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293节
这让义纵在不平之余,却知道他承担了更多的东西。
“阿姐如今是殿下枕边人,日后或可受封承命,甚至生下皇孙、皇太孙!”此时,义纵已经知道了,他的姐姐是第一个出现在刘德枕边的女人,因此,产下皇孙的几率非常大,而一旦生下皇孙,那么……
“我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勤勉!”义纵在心中对自己鞭策着,为了自己,也为了阿姐,更为了那个可能的外甥皇太孙。
义纵很清楚,假如他姐姐真生下皇孙,那么,他就必须要做好为外甥挡风遮雨的准备了。
刘德不知两人心里的想法,他挥挥手,问道:“我命你们二位在安邑城中调查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宁成闻言,立刻道:“殿下,臣等基本查清楚了,安邑左近共有大贾数十位,其中家产百万钱以上的,有七户,在这七户中,家产千万以上的也有两户!”
刘德闻言双手不由得握起来了拳头。
“河东果真膏腴之地啊!”刘德冷笑着感慨道:“一个安邑素封之家有七户,其他地方又该有多少呢?”
所谓素封,指的是那些有钱但没有爵位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能配的上别人称一声素封之家呢?
答案刘德知道,后来司马迁著作史记也很明确的说明了。
所谓素封,与之相对的是朝廷所封的关内侯、彻侯。
一位食邑千户的彻侯,位列二十一级爵位之顶,按照汉制,这位彻侯的收入是他的封地每一户居民每年缴纳的税赋,这个数字是恒定不变的两百钱。
食邑一千户的彻侯,一年收入是二十万钱。
而此时民间的高利贷,比较有良心的利息是十一之息,也就是借十还十一,但普通的利息是十二之息,就是借十还十二。
这么算的话,假如采取十二之息,家产一百万的人家,年收入大概就能抵得上一位千户彻侯,采取十一之息的话,那两百万家产的人家就能抵得上一个千户侯。
这样的人家就被称为素封。
当然,也不是人人都拿自己的钱全部去放贷了。
但在民间,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哪怕就是个地主,也是经常放贷给农民和佃户以及游侠一类的无业游民。
因此,这只是一个参考比照。
而且,如今社会和政治环境并不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因此,拿着钱就算不放贷,哪怕拿去买田买地,也是有收益的,若是用于扩大产业规模,产生的效益也是很大的。
在此时,一年赚二十万钱,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刘德前世在河间国就进行过社会调查,要赚年入二十万钱,你只需要养五十匹马一百六十头牛或者两百五十头羊、猪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养鱼,只要能保证池塘每年出产一千石鱼就可以了,或者种植一千桑树、培育一千棵成才的大树……甚至你只要会种田,能保证亩产一钟,那么一千亩土地的产出,也能卖二十万钱。至于盐铁那不用说更是十倍以上的暴利!
看上去似乎发财的途径真是多如牛毛,然而,大多数百姓,却没有那个资本富裕起来。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养五十匹马还是一百六十头牛或者种植一千颗桑树,一般的百姓根本不玩不转,就算玩得转也没那个本钱。
整个社会于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陷入了死循环之中。
终于,刘彻一个告緍,世界清净了,富商死光了,工商业也彻底萧条了。
而刘德让宁成、义纵调查这些商人的家底和背景,就是想要尝试一下,是否还有除了告緍之外的第二条道路。
是否可以有一个办法只打击大地主大商人特别是垄断商人,而对中小商人和中小地主无害。
刘德很清楚,他的皇祖父的治国思路是正确的,中产阶级才是王朝的根基,社会的栋梁。
除此之外,都是要打击的。
大商人大地主,要打回原形。
贫民、游民、佃农要想方设法的把他们变成自耕农。
这需要进行的工作和涉及的部门以及政策法律的调整,无疑不是刘德现在就能干预和实施的。
但刘德却想从现在开始就准备,进行调查和调研,拿出方案,找出办法以备他登基后实施。
第213章 安排
“殿下,居于安邑城中的,还不是最有钱的!”义纵禀报道:“河东真正的有钱人,都是于山林建宅,凿地为池,出入拟比王侯的盐铁大商以及粮商!”
刘德闻言也是吃惊了一番。
前世,他在河间国所见过的最有钱的人家,家产不过一千万钱。
只是想想也正常。
此时临邛的程郑氏与卓氏才是真正的土豪。
一个例子就能说明这两位到底有多少钱。
前世的时候,卓文君当垆卖酒,逼着她老爹拿钱出来接济司马相如。
她老爹拿出多少钱了呢?
答案是奴仆一百人,钱一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