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粉碎机 第1019节
骑兵就不用说了。
而重步兵也是清一色明光铠。
或者说冷锻板甲,样式基本上复制唐明光铠,当然,是杨丰版的唐明光铠,简单点说就是板甲和鱼鳞甲的混合体,上半身,两个前臂,小腿和双肩全是板甲,护裆,披膊和俩腿都是大叶的鱼鳞甲,脖子上还有盆颈也就是类似现代防弹衣护脖子的,头顶是哥特式板甲的那种后面长的大帽子,甚至就连铁面罩都有,不过是活动的,不需要时候可以掀起来,至于武器主要是陌刀和步矟,后者是超长长矛,甚至比马矟还长,长达六米。
实际上这不算长,明朝步兵最长的长矛是十米,需要三个人使用。
长矛兵就是重步兵。
他们甚至还有额外的盾牌,只不过放在马车上,一旦交战遇上骑兵这就相当于拒马。
而他们后面还有部分刀牌手,主要负责保护长矛手,毕竟长矛手的步矟无法近战,而再后面就是弩手,穿半身甲头戴大帽子的神臂弓手负责射击,还有一部分弓箭手弥补射速的不足,前面重步兵阻挡住敌人,后面弓弩手不停地射箭,按照杨丰训练标准就和八旗重步兵一样专门颜射。一旦敌人无法突破长矛阵,同时也承受不了弓弩手的持续射击而动摇甚至溃退,那么就该压轴的反击力量登场了……
陌刀手。
全身重甲手持陌刀的彪形大汉们会让敌人尝到绞肉机的滋味。
这就是杨丰的步兵旅。
每一个步兵旅五千人,包括了四个步兵营和一个后勤营。
而每一个步兵营就是一个兵种组合,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但原则上一个旅才是一个作战单元,而当需要进行大规模战役的时候,将根据情况不同使用几个旅组成方面军,里面必须包括至少一个骑兵旅,步兵旅的数目不限。而骑兵旅同时也是叠加起来的,杨丰的重骑兵旅和轻骑兵旅只是编制上,但在这样一个时代除非那种倾国之力的决战,否则根本不需要动用数千具装骑兵,所以当进行作战时候基本都是以混成旅方式,也就是从轻重骑兵旅分别抽调几个营组合起来。
真正的战场上,五百具装骑兵就已经足够形成突破了。
几千具装骑兵有点夸张了。
而此时他的北伐军骑兵也是如此。
实际一共两个具装骑兵营和八个轻骑兵营,总计五千骑兵,而步兵旅是两个,也就是说他的北伐军一共是三个旅一万五千人,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征召的预备役旅负责后勤运输,所有加起来是两万。
呃,这不是进攻常山的。
杨丰北伐的目标不是慕容俊,而是慕容垂。
“登船,目标绎幕!”
他亢奋地吼叫着。
第663章 帝王收割机
绎幕。
“一,二,推!”
伴着一连串吼声,杨丰骑在原本属于姚襄的那匹黛眉騧上,举着他亲手制作的望远镜做眺望状。
他身旁是无数的预备役士兵。
他们迈着沉重步伐,推着一架架巨大的投石机,圆木制成包裹铁皮的一个个车轮,在加了润滑油的铁轴上缓缓转动,一点点拉近它们和前方那道夯土城墙之间的距离,在返青的华北平原上,恍如一头头沉默的史前巨兽。在它们的后面跟着一辆辆满载石弹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从数十里外的黄河码头驶来,而这些石弹来自千里之外的太行山脉,它们被石匠开采出来雕琢成球型,再用小船沿沁河运到黄河,然后换上大船一路顺流而来到达绎幕……
或者说山东德州平原王杲铺。
前燕使持节,安东将军,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的大本营。
他刚刚因为训练军队时候坠马折断了牙齿,而被他哥哥慕容俊改名慕容垂,率领着一万燕军精锐坐镇绎幕城,连同驻扎厌次的慕容钩,青州刺史朱秃,渤海太守贾坚,总计近三万燕军共同组成前燕的东南防线,警戒南线的段龛和西边的杨丰,然后变成了杨丰北伐的第一个目标。
呃,他挡了杨丰的路。
杨丰北伐幽州从陆路进军是很冒险的,那得多少人才能把粮食运过去,他总共就才七十万人口,如何支撑得起从邺城到北京的千里陆路运输线?更何况沿途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连个驿站都没有,吃饭都得自己带着,就那每天几十里的速度得走一个月,估计运粮队能携带的粮食路上就得吃掉三分之一。但水运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他走漳河水系直接奔海河还是走黄河出海,然后沿着海岸线北上大沽口都能轻松将他需要的物资运到天津,从天津向北京进攻明显容易多了,而且还可以彻底避开燕军骑兵的袭扰。但无论他走哪条路线都得面对卡在中间的慕容垂,所以杨丰的北伐第一步就是干掉这个原本历史上的后燕国主,让他的参合陂提前到来。
“停!”
蓦然间杨嘟嘟吼道。
十台配重投石机立刻停下。
紧接着就像他当年轰击长安城墙时候一样,迅速开始调整方向和高低角度,同时对距离进行微调,很快这些调整完成,四名一组的士兵滚着两百斤重石弹推入弹槽。
杨丰最后一次检查完毕。
他向旁边的预备役旅长,同时也是原姚襄部将,陇右豪强王钦卢点了一下头,后者立刻扛起面前一柄大锤走到最近的投石机杠杆尖端,站在一侧抡起大锤猛然砸落,前端制动立刻被砸下,另一端的配重骤然落下,杠杆向上扬起同时,皮兜兜住石弹沿着弹槽向前急速滑动很快甩起来,当杠杆到达顶点时候,那石弹呼啸飞出。这枚恐怖的石弹在绎幕城墙上那些燕军士兵愕然的目光中,转眼飞越上百丈距离,凶猛地砸在城墙上,夯土的城墙伴随从天而降的两百斤重击立刻腾起一片尘埃,没有任何城砖保护的夯土轰然塌落了一大块,就连几个趴在箭垛上的士兵都坠落下来。
后面的北伐军士兵一片欢呼。
“继续,不停轰击!”
在这欢呼声中杨丰满意地说道。
“主公,敌军增援到了。”
这时候一名报信的士兵在他身旁下马禀报。
“这里交给你们了,若慕容垂出击就列阵防御,你们的任务就是保护这十尊石砲,只要别让敌军影响它们的轰击就行,无论敌军如何挑衅你们都不要动,在没有轰出缺口之前也不要进攻,如果轰出缺口我还没有解决敌军,那你们就直接进攻。”
杨丰对董闰和王钦卢说道。
前者是他的柱国,这是军衔,相当于上将,而职务是武阳镇守使兼步兵第二旅旅长,后者是左威卫将军兼预备役第一旅旅长,杨丰的十二卫是预备役管理机构,不同于府兵,十二卫各一名将军,但不征召预备役的情况下他们都在邺城自己的官署管理自己的卫,只有征召预备役的时候才从各卫将军中指定带兵的。不过正规军不归十二卫管,正规军直属杨丰的都督府参谋处,包括各地镇守使和各旅的调动驻防都归都督府的参谋处,预备役一旦征召也归参谋处调动。而军衔目前包括柱国,上护军,护军,上都尉,都尉,士,分别对应相当于军区司令的镇守使,旅长,营长,哨长,队长和伙长,十二卫无军衔,但被征召后就有了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享受同样待遇,而一旦转入现役也就变成实授军衔终身制了。
而重步兵也是清一色明光铠。
或者说冷锻板甲,样式基本上复制唐明光铠,当然,是杨丰版的唐明光铠,简单点说就是板甲和鱼鳞甲的混合体,上半身,两个前臂,小腿和双肩全是板甲,护裆,披膊和俩腿都是大叶的鱼鳞甲,脖子上还有盆颈也就是类似现代防弹衣护脖子的,头顶是哥特式板甲的那种后面长的大帽子,甚至就连铁面罩都有,不过是活动的,不需要时候可以掀起来,至于武器主要是陌刀和步矟,后者是超长长矛,甚至比马矟还长,长达六米。
实际上这不算长,明朝步兵最长的长矛是十米,需要三个人使用。
长矛兵就是重步兵。
他们甚至还有额外的盾牌,只不过放在马车上,一旦交战遇上骑兵这就相当于拒马。
而他们后面还有部分刀牌手,主要负责保护长矛手,毕竟长矛手的步矟无法近战,而再后面就是弩手,穿半身甲头戴大帽子的神臂弓手负责射击,还有一部分弓箭手弥补射速的不足,前面重步兵阻挡住敌人,后面弓弩手不停地射箭,按照杨丰训练标准就和八旗重步兵一样专门颜射。一旦敌人无法突破长矛阵,同时也承受不了弓弩手的持续射击而动摇甚至溃退,那么就该压轴的反击力量登场了……
陌刀手。
全身重甲手持陌刀的彪形大汉们会让敌人尝到绞肉机的滋味。
这就是杨丰的步兵旅。
每一个步兵旅五千人,包括了四个步兵营和一个后勤营。
而每一个步兵营就是一个兵种组合,可以单独执行作战任务,但原则上一个旅才是一个作战单元,而当需要进行大规模战役的时候,将根据情况不同使用几个旅组成方面军,里面必须包括至少一个骑兵旅,步兵旅的数目不限。而骑兵旅同时也是叠加起来的,杨丰的重骑兵旅和轻骑兵旅只是编制上,但在这样一个时代除非那种倾国之力的决战,否则根本不需要动用数千具装骑兵,所以当进行作战时候基本都是以混成旅方式,也就是从轻重骑兵旅分别抽调几个营组合起来。
真正的战场上,五百具装骑兵就已经足够形成突破了。
几千具装骑兵有点夸张了。
而此时他的北伐军骑兵也是如此。
实际一共两个具装骑兵营和八个轻骑兵营,总计五千骑兵,而步兵旅是两个,也就是说他的北伐军一共是三个旅一万五千人,另外还有一个临时征召的预备役旅负责后勤运输,所有加起来是两万。
呃,这不是进攻常山的。
杨丰北伐的目标不是慕容俊,而是慕容垂。
“登船,目标绎幕!”
他亢奋地吼叫着。
第663章 帝王收割机
绎幕。
“一,二,推!”
伴着一连串吼声,杨丰骑在原本属于姚襄的那匹黛眉騧上,举着他亲手制作的望远镜做眺望状。
他身旁是无数的预备役士兵。
他们迈着沉重步伐,推着一架架巨大的投石机,圆木制成包裹铁皮的一个个车轮,在加了润滑油的铁轴上缓缓转动,一点点拉近它们和前方那道夯土城墙之间的距离,在返青的华北平原上,恍如一头头沉默的史前巨兽。在它们的后面跟着一辆辆满载石弹的四轮马车,这些马车从数十里外的黄河码头驶来,而这些石弹来自千里之外的太行山脉,它们被石匠开采出来雕琢成球型,再用小船沿沁河运到黄河,然后换上大船一路顺流而来到达绎幕……
或者说山东德州平原王杲铺。
前燕使持节,安东将军,冀州刺史,吴王慕容霸的大本营。
他刚刚因为训练军队时候坠马折断了牙齿,而被他哥哥慕容俊改名慕容垂,率领着一万燕军精锐坐镇绎幕城,连同驻扎厌次的慕容钩,青州刺史朱秃,渤海太守贾坚,总计近三万燕军共同组成前燕的东南防线,警戒南线的段龛和西边的杨丰,然后变成了杨丰北伐的第一个目标。
呃,他挡了杨丰的路。
杨丰北伐幽州从陆路进军是很冒险的,那得多少人才能把粮食运过去,他总共就才七十万人口,如何支撑得起从邺城到北京的千里陆路运输线?更何况沿途绝大多数地方都是无人区,连个驿站都没有,吃饭都得自己带着,就那每天几十里的速度得走一个月,估计运粮队能携带的粮食路上就得吃掉三分之一。但水运就不一样了,无论是他走漳河水系直接奔海河还是走黄河出海,然后沿着海岸线北上大沽口都能轻松将他需要的物资运到天津,从天津向北京进攻明显容易多了,而且还可以彻底避开燕军骑兵的袭扰。但无论他走哪条路线都得面对卡在中间的慕容垂,所以杨丰的北伐第一步就是干掉这个原本历史上的后燕国主,让他的参合陂提前到来。
“停!”
蓦然间杨嘟嘟吼道。
十台配重投石机立刻停下。
紧接着就像他当年轰击长安城墙时候一样,迅速开始调整方向和高低角度,同时对距离进行微调,很快这些调整完成,四名一组的士兵滚着两百斤重石弹推入弹槽。
杨丰最后一次检查完毕。
他向旁边的预备役旅长,同时也是原姚襄部将,陇右豪强王钦卢点了一下头,后者立刻扛起面前一柄大锤走到最近的投石机杠杆尖端,站在一侧抡起大锤猛然砸落,前端制动立刻被砸下,另一端的配重骤然落下,杠杆向上扬起同时,皮兜兜住石弹沿着弹槽向前急速滑动很快甩起来,当杠杆到达顶点时候,那石弹呼啸飞出。这枚恐怖的石弹在绎幕城墙上那些燕军士兵愕然的目光中,转眼飞越上百丈距离,凶猛地砸在城墙上,夯土的城墙伴随从天而降的两百斤重击立刻腾起一片尘埃,没有任何城砖保护的夯土轰然塌落了一大块,就连几个趴在箭垛上的士兵都坠落下来。
后面的北伐军士兵一片欢呼。
“继续,不停轰击!”
在这欢呼声中杨丰满意地说道。
“主公,敌军增援到了。”
这时候一名报信的士兵在他身旁下马禀报。
“这里交给你们了,若慕容垂出击就列阵防御,你们的任务就是保护这十尊石砲,只要别让敌军影响它们的轰击就行,无论敌军如何挑衅你们都不要动,在没有轰出缺口之前也不要进攻,如果轰出缺口我还没有解决敌军,那你们就直接进攻。”
杨丰对董闰和王钦卢说道。
前者是他的柱国,这是军衔,相当于上将,而职务是武阳镇守使兼步兵第二旅旅长,后者是左威卫将军兼预备役第一旅旅长,杨丰的十二卫是预备役管理机构,不同于府兵,十二卫各一名将军,但不征召预备役的情况下他们都在邺城自己的官署管理自己的卫,只有征召预备役的时候才从各卫将军中指定带兵的。不过正规军不归十二卫管,正规军直属杨丰的都督府参谋处,包括各地镇守使和各旅的调动驻防都归都督府的参谋处,预备役一旦征召也归参谋处调动。而军衔目前包括柱国,上护军,护军,上都尉,都尉,士,分别对应相当于军区司令的镇守使,旅长,营长,哨长,队长和伙长,十二卫无军衔,但被征召后就有了职务军衔,和正式军衔享受同样待遇,而一旦转入现役也就变成实授军衔终身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