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民国之文豪崛起

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1079节


周赫煊说:“还是别乱跑了,德国的飞机最近都喜欢夜袭,我可不想大晚上的吃炸弹。”

汪日章突然问:“周先生,你现在该坦白了吧,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什么计策。”

马珏也说:“是啊,你一直都不担心。”

周赫煊笑道:“蒋总裁是假投降,做给列强们看的。”

“果然是这样,我就说总座绝不可能投降!”居亦侨高兴地说,他上个月就伤愈出院了。

郭泰祺笑道:“日本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连中国都吃不下,居然勒令英军退出太平洋和东南亚。现在好看了,英国和日本必然开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马珏崇拜地说:“周先生早就预料到了。我记得在《菊与刀》里面,他就说日本注定南下,并且还会跟英美等国发生冲突。”

汪日章感慨道:“是啊,周先生料事如神,做出的局势推演从来没错过。”

郭泰祺问:“明诚兄,你觉得英国和日本什么时候正式开战?”

周赫煊道:“短期内肯定不会,两国都还没做好开战准备。但日本既然已经驻兵越南,下一步就是要占领整个越南。”

汪日章惊讶地说:“日本不是得到法国傀儡政府的同意,和平驻军越南吗?难道日本还想武力打下越南!”

周赫煊笑道:“已经打起来了,日本与越南殖民政府签订协议才几个小时,就公然违反了协议,并且和法国殖民军队展开了激战。等到完全占领越南,日本必然进攻荷属东印度(印尼群岛)。荷兰虽然已经被德国占领,但荷兰政府流亡英国,依旧掌握着远东殖民地。荷属东印度群岛兵力薄弱,资源众多,日本攻打那里又有帮助盟友德国的借口,简直就是一只大肥羊,他们绝对不会放过的。”

马珏疑惑道:“周先生,日军的这些动向,美国政府应该能看出来吧?”

周赫煊点头说:“肯定看得出来,但罗斯福忙着大选,暂时不可能对日本动真格。我估计吧,等到日本完全占领越南,美国总统大选也该结束了。到时,罗斯福肯定对日本施行更严厉的经济贸易制裁,而中国所面临的困境将要轻松得多。”

郭泰祺叹息道:“希望如此。”

就在此时,使馆工作人员突然拿着电报跑来:“周先生,牛津大学发来电报,希望授予你哲学博士学位,并邀请你担任该大学的荣誉教授。”

郭泰祺笑道:“周博士,恭喜恭喜!”

牛津大学还真喜欢玩这套,郭泰祺在两年前也被牛津大学授予法学博士,现在又轮到周赫煊了。至于“哲学博士”嘛,这玩意儿在西方属于万金油,原则上可以授予任何学科的博士毕业生。

反正外交任务也完成了,周赫煊非常愉快的答应去牛津,半路上顺便还可以去看看图灵——那个在苹果上咬了一口的男人。

虽然乔布斯否认苹果标志是因为图灵,但传说还是很美丽的。

第九百五十六章 萧乾

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佩服这几个人的才华,一是曹禺,一是沈从文,一是萧乾。我自愧不如他们,才能要差好几倍。”

就名气来看,此时的萧乾还远远不如曹禺和沈从文,而且他如今还没有成为二战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记者。

出发当日,萧乾在大使馆门口把周赫煊堵住:“周先生,我是萧乾!”

“是秉乾啊,你什么时候来英国的?”周赫煊笑问。他当然认识萧乾,因为去年萧乾还在做《大公报》副刊的主编,周赫煊视察报社的时候遇到过几回。

“我去年底到英国的。”萧乾有些尴尬地回答。

萧乾的尴尬不仅在于国难当头之际离开祖国,更因为他离开的原因——婚外情。他喜欢上了一个女钢琴家,无法在妻子和情人中间做选择,干脆两个都不选而一走了之(妻子离婚后投奔了延安)。

可见萧乾在感情问题上非常优柔寡断,这也就导致他连续好几段婚姻失败。他过几年要跟一个英国混血女郎结婚,但那女人刚生完孩子就跟接生医生出轨。这不算完,萧乾的第三任妻子是个心机婊,看重他名气才嫁给他,婚后发现名气不管用就跑路了。

周赫煊问:“你在英国做什么工作?”

萧乾道:“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做助教。”

“有没有想过做《大公报》海外特聘记者,专门报道欧洲战事。”周赫煊发出邀请。

萧乾笑道:“当然愿意。对了,我这次来找周先生,是想请你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一堂课。我刚刚在东方学院开办了一个短期培训班,为支援中国抗战的英国青年补习中文,向他们介绍有关中国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那是好事啊,那些英国青年愿意帮中国打仗吗?”周赫煊问。

萧乾说:“他们都是英国公谊会的成员,他们同情中国的遭遇,大部分愿意帮中国抗战做宣传和募捐,少部分有直接奔赴中国战场的打算。最近周先生的街头演讲,让他们大受感动,所以想亲自聆听你讲课,讲一些关于中国的知识。”

英国公谊会属于教派组织,刚刚建立时保守而激进,到处抨击英国国教会和清教徒教会。随着几百年的发展,公谊会变得越来越包容,甚至允许任何教派的信众加入该会。

这个教派认为每个人都生而有“灵”,那是上帝播下的灵光种子,人可以借助“种子”认识真理,并由此获得智慧和幸福。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人性本善,跟传统基督教的“原罪论”恰好背道而驰。他们还认为《圣经》并非上帝对人类的全部启示,只要依靠“灵光种子”就能接近上帝,领悟人生的真谛,这又有点像佛家的顿悟。

为什么要在本书中提及呢?

因为这个教派坚守“爱与宽容”的原则,并且强烈反对暴力,从美国南北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有公谊会的教友直接或间接参战。他们往往站在“正义”的一方,包括中国抗日战场,也有公谊会教友的身影存在。

等到萧乾在东方学院的培训班课程结束,这些英国公谊会的教友就会奔赴云南。刚开始只有4人,半年时间就发展到40人,并且陆续有中国、美国、加拿大、印度和新西兰人加入,至抗战胜利时已有数百人规模。

他们并未直接参战,而是负责物资运输、修理汽车、医疗救助、战时服务等等,有些人永远长眠在中国的土地上。

顺便一提,援助中国的“英国公谊会救护队”有两位创始人,其中一人是吉百利家族的掌舵者,他甚至把亲儿子都送上了中国战场——就是那个生产巧克力和口香糖的吉百利。大家也不用刻意去买他们的产品,因为进入21世纪以后,吉百利家族已经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

既然是国际友人,周赫煊自然不会推辞,他笑道:“等我从牛津回来,就去东方学院讲课。”

“那真是太好了,相信他们一定会非常高兴。”萧乾突然问,“周先生,我可以跟随你一起去牛津吗?”

“跟着我干嘛?”周赫煊笑道。

萧乾说:“我平时也写一些文章,向英国的报纸投稿。英国读者对周先生非常好奇,所以我想跟在你身边,写一篇叫做《周先生在英国》的报告文学。你不会介意吧?”
首节 上一节 1079/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全面战争之铁血军阀

下一篇:盛世中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