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历史粉碎机

历史粉碎机 第951节

“这么算他们该到山海关了。”

杨丰沉吟一下。

“给大沽口的舰队发报,命令留守的二旅三营调一个哨带着机枪队登船立刻去山海关,如果禧恩已经过山海关就算了,如果禧恩没过山海关,就登陆抢占老龙头,然后吸引清军过去进攻再以舰炮轰,如果清军不反攻就带着机枪沿长城向前佯攻。”

紧接着他说道。

他得先跟禧恩打个招呼,如果能吸引清军进入舰炮射程就完美了。

话说他现在的舰炮射程还是有些不够,否则的话从海上炮轰山海关才算完美,但哪怕他的最新六寸主炮也不过射程才五千米,而这样的射程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到山海关的,倒不是说他造不出更长的管子,而是黑火药的能力不够,哪怕线膛炮射程的提升也是有限的,想要打得更远得等以后换更高级的发射药才行。

“陛下,臣以为不如干脆攻牛庄。”

徐辉小心翼翼地说。

“牛庄,暂时还是算了,咱们的船开不到牛庄,就算护卫舰这个季节也开不到那里。”

杨丰说道。

牛庄是肯定要打。

但这时候已经是初秋,辽河水位已经开始下降,他的护卫舰也是五百吨级的,这个吨位就算能开进梁房口也开不到三岔河,否则原本历史上英国人就不会换营口开埠了。

“陛下,灭虏炮装弹完毕!”

一名军官行礼说道。

在他背后专门夯实的阵地上,一个巨大的水缸正指向天空,这就是杨丰亲手制造的灭虏炮,他用好几吨优质青铜制造了这个不足两米长,但却有着恐怖的十一寸口径巨炮,或者干脆就是一个青铜缸。只不过两边有耳轴架在生铁耳座上,炮尾是半圆形顶在钢板上,能够进行很小范围内的角度调节,而下面的生铁和钢制底座平放在夯土的地面上,四边还用一圈木桩锁住,在底座上还有吊臂和倒链,用于装填那些很像一些建筑物门前装饰石球的巨型炮弹。

巨型开花弹。

两百斤重,装满大清产黑火药的巨型开花弹。

“那就让鞑酋听听你们的吼声吧!”

杨丰看着自己的最新作品满意地说道。

那军官立刻行礼,然后转身从一名士兵手中拿过点火杆,毫不犹豫地杵进炮尾的点火孔,就听见骤然一声巨响,伴随炮口喷射的火焰,一个几乎肉眼可见的黑影,带着引信燃烧的小尾巴直冲天空。

朝阳门上早就已经在盯着这东西的奕礼,带着震撼的茫然,随着那烟火的小尾巴昂起头,然后机械地转过身,看着它在天空中划着优雅的弧线坠落,但很显然它的落点有点远,这道颇为壮观的流星一直越过了整个东城区,甚至越过了皇城的城墙……

第621章 祁中堂妙计却敌

“列祖列宗,旻宁不孝啊!”

瀛台翔鸾阁的二楼上,道光趴在栏杆后叩首向东北,就像哭丧般发出悲怆地嚎叫。

他身后同样一片悲号。

而在他们正对的方向,当年崇祯吊死的煤山北边,滚滚浓烟正冲天而起,甚至就连燃烧的火光都已经隐约可辨,虽然距离远实际上无法看清具体炸了什么地方,但那些熟悉环境的小太监已经很明确告诉了他,发匪这枚炮弹究竟打在了什么地方。

呃,从四点五千米外飞来的这枚炮弹,鬼使神差般正中寿皇殿,把这座供奉康麻子以下所有清朝皇帝牌位的大殿整个炸没了。

至于那些牌位……

那个估计这时候正烧着呢!

话说这可是神主宗器,无比重要的,哪怕就是逃难也都必须得打包带着,让这样的东西被毁,哪怕是皇帝也必须得向祖宗请罪,实际上哭归哭,道光心里还是颇为庆幸的,很显然他跑瀛台来是无比英明,这发匪的大炮实在太凶残,这皇宫明显已经在炮弹的攻击范围了,他要是还留在乾清宫,指不定什么时候一枚炮弹落下,这大清皇位也就该换人了。

“陛下,臣愿率军出去与那妖人决一死战,断不能容他继续猖狂!”

哭完后礼亲王全龄第一个请战。

然后那些一起在这里为大清命运而操心的王公大臣们,立刻同样慷慨激昂地请旨,纷纷要带兵出去与那妖孽决一死战,就连已经快七十的肃亲王敬敏都颤巍巍地要出去和那妖孽拼了。

当然,这话就说说而已。

在载垣被机枪打成筛子后,这些王爷贝勒们,都已经很清楚自己那养尊处优的小体格,已经经不起发匪的祸祸了,更何况道光也没把他们的话当真,这种时候离开城墙保护,出去与发匪交战形同自杀,话说实际上连门也出不去,发匪的机枪阵地就在朝阳门外不足两里处,这东西一响谁能出门?八里桥上蒙古骑兵的死尸可堆了好几层呢!

道光阴沉着脸无视他们的表演。

“陛下,臣有事上奏。”

军机大臣祁隽藻说道。

“何事?”

“陛下,发匪大炮凶残,城内百姓咸遭其荼毒,然朝中诸公所虑皆内城百姓安危,那外城百姓岂非陛下之子民?内城外城皆应一体,方显陛下之恩泽,臣请开崇文门,使外城百姓得以入内城逼发匪炮火。”

祁隽藻毕恭毕敬地说。

“祁中堂,你老糊涂了?城内本来粮食就不多,你放外城那些汉民进来谁养活?”

全龄说道。

明军一到朝阳门,内城南边的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就关了,外城百姓不准再进内城,除了那些有门路的官员士绅,老百姓全部被封在外城不准出也不准进内城,毕竟道光的粮食不多,如果让外城的百姓进内城肯定也得给粮食,不给粮食后者闹起事来内乱可不是玩的,这样把门一关内外隔开,外面那些老百姓自生自灭去。

但要开了这三门,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的外城百姓肯定涌入内城,最终加重城里的粮食紧张。
首节 上一节 951/12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明末虎啸

下一篇:崇祯盛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