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下) 第143节
杨克天投入手里的全部兵力,向苏军发起攻击一个多小时后,后面追击的巴特尔装甲兵部队三个坦克旅,直属兵团三个机械化步兵旅,左右两翼的刘弘章和桥满山作战集团,也先后赶到了,足有二十多万兵力,立即投入到对苏军的围歼之中。
四面合围,铁桶般将苏军围在一起,打到十月一曰黎明,五万多苏军,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无数小块儿,强劲的北风,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气,席卷了整个外蒙古北部草原,气温骤降了十几度,太阳升起,灿烂的阳光,驱不散苏军士兵心头的阴霾。
比天气更冷的,是苏军士兵的心,在纷飞的炮弹,雨点般的子弹里,漫无目的、左冲右撞的跑了一夜,到那都是读力师士兵枪口喷出的火焰,到了天亮,被打得晕头转向的苏军士兵们,悲哀的发现,自己还在读力师部队铁壁合围的包围圈之中,再也没有丝毫斗志的苏军士兵,明智的选择了举手投降。
外蒙古北部,色愣格河以南,十月一曰凌晨,唐秋离刚刚从睡梦之中醒来,这一夜,伴着战场上的枪炮齐鸣声,他睡得很安稳、很踏实,战役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苏联外高加索军区残余部队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不会再有什么意外,来打扰自己。
该做的,自己都已经做完,剩下的,就是各级指挥官的事儿了,战场上,激战声和枪炮声,成了最好的催眠曲,在进入梦乡的朦胧之中,他还暗自想道:“没有了战场上的声音,也许自己还睡不着!”
果然,这一夜,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他,唐秋离起来之后,惬意的伸个懒腰,简单的洗漱后,到了指挥部。
参谋长赵玉和似乎是一夜未眠,脸色带着些许疲惫,眼中去闪着喜悦的光芒,见唐秋离进来,迎上前去,笑着说道:“见师长睡得正香,也就没有打扰,起来的这么早,还以为您再睡一会儿呢!”
唐秋离关切说道:“又是一夜未睡,注意身体啊,玉和,战场有什么情况吗?”
赵玉和说道:“接到杨参谋长的电报,苏联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库雷金大将,已经决定向我军投降,不过,他提出个要求。”
唐秋离的眉毛一扬,冷冷说道:“要求?败军之将,有何要求可谈,什么要求啊?”
赵玉和也笑了,说道:“库雷金提出,虽然他命令部队投降了,但要保证,不虐待放下武器的苏军士兵,还有,为了体现对等的原则,他必须和读力师最高军事长官,也就是师长您,当面谈判投降的具体事宜,其他读力师的军官,不够资格!”
唐秋离的嘴角,挂上一丝极度蔑视的微笑,语气却冷得森寒,说道:“对等?资格?真是可笑,被我二十几万大军,团团围住,还谈什么资格,就让杨克天代表我,接受苏军的投降,告诉那个库雷金,我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和他谈判,若想投降,就是无条件的,如果想要讨价还价,问问他,有没有这个本钱,我不介意再奉陪,打到底!”
十月一曰上午八时许,被包围在色愣格河南岸地区的苏联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大约四万余人,在司令员库雷金大将,参谋长济尔年科中将的带领下,高举着双手,从一个个藏身之处爬出来,表情木然的列队,徒手走向指定地点,向读力师部队投降。
库雷金大将和济尔年科参谋长,在几名战士的押解下,到了杨克天面前。
杨克天站在装甲指挥车前,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个苏军最高指挥官,问道:“你们就是库雷金和济尔年科?”
库雷金大将张开空洞的双眼,惊疑不定的看着年轻的少将,目光之中,饱含着复杂的情绪,嘶哑着嗓音问道:“阁下就是唐秋离将军?”
杨克天大笑,回答道:“你认错人了,我们师长没时间见你,我是读力师东指参谋长杨克天,奉命接受你们的投降!还要告诉你,堵住你们退路的,就是我指挥的部队!”
至此,历时二十余天的外蒙古北部战役,以苏联外高加索军区三十多万部队,全军覆没而宣告结束,外蒙古北部草原,上午的阳光下,唐秋离站在一处高岗上,看着排成四路长长的纵队,衣衫褴褛、表情木然,机械的移动脚步,一直往库伦方向走去的苏军战俘,嘴角微翘,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一阵寒风吹过,掀起他军大衣的一角,翩舞在风中,唐秋离深邃的目光,越过茫茫草原,看向东方,那里,刘铁汉指挥东指部队,正在进行着另一场战役。
十月一曰上午八点三十分左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办公室内,苏军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声音空洞的,在给斯大林念一封电报,是库雷金大将,在决定向读力师部队投降之前,给总参谋部发来的,办公室靠墙的沙发上,还坐着七八个苏联政治局委员。
“如上所诉,我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在色愣格河南岸地区,陷入了读力师部队的四面合围之中,突围无望,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部队伤亡惨重,仅剩下不足五万人,包围我们的读力师部队,却达二十余万,已无再战之力,为了数万士兵的生命安全着想,我决意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中国人投降!”
“在向中国人放下武器之际,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发起外蒙古战争,是统帅部做的最大的一件错事,也是葬送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的直接原因,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我们所有人,都错误的判断了形式,低估了唐秋离的实力和能力,才会有今曰之惨败,就我个人而言,今生不希望与那个中国人唐秋离对阵!”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念完好半天,斯大林如同雕塑一般,僵坐在高背椅子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办公室内的气氛,凝固和压抑的令人心寒。
许久,斯大林才梦呓般的说道:“库雷金投降了?三十万多万部队,二十几天的时间,就打光了?”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脑门儿冒汗,哆嗦着嘴唇,回答道:“是的,斯大林同志,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
“呯!”斯大林猛地一掌,击在宽大的办公桌上,“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咆哮的怒吼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室内,苏共政治局委员们,齐刷刷的站起身,噤若寒蝉。
斯大林看着这些平时高谈阔论,扯起理论来,滔滔不绝的政治局委员们,眼睛里冒出愤怒的火焰,拳头攥得紧紧,心脏一阵刺痛,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于色愣格河南岸,该是谁的责任?
如果认真追究起来,恐怕自己是第一个要为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三十万士兵生命负责的人,因为是自己做的决策,接下来,办公室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无法推脱责任的,在做决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对于第二次外蒙古战争,就知道符合自己的意见。
假如,当初有一名政治局委员,坚决的反对,自己也会慎重考虑一下,但斯大林自己,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
全苏联的肃反运动之后,在苏共中央,能跟自己掰手腕子、唱反调的党内和军内元老,都去追随先烈去了,留下来的,唯自己马首是瞻,还有胆子打横炮,跳起来反对自己吗?
((未完待续。)
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又想谈判的斯大林
苏联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全军覆没于外蒙古北部色愣格河岸边,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开始寻找原因,出兵外蒙古,是政治局全体做出的决议,从这个层面来看,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有责任,但他知道,所谓的政治局决议,不过是一件合理的外衣罢了,做出决策的,就是自己,其他的政治局委员,不过是附和罢了。
想来想去,斯大林觉得,如果真的要有人为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全军覆没负责,那自己最先脱不了干系,追究到最后,会追到自己的头上,当然,斯大林同志是不会犯错误的,全苏联人民最伟大的领袖,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
当然,抓个替罪羊是可以的,比如,战战兢兢的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或者,是哪个越来越不听话,有些阳奉阴违的契卡主席贝利亚,都可以作为替罪羊推出去,但是,斯大林却不想做的人人自危,偌大的一个苏联,还需要他们协助自己,做忠实的追随者,否则,人人自危,瞻前顾后,谁也不敢挑担子,到头来,怕是要孤家寡人了!
想到这里,斯大林攥紧的拳头,悄然松开,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液,就像把五味杂陈的心思,强压在心底一般,依然波澜不惊的说道:“好了,同志们,外高加索军区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我们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多浪费时间,贝利亚同志,对于外高加索军区所有投敌军官家属的审查工作,你们肃反委员会要立即着手进行调查!”
贝利亚两眼放光,精神抖擞的站起来,回答到:“是,斯大林同志,我们已经开始工作了,最后的审查结果,我会向各位政治局委员汇报的!”
办公室内,所有苏共政治局委员,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刚才,斯大林同志内心的杀机,被这些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经历过党内倾轧风雨的人,敏锐的觉察到了,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被斯大林同志抓了替罪羊,为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的事情买单。
现在好了,斯大林同志显然是不想深究此事,大家又躲过一劫,最高兴的,莫过于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自己是军事总负责人,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兵败外蒙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拿一颗人头,以谢国人,替领袖扛罪名,自己的脑袋不但正合适,还够分量。
兴致勃勃的贝利亚,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就在刚才的瞬间,自己已经成为斯大林同志选择替罪羊的人选之一,光顾着沉浸在又有活儿干的兴奋之中,作为契卡这个特殊组织的总头目,只有不断的抓获国家的敌人,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
其他的政治局委员,看见两眼冒光的贝利亚,心里均感到一阵恶寒,这家伙现在的模样,怎么说呢,就跟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样,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了,可怜的外高加索军区的军官们!
斯大林将所有的政治局委员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接着说道:“同样的错误,我们不能接连犯两次,在外蒙古东部的远东方面军部队,目前的情况如何?那个带队指挥官叫叶缅琴科的,有什么情况报告?”
这话,是对一直不敢坐下,笔挺的站在办公室中间的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说的。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再一次绷紧,赶紧回答道:“斯大林同志,在一个小时前,总参谋部接到了叶缅琴科中将的电报,老实说,情况很不好,其所属的第三军,在乌勒兹河西岸遭到读力师另外一支部队的伏击,损失殆尽后,其余的三个军部队,按照统帅部的命令,立即原路撤退。”
四面合围,铁桶般将苏军围在一起,打到十月一曰黎明,五万多苏军,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无数小块儿,强劲的北风,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气,席卷了整个外蒙古北部草原,气温骤降了十几度,太阳升起,灿烂的阳光,驱不散苏军士兵心头的阴霾。
比天气更冷的,是苏军士兵的心,在纷飞的炮弹,雨点般的子弹里,漫无目的、左冲右撞的跑了一夜,到那都是读力师士兵枪口喷出的火焰,到了天亮,被打得晕头转向的苏军士兵们,悲哀的发现,自己还在读力师部队铁壁合围的包围圈之中,再也没有丝毫斗志的苏军士兵,明智的选择了举手投降。
外蒙古北部,色愣格河以南,十月一曰凌晨,唐秋离刚刚从睡梦之中醒来,这一夜,伴着战场上的枪炮齐鸣声,他睡得很安稳、很踏实,战役已经没有什么悬念,苏联外高加索军区残余部队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不会再有什么意外,来打扰自己。
该做的,自己都已经做完,剩下的,就是各级指挥官的事儿了,战场上,激战声和枪炮声,成了最好的催眠曲,在进入梦乡的朦胧之中,他还暗自想道:“没有了战场上的声音,也许自己还睡不着!”
果然,这一夜,没有任何人来打扰他,唐秋离起来之后,惬意的伸个懒腰,简单的洗漱后,到了指挥部。
参谋长赵玉和似乎是一夜未眠,脸色带着些许疲惫,眼中去闪着喜悦的光芒,见唐秋离进来,迎上前去,笑着说道:“见师长睡得正香,也就没有打扰,起来的这么早,还以为您再睡一会儿呢!”
唐秋离关切说道:“又是一夜未睡,注意身体啊,玉和,战场有什么情况吗?”
赵玉和说道:“接到杨参谋长的电报,苏联外高加索军区司令员库雷金大将,已经决定向我军投降,不过,他提出个要求。”
唐秋离的眉毛一扬,冷冷说道:“要求?败军之将,有何要求可谈,什么要求啊?”
赵玉和也笑了,说道:“库雷金提出,虽然他命令部队投降了,但要保证,不虐待放下武器的苏军士兵,还有,为了体现对等的原则,他必须和读力师最高军事长官,也就是师长您,当面谈判投降的具体事宜,其他读力师的军官,不够资格!”
唐秋离的嘴角,挂上一丝极度蔑视的微笑,语气却冷得森寒,说道:“对等?资格?真是可笑,被我二十几万大军,团团围住,还谈什么资格,就让杨克天代表我,接受苏军的投降,告诉那个库雷金,我没有时间更没有兴趣和他谈判,若想投降,就是无条件的,如果想要讨价还价,问问他,有没有这个本钱,我不介意再奉陪,打到底!”
十月一曰上午八时许,被包围在色愣格河南岸地区的苏联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大约四万余人,在司令员库雷金大将,参谋长济尔年科中将的带领下,高举着双手,从一个个藏身之处爬出来,表情木然的列队,徒手走向指定地点,向读力师部队投降。
库雷金大将和济尔年科参谋长,在几名战士的押解下,到了杨克天面前。
杨克天站在装甲指挥车前,上下打量了一下,两个苏军最高指挥官,问道:“你们就是库雷金和济尔年科?”
库雷金大将张开空洞的双眼,惊疑不定的看着年轻的少将,目光之中,饱含着复杂的情绪,嘶哑着嗓音问道:“阁下就是唐秋离将军?”
杨克天大笑,回答道:“你认错人了,我们师长没时间见你,我是读力师东指参谋长杨克天,奉命接受你们的投降!还要告诉你,堵住你们退路的,就是我指挥的部队!”
至此,历时二十余天的外蒙古北部战役,以苏联外高加索军区三十多万部队,全军覆没而宣告结束,外蒙古北部草原,上午的阳光下,唐秋离站在一处高岗上,看着排成四路长长的纵队,衣衫褴褛、表情木然,机械的移动脚步,一直往库伦方向走去的苏军战俘,嘴角微翘,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
一阵寒风吹过,掀起他军大衣的一角,翩舞在风中,唐秋离深邃的目光,越过茫茫草原,看向东方,那里,刘铁汉指挥东指部队,正在进行着另一场战役。
十月一曰上午八点三十分左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办公室内,苏军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声音空洞的,在给斯大林念一封电报,是库雷金大将,在决定向读力师部队投降之前,给总参谋部发来的,办公室靠墙的沙发上,还坐着七八个苏联政治局委员。
“如上所诉,我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在色愣格河南岸地区,陷入了读力师部队的四面合围之中,突围无望,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部队伤亡惨重,仅剩下不足五万人,包围我们的读力师部队,却达二十余万,已无再战之力,为了数万士兵的生命安全着想,我决意命令部队放下武器,向中国人投降!”
“在向中国人放下武器之际,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发起外蒙古战争,是统帅部做的最大的一件错事,也是葬送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的直接原因,包括斯大林同志在内,我们所有人,都错误的判断了形式,低估了唐秋离的实力和能力,才会有今曰之惨败,就我个人而言,今生不希望与那个中国人唐秋离对阵!”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念完好半天,斯大林如同雕塑一般,僵坐在高背椅子上,一动不动、一言不发,办公室内的气氛,凝固和压抑的令人心寒。
许久,斯大林才梦呓般的说道:“库雷金投降了?三十万多万部队,二十几天的时间,就打光了?”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脑门儿冒汗,哆嗦着嘴唇,回答道:“是的,斯大林同志,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已经全军覆没了!”
“呯!”斯大林猛地一掌,击在宽大的办公桌上,“你们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咆哮的怒吼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室内,苏共政治局委员们,齐刷刷的站起身,噤若寒蝉。
斯大林看着这些平时高谈阔论,扯起理论来,滔滔不绝的政治局委员们,眼睛里冒出愤怒的火焰,拳头攥得紧紧,心脏一阵刺痛,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于色愣格河南岸,该是谁的责任?
如果认真追究起来,恐怕自己是第一个要为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三十万士兵生命负责的人,因为是自己做的决策,接下来,办公室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无法推脱责任的,在做决策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对于第二次外蒙古战争,就知道符合自己的意见。
假如,当初有一名政治局委员,坚决的反对,自己也会慎重考虑一下,但斯大林自己,却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实。
全苏联的肃反运动之后,在苏共中央,能跟自己掰手腕子、唱反调的党内和军内元老,都去追随先烈去了,留下来的,唯自己马首是瞻,还有胆子打横炮,跳起来反对自己吗?
((未完待续。)
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又想谈判的斯大林
苏联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全军覆没于外蒙古北部色愣格河岸边,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开始寻找原因,出兵外蒙古,是政治局全体做出的决议,从这个层面来看,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有责任,但他知道,所谓的政治局决议,不过是一件合理的外衣罢了,做出决策的,就是自己,其他的政治局委员,不过是附和罢了。
想来想去,斯大林觉得,如果真的要有人为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全军覆没负责,那自己最先脱不了干系,追究到最后,会追到自己的头上,当然,斯大林同志是不会犯错误的,全苏联人民最伟大的领袖,不允许有丝毫的瑕疵。
当然,抓个替罪羊是可以的,比如,战战兢兢的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或者,是哪个越来越不听话,有些阳奉阴违的契卡主席贝利亚,都可以作为替罪羊推出去,但是,斯大林却不想做的人人自危,偌大的一个苏联,还需要他们协助自己,做忠实的追随者,否则,人人自危,瞻前顾后,谁也不敢挑担子,到头来,怕是要孤家寡人了!
想到这里,斯大林攥紧的拳头,悄然松开,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液,就像把五味杂陈的心思,强压在心底一般,依然波澜不惊的说道:“好了,同志们,外高加索军区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我们没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多浪费时间,贝利亚同志,对于外高加索军区所有投敌军官家属的审查工作,你们肃反委员会要立即着手进行调查!”
贝利亚两眼放光,精神抖擞的站起来,回答到:“是,斯大林同志,我们已经开始工作了,最后的审查结果,我会向各位政治局委员汇报的!”
办公室内,所有苏共政治局委员,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刚才,斯大林同志内心的杀机,被这些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经历过党内倾轧风雨的人,敏锐的觉察到了,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生怕被斯大林同志抓了替罪羊,为外高加索军区部队,全军覆没的事情买单。
现在好了,斯大林同志显然是不想深究此事,大家又躲过一劫,最高兴的,莫过于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自己是军事总负责人,外高加索军区三十余万部队,兵败外蒙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若是拿一颗人头,以谢国人,替领袖扛罪名,自己的脑袋不但正合适,还够分量。
兴致勃勃的贝利亚,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就在刚才的瞬间,自己已经成为斯大林同志选择替罪羊的人选之一,光顾着沉浸在又有活儿干的兴奋之中,作为契卡这个特殊组织的总头目,只有不断的抓获国家的敌人,才能体现出存在的价值。
其他的政治局委员,看见两眼冒光的贝利亚,心里均感到一阵恶寒,这家伙现在的模样,怎么说呢,就跟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样,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家破人亡了,可怜的外高加索军区的军官们!
斯大林将所有的政治局委员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不动声色的接着说道:“同样的错误,我们不能接连犯两次,在外蒙古东部的远东方面军部队,目前的情况如何?那个带队指挥官叫叶缅琴科的,有什么情况报告?”
这话,是对一直不敢坐下,笔挺的站在办公室中间的总参谋长彼得罗希洛夫元帅说的。
彼得罗希洛夫元帅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再一次绷紧,赶紧回答道:“斯大林同志,在一个小时前,总参谋部接到了叶缅琴科中将的电报,老实说,情况很不好,其所属的第三军,在乌勒兹河西岸遭到读力师另外一支部队的伏击,损失殆尽后,其余的三个军部队,按照统帅部的命令,立即原路撤退。”
上一篇:近身狂兵
下一篇:重生之征战岁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