,里宾特洛甫和杜勒斯在里斯本草签了协议,只要美国国会予以认可,停战协定就会生效,作为保证措施,双方从今天凌晨起临时停火,除非事先书面提出,否则停火直到12月1日凌晨,因此,霍夫曼做出决定,不但派遣亚美利加集团军前往美国,还要德国舰队予以全程配合——护送到顺利登陆为止,监视美国海军异动,但不具体插手美国内部事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签署这份协定后,出动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终于师出有名了,而德美之间的停战也终于要开始实现了。
“元首,是元首……”
“元首来了,真的是元首来了,万岁!”
“元首万岁!”
“元首万岁!”
11月7日清晨的基尔港,身着党卫军特有的黑色制服、手臂佩戴集团军特有标识袖章,胸口还有“对抗布尔什维克”纪念章,正排队等候登船的党卫军阿美利加集团军官兵们纷纷激动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因为他们看到元首乘坐着敞篷装甲车,在警卫旗队官兵护卫下,带着第三帝国的一干军政要员前来码头送行,装甲车所到之处,人群自动自动分散成两行让出通道,如林的手臂全部举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满是狂热。
霍夫曼在装甲车上,频频向人群挥手致意,就像检阅自己的军队一样从容自在,在他身后的希姆莱等人也频频挥手向部队致意。
别看现在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真在霍夫曼提出之时,遭到过很多的反对,包括希姆莱在内都捏了一把汗,虽然这是党卫军,但毕竟全是前美国官兵组成的,且随身带着轻武器,万一有人潜伏其中图谋不轨就坏事了,他们已被上次在英国的刺杀事件弄出阴影来。
不过霍夫曼对此没有太放在心上,反而解释说:“你们要对经过接受国家社会主义教育、与布尔什维克血腥厮杀之后的阿美利加集团军官兵充满信心,我们往这支部队里派遣过很多军官,有谁在背后被自己手下打过黑枪?这都是经受过考验,可互相托付后背的同志,我们不是以种族、以国籍来判断正误,只要拥护我们的主张、愿意为党、为国家社会主义奉献,就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如果我有一丝一毫不信任他们,当初亚美利加集团军根本就不会成立,即便成立他们的士气也荡然无存!你们告诉我,这支部队在东线究竟表现如何?”
“元首,他们表现很不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与布尔什维克的殊死较量中赢得了光辉战绩,完全打破了我原先认为美国人不善于当兵、不善于打仗的观念……”希姆莱恭维道,“这主要是您教导有方,以前我们谁敢想这种事?不过……”
“这是鲜血凝成的战斗情谊,无论如何我都要公开露面,要到同志们中间去,你们见过党的领袖害怕人民、害怕自己同志而让自己高高在上,与世隔绝的么?如果我连面都不敢露,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宣誓效忠?”霍夫曼用力挥动着手臂,“所以我不但决定要去送行,还要在基尔港举行一个隆重的阅兵仪式,提振士气!你们要知道这是一次截然不同的战争,不是我们和美国人为了国家利益争夺,是亚美利加集团军和布尔什维克为了信仰而战,信仰如果不坚定,空有武器有什么用?”
众人拗不过他,只好一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提心吊胆跟着出来为部队送行,现在看到秩序井然、气氛狂热,所有人都把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了,大家跟随着霍夫曼往检阅台拾阶而上。
“博士,录制的唱片和胶片都准备好了么?”走到途中,霍夫曼扭过头问落后几步的戈培尔。
“准备好了!元首,保证每艘船上都有一套,可在航行途中放给他们听!”戈培尔恭恭敬敬地拍了一句马屁,“您讲得真好,听得我热血沸腾……”
霍夫曼笑笑:“那就好,光放我的唱片太单调了,要把所有党卫军的军歌都拿出来放,另外,要分批组织,让每个官兵都能在航行途中看到电影,这对于保持士气、鼓舞斗志、消除疲劳有巨大价值,毕竟他们可能一到美国就要投入战斗,没有太多的休整时间。”
“我已全部安排好了。”
马林科夫被带走后,托尔森问道:“您真要把他发展为我们的线人?”
“是的,我认为他具备充当头号鼹鼠的能力。”
“他可能不会答应。”
“不,他会答应的,我比你更理解这个人。”胡佛抽出一个卷宗详细解释了他的依据。
马林科夫是俄共中层人物中极善于见风使舵的人物,30年代把他巴结的人物是卡冈诺维奇。后者把他推荐到斯大林办公室去工作,一步步走上高位;苏联大清洗最开始叶若夫一手遮天,马林科夫就拼命讨好他,不但刻意与卡冈诺维奇疏远,甚至在主编《党的组织》杂志时大肆吹捧叶若夫是“斯大林式的人民委员”、“社会主义的真正卫士”、“向叶若夫学习、致敬”等;等风向一转后马上就同叶若夫划清界限,甚至还在叶若夫倒台过程中反戈一击,为最终清算叶若夫提供了不少证据。
随即他又和卡冈诺维奇重修旧好,然后巴结上贝利亚,同贝利亚沆瀣一气,其亲密程度如同昔日对叶若夫的态度一样。由于他善于左右逢源,特别是在调配干部和建立干部档案制度上深受斯大林喜爱,所以斯大林对他吹捧叶若夫并不在意,不仅没有疏远他,反而予以重用:短短几年就让他当上了中央委员、中央书记、中委会组织委员、中央干部管理部部长和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他在目前国防委员会中是最年轻的委员,这次派他到美国来执行特派任务,也是斯大林和贝利亚亲自点的将,认为马林科夫“革命立场极其坚定、大局观念强、组织能力突出,是各方面都符合条件,相当理想的革命特派员”
“你看,这家伙干得挺不错,来了几个月就和托马斯接上了头,还隐隐约约让激进派成为了美共的主流——论煽动和颠覆能力,我觉得比美共现有高层都强,没有他穿针引线和提出的具体策略,哪怕有我们有意无意地纵容和放水,托马斯们也根本走不到今天。”胡佛笑笑,“有能力才可以为我所用,一个废物我栽培他干什么,像白劳德这种废物,早点死了算了。”
托尔森恭维道:“您可太了不起了,一不当心就把棋子部署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心脏。”
“礼尚往来嘛……”一想到未来有布尔什维克政治局委员乃至总书记听命于FBI,胡佛有些笑得合不拢嘴,“可惜啊,没法把人派到德国去,希特勒很难对付,到现在信任的人还是当初在啤酒馆的那一帮子,或是类似施佩尔这种未发迹前就结识的身边人,又清洗掉了一大帮容克,连个安插的机会也不给我。”
“德国就让多诺万去烦心吧……”
一说起Cia和多诺万,胡佛的心情就变得极好:为了《高堡奇人》和其他德国情报,Cia已陆陆续续折腾进去几十号特工了,简直是源源不断派人去送死,偏偏每次拿回来的《高堡奇人》作战计划还有很多改进,让他不下手也不行,而就算是议和,多诺万也不见得能松口气。
“局长,我们在美共这里的内线得到消息,托马斯已部署了暴动计划,连时间都确定了。”
“什么时候?”
“11月7日凌晨3点……”
“没几天啦……”胡佛点点头,沉吟道,“我知道了,不要打草惊蛇,要有确切证据再说。”
“对了,据说他们还要来总部劫狱,解救政治犯。”
胡佛和托尔森相视一笑,解救什么政治犯啊,解救马林科夫才是真的。
“我知道了,我会布置好的,他们逃脱不了我的手心。”
报信的探员走后,胡佛对托尔森道:“马林科夫你亲自去布置,不能让人看出破绽,最好给他吃点皮肉之苦,然后不动声色地还给美共。”
托尔森点点头就明白了,无论马林科夫是否合作,这顿皮肉之苦都是免不了的,否则美共疑心就多了,到时候对斯大林也很难交代。
“那个安德罗波夫……”
“把他安置在其他地方,不要让美共带走,更不要处理掉。”胡佛微微一笑,“只要让马林科夫知道安德罗波夫在我们手中,无论我们有没有档案,他都不敢挣脱——这个年轻人是一把永远顶在他脑门上的手枪。”
托尔森大笑起来,为胡佛的周密安排而喝彩,现在他就等着大戏开幕了。
时间不紧不慢地走到了11月7日,正好是第一批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部队和有关装备登船后从基尔港出发的日子,美国革命的怒火终于从地底下喷薄而出……
第18章 通向铁幕之路(18)
由于美国国内形势持续紧张,杜威对得到亚美利加集团军的心情十分迫切,不但爽快地答应签署美德停战协定,还答应额外再支付300亿美元作为借兵的费用,并承诺会在战争结束后把党卫军重新纳入美国国防体系,除非本人希望退役,否则将继续服役至少5年。由于杜威当局的良好合作愿望,里宾特洛甫也口头传达了霍夫曼的意思:累西腓的美军他暂时不会放,从澳新撤退部队回美国的速度德国将予以控制,一方面放缓,一方面先撤退伤病员、海空军等其他部队,杜勒斯也对此表示感谢。
11月5日,里宾特洛甫和杜勒斯在里斯本草签了协议,只要美国国会予以认可,停战协定就会生效,作为保证措施,双方从今天凌晨起临时停火,除非事先书面提出,否则停火直到12月1日凌晨,因此,霍夫曼做出决定,不但派遣亚美利加集团军前往美国,还要德国舰队予以全程配合——护送到顺利登陆为止,监视美国海军异动,但不具体插手美国内部事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尴尬。
签署这份协定后,出动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终于师出有名了,而德美之间的停战也终于要开始实现了。
“元首,是元首……”
“元首来了,真的是元首来了,万岁!”
“元首万岁!”
“元首万岁!”
11月7日清晨的基尔港,身着党卫军特有的黑色制服、手臂佩戴集团军特有标识袖章,胸口还有“对抗布尔什维克”纪念章,正排队等候登船的党卫军阿美利加集团军官兵们纷纷激动起来,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因为他们看到元首乘坐着敞篷装甲车,在警卫旗队官兵护卫下,带着第三帝国的一干军政要员前来码头送行,装甲车所到之处,人群自动自动分散成两行让出通道,如林的手臂全部举了起来,映入眼帘的满是狂热。
霍夫曼在装甲车上,频频向人群挥手致意,就像检阅自己的军队一样从容自在,在他身后的希姆莱等人也频频挥手向部队致意。
别看现在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真在霍夫曼提出之时,遭到过很多的反对,包括希姆莱在内都捏了一把汗,虽然这是党卫军,但毕竟全是前美国官兵组成的,且随身带着轻武器,万一有人潜伏其中图谋不轨就坏事了,他们已被上次在英国的刺杀事件弄出阴影来。
不过霍夫曼对此没有太放在心上,反而解释说:“你们要对经过接受国家社会主义教育、与布尔什维克血腥厮杀之后的阿美利加集团军官兵充满信心,我们往这支部队里派遣过很多军官,有谁在背后被自己手下打过黑枪?这都是经受过考验,可互相托付后背的同志,我们不是以种族、以国籍来判断正误,只要拥护我们的主张、愿意为党、为国家社会主义奉献,就是志同道合的战友!如果我有一丝一毫不信任他们,当初亚美利加集团军根本就不会成立,即便成立他们的士气也荡然无存!你们告诉我,这支部队在东线究竟表现如何?”
“元首,他们表现很不错,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在与布尔什维克的殊死较量中赢得了光辉战绩,完全打破了我原先认为美国人不善于当兵、不善于打仗的观念……”希姆莱恭维道,“这主要是您教导有方,以前我们谁敢想这种事?不过……”
“这是鲜血凝成的战斗情谊,无论如何我都要公开露面,要到同志们中间去,你们见过党的领袖害怕人民、害怕自己同志而让自己高高在上,与世隔绝的么?如果我连面都不敢露,怎么对得起他们的宣誓效忠?”霍夫曼用力挥动着手臂,“所以我不但决定要去送行,还要在基尔港举行一个隆重的阅兵仪式,提振士气!你们要知道这是一次截然不同的战争,不是我们和美国人为了国家利益争夺,是亚美利加集团军和布尔什维克为了信仰而战,信仰如果不坚定,空有武器有什么用?”
众人拗不过他,只好一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提心吊胆跟着出来为部队送行,现在看到秩序井然、气氛狂热,所有人都把悬着的心慢慢放下了,大家跟随着霍夫曼往检阅台拾阶而上。
“博士,录制的唱片和胶片都准备好了么?”走到途中,霍夫曼扭过头问落后几步的戈培尔。
“准备好了!元首,保证每艘船上都有一套,可在航行途中放给他们听!”戈培尔恭恭敬敬地拍了一句马屁,“您讲得真好,听得我热血沸腾……”
霍夫曼笑笑:“那就好,光放我的唱片太单调了,要把所有党卫军的军歌都拿出来放,另外,要分批组织,让每个官兵都能在航行途中看到电影,这对于保持士气、鼓舞斗志、消除疲劳有巨大价值,毕竟他们可能一到美国就要投入战斗,没有太多的休整时间。”
“我已全部安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