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2862节
更别提,隶书远远要比小纂先进。
自仓颉造字,五帝用礼,三王治世。
中国文字,走过了漫漫数千年的发展路程。
刘彻知道,已知的最可考的文字系统,在于现在依旧深埋安阳地底的甲骨文。
然后就是宗周的铭文。
接下来,就是春秋之后,各国内部互相使用的各种文字。
当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这位雄才大略的祖龙,毅然决然的用暴力推行车同轨书同文。
用小纂全面彻底了列国的各种变种文字。
不取代不行!
在秦始皇书同文之前,特么一个羊字,在当时就有二十多种写法。
倘若保留那些文字,中国根本不可能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迟早会变成跟欧陆蛮子那样各自为政,四分五裂的诸侯王国。
但,当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纸张全面取代了竹简作为文字的载体。
小纂这种书写方式,已经明显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需求。
更加无法满足未来诸夏文明更进一步所需的要求。
因为,文明程度越高级,其字体就必然越简单。
道理很简单,更高级的文明,需要更多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以及哲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甚至天文学家。
这必然要求该文明,必须有足够大的识字的受过教育的人口基数,从而诞生出那些需求量越来越高的精英人才。
自然,这就要求文字必须简洁,而且不能给孩子和青少年造成理解和阅读、书写障碍。
现行的小纂,是古文的终点。
它从远古而来,承载着先王和先民的思想,以及诸夏文明的文明结晶。
它将先王以及先民的智慧,传递至今。
但现在,它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
诸夏文明要再进一步,点燃高等文明的火光,就必然需要一种更简洁书写更方便理解更简单的文字。
而隶书,就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它是一种革命性的字体形势,同时也是一种人民为了方便和便捷自行创造的文字。
就像后世的简体字,这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导致的必然。
这种革命性的字体,非常适合在纸张之上使用、书写。
而且结构优美,易于理解,便于人民接受。
哪怕是刘彻不站出来,推广它,普及它,将它捧上神坛,点燃神火。
只要再继续发展下去,不出十年,它就自然而然,肯定会占据主流地位,成为公认的书写文字。
没有别的原因。
就因为它简单、工正,便于书写,适合传播和教育。
这就够了!
至于反对声和质疑声。
这是肯定会有的,也一定会有的。
然而,刘彻相信,欢迎的人,支持的人会更多。
中国这个文明,从来都是向前看的。
诸子百家,哪一个不是怀着对先王和先贤的崇敬之请,放眼未来的产物?
易曰:通其便,使民不倦。
诗曰:九变复贯,知言之选。
就是这么个道理!
望着会场的情况,刘彻提起绶带,带着汲黯,走到石渠阁的主体建筑之中,与正在跟司马谈等人一起紧张的计算着全新历法的司马季主等人打了个招呼。
就像文字一样,现行的颛顼历,也已经不再适合继续作为中国的历法使用了。
不合用的东西,就该放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