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历史粉碎机

历史粉碎机 第547节

高力士看了看李嗣业,很显然这样玩就过分了。

“他们年轻人的事,渤海公,咱们看看热闹就行了!”

李嗣业拉着高力士走到一旁说。

他才不担心呢,当初他都奈何不了光屁股的杨丰,更何况安庆宗这样的货色。

安庆宗看看远处的李隆基,这位大唐皇帝陛下没任何表示,那他也就放心了。

“既然你想死,那就成全你!”

安庆宗立刻同样狞笑道。

旁边一个人立刻递给他一把横刀。

这家伙深深地看了杨丰一眼,控制着战马迅速后退,杨丰依然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就连肩膀上扛着的大棍都没放下,很显然是准备以这根毛竹棍当武器,安庆宗在那里犹豫一下,突然策马冲到一名执戟的卫士身边,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方天画戟,大吼一声催动战马,对着杨丰直冲而来,马蹄声践踏冬日坚实的地面,发出闷雷般的声响,造型夸张的方天画戟,随着战马狂奔端平,以超过百里时速径直撞向杨丰的胸前。

杨丰却把那个毛竹棍放下了。

然后带着一脸装个逼淡然背着左手站在那里若无其事地看着安庆宗。

两人之间距离急速拉近。

远处的李隆基突然间站起,几乎与他心意相通的高力士急忙上前一步大喊一声:“都停下!”

但已经晚了。

在一片惊叫声中,那造型夸张的方天画戟瞬间到了杨丰胸前,下一刻它将带着恐怖的撞击力量刺穿杨丰的身体。然而也就是在这时候,杨丰的身体鬼魅般向旁边一闪,背在身后的左手连动都没动,在避开方天画戟的瞬间右手向上一推,安庆宗惨叫一声,那身体如同被攻城棰撞上一样,带着喷出的鲜血从马背倒飞出去。

第356章 大唐八纮一宇图

带着惨叫的余音,安庆宗倒飞出三丈砸在地上。

然后是寂静,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别说那些鲜衣怒马的勋贵子弟和高力士等人了,就是远处的李隆基都傻了一样看着这一幕。

他可是懂行的。

一个一百多斤重的壮汉,在马背上全速向前,那力量就是斜支地上的长矛撞不正都得折断,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个血肉之躯的胳膊能阻挡,正常情况下,哪怕一个猛将以这种方式撞击的结果也只有胳膊折断,更别说还把人打得倒飞出去,这不仅仅是力量能够达到,还得有一只堪称钢筋铁骨的胳膊,这个意外崛起的小校尉简直就是那些传说中超级猛将级别,可以说完全就是楚霸王,吕布,冉闵这些这些人同等的,就是大唐开国群臣中以勇力著称的秦叔宝罗士信等人都差他几分。

“还不快救人!”

他沉声喝道。

“快救人!”

高力士这才醒悟,尖叫着带领众太监扑向安庆宗。

“这就是虎父无犬子?”

罪魁祸首不无鄙夷地说道。

“呃,没死,我有数!”

紧接着他在李嗣业询问目光中说。

李嗣业点了点头,没死就行。

这是正式决斗,而且还是杨丰明显相让情况下的决斗,在皇帝面前进行的堂堂正正的决斗,得到了皇帝默许的,如果死了那肯定麻烦,李隆基肯定重重处罚杨丰以安抚安禄山,但没死就无所谓了,安禄山就算报复也没有道理可讲,皇上默许的,事前都已经讲好了谁死谁倒霉的,安禄山要闹,第一责任人只能是皇上,以安禄山的头脑不可能公开报复,那样的话等于直接指责皇帝,至于他私下里报复那就见招拆招了,安禄山虽然势大但安西军也不是好欺负的,更何况还有哥舒翰这个向来和安禄山唱对台的。

“年少轻狂,下手难道没点分寸?”

李隆基走过来沉着脸喝道。

这位大唐皇帝身材魁梧,虽说一把年纪了但仍旧相当健壮,身上穿一件作为常服的赭黄袍,也就是略微发红的黄色,至于咱大清那种黄色,在这个时代是最低级颜色,只有最底层平民才穿的,皇帝礼服是衮冕,日常是赭黄袍。虽说禁止官员穿黄色是自唐朝起,但禁止并不是因为这种颜色特殊,而是因为黄色廉价,很多官员都习惯日常穿,无法显示和平民等级上的差别,所以才禁止官员穿黄色,不是因为黄色尊贵,而是因为黄色低贱,实际上就是帝王常服的赭黄色,贞观初年也不禁止别人穿,直到唐高宗时代才开始成为帝王专用。

“陛下,难道臣还不够忍让?臣得仙人所救,死里逃生,才救出三千兄弟,诛杀石国逆首,乃陛下仁德感天故天佑我大唐,他反而横加污蔑,难道欺我汉家无人吗?”

杨丰一脸无辜地说。

“大家,东平郡王世子没有性命之忧,只是腰胯受了重伤,估计得卧床一段时日了。”

高力士过了说道。

“让御医好好诊治,暂时就让他留在宫中,给东平王送信说清此事,就说此事朕自会处理,他就无需为此劳心了,等庆宗伤好了,朕会给他送回范阳的。”

李隆基说道。

杨丰低头做好孩子状。

安庆宗这辈子别指望起来了,以他那阴险的头脑,当然不会给自己留下什么祸根,弄死安庆宗过分了,废了却轻而易举,刚刚那一下给安庆宗右胯造成粉碎性骨折,甚至脊椎都受到了伤害,以这时候的医疗条件不可能治好,安庆宗以后就是个废人,就算不会瘫痪,也一辈子别指望能再站起来了。

“至于你,朕已经下旨提拔你为宣威将军,并封下邽县男,今日一并革去!”

紧接着李隆基朝杨丰喝道。

“呃?!臣领旨!”
首节 上一节 547/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虎啸

下一篇:崇祯盛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