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第780节
这些人相当于汉室的人大代表,他们见官不拜,可以出入官衙,行走驰道不需忌讳,列市贾肆,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费,在汉室,唯一能与这帮人比特权的除了列侯阶级就是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定居关中的山东老兄弟了。
到今天,列侯们半死不活,当初跟随刘邦入关从龙的山东老兄弟也死的死,病的病。
在政治上,这些三老,就成了汉室政权的中坚力量。
因为,这些受杖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按照刘邦定下的律法,想当三老,享受朝廷特权,得满足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
在封建社会,这个条件其实就是限定了三老人选必须是地方宗族的族长或者比族长还牛逼的地方名望之士。
这样的人基本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熟知社会现实,不是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的军官,就是当过官,任过至少八百石以上实职的致仕官员。
他们不是官员,但却属于官僚系统的一员!
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汉室,其实,在骨子里依然是秦代的那个军国主义政体,只是温和了一些,隐晦了一些。
但换汤不换药。
历史上,一直要等昭宣之后,汉室才慢慢的变成了那个儒法为核心的政权,元成以后又堕落成官僚与地主的共同体。
清楚了这些,就能明白,刘彻这道诏书的用意了。
正如贾山当年所言:天子之尊,四海之内,其义莫不为臣。然养三老于大学,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饐在前,祝鲠在后,公卿奉杖,大夫进履,举贤以自辅弼,求修正之士使直谏。故以天子之尊,尊养三老,视孝也!
简单的来说,就是想要统治稳固,就要收买这些三老,使得他们为刘家的利益而战,要褒奖他们,给予他们相应的待遇,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而刘家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当然,三老制度也不是没有缺陷。
最少刘彻知道,昭宣之后的世家门阀制度的温床就是三老制度。
但是,在目前来看,暂时,没有其他任何政治势力或者人能取代三老制度。
而且,刘彻不觉得,在有了考举后,还会出现什么门阀世家!
只要考举不废,底层的上升通道一直存在。
门阀世家?
呵呵,估计要被文人给打成狗!
宋明的文人阶级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每个读过历史的人,都不会记错!
这帮家伙,可是连皇帝都照样喷,宰相骂着玩的嘴炮无敌群体啊!
第413章 考举开始
诏书录完,尚书们就将之恭敬的呈递给刘彻御览。
刘彻看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就命令道:“请丞相、御史大夫过目!”
于是,一位尚书又奉着诏书,拿给周亚夫与晁错过目,等这两人也点头,刘彻就在其上加盖天子印玺。
丞相周亚夫与御史大夫晁错又分别用印。
这样这道诏书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颁布全国了。
当然,在汉室皇帝也可以不鸟丞相与御史大夫,直接下诏让人去办事。
只是,这样一来,就破坏规则了。
更会严重的打击丞相与御史大夫的声望。
通常,假如皇帝绕过丞相或御史大夫,直接下令全国执行某个政策。
那么,以汉人的刚烈,丞相与御史大夫除了自杀外,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是以,整个汉室历史至今为止,鲜有皇帝绕过丞相,直接下诏,在全国范围推行某个命令的事情。
刘彻看着一个尚书捧着其中一份诏书的原稿,前往石渠阁备案。
然后,刘彻就继续看向周亚夫与晁错,他这么大张旗鼓的将周亚夫与晁错叫来宫中,自然不是只为了一道大酺令了。
在传统上来说,刘氏每一代天子,在即位半年后,都会提出一个属于他自己原创的政治理念。
太宗孝文皇帝,提倡的是施恩于天下。
所以,除关梁,许民铸钱,废除肉刑,减轻农民负担。
刘彻的老爹,提倡的是德。
就连晁错削藩,也是打着诸侯失德的旗号进行的。
假如他还活着的话,那么,依照前世的经历来看,他大概还会继续坚持这条理念。
现在,就轮到刘彻来选择自己的政治理念,来加以贯彻和深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