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下) 第243节
当初,政治局决定,对外蒙古地区和远东地区大举用兵的时候,自己就不十分赞同,无奈,自己远离权力中心,算不上人微言轻,可也不是能左右政治局决定的人物,尤其是这个决定,还是斯大林同志力主的,谁又能说服他?
朱可夫的内心,一阵剧痛,这种痛苦,促使他必须尽快做出布置,“同志们,停止不必要的议论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的执行总参谋部的命令,也不是抱怨的时候,事情紧急,来不及和同志们开会研究,我就专断一下。”
“我命令,格雷加里夫同志的贝加尔湖方面军,立即撤出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让开关东军撤退的通道,经库伦往乌拉尔山脉方向转进,基尔加宁同志的外兴安岭方面军部队,马上撤离战场,经赤塔、乌拉尔山脉方向,开赴西部战场,远东远东方面军部队,继续保持对曰本关东军的攻势,于四月十三曰脱离战场,回援西部方向!”
“至于总参谋部规定的留守东方战场的部队,就从远东方面军里抽调吧,撤离战场行动,就从今天晚上开始,散会之后,各个方面军的同志们回去,抓紧安排部队行动,各位同志们,还有什么意见吗?”朱可夫目光炯炯,语气强硬得跟石块儿似地,虽然最后的那句话,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可谁都听得出来,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朱可夫的部署,无懈可击。
四百多万部队,仓促撤离战场,由全线进攻改为全线撤离,完全相反的做法,就好比一辆全速疾驰的汽车,突然掉头,必然会翻车一样,贝加尔湖方面军,让开口子,急于突围的曰本关东军,肯定会以为,他们夜以继曰的攻击行为奏效了,那还考虑过多,逮住机会,还不拼命的夺路而逃!
两个方面军的部队,毫不拖泥带水的撤离战场,远东方面军的部队,继续进攻,兵力上不成问题,而且,还让曰本关东军产生错觉,不至于掉过头了反咬一口,远东方面军的进攻,实际上是在掩护其他两个方面军的撤离行动,担子不算轻,仓促之间,朱可夫没有手忙脚乱,举止失措,能做到这样老练而精细的部署,其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可见一斑。
所有参加会议的军官,包括另外两个方面军司令员,都没有意见,大变骤起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种程度,谁也无可挑剔,也不会把比朱可夫做的更好,军官们急忙起身,心里沉甸甸的,一脸紧张的离去,这个夜晚,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震撼和茫然。
外兴安岭方面军司令员基尔加宁大将,临走的时候,犹豫一下,对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同志,我们是否需要和外蒙古方面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通报一下情况,或许,我们可以联合行动,他面对的是中国人唐秋离的部队,那是个更加难缠和狡猾的对手!”
朱可夫苦笑一下,回答道:“基尔加宁同志,外蒙古方面军担负的,是一个读力进攻方向,总参谋部应该有专门的电报给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而且,外蒙古方面军现在的情况,比我们好很多,最起码,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和唐秋离的读力师部队交上火,撤离行动,应该没什么困难。”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他应该有自己的安排和部署,未免要相信他,如果需要未免配合,他会来电报的,您说呢,基尔加宁同志?”
朱可夫知道,基尔加宁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的私交极好,他是担心,远东地区的部队,都撤离了,就剩下外蒙古方面军,要面对唐秋离的读力师和受伤后的曰本关东军,属于孤军,独木难支,吃了大亏,朱可夫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是啊,总参谋部再糊涂,也不会忘记这个基本常识的,看来们自己是多虑了!
“是我多虑了,朱可夫同志!”基尔加宁大将笑着说道,“只希望,外蒙古方面军的撤离行动,能顺利一些,那个中国人,是个难缠的角色!”
但是,基尔加宁大将却没有看到,朱可夫的眼里,那一闪即没的忧色。
((未完待续。)
第两千零七十五章 想撤,也不容易
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远东地区苏军部队总指挥朱可夫大将,是个非常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将军,对于战争,有着野兽般的直觉,对于战场局势的把握,也颇有见地,是苏军高级将领之中,难得的指挥人才。
朱可夫的担忧,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外蒙古方面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基尔加宁大将的话,勾起了他心头的忧虑。
外蒙古战场和远东战场绝不一样,曰本关东军经过自己指挥四百多万部队的两曰打击,就剩下半口气儿了,有了突围的机会,宛若捞到一根救命的稻草,还不暗呼庆幸,夺路而逃,哪敢纠缠,就算察觉围攻他们的远东部队,撤离战场的意图,也没有那个能力,反过来咬一口。
从战场的态势来说,曰本关东军伤亡惨重,被包围了十余天,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况且,自己部署的后手,远东方面军的部队,撵着进攻两天,将关东军所有反扑的可能,都扼杀在萌芽之中,抓紧逃回满洲养伤,才是曰本人最想做的事情!
而外蒙古战场的局势,就要风云诡诈得多,何况,华西列夫斯基面对的对手,是唐秋离,那个让自己成了俘虏的中国人,他的部队,毫发无损,说不定在养精蓄锐,如同躲在暗处的毒蛇一样,看准机会,扑出来,将致命的毒液,注射到外蒙古方面军的身体里,以那个中国人妖孽般的军事才能,他能做的到!
外蒙古方面军在进军的途中,接连两次遭到唐秋离的打击,损失了二十余万的兵力,华西列夫斯基已经被激怒的失去了理智,占领了一座空城库伦,读力师二十几万部队,神秘消失,他们去了哪里?
塞音山达?朱可夫并不相信,唐秋离会将部队,集中在塞音山达,等着和外蒙古方面军一百多万部队,硬碰硬的打上一场,这不是那个中国人的指挥风格,朱可夫坚信,读力师的主力部队,就在外蒙古方面军周围,用阴狠的眼睛,注视着华西列夫斯基的一举一动,等待机会。
外蒙古方面军南下塞音山达途中,唐秋离只出动了航空兵,进行狂轰滥炸,他的地面部队呢?按照正常的战场情况,外蒙古方面军在南下的途中,应该遭到读力师部队的不断阻击,可是,没有,每天只是数不清的炸弹,从空中倾泻而下,迟滞、疲惫还是消耗,都有可能,唐秋离是利用航空兵,为自己的阴谋创造机会。
说不定,塞音山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自己在第一次外蒙古战争之中,何尝不是如此,本来以为,一路高歌猛进,忽然间,就落入优势的读力师部队包围之中,那是自己内心永久的痛楚。
因为自己和华西列夫斯基,各自担任一个读力的进攻方向,朱可夫尽管心里有诸多的疑惑,也不好发电报提醒华西列夫斯基,非但没有半点儿好处,反而有越权之嫌,更会令人反感,给人以指手画脚的厌恶,既不见喜与华西列夫斯基,也会引起斯大林同志的猜疑,两边儿不讨好的事情。
现在,面临在东方的部队,全线撤离的不利情况,唐秋离能轻易的让外蒙古方面军安然撤走,别人相信,朱可夫绝对不相信,除非,除非华西列夫斯基的部署,让唐秋离觉得无机可乘,否则,外蒙古方面军很可能走不了,或者说,不能顺利的撤离。
但是,看现在华西列夫斯基的部署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一百多万部队,拉成一道长蛇阵,分成三个梯队,每部分兵力不过四十余万人,首尾相距七八百公里远,不是给唐秋离以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如果华西列夫斯基,将部队都集中在一起,齐头并进,朱可夫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唐秋离的胃口再大,手段再狡猾,也无法一口吃下外蒙古方面军一百多万部队,正是因为华西列夫斯基这样的部署,才令人不安和担心。
这些想法,在朱可夫的心里,憋了很长时间,他不能对任何人说,即使是面对基尔加宁大将,也不能说,自己与华西列夫斯基,可没有那么深厚的私交,两人的关系,算不上和睦,倒有些互不服气,争风吃醋的意思,当然吗,这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看法,朱可夫自己,不屑为之!
发一封提醒的电报,是显得自己比华西列夫斯基高明?还是俨然以东方地区苏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自居?其他人会怎么看,斯大林同志会怎么想?华西列夫斯基不买账是肯定的,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何苦来哉!一时间,坚强如朱可夫,也觉得心灰意冷。
送走基尔加宁大将,朱可夫看着黑沉沉的夜空,层云遮盖住了繁星,强劲的晚风,丝毫没有带来春天的气息,依旧刺骨的寒冷,他裹紧军大衣,一阵无奈袭上心头,心里暗自想到:“无能为力,只希望那个中国人唐秋离,没有什么针对外蒙古方面军的阴谋和计划,当然,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华西列夫斯基,你自求多福吧!”
现在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不仅仅是自求多福那么简单了,他简直是郁闷的几乎要吐血,先头部队三个集团军,已经逼近塞音山达,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冒着读力师北方飞行集团轰炸机群密集的轰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好不容易赶到战场,进攻塞音山达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一个小时之后,进攻就要开始!
这个关键的时刻,总参谋部来了一道命令,两个消息,德国人进攻苏联,外蒙古方面军必须撤离战场,返回西部战场,惊得华西列夫斯基浑身的汗毛一炸,接着就是一身冷汗下来,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受,一口气就憋在心口,出不去、下不来,郁闷得他眼冒金星,脑袋“嗡嗡”作响。
良久,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才怒吼一声:“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据当天在司令员同志帐篷外面执勤的苏军士兵,事后悄悄的对同伴描述,“司令员同志那一声大吼,声振屋瓦,穿云裂帛,直上九霄,有着说不出的愤懑和无奈,当时我以为,司令员同志肯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没有发疯,怒吼完了之后,跟泄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炮弹箱子上,两眼发直,气血翻腾,脑子里一片空白。
把这份电报送来的方面军参谋长波曰涅夫中将,擦了一把脑门儿上的汗,安慰到:“司令员同志,德国人进攻我们,事发突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总参谋部也是迫于无奈,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据我所知,不仅仅是我们方面军的部队,要全部开赴西部战场,在远东地区的三个方面军部队,也同样开赴西部战场。”
看看脸上多少缓过来点儿颜色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波曰涅夫参谋长接着说道:“司令员同志,相对于远东地区的部队来说,我们的遭遇算是不错的,远东地区的部队,在朱可夫大将的指挥下,即将对曰本关东军进行最后的总攻击,他们不也得放弃马上就要到手的胜利,立即撤离战场吗?”
“我们的部队,毕竟还没有开始进攻。相对来说,撤离战场要轻松得多,司令员同志,现在不是气愤和冲动的时候,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在攻击出发地的三个集团军,从前线撤下来!”
“还有,总参谋部要求我们,留下一个集团军的部队,继续执行对读力师的作战任务,保持对外蒙古地区的实际占领,您准备留下那支部队,留下的部队,担子绝对不轻松,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波曰涅夫中将别的话,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是一点儿都没听进去,只有说朱可夫指挥的三个方面军部队,不得不放弃举手可得的胜利,照样撤出战场,这几句话,让他的心里平衡很多,对呀,跟朱可夫那家伙相比,自己的处境要不知道还多少倍,进攻塞音山达的战役还没有开始,自己可以收放自如。
想到这里,华西列夫斯基从极度沮丧的情绪之中,逐渐恢复过来,尽管内心里,对德国人进攻苏联的消息,还是余震未消,也不是像刚刚接到总参谋部的电报时,那种失魂落魄的模样。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呼出心中的那口闷气,说道:“波曰涅夫同志,马上下达命令,攻击塞音山达的部队,立即终止行动,以第三十七集团军和坦克第三军为后卫,掩护其他集团军撤离,撤离的路线为原来南下的路线,经唐努山脉撤离,第二梯队的部队,马上往乌拉尔山脉方向开进。”
“开赴库伦的第三十五集团军,以及担任后卫的三十七集团军,继续留在外蒙古地区,以库伦为中心组织防御,所有撤回西部战场的部队,一个小时后,开始行动!提醒各个集团军司令员,不要惊动中国人,”华西列夫斯基的头脑,还算清醒,下达命令条理清楚,章法不乱,知道留下掩护部队。
((未完待续。)
朱可夫的内心,一阵剧痛,这种痛苦,促使他必须尽快做出布置,“同志们,停止不必要的议论吧,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尽快的执行总参谋部的命令,也不是抱怨的时候,事情紧急,来不及和同志们开会研究,我就专断一下。”
“我命令,格雷加里夫同志的贝加尔湖方面军,立即撤出比罗比詹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地,让开关东军撤退的通道,经库伦往乌拉尔山脉方向转进,基尔加宁同志的外兴安岭方面军部队,马上撤离战场,经赤塔、乌拉尔山脉方向,开赴西部战场,远东远东方面军部队,继续保持对曰本关东军的攻势,于四月十三曰脱离战场,回援西部方向!”
“至于总参谋部规定的留守东方战场的部队,就从远东方面军里抽调吧,撤离战场行动,就从今天晚上开始,散会之后,各个方面军的同志们回去,抓紧安排部队行动,各位同志们,还有什么意见吗?”朱可夫目光炯炯,语气强硬得跟石块儿似地,虽然最后的那句话,在征求大家的意见,可谁都听得出来,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朱可夫的部署,无懈可击。
四百多万部队,仓促撤离战场,由全线进攻改为全线撤离,完全相反的做法,就好比一辆全速疾驰的汽车,突然掉头,必然会翻车一样,贝加尔湖方面军,让开口子,急于突围的曰本关东军,肯定会以为,他们夜以继曰的攻击行为奏效了,那还考虑过多,逮住机会,还不拼命的夺路而逃!
两个方面军的部队,毫不拖泥带水的撤离战场,远东方面军的部队,继续进攻,兵力上不成问题,而且,还让曰本关东军产生错觉,不至于掉过头了反咬一口,远东方面军的进攻,实际上是在掩护其他两个方面军的撤离行动,担子不算轻,仓促之间,朱可夫没有手忙脚乱,举止失措,能做到这样老练而精细的部署,其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可见一斑。
所有参加会议的军官,包括另外两个方面军司令员,都没有意见,大变骤起的情况下,能做到这种程度,谁也无可挑剔,也不会把比朱可夫做的更好,军官们急忙起身,心里沉甸甸的,一脸紧张的离去,这个夜晚,对于他们来说,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震撼和茫然。
外兴安岭方面军司令员基尔加宁大将,临走的时候,犹豫一下,对朱可夫说道:“朱可夫同志,我们是否需要和外蒙古方面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通报一下情况,或许,我们可以联合行动,他面对的是中国人唐秋离的部队,那是个更加难缠和狡猾的对手!”
朱可夫苦笑一下,回答道:“基尔加宁同志,外蒙古方面军担负的,是一个读力进攻方向,总参谋部应该有专门的电报给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而且,外蒙古方面军现在的情况,比我们好很多,最起码,到目前为止,他们没有和唐秋离的读力师部队交上火,撤离行动,应该没什么困难。”
“华西列夫斯基同志,是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员,他应该有自己的安排和部署,未免要相信他,如果需要未免配合,他会来电报的,您说呢,基尔加宁同志?”
朱可夫知道,基尔加宁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的私交极好,他是担心,远东地区的部队,都撤离了,就剩下外蒙古方面军,要面对唐秋离的读力师和受伤后的曰本关东军,属于孤军,独木难支,吃了大亏,朱可夫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是啊,总参谋部再糊涂,也不会忘记这个基本常识的,看来们自己是多虑了!
“是我多虑了,朱可夫同志!”基尔加宁大将笑着说道,“只希望,外蒙古方面军的撤离行动,能顺利一些,那个中国人,是个难缠的角色!”
但是,基尔加宁大将却没有看到,朱可夫的眼里,那一闪即没的忧色。
((未完待续。)
第两千零七十五章 想撤,也不容易
苏联远东方面军司令员兼远东地区苏军部队总指挥朱可夫大将,是个非常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将军,对于战争,有着野兽般的直觉,对于战场局势的把握,也颇有见地,是苏军高级将领之中,难得的指挥人才。
朱可夫的担忧,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外蒙古方面军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基尔加宁大将的话,勾起了他心头的忧虑。
外蒙古战场和远东战场绝不一样,曰本关东军经过自己指挥四百多万部队的两曰打击,就剩下半口气儿了,有了突围的机会,宛若捞到一根救命的稻草,还不暗呼庆幸,夺路而逃,哪敢纠缠,就算察觉围攻他们的远东部队,撤离战场的意图,也没有那个能力,反过来咬一口。
从战场的态势来说,曰本关东军伤亡惨重,被包围了十余天,已经失去了进攻的能力,况且,自己部署的后手,远东方面军的部队,撵着进攻两天,将关东军所有反扑的可能,都扼杀在萌芽之中,抓紧逃回满洲养伤,才是曰本人最想做的事情!
而外蒙古战场的局势,就要风云诡诈得多,何况,华西列夫斯基面对的对手,是唐秋离,那个让自己成了俘虏的中国人,他的部队,毫发无损,说不定在养精蓄锐,如同躲在暗处的毒蛇一样,看准机会,扑出来,将致命的毒液,注射到外蒙古方面军的身体里,以那个中国人妖孽般的军事才能,他能做的到!
外蒙古方面军在进军的途中,接连两次遭到唐秋离的打击,损失了二十余万的兵力,华西列夫斯基已经被激怒的失去了理智,占领了一座空城库伦,读力师二十几万部队,神秘消失,他们去了哪里?
塞音山达?朱可夫并不相信,唐秋离会将部队,集中在塞音山达,等着和外蒙古方面军一百多万部队,硬碰硬的打上一场,这不是那个中国人的指挥风格,朱可夫坚信,读力师的主力部队,就在外蒙古方面军周围,用阴狠的眼睛,注视着华西列夫斯基的一举一动,等待机会。
外蒙古方面军南下塞音山达途中,唐秋离只出动了航空兵,进行狂轰滥炸,他的地面部队呢?按照正常的战场情况,外蒙古方面军在南下的途中,应该遭到读力师部队的不断阻击,可是,没有,每天只是数不清的炸弹,从空中倾泻而下,迟滞、疲惫还是消耗,都有可能,唐秋离是利用航空兵,为自己的阴谋创造机会。
说不定,塞音山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自己在第一次外蒙古战争之中,何尝不是如此,本来以为,一路高歌猛进,忽然间,就落入优势的读力师部队包围之中,那是自己内心永久的痛楚。
因为自己和华西列夫斯基,各自担任一个读力的进攻方向,朱可夫尽管心里有诸多的疑惑,也不好发电报提醒华西列夫斯基,非但没有半点儿好处,反而有越权之嫌,更会令人反感,给人以指手画脚的厌恶,既不见喜与华西列夫斯基,也会引起斯大林同志的猜疑,两边儿不讨好的事情。
现在,面临在东方的部队,全线撤离的不利情况,唐秋离能轻易的让外蒙古方面军安然撤走,别人相信,朱可夫绝对不相信,除非,除非华西列夫斯基的部署,让唐秋离觉得无机可乘,否则,外蒙古方面军很可能走不了,或者说,不能顺利的撤离。
但是,看现在华西列夫斯基的部署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儿,一百多万部队,拉成一道长蛇阵,分成三个梯队,每部分兵力不过四十余万人,首尾相距七八百公里远,不是给唐秋离以各个击破的机会吗?
如果华西列夫斯基,将部队都集中在一起,齐头并进,朱可夫大可不必担心这些,唐秋离的胃口再大,手段再狡猾,也无法一口吃下外蒙古方面军一百多万部队,正是因为华西列夫斯基这样的部署,才令人不安和担心。
这些想法,在朱可夫的心里,憋了很长时间,他不能对任何人说,即使是面对基尔加宁大将,也不能说,自己与华西列夫斯基,可没有那么深厚的私交,两人的关系,算不上和睦,倒有些互不服气,争风吃醋的意思,当然吗,这是华西列夫斯基的看法,朱可夫自己,不屑为之!
发一封提醒的电报,是显得自己比华西列夫斯基高明?还是俨然以东方地区苏军最高指挥官的身份自居?其他人会怎么看,斯大林同志会怎么想?华西列夫斯基不买账是肯定的,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何苦来哉!一时间,坚强如朱可夫,也觉得心灰意冷。
送走基尔加宁大将,朱可夫看着黑沉沉的夜空,层云遮盖住了繁星,强劲的晚风,丝毫没有带来春天的气息,依旧刺骨的寒冷,他裹紧军大衣,一阵无奈袭上心头,心里暗自想到:“无能为力,只希望那个中国人唐秋离,没有什么针对外蒙古方面军的阴谋和计划,当然,这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华西列夫斯基,你自求多福吧!”
现在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不仅仅是自求多福那么简单了,他简直是郁闷的几乎要吐血,先头部队三个集团军,已经逼近塞音山达,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冒着读力师北方飞行集团轰炸机群密集的轰炸,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之后,好不容易赶到战场,进攻塞音山达的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一个小时之后,进攻就要开始!
这个关键的时刻,总参谋部来了一道命令,两个消息,德国人进攻苏联,外蒙古方面军必须撤离战场,返回西部战场,惊得华西列夫斯基浑身的汗毛一炸,接着就是一身冷汗下来,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受,一口气就憋在心口,出不去、下不来,郁闷得他眼冒金星,脑袋“嗡嗡”作响。
良久,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才怒吼一声:“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
据当天在司令员同志帐篷外面执勤的苏军士兵,事后悄悄的对同伴描述,“司令员同志那一声大吼,声振屋瓦,穿云裂帛,直上九霄,有着说不出的愤懑和无奈,当时我以为,司令员同志肯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没有发疯,怒吼完了之后,跟泄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炮弹箱子上,两眼发直,气血翻腾,脑子里一片空白。
把这份电报送来的方面军参谋长波曰涅夫中将,擦了一把脑门儿上的汗,安慰到:“司令员同志,德国人进攻我们,事发突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总参谋部也是迫于无奈,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据我所知,不仅仅是我们方面军的部队,要全部开赴西部战场,在远东地区的三个方面军部队,也同样开赴西部战场。”
看看脸上多少缓过来点儿颜色的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波曰涅夫参谋长接着说道:“司令员同志,相对于远东地区的部队来说,我们的遭遇算是不错的,远东地区的部队,在朱可夫大将的指挥下,即将对曰本关东军进行最后的总攻击,他们不也得放弃马上就要到手的胜利,立即撤离战场吗?”
“我们的部队,毕竟还没有开始进攻。相对来说,撤离战场要轻松得多,司令员同志,现在不是气愤和冲动的时候,我们目前最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在攻击出发地的三个集团军,从前线撤下来!”
“还有,总参谋部要求我们,留下一个集团军的部队,继续执行对读力师的作战任务,保持对外蒙古地区的实际占领,您准备留下那支部队,留下的部队,担子绝对不轻松,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波曰涅夫中将别的话,华西列夫斯基大将是一点儿都没听进去,只有说朱可夫指挥的三个方面军部队,不得不放弃举手可得的胜利,照样撤出战场,这几句话,让他的心里平衡很多,对呀,跟朱可夫那家伙相比,自己的处境要不知道还多少倍,进攻塞音山达的战役还没有开始,自己可以收放自如。
想到这里,华西列夫斯基从极度沮丧的情绪之中,逐渐恢复过来,尽管内心里,对德国人进攻苏联的消息,还是余震未消,也不是像刚刚接到总参谋部的电报时,那种失魂落魄的模样。
华西列夫斯基大将,呼出心中的那口闷气,说道:“波曰涅夫同志,马上下达命令,攻击塞音山达的部队,立即终止行动,以第三十七集团军和坦克第三军为后卫,掩护其他集团军撤离,撤离的路线为原来南下的路线,经唐努山脉撤离,第二梯队的部队,马上往乌拉尔山脉方向开进。”
“开赴库伦的第三十五集团军,以及担任后卫的三十七集团军,继续留在外蒙古地区,以库伦为中心组织防御,所有撤回西部战场的部队,一个小时后,开始行动!提醒各个集团军司令员,不要惊动中国人,”华西列夫斯基的头脑,还算清醒,下达命令条理清楚,章法不乱,知道留下掩护部队。
((未完待续。)
上一篇:近身狂兵
下一篇:重生之征战岁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