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掌武唐 第1081节
这贞观殿乃是洛阳宫天子处理政务之处,天子的寝室、书房也在此处,故而建造得非常的富丽堂皇,华贵大气。
得知是天子传召,虽然那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天子,但裴炎依旧不敢大意,急忙脚步匆匆的离开了政事堂,前来贞观殿觐见。
“臣中书令裴炎,见过圣人。”
“裴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显和颜悦色的说的一句,竟是不顾君王之身,从龙床翻下站起虚手相扶。
见状,裴炎却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拱手劝诫道:“圣人乃一国之君,上天之子,面对臣下施礼,岂能不顾显赫尊贵之身站起相扶?圣人之举可谓有失君臣礼仪,尤为不妥也!”
没想到自己如此敬贤的举动,居然被裴炎说得这般不堪,李显脸膛涨红,神情也大是尴尬,心内更将裴炎这不识抬举的老东西骂了个半死。
然而他现在可没有胆量当殿责骂裴炎,只能故作受教的点头笑道:“裴卿骨鲠之言,实乃可比贞观年间的魏征,朕受教了,朝中正是有了裴卿你这般的老臣,才能风清气正,遵守礼制。”
裴炎坦然自若的接受了李显的几句吹捧,抖动着颌下白须正色询问道:“圣人这次召见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显笑着言道:“是这样,朕呐,经不起皇后的请托,准备将国丈韦玄贞从豫州刺史的任上另换他职,所以想请裴卿你过来,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闻言,裴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言道:“圣人,昔日那韦玄贞不过是长安城外一个七品县令,因为当时圣人你纳娶韦玄贞之女为太子妃的缘故,朝廷已经破格将韦玄贞从县令任上擢升为普州刺史,前不久圣人你即位,又升迁韦玄贞为豫州刺史,可为数年之内官升数十级,在大唐官场上实属少见,然圣人你现在又想折腾一下,这般无德无才之辈陡然之间窃取高位,你让朝中大臣如何看?天下万民如何看?圣人你又该如何治理天下?”
一系直言不讳的责怪之言说出,李显脸膛涨红得如同秋日里的枫树林,呼吸也是止不住沉重了起来:“裴卿,你的话朕很明白,然朕也是顾念到皇后一家忠君为国,而韦玄贞又是国丈,区区刺史之位,岂能与他的身份匹配。”
裴炎冷笑道:“圣人此话差矣!若论忠君为国,朝中大臣只怕都比韦玄贞不差,但是他们何曾向过圣人你索要过官职升迁?倘若韦玄贞连豫州刺史的高位也不满意,那他想要何等官职?要不微臣退位让贤,让他作中书令如何?”
李显强压怒气,脸上勉力挤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中书令乃举国之重,舍裴卿其谁?其实朕是想让韦玄贞担任门下侍中,不知裴卿你意思如何?”
一听此话,裴炎老脸登时就勃然变色,语气坚决的言道:“圣人,侍中之位关系甚大,韦玄贞是绝对没有能力胜任此职的,还请圣人你三思而后行。”
李显反驳道:“韦玄贞还没有成为侍中,裴卿你如何觉得他不行?此事朕主意已定,何须三思?”
现在政事堂几乎已经成为了裴炎的一人堂,他岂容得李显派人插足其中,闻声立即挺起胸膛昂昂开口道:“先帝临终之时,曾让臣以顾命大臣之身协助圣人你治理好天下,没想到现在先帝尸骨未寒,圣人你就想要胡作非为,如此一来你置先帝于何处?置太后又是何处?”
第九百零一章 徒奈何也
从来没有臣子胆敢在李显面前这般张狂,也使得李显霎那间便控制不住脾气了,拍案喝斥道:“大胆裴炎,朕好好与你论事,你这是如何说辞?究竟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别说区区一个侍中,朕就是将整个天下都让给韦玄贞,又是如何?”
李显首次展现君威,顿时让裴炎是哑口无言,他就这么愣怔了半天,才拱手作礼道:“微臣知错,谨遵圣人之意。”
没想到裴炎这么快就服软了,李显不禁大感意外,,满意点头道:“那好,就劳烦裴炎你回去之后,立即令人草拟一封诏书,送来朕这里来过目。”
裴炎领命而退,在离开贞观殿之后,他站定略微思忖了一番,并没有返回中书省,而是径直出了则天门,脚步匆匆的朝着上阳宫而去。
上阳宫一间池畔水榭内,武后正在与太平公主说笑闲聊。
最近太平公主的话题再也不是以前她所喜爱的蹴鞠马球相扑之内的事物,而是围绕着陆俊彦开展了起来,絮絮叨叨恰如一个最是尽责的母亲,看得武后是欣慰不已,感叹女儿总算是长大了。
未及半响,内侍匆匆而至,拱手禀告道:“太后,中书令裴炎前来求见。”
这段时间武后并没有处理政务,举国朝政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是由裴炎决断处理,两人虽然非常有默契的架空了李显,但却也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哪一种关系。
而武后更是在心底觉得,现在裴炎的权力之心愈加膨胀,已是几乎不把任何人放在了眼中,即便是自己这个太后也不例外。
若没有重要的需要商量之事,裴炎是绝对不会前来觐见的。
瞧见武后脸上神情说不出的严肃,太平公主也明白母后与裴炎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于是起身告退道:“既然母后要商量国事,那么太平就先回府了。”
武后轻轻颔首,待到太平公主临行之前好忍不住笑着叮嘱道:“对了,下次把大郎抱来给朕瞧瞧,可不要再一个人来了。”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举步而退。
得知是天子传召,虽然那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天子,但裴炎依旧不敢大意,急忙脚步匆匆的离开了政事堂,前来贞观殿觐见。
“臣中书令裴炎,见过圣人。”
“裴爱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李显和颜悦色的说的一句,竟是不顾君王之身,从龙床翻下站起虚手相扶。
见状,裴炎却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拱手劝诫道:“圣人乃一国之君,上天之子,面对臣下施礼,岂能不顾显赫尊贵之身站起相扶?圣人之举可谓有失君臣礼仪,尤为不妥也!”
没想到自己如此敬贤的举动,居然被裴炎说得这般不堪,李显脸膛涨红,神情也大是尴尬,心内更将裴炎这不识抬举的老东西骂了个半死。
然而他现在可没有胆量当殿责骂裴炎,只能故作受教的点头笑道:“裴卿骨鲠之言,实乃可比贞观年间的魏征,朕受教了,朝中正是有了裴卿你这般的老臣,才能风清气正,遵守礼制。”
裴炎坦然自若的接受了李显的几句吹捧,抖动着颌下白须正色询问道:“圣人这次召见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显笑着言道:“是这样,朕呐,经不起皇后的请托,准备将国丈韦玄贞从豫州刺史的任上另换他职,所以想请裴卿你过来,询问一下你的意见。”
闻言,裴炎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言道:“圣人,昔日那韦玄贞不过是长安城外一个七品县令,因为当时圣人你纳娶韦玄贞之女为太子妃的缘故,朝廷已经破格将韦玄贞从县令任上擢升为普州刺史,前不久圣人你即位,又升迁韦玄贞为豫州刺史,可为数年之内官升数十级,在大唐官场上实属少见,然圣人你现在又想折腾一下,这般无德无才之辈陡然之间窃取高位,你让朝中大臣如何看?天下万民如何看?圣人你又该如何治理天下?”
一系直言不讳的责怪之言说出,李显脸膛涨红得如同秋日里的枫树林,呼吸也是止不住沉重了起来:“裴卿,你的话朕很明白,然朕也是顾念到皇后一家忠君为国,而韦玄贞又是国丈,区区刺史之位,岂能与他的身份匹配。”
裴炎冷笑道:“圣人此话差矣!若论忠君为国,朝中大臣只怕都比韦玄贞不差,但是他们何曾向过圣人你索要过官职升迁?倘若韦玄贞连豫州刺史的高位也不满意,那他想要何等官职?要不微臣退位让贤,让他作中书令如何?”
李显强压怒气,脸上勉力挤出了一丝尴尬的笑容:“中书令乃举国之重,舍裴卿其谁?其实朕是想让韦玄贞担任门下侍中,不知裴卿你意思如何?”
一听此话,裴炎老脸登时就勃然变色,语气坚决的言道:“圣人,侍中之位关系甚大,韦玄贞是绝对没有能力胜任此职的,还请圣人你三思而后行。”
李显反驳道:“韦玄贞还没有成为侍中,裴卿你如何觉得他不行?此事朕主意已定,何须三思?”
现在政事堂几乎已经成为了裴炎的一人堂,他岂容得李显派人插足其中,闻声立即挺起胸膛昂昂开口道:“先帝临终之时,曾让臣以顾命大臣之身协助圣人你治理好天下,没想到现在先帝尸骨未寒,圣人你就想要胡作非为,如此一来你置先帝于何处?置太后又是何处?”
第九百零一章 徒奈何也
从来没有臣子胆敢在李显面前这般张狂,也使得李显霎那间便控制不住脾气了,拍案喝斥道:“大胆裴炎,朕好好与你论事,你这是如何说辞?究竟你是皇帝还是朕是皇帝?别说区区一个侍中,朕就是将整个天下都让给韦玄贞,又是如何?”
李显首次展现君威,顿时让裴炎是哑口无言,他就这么愣怔了半天,才拱手作礼道:“微臣知错,谨遵圣人之意。”
没想到裴炎这么快就服软了,李显不禁大感意外,,满意点头道:“那好,就劳烦裴炎你回去之后,立即令人草拟一封诏书,送来朕这里来过目。”
裴炎领命而退,在离开贞观殿之后,他站定略微思忖了一番,并没有返回中书省,而是径直出了则天门,脚步匆匆的朝着上阳宫而去。
上阳宫一间池畔水榭内,武后正在与太平公主说笑闲聊。
最近太平公主的话题再也不是以前她所喜爱的蹴鞠马球相扑之内的事物,而是围绕着陆俊彦开展了起来,絮絮叨叨恰如一个最是尽责的母亲,看得武后是欣慰不已,感叹女儿总算是长大了。
未及半响,内侍匆匆而至,拱手禀告道:“太后,中书令裴炎前来求见。”
这段时间武后并没有处理政务,举国朝政大大小小的事情几乎都是由裴炎决断处理,两人虽然非常有默契的架空了李显,但却也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哪一种关系。
而武后更是在心底觉得,现在裴炎的权力之心愈加膨胀,已是几乎不把任何人放在了眼中,即便是自己这个太后也不例外。
若没有重要的需要商量之事,裴炎是绝对不会前来觐见的。
瞧见武后脸上神情说不出的严肃,太平公主也明白母后与裴炎必定是有要事相商,于是起身告退道:“既然母后要商量国事,那么太平就先回府了。”
武后轻轻颔首,待到太平公主临行之前好忍不住笑着叮嘱道:“对了,下次把大郎抱来给朕瞧瞧,可不要再一个人来了。”
太平公主嫣然一笑,举步而退。